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布是我-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说笑?恐怕说笑的是张教主吧?我也不和教主绕圈,教主所为何来,你我心知肚明,我既然能在此处截住教主,自然不会让教主如愿得逞。”说完,我口中发出一声呼啸,崖顶赤兔马闻声,前蹄扬起,用力重踏,摆出一副傲世天下的模样来。
  张鲁狐疑的望着崖顶,猜不透究竟有多少埋伏。
  我紧接着说道:“教主此来,想必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若是西川刘璋得知教主率军来到长安,汉中空虚,怕是会趁机出兵,夺取教主的根据地,那时教主必是后悔晚矣。今日之势,若是教主执意前行,只怕你我两方,就是不死不休之局。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反倒便宜了那些背后等着得利的猎人。”
  张鲁一直盯着崖顶,判断着我军究竟埋伏有多少人。
  我的一番话表明,我军埋伏的人数并不多,没有彻底歼灭他们大军的实力。
  张鲁在盘算着,是否应该冒险坚持到底。
  我继续说服着张鲁:“教主可曾想过,占据长安能与教主多少好处?教主想要占领长安,必定会和我军拼成两败俱伤,到时候教主还能挡住马腾或是李傕的大军吗?到时候教主还能维护汉中地区的安定吗?教主做这么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又何必呢?”
  我不待张鲁答话,抛出自己最后的底牌:“教主若是能看着吕某的面子,撤回汉中,吕某承诺和教主永世修好,本人军队绝不侵犯汉中地区,若是教主愿意,我们两方还可以结成联盟,到时候刘璋若是想对汉中不利,我必派大军援助教主,保证汉中地区的安定。”
  这是我的底线,也是人性的底线。
  张鲁为利而来,若是无利可图,他又何必冒着失去汉中老家的危险,一意要夺取长安呢?
  张鲁没有横扫天下的实力,他想进占长安也不过是想弄些好处。
  我将最大的好处都交给了他,他只要一点头,就能得到我背后数万大军的无私支持。
  是人都能衡量出,前进与后退的优劣。
  前进他面临着无数的危险和不确定,有可能就此走上灭亡的道路。
  后退他能得到我军永不进犯汉中的承诺,还有我背后强大势力的支持。
  除去曹操那种天生的赌徒,只要是正常人,都会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张鲁将视线转移到我的身上,好一番的将我打量。
  “温侯真是好口才,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想将我劝回汉中,我承认温侯的话的确令人动心,可温侯的话能让人放心吗?”张鲁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心中一凉,张鲁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对付,吕布反复无常,言而无信是出了名的,他不相信也是理所应当的。
  “教主不相信我的诚意吗?”我一指大旗顶端插着的响箭:“若我没有诚意,这支箭就不是射在旗杆上了,而是射在教主的头颅上了。教主以为然否?”
  张鲁斜着眼睛看我:“温侯的飞射绝技,天下无双,能凌空射断旗杆上的绳索,自然也能射中主将的头颅。只是温侯想要如愿,怕是没有如此容易吧?”
  说完,张鲁浑身散发出一圈无形的气场。
  别人看不到这种气场,可我看得惊骇欲绝,那一种凝实的气场,贯穿天地,可以轻易颠覆一切。
  我已经忘了张鲁是司马徽口中的执法者,拥有不可思议的能力。
  我彻底败下阵来,我的一番算计,都是针对普通人,对于这么一个可以翻转一切的大神,我的一切努力形同白费。
  老天啊,你给了我一个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机会,却让我面对无法抗拒的力量,你究竟安得什么心思?
  张鲁一直在似笑非笑的看着我。
  我一咬牙,难道我就轻易放弃吗?
