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布是我-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好言相劝,死拉硬拽,最后使出驯兽大法才让它乖乖的跟我回了虎牢关。
  回到虎牢关,贾诩送上这次收获的清单,我看的是惊喜交加。
  我算知道曹操为什么喜欢打仗了。
  空手套白狼,能得到很多东西。
  曹操本身没有多少资本。
  他没有袁绍和袁术的出身,没有四世三公的家族做后盾,他没有刘备的皇家血统,没有皇亲国戚的身份做背景。
  他手里有点零花钱,经过一番折腾也一贫如洗了。
  他唯一的资本,就是在折腾的过程中,混了个年轻有为的好名声。
  他最大的幸运就是在合适的时候,进入了黄巾军遍地的兖州。
  兖州大乱,好名声的曹操被推举为兖州剿灭黄巾军的领军人物。
  曹操自此开始发家,逐步平叛和收编了兖州的黄巾军。
  地盘有了,人有了,还缴获了黄巾军的武器装备,粮草金钱等等。
  曹操上表朝廷,讨回了兖州牧的职位。
  这回名也正了,兖州成了曹操起家的根据地。
  曹操尝到了剿灭黄巾军,以战养战的甜头,所以对战争特别有偏好。
  只是风水轮流转,现在以战养战的是我们。
  博望坡我军得到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还有重型武器。
  宛城大战得到的武器装备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得到了我军转战许都,进攻虎牢关必需的粮草。
  如今虎牢关守关器械一应俱全,囤积的粮草还能支持我军直到冬天。
  这一切原本都是曹操的,现在都换了主人。
  曹操多年来的苦心经营,积攒的成果,有一大半都落入了我军之手。
  没有刀,没有枪,敌人给我们造。
  没粮草,没装备,敌人给我们送上前。
  大军暂歇,开始休整。
  杨奉率领的一万步兵大军也在随后到达虎牢关。
  属于我掌控的军队现在已经全部聚集一处。
  关内营房,我和高顺,张辽,贾诩坐在一起研究我军下一步的走向。
  在此之前,我们总结了一下刚刚结束的虎牢关争夺战。
  完美的配合有几个关键之处。
  按照预定安排,飞骑军在许都境内应该多留十天进行破坏,然后再进军虎牢关。
  因为突然出现的蝗灾,所以时间提早了。
  高顺并不知道,他准备十天后会合杨奉大军,再前往虎牢关配合夹击。
  而我却将进攻时间提前的消息带给了高顺。
  幸运的是,董昭听到杨奉大军进军洛阳的消息,提前撤出洛阳,投奔虎牢关。
  一路上军心不整,士兵逃跑大半,最后被我们抓了个正着。
  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夏侯惇忽略了我们,让我们靠董昭骗开了关门。
  而贾诩借鉴古代烽火传信的方式,命人守在陈留通往虎牢关的必经之路上,提前掌握了曹仁援军的动向,在援军到达的前一天,进军虎牢关。
  一番演戏,将夏侯惇骗出了关门。
  这场胜利,巧合有之,幸运有之,随机应变有之。
  如此完美,如此顺利,好象老天在帮忙一样。
  终于拿下了虎牢关,也象征着洛阳将由我军控制。
  下一步,我军应该何去何从,还需从长计议。
  关键问题仍是粮草。
  蝗灾遍布各地,粮草成了最稀缺的物品。
  想打仗,没有吃的怎么行?
  眼看秋天将到,地里的庄稼毁于一旦,今年收成是一无所获。
  直到明年秋天,庄稼收获以前,所有人只能靠现有的粮食储备生存。
  粮食少的,恐怕就得等着饿死了。
  百姓眼中尽是恐慌,各位大佬也是难有笑容。
  我军现有的粮食储备,并不足以支持我军等到明年秋天。
  一味的战争并不能解决我军的吃饭问题。
  当务之急,我军应该筹备粮草,解决吃饭难题。
  筹备粮草不过几种方法。
  一是种地,当然现在是赶不及了。
  二是抢劫,大灾之年,我军处在贫困地区,抢谁的呢?况且我军经过连番大战,再无力发动大型战争。
  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交易,从储粮富足的势力手里买或者换粮食。
  光筹备不行,还得节约。
  人在那摆着,谁都不能不吃,只是吃起来必须限量了。
  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了两个方案。
  一是和刘表交易,换取粮食。
  荆州地界,靠近江南,盛产鱼米,受蝗灾影响较小。
  且刘表经营荆州多年,存粮丰富,正是和我军做生意的最佳人选。
  二是伙食限量,每人每顿分配二两饭,由我们将官带头,进行食物配给制。
  现状如此,士兵们也能理解,不如此,我们无法度过难关。
  就在我们作出决定的同时,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公孙瓒等不约而同的作出了和我军一样的决定。
  面对困难,大家解决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
  一时间,中华上下粮食价格疯狂暴涨,接近天价。
  我军手头没有真金白银,原来的打算是将多余的武器装备出售,换取必要的粮食。
  可粮价涨高,让我们的打算落空。
  宛城的陈宫多次出使荆州,和刘表进行交涉。
  刘表表示为难,各方势力都在暗中与他交涉,这粮食自然是价高者得。
  没有办法,我一咬牙,告诉陈宫,拿留在宛城的重型武器和刘表换粮食。
  这可是拿钱都买不着的好东西。
  宛城一战,重型武器的作用至关重要。
  只是大战之后,重型武器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不如先换粮食要紧。
  陈宫再次出使荆州,终于拿到了粮食的优先购买权。
  刘表这次可是占了我军一个大便宜,不过我发誓,一定要让他加倍还回来。
