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布是我-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实行许下屯田,为的是增加军粮的储备,招揽更多的劳动力,作为后备兵员。
  想法是好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想让流民帮他种地,得先给人家吃的。赊账也好,欠粮也好,总得先让人家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有人干活,有人偷懒,还有人吃饱了就跑,跑到别地再吃再跑。
  再者,干活得给人家工具,锄头,镰刀等等一件都少不了。
  这是很大的一笔额外支出,而且不到秋天,见不到成效,收不到成果。
  曹操用了整个春天的时间,忙着给许都周围种满了庄稼。为此他让大军变农民,忙活了一大顿。
  曹操是在赌博,压上了他所有的军粮储备,也压上了他多年来积攒的小金库。
  内部他不惜血本的付出,维持着屯田的健康发展。
  可外患他阻挡的了吗?
  我军就是他的外患。
  进入许都境内,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毁田。
  曹操轻骑,和少数的将领,谋士通过小路返回许都。
  我飞骑大军快马加鞭,紧随着进入许都境内,直奔许都城下。
  曹操聚集城中军民,准备守城待援。
  我军围着许都转了一圈,放了数把大火,将长势正旺的庄稼全部引燃。
  贾诩出计,将干草,树枝之类遍洒庄稼地中,更助火势。
  曹操气绝,不顾危险,率领守城步兵出城迎战。
  我军不予理睬,放完火就转到别处,继续毁坏田地。
  这边火被曹军扑灭,我军就趁曹军回城吃饭的功夫,跑回来再放火。
  反正曹操步兵,没我军骑兵速度快,人数又少,还怕被堵在城外。
  许都周围在我军连续十几日的折腾下,田地尽毁,庄稼尽废。
  曹操以强硬手段,压制本城地主,豪族,打破地主制度,实行屯田制,早有人心存不满。
  此时眼见我军将屯田成果,毁坏一空,许都城中反对曹操者云集,组成一股让曹操下台的洪流。
  我军毁完许都周围的庄稼地,开始向外围扩张,目标就是所有的庄稼地。
  我军就是那马背上的蝗虫,大军过处,庄稼全毁。
  正当我军全力扩大战果的时候,老天来帮忙了。
  从袁术的都城寿春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席卷了全国。
  老天有意惩罚不知天高地厚的袁术,胆敢自称皇帝,号称天子,降下了一场灾难。
  蝗虫过处,不单许都周边,连兖州各地的庄稼,也尽遭毁灭。
  这一场灾难顷刻间将曹操推入了绝境。
  本来我还担心背上千古的骂名,可跟老天比起来,我军的所作所为真是微不足道了。
  老天帮忙,没了我军什么事。我率领全军,通过许都的大路,直奔虎牢关。
  曹操坐在许都的府邸里,两眼发直,好象一尊雕像。
  宛城一场意想不到的惨败,让他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等他好不容易返回许都,吕布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就追到许都来了。
  最气人的是人家根本就不是来攻许都的,这个丧尽天良的混蛋是来毁庄稼的。
  这不比要他命更狠吗?许都周边几十万的军民就指望着这些庄稼来过冬呢。
  可祸不单行,袁术这个时候摊牌跟他叫板,自立称帝了。
  紧接着一场蝗灾让他最后的希望的也破灭了,兖州各地庄稼尽毁。今年的收成全无,他拿什么来养活这百十来万人口呢?