  心中瞬间盘算无数,我心一横,张嘴无声的吐出一句话来。
  我面对张鲁,用的是唇语,满心都是赌徒的最后一搏。
  张鲁浓眉倒竖,双眼圆睁,一直看到我的心底。
  许久,他挥手大喝:“撤兵,回汉中。”
  他身边的众将非常迷信这位教主,二话不说,听从命令,指挥士兵,开始掉头撤兵。
  我心中长出一口气,后背冷汗已将衣衫打湿。
  张鲁的士兵从我身边整齐的后撤,渐渐的离开峡谷。
  谷中没有动过的就只我和张鲁两人。
  当张鲁的大军全数撤离,我冲张鲁一抱拳,说声:“谢谢。”
  “温侯何必客气,未来一切还得仰仗温侯,如今老夫有意随温侯去往长安,不知意下如何?”张鲁客气的回礼说道。
  去长安?悉听尊便,我就是不让去,谁还能拦住他啊。
  我点头,最大的危机解决,再没有什么能让我忧心的了。
  等我顺着绳索回到崖顶,骑着赤兔马回到峡谷,张鲁前望后望,难以相信。
  “就你一人?”
  “就我一人。”
  张鲁长叹:“温侯好胆色,一人一马就来堵截我的大军,佩服,佩服。”
  我谦虚一笑,这实在是我的无奈之举,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孤身闯进敌方大军之中。
  我和张鲁各骑战马,一路返回。
    正文 第七十一章 攻破华阴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8 本章字数:2769
      进入长安城,张鲁和我道别,他说另有私事要去处理,不便和我同行。
  回到城守府,我直接去往大堂,去告诉张辽和陈宫好消息。
  我转去军营,去问他俩的行踪。
  一番问询,下层军官都不知他们的去处,到了军营大帐,在负责坐镇的副将口中,我才得知,张辽率领八百精兵出城了。
  出城了?这个时候出城做什么?
  副将也不清楚张辽是去做什么,我赶忙去往外城,想问清张辽的去向,猜他究竟要干什么。
  我匆忙赶到外城,正要问值守军官张辽的去向,就听城外马蹄声响,地平线的远方快速奔来一支军队。
  军中大旗飘扬,上面一个“张”字。
  看军旗样式,正是张辽所率的军队。
  军队乃是清一色的骑兵,快速疾驰,已到近前。
  张辽骑在马上,威风凛凛,一马当先。
  士兵们呼喊着嘹亮的口号,士气高昂的进入长安城。
  我迎往城门,去迎接我的将士们。
  看着张辽和士兵们脸上洋溢的喜悦神色,我的心突然非常轻松。
  这里不只我一个人在努力,我们所有人都在全心全力的为了美好的未来努力着。
  “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我轻松的问着张辽。
  张辽翻身下马,先向我行礼,然后才向我通报了好消息。
  我出外寻求使张鲁退兵的方法,城中所有一切就交给张辽和陈宫掌管。
  张辽和陈宫商量,眼看主公一人,宁可冒着天大的危险,也要尝试改变艰难局势。
  他们自己难道就不能做点什么吗?