  反正那些重型武器在他那也坏不了,权当寄存在他那就是了。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洛阳养兔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3 本章字数:2786
      粮食有了着落。
  我站在虎牢关的关墙上,注视着深邃的夜空。
  没有了日间的喧闹,此时分外的宁静。
  三国的夜空,和现代的夜空并没有多少不同。
  人世沧桑变幻,历经改朝换代。
  时光流逝,多少物是人非。
  不变的是太阳,月亮,星星,它们日复一日的运行,坚持着自己的轨迹,不曾改变。
  我开始审视我在三国的意义。
  从最开始的莫名其妙,到谋求生存,到融入时代,我都处在被迫的过程当中。
  有道是时势造英雄,形势逼迫我做出了改变历史的决定。
  最初的本意不过是想要保住小命。
  后来想带领身边的将士走出困境。
  再后来想通过努力改变三国局势,减少战争,还民和平。
  我一直在坚持,如今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落脚之地,初步实现了带领将士走出困境的目标。
  可想要实现天下太平,消灭战争,我能做到吗?我又该如何做呢?
  我不属于三国,我是穿越时空的灵魂,成长的背景,接受的教育,对社会,对政治等等乃至一切的看法,都和原先的吕布是不同的。
  我认为正确的,也许并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血与火的教训才是历史成长的精神食粮。
  我想做出的改变,对历史也许正是一种阻碍。
  我应该继续吗?继续改变历史吗?
  曹操用强权和战争来统一天下,用血腥和杀戮来实现和平,我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做呢?
  统一天下不是我的理想。
  当皇帝更不是我的心愿。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的必然,我又何必去强求?
  皇帝那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对皇帝我是一点都不感冒。
  皇帝真的那么好当吗?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猫晚,干的比牛多,活的比狗累。
  假如谁天真的认为皇帝就是吃喝玩乐的人物,那他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我只是希望所有人能好好活着,自由的活着。
  我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没有曹操的霸世野心,更没有曹操的残暴不仁。
  我在这个三国乱世究竟能走多远,还是个未知数。
  许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想让大家放下屠刀,和平共处谈何容易。
  想让天下没有争斗,更是天方夜谭。
  一路走来,我们都是幸运的。
  进占了袁术的地盘,夺了汝南。
  溃败了曹操的第一次进攻,火烧了博望坡。
  联合了同盟力量张绣,进入了宛城。
  粉碎了曹操的第二次进攻,火烧了下圆谷。
  趁胜追击破坏了曹操的再生基础,毁坏了许都周围的庄稼。
  抢占了曹操西部扩张的咽喉要地,智取了虎牢关。
  可未来我们还会如此顺利吗?
  如今一场蝗灾让中华上下更加混乱,百姓不单承受着战乱之苦,还承受着天灾。
  曹操没了发动战争的基础,行动有所收敛,正全力救灾,力求度过难关。
  袁绍和公孙瓒也暂息了战争,选择固守。
  袁术不仁,为了庆祝自己称帝,大肆搜刮民众,极尽奢华。
  刘备开拓海外市场,大力发展海洋捕捞行业。
  刘表贩卖粮食,加速揽金工程。
  孙策整顿江东,图谋自立,要与袁术划清界限。
  我军休整完毕,也该谋求新的发展了。
  坐吃山空,几万大军守在一处,不事生产那怎么行?
  冥思苦想,我想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曹操实行许下屯田,保证了军队粮草的供应。
  我要实行洛阳养兔,用来维持我军未来的发展。
  想到养兔,一是因为兔子繁殖快。几十只兔子,几个月下来就能繁衍近千只。
  二是兔子是食草动物。现在粮食是紧俏商品,野草却遍地都是。
  三是兔肉不单可以食用,重要的是兔皮可以制作皮质物品,包括皮衣,皮帽,皮手套,皮围脖等等,这是我处心积虑想养兔子的关键。
  时近入秋,大军闲置,正好发展养殖业,等来年,养兔有了规模,我就可以在洛阳地区推行养兔大业。
  计议已定,一方面命大军收割鲜草,深挖地穴。
  另一方面,在周边地区收集野兔,从猎户手里购买,从山野田地捕捉。
  然后,修建兔舍,分散隔离,预防病毒传染。
  我如此做法,并没有多少人支持。
  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存着主公不务正业的念头。
  士兵们执行着我的命令,也是一种好玩的心态。
  大家认为,养兔子哪有养马来的实在。
  不理他们看笑话的心思,我执着的实行大计。
  等兔子进了兔舍,鲜草屯满了地穴,养兔大业也就从此开始。
  养兔成功与否还待时间的检验。
  如今,我军占据了虎牢关,掌控了洛阳,自然应该大力发展洛阳了。
  洛阳人烟稀少,农业,商业一塌糊涂,内政空虚,基本上属于一片空白。
  这对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没有任何制约,我可以自由发展建设,建设一个全新的洛阳。
  不过,我没有时间去做细微的工作。
  洛阳的建设需要人手。
  现在我身边的核心,高顺张辽是军队的统帅,陈宫代表我军和张绣进行着亲密合作。
  贾诩鬼才,我要带在身边为我出谋划策。
  那么谁可以在洛阳主持建设工作呢?