  曹操都准备一死了之了,这是老天有意要灭了他。
  假如曹操就此绝命,我就可以接替曹操未成的革命伟业,奋发图强,绝处逢生,来个吕布变曹操,沿着历史上曹操的足迹,统一北方,进军赤壁,然后在赤壁之战中将计就计擒了周瑜,逮住诸葛,降服江南,招安益州,一统天下了。
  可事实是曹操正琢磨哪种死法最安乐时,首席谋臣荀彧拿来了全城的十万人书。
  原来蝗灾所造成的可怕后果令所有人都吓傻了,原先城中反对曹操的声音一下安静了下来。
  大家在一片惊恐当中,思念起曹操的好来,于是有人倡议由曹操领导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大家尽皆响应,写了一份十万人书,鼓励曹操重新振作,再展雄风。
  曹操感动之余,顺应民意,开始了灾后补救的工作。
  这是曹操的意外之得,从此以后许都军民一直团结在曹操的周围,成为曹操政权稳定的最大保障。
  洛阳是东汉旧都的所在地。董卓的一把大火,将这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东汉都城烧成齑粉。
  曹操将汉献帝从洛阳掠夺到自己的许都,也顺势接管了残破不堪的洛阳城。
  现在指挥洛阳地区重建工作的是洛阳令董昭。
  董昭因为给曹操出了个把汉献帝迁往许都的好主意而深受曹操信赖。
  洛阳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地位崇高,是东汉王朝在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民间暗地流传着一句话“得洛阳者得天下”,可见洛阳有多重要。
  只是董卓火烧洛阳之后,带走了洛阳地界一百多万的人口,洛阳遂成为了死城。
  后来偶有流民到达洛阳,也因为遍地荒芜,无法立足,而选择离开。
  等曹操接管洛阳之后,情形才稍有好转。
  可曹操将所有的财力,物力都用来发展兖州和许都之地,并没有重建和振兴洛阳的意思。
  董昭没有曹操的支持,在洛阳也只能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艰苦奋斗。
  现在的洛阳比空城也强不了多少,曹军驻扎不过千人,董昭又是一位文官,几乎就没有战斗力。
  真正守护洛阳,让有心占据洛阳的势力忌惮的是驻扎在虎牢关的一万曹军精兵。
  我若想占据洛阳,使其成为我军发展壮大的根据地,首先就必须搞定虎牢关的敌人。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图谋虎牢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2 本章字数:2722
      夏侯惇坐在虎牢关的军营大帐中,手中拿着一份从许都传来的最新战报。
  吕布和他的大军在许都转战了一圈,要来虎牢关了。
  他是一个军人,并不害怕任何战争。
  吕布在博望坡的一把大火,烧掉了他率领的三万精锐,他没有垮。
  一场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他回到了许都。
  被人嘲笑,被人指责,他没有倒。
  曹操是他的同族兄弟,没有说什么,反派他来镇守重要的虎牢关。
  他知道曹操的难处,为了避免有些人的闲话,将他派到了这个不算前线的地方。
  宛城大战他没有参加,他没有怨言。
  可形势的发展是他们谁也没有料到的。
  曹操被大火烧的比他还惨,狼狈的逃回了许都。
  吕布紧追不放,追到了兵力空虚的许都。
  祸害完许都的庄稼,吕布冲虎牢关来了。
  他又要面对这个忽然变得战无不胜的吕布了。
  这不单是他所需要面对的难题,也是曹操面临的难题。
  宛城大败令曹操形势急转直下,危险直追当年兖州大战最恶劣之时。
  当年他们齐心合力,众志成城,终于夺回了兖州,打败了吕布。
  现在又是吕布,将他们逼到了危难的地步。
  虎牢关的重要不言而喻。
  丢了虎牢关,就失去了洛阳的控制权,失去了进军长安的机会,也失去了曹军西部扩张的希望。
  虎牢关绝不能有失,就算他夏侯惇剩下一手一脚,身边只有一兵一卒,也要坚守虎牢关。
  夏侯惇坚定了决心,开始集合虎牢关的守军,准备迎接吕布军队的到来。
  守关诀窍,固守待援,没有援兵,死守关口,只是困兽之斗。