  通过陈宫情报营传递的消息,他们制定了一份非常冒险的计划。
  长安城,温侯军不能轻动,可抽调出千八百人来进行突袭还是可以的。
  负责封锁长安城外围的反叛联军得知张鲁大军压进长安之际,防卫稍有松懈,认为温侯军只能固守长安城。
  陈宫就是趁此机会,派情报营刺探清楚叛军分布情况,制定了一条严密的路线图。
  张辽亲率八百精锐骑兵,趁天明时分,对反叛联军发起了突袭行动。
  突袭军攻其不备,以快速攻击为主,针对叛军的指挥中心,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期间张辽还采用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等等策略,在叛军大营中纵横驰掠,如一颗无坚不摧的子弹一样,贯穿整个叛军大营。
  待到叛军刚刚有所反应,张辽率领突袭军已经攻到叛军指挥中心,中军大帐。
  叛军无所抵御,当下就有数十名叛军头目伏诛,一时间,叛军指挥系统彻底崩溃,再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张辽对惶恐惊惧的叛军副将留言,让其转告叛军主将段煨,我军只是不愿意长安百姓受累,并不是怕了叛军,我军随时都可以彻底打垮叛军,让段煨莫要执迷不悟,破坏长安地区的安定。
  叛军封锁长安城的上万军队就此土崩瓦解,一哄而散。
  这个消息无异于一支强心针,让我的心更加平稳。
  张辽已经开始转变为一代名将,开始散发他在三国战场上的傲人风采。
  他已经成为我最有力的臂膀,成为能在战场上一往无前,冲锋陷阵,杀敌斩将的绝世武将,成为能在平日里坐镇一方,统领大军,掌控全局的三军统帅。
  我欣慰的看着张辽,能得到他的帮助何其荣幸。
  不多时,我们等回了陈宫,陈宫一直在暗处密切关注着战局的进展,他提心吊胆,生怕张辽有任何闪失。
  张辽比我们都年轻,在我们眼里,他是最亲切的晚辈,有如子侄。
  陈宫关爱的询问张辽有否受伤,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得到张辽否定的回答,他才放下心来。
  这时他们都问我,出外的结果如何?
  看到我回来,他们已经欣慰有余,并不对结果抱有希望。
  毕竟我只有一人,能从数万大军中返回已经是托天之福。
  我笑着让他们猜,猜最好的结果。
  张辽和陈宫大胆猜测,只猜到张鲁大军驻军不前。
  “张鲁的大军撤退了。”这是我给他们的回答。
  两人的惊喜难以形容,这怎么可能?
  “不过张鲁跟着我来了长安城,现在他正在长安城忙些私事,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他们惊异张鲁怎会冒险来到长安城,却不知人家根本是没有去不了的地方。
  连番的好消息,让我们的心情非常痛快。
  长安的形势已经向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了。
  回到城守府,我们开始针对叛军的主力进行谋划,准备快刀斩乱麻,一鼓作气,平定长安局势。
  就在我们策划期间,又一则好消息传来。
  洛阳援军攻破华阴城,占领了段煨的根据地,俘虏了段煨的家人。
  这是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的。
  洛阳援军来得如此及时、迅速,战斗还如此犀利,将整个战局彻底改变。
  段煨数十年经营华阴,对华阴有极深厚的感情,把华阴当作独一无二的家,将华阴的百姓当作血浓于水的亲人。
  我军占据了华阴,就抓住了段煨的命脉,点住了段煨的命门。
  我心中猜测,究竟是谁在领军,高顺坐镇虎牢关,绝对不可能离开,贾诩擅长鬼谋毒计,不会如此犀利锋锐,那会是谁?
  等到详细的战报传来,我才恍然大悟。
  长安叛乱的消息传到洛阳,高顺和贾诩马上组织援军,发兵救援。
  奈何军中没有合适的决战沙场的名将,只能由贾诩领军。
  这次出兵不单派出两万飞骑军,还有杨奉率领的一万步兵精锐。
  大军行至洛阳城之际,虎牢关方向传来军情。
  陈留方向的曹军逼近虎牢关,曹仁和夏侯惇领军想要夺回虎牢关。
  贾诩怕有闪失,犹豫不定。
  虽说虎牢关尚有陷阵营,丹阳军,还有数千步兵精锐,曹军没有十万大军,难以攻克虎牢关,可高顺为人正直,不善阴谋诡计,真怕落入敌人算计。