  我想起了一个现成的人,董昭。
  曹操安排的洛阳令,熟悉洛阳的民情,正好为洛阳的建设工作再做贡献。
  现在董昭被我软禁,只需要说服他即可。
  想到这,我起身去找董昭。
  董昭在我军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有吃有喝,还给个可以自由活动的房子住。
  只是他一看到我就愁眉苦脸,一副末日临头的样子。
  看着他,我不禁想笑,难道我真的很可怕吗?
    正文 第三十七章 目标河内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3 本章字数:2807
      “你想回许都吗?”
  “你现在回去,曹操会怎么想呢?”
  “曹操不会放过你的。”
  “我死而无憾!”
  “你的家人也会死,你就不为他们想想?”
  董昭低下了头,没有人会置自己家人的生死于不顾。
  他喃喃的道:“我不回去,家人也会死。”
  “放心,我现在就给曹操写一封信,说你在我这里做人质,曹操为笼络人心,不会处置你的家人。”
  董昭诧异的望着我,我这么做的确可以保住他家人的性命。
  我笑着对他说道:“当然,我这么做是有要求的,我希望公仁可以留下来,帮我管理洛阳一年,作为朝廷指派的洛阳令,为洛阳谋求发展也是应该的。我答应公仁,一年以后,公仁可以自己决定去留,我绝不干涉。”
  董昭低着头,想了好半天,然后问道:“温侯真会放我回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非常认真的说着。
  “好,我就帮温侯管理洛阳一年,只是温侯不怕我趁机搞破坏吗?”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公仁办事我放心。”
  董昭最终被我说服,继续回洛阳当起了洛阳令。
  我不是合格的内政人才,对三国的风土人情也没有深厚的认识,具体的城池治理还得交给专家来做。
  现在我需要分秒必争的是和曹操拼发展。
  纵观三国历史,曹操对整个北方的治理是卓有建树的。行屯田,兴水利,严法令等等,这些都是别人没有做到的。
  抛开曹操对战争的钟爱不说,曹操的确是“治世之能臣”。
  如今的曹操,因为大意,对我这个另类吕布的陌生而遭受惨败,但以曹操坚韧不拔个性,东山再起,是指日可待。
  兖州和许都地区遭受大难,状况比现在一穷二白的洛阳也强不了多少。
  我和曹操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我不能将曹操赶尽杀绝,不能和曹操拼的两败俱伤。
  失去了曹操的三国,实力最强的袁绍没有能力统一天下,只会令战争不断的继续下去。
  曹操是战争的缔造者,也是结束战争的关键人物。
  我只能在曹操牵扯局势平衡的情形下,谋求自己的发展,要比曹操更快的发展壮大。
  但是我又不能和曹操一样,通过不断的战争,吞并弱小来壮大自己。
  我要进行的是另外一场战争。
  经济层面上的战争,现在战争已经开始。
  虎牢关的形势已经趋于安定。
  荆州,宛城,洛阳,现在连成一线,隐约的将中华版图划分成为两半。
  曹操暂时无力攻破这条线,他目前需要面对的紧要问题是称帝自立的袁术。
  以汉廷拥护者自称的曹操,对这个胆敢挑战汉室权威的仲家皇帝是铁了心一定要铲除的。
  内部他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困难的窘境,外部他又无法独立消灭耀武扬威的袁术。
  袁术本身头脑发昏,行如梦游。
  但他称帝的影响对曹操来说不亚于另一场蝗灾。
  如今天下大乱,各地势力纷纷割地据守,不听朝廷号令。
  假如曹操不赶快消灭称帝的袁术,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称帝。
  曹操权衡再三,给我送来了议和的信笺。
  通过上回我驱逐朝廷使者的事件,曹操明白,我根本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他想用事实来说服我。
  信中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之间互相的争斗,只会便宜了其他人。
  他试图用利益来诱惑我。
  信中称,袁术无道,众人诛之,我们联合消灭袁术,他可以让朝廷封我为司州牧,让我名正言顺的拥有洛阳。
  停止和曹操的互相消耗,我是求之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