  许都无力派出军队,洛阳城仅有一千军兵,无法指望。
  许都北方,兖州境内陈留,驻扎有三万军队,用来防卫袁绍偷袭。
  夏侯惇派出快马,去陈留请求援兵。
  他要把吕布的军队死死的拖在虎牢关前,然后与援兵夹击,让吕布就此灭亡。
  仲夏的风,特别的炎热,也使人特别容易烦躁。
  宛城大战以来,飞骑大军就一直没有休息。
  大战前后持续了大半个月,大战之后火速进军许都,到现在又将近一个月。
  铁打的飞骑大军累了。
  一路奔波,吃的全是干粮,皮囊的水都得节省饮用,有时还得用来饮马。
  坚持到现在,全军凭的是一股信念,一股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念。
  可信念并不能保持士兵的战斗力。
  炎热的天气使劳累的大军接近虚脱。
  我的心特别烦乱,这样下去,面对虎牢关以逸待劳的敌军,我们不用打就会自己散架。
  兵贵神速,时机不允许我军有片刻的耽搁。
  我军指明了方向,曹操必然要派陈留的守军支援虎牢关。
  我军抢的就是速度,打的就是闪电战。
  和身边的张辽,贾诩研究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出恢复我军战斗力的好办法。
  夜晚,大军进入了短暂的休息阶段。
  而我们三个则围在地图前,研究着如何攻破虎牢关。
  贾诩在地图上用手指不停的画着圈,凝神思考着。
  他喃喃自语:“假如能和高将军联系上就好了。”
  高顺?
  高顺率领步兵大军从宛城出发,进入洛阳,按我们提前的安排,现在也正向虎牢关靠拢。
  三国没有手机,两军之间的配合只能按大概的时间来计算,期间有任何意外发生,都会影响战局的走向。
  高顺大军的动向我们现在是一无所知。
  贾诩指着地图,告诉我们假如能和高顺配合,那么就可以如此这般。
  贾诩的主意非常的好,难题就是无法联系上高顺,难以实现配合。
  我看着地图上虎牢关周围的地形。
  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军和高顺军之间隔着横跨近百里的长长山岭,其间更有绝壁断崖,飞鸟难渡,猛兽难跃。
  我一咬牙,事在人为,不尝试一下,怎知事不可为?
  我压下了张辽和贾诩的反对意见,决定亲自横穿绝岭,去寻找高顺。
  和贾诩仔细核对了配合的细节,我带着一包扎营用的篷布,骑着赤兔马出发了。
  我寻了一处山势比较平缓的地方开始爬山,赤兔马被我留在了有山溪的山脚,好言抚慰,让它耐心等待。
  找了几根合适的树干,我带到了山顶,解下身后背着的篷布,我制作了一架简易的滑翔机,这是我用来横穿绝岭的秘密武器。
  古人不懂得飞机的原理,即使我告诉他们滑翔机可以飞起来,也没有人会相信,更没有人会去尝试。
  如今我有了《霸天决》的内功基础,不再害怕轻微的摔或碰,只要我飞起来,到达对面的绝壁,凭我自创的“壁虎游墙”轻功,从山底爬上山顶也不是不可能的。
  放松了心情,我自嘲的想到,原先身处现代也没有不顾危险的尝试过滑翔,如今为了三国的一场战役,我轻易的就将自己置于危险当中。
  我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我已经当自己是三国的一份子。
  为了给三国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我在努力,我在付出。
  为了三国的百姓能少受一些战争的磨难,我在改变着历史,改变着三国势力的格局。
  希望在每个人的手中,我付出一点,就得到一点希望,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加起来,必然可以实现心中的理想。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任重而道远,我要建立一个百姓需要的三国,而不是统治者强加在百姓头上的三国。
  山岭长长,一道道鸿沟出现在我的面前,需要我去跨越,需要我去飞跃,我勇敢面对。
  当我被山石撕碎了衣裳,被树枝划破了脸庞,被尖刺扎穿了头发以后,我到达了山岭的另一面。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旷野,地平线之内并没有我期待的景象出现。
  高顺啊,步兵大军在哪里呢?