  这时,洛阳城到了一队人,正是纪灵和原来的袁术军将官,他们听闻有战事发生,想要随军建功,所以转道洛阳来找救援军。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匈奴进犯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28 本章字数:2761
      贾诩看过我写的书信,当下决定将洛阳援军交由纪灵率领,再留下一名身边的学生辅佐,然后自己回到虎牢关,和高顺一起面对陈留曹军。
  河内土豪联军覆灭,司马一族将司马懿送到洛阳充当人质。
  此次救援长安,贾诩就将司马懿带在身边,正好让其辅佐纪灵。
  纪灵率领洛阳援军到达潼关,会合了留守的一万飞骑军。
  此时司马懿献上计策,以闪电之势夺取华阴。
  纪灵听从司马懿的建议,马不停蹄,率领三万飞骑军,趁夜攻入华阴城,俘虏了段煨的家人。
  潼关由杨奉率领一万步兵大军镇守。
  长安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
  叛军要么选择投降,要么就只有灭亡。
  没想到局势一下变得如此有利。
  早知如此,我又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堵截张鲁的大军。
  即使他们来到,有飞骑大军的协助,一定能让他们无功而返。
  没了张鲁大军的威胁,张辽率领温侯军全军出动,去寻叛军主力。
  长安城由我率领一万步兵镇守。
  长安各方势力已经听闻张鲁大军撤兵,张辽率八百精骑大破叛军万人大营,飞骑大军攻破华阴的消息,一时间纷纷有所行动。
  原先保持中立的弱小势力马上派人前往长安城,表示支持我军,完全服从我军领导。
  一些和叛军多有瓜葛的势力,马上发表申明,和叛军划清界限,表示不再助纣为虐,要全力支持我军平叛。
  还有一些已经加入叛军的势力,马上离开叛军,表示一时受到段煨迷惑,愿意重新投入我军怀抱,要改过自新,为我军平叛出一份力。
  反叛联军分崩离析,再不成规模,只留下了段煨孤军奋战,面对我军两方夹击。
  张辽派出使者去见段煨,要求他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否则他的家人马上横尸阵前。
  值此末日临头之际,段煨的信心彻底崩溃,再无法坚持抵抗。
  段煨面向苍天,泪流满面,举起手中短剑,选择自戮而亡。
  主将已死,段煨属下士兵放下武器,投降我军。
  长安叛乱由此平息。
  段煨是一念之差,被权利蒙蔽了双眼,受曹操暗地里挑拨,做出了错误之事。
  他在长安本已处在权利的中心,只要死心塌地的追随我军,将来也会是一等大臣,封疆大吏。
  可他不满足于居人之下,受人节制,野心膨胀,最后自取灭亡。
  人之本性,都想自由自在,无人管制,可政治这场游戏,总有上下级之分,总有权力高低之差,能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总是少数。
  若是不看清现实,想要一步登天,注定会是悲惨命运。
  站在权力巅峰无疑是最大的荣耀,可总有象段煨这一类人,想要取而代之,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最后总有一方灭亡才能终结。
  政治中没有对与错,没有是与非,其中的矛盾是激烈的对抗,不死不休。
  长安这场政治游戏,不只有段煨参与,还有更多的人加入了游戏。
  曹操是背后与我对阵的游戏大佬。
  他一手策划了长安的游戏局面,先是挑拨段煨叛乱,再是派兵拖住宛城援兵,又说动张鲁出兵长安,后指示陈留曹军威胁虎牢关。
  他的一番算计,就是想让我军消亡在这场政治游戏中。
  幸运的是,如今的吕布不再是当初的政治白痴,我已在游戏中发展壮大,更加坚实。
  收编了段煨的军队,我军在长安的势力处于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温侯军与飞骑军会师华阴,我让陈宫守卫长安城,前往华阴。
  首先我表扬了纪灵和跟随他的将官,有他们的帮助,飞骑军才能顺利攻破华阴。
  同时我见到了司马懿。
  这个精壮的小伙,朝气蓬勃,阳光无限,还没有变成历史上的老奸巨滑。
  我称赞他在关键时刻献谋献策,却没有提前启用他的打算。
  时间会改变一个人的际遇,却改变不了人天生的本性。
  历史上的司马懿一直心存野心,不曾张扬于外,让人没有警惕,最后被他打下晋王朝的基础,颠覆了大魏的江山。
  所以怎么让司马懿为我所用,而又不能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