    正文 第三十二章 计出何方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2 本章字数:2761
      离开飞骑军已经五天了,按照飞骑军的速度,现在已经离虎牢关很近了。
  我心中着急,疲惫的飞骑军战斗力大幅下降,面对以逸待劳,养精蓄锐的虎牢关守军,不管胜负如何,损失一定巨大。
  我朝着虎牢关的方向飞奔着,心中计算着高顺大军的行军速度,预估着大军的所在之处。
  高顺啊,你躲哪去了?十万火急啊。
  在我正施展“神行万里”轻功,火速赶路的时候。
  路旁树林中,突然一人大喊:“天王盖地虎!”
  我惊讶止步,嘴里顺口回道:“宝塔镇河妖!”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内外是故乡!”
  “同志!”
  “战友!”
  暗号完全正确,林中走出一名劲装大汉,迎面而来。
  “兄弟,怎么这么狼狈?遇到什么事了?”大汉热情的招呼着我。
  我心中欣喜,终于遇到革命同志了。
  “情报营的兄弟吗?你可知道高将军率领的军队现在何处?”这些暗号是我教给陈宫的,作为情报营身份识别之用。
  高顺的步兵大军和飞骑军中,另外各有其它暗号。
  “兄弟是哪一分部的?找高将军做什么?”大汉停下脚步,狐疑的看着我。
  我哑然一笑,我现在形象之狼狈,早已失去了吕布的雄风。
  “我是吕布。”我对他说道。
  然后用手将散落的头发束在脑后,将脸扬起。
  大汉盯着我注视了片刻,猛然跪倒。
  “主公莫怪,是属下眼拙,没有认出主公来。”
  我挥挥手,示意他不必拘礼。
  我走上前,拉住他的胳膊,急问道:“高将军所在何处,知道吗?”
  大汉点点头,我的心猛然落了地。
  我长出一口气,拉起他,说道:“快带我去!”
  世事就是如此的巧合,假如我不是碰到这位兄弟,我就有可能错过找到高顺的机会,那么紧接着的虎牢关争夺战也许就会是另一种发展形式。
  高顺率领陷阵营和丹阳军守在洛阳城通往虎牢关的必经之路上。
  在路旁的树林里,我见到了正在埋伏的高顺。
  高顺率领步兵大军进入洛阳地界,是另一番遭遇。
  洛阳周边,人烟荒芜,数十里不见一户人家。
  高顺在赶往虎牢关的途中,碰巧遇到了一名猎户。
  打赏了猎户一袋军粮后,猎户说出,洛阳城现在只有一千军兵驻扎。
  高顺和身边智囊研究,作出决定。
  由大将杨奉率领一万士兵,去抢占洛阳城。
  要求不要全歼敌军,要留下洛阳令董昭的性命,将他赶到虎牢关来。
  而高顺率领剩下的军队,守在洛阳通往虎牢关的路上,准备活捉董昭。
  于是杨奉带了一万大军,大张旗鼓的杀奔洛阳城。
  高顺他们则专抄小路,隐匿踪迹,潜行至现在埋伏之处。
  高顺啊,真是福星之将,用计都这么厉害。
  我到的正是时候,不到半个时辰,前方负责监视大路的斥候回报,一支队伍从洛阳方向匆忙而来。
  我和高顺相互对视,心道来了。
  大路上奔来百十来人,阵形不整,神色慌张。
  队伍中央,有一人力手推车,车上坐着一位身着官服的文官。
  来到近前,高顺一声高呼,道路两旁军兵齐出,将一行人等团团围住。
  钢刀出鞘,长枪挥舞,弓弩待射。
  队伍中所有人都已惊呆,片刻之后,不知是谁带头,率先高呼投降,跪倒在地。
  百十来人纷纷跪倒,准备投降,连推车上的文官都小心的下车,学着众人跪倒在地。
  不理其他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