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刀1937-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停顿了下:“等到第六师团被歼灭了,全部按照正规军阵亡将士的待遇对待他们。”
    张灵甫和孙立人的脸色有些黯然,战斗已经越打越残酷了,连“先天道”这些非军事人员也全部投入到了战斗之中。每多过一天,就会有更加多的人死去。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二十六日。在数十架飞机狂轰烂炸之后,日军大规模的进攻开始了。
    特别旅伤亡惨重。无数人倒在了日军地炮弹和枪口下,至上午十点,整个特别旅还剩下两百余人。。。。。。
    日军已经冲了上来,这时不知道是谁,站了起来,拔出了以前在先天道练武时用的大刀,挥动着大大的朴刀,大声吼道:
    “太上老君保佑,刀枪不入!”
    “刀枪不入!刀枪不
    所有的特别旅的先天道道众一起站了起来,学着那人的样子,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武器。
    朴刀、长剑、软鞭,什么样的东西都有。。。。。。
    面对那些日军手中的刺刀,冷兵器时代似乎一下回到了这片阵地上。。。。。。
    这些先天道地道众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拼刺刀,但他们以前都练过,他们只知道凭借着手里老祖宗传下来地玩意,怎么着也能杀死几个鬼子。
    这是特别旅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两百多特别旅“士兵”。用他们独特地方法在阵地上和日军做着殊死搏杀。
    特别旅从成立到投入战场,再到全军阵地,仅仅只有两天多的时间,他们绝大多数的人在上战场之前才临时学会开枪。
    但就是这样一群没有任何军事素养的人,依旧为正规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即便是最后剩下的这两百多士兵,也依旧在阵地上顽强地拖住了敌人半个多小时。一直到大队的日军上来之后,才不幸全军阵亡。
    看着这些阵地上着装千奇百怪,拿着各种各样奇怪武器的“军人”,广元依次郎苦恼地站在那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一天半,第六师团又失去了一天半的时间。
    中**队的增援部队即将抵达战场,迫使广元依次郎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就地构筑阵地,以阻挡中**队的援军,而这也等于在无形中减轻了警卫师的压力。
    还有多少时候才能攻进去?或者是根本没有机会攻进去?广元依次郎的心中一片迷茫。。。。。
    随着特别旅的牺牲,重新布置起来地中国阵地再次成为了日军直接攻击目标。
    也有好消息随之传来。星夜兼程的师最晚将于明日中午抵达,并在经过短暂休整后,即可以对日军展开攻击。
    最难挺的时候即将过去。但现在要面临地问题是日军势必会发起的更加凶猛的进攻。
    果然,日军没有经过什么调整就迅速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主要攻击目标放在了青山村。
    整整一个旅团的兵力被投放到了青山村一带,战斗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整个青山村阵地都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熔炉,任何放进去的东西在顷刻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悍将闻名的张灵甫也守得苦不堪言,告急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飞向总指挥部。
    “要不,从这调拨一部分兵力去那?我们这目前面临的压力并不十分吃紧。”孙立人试探着说了一句。“不,不动一兵一卒!”
    郑永地话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日军的目标绝对不是青山村。而是我们这里,冯萧镇,第三战区总指挥部所在位置!”
    孙立人皱了皱眉头:“现在日军一定也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增援部队即将到达,我想他们应该没有时间在玩这套声东击西的把戏了吧?”
    郑永淡淡笑了一下:“广元依次郎是我在东北时候的老对手了,这个人虽然看起来非常鲁莽,其实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强,我想,他就是认为我们以为他要和时间赛跑,所以依旧玩出了这一条把戏。。。。。。”
    下午。日军对青山村攻击更加猛烈,同时日军飞机也频繁出现在青山村上空,不断进行轰炸以帮助地面部队进攻。
    三时,冯萧镇的中**队出现调动迹象,当日军侦察机将这一情报电至第六师团司令部后,广元依次郎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郑永终于上当了,命令部队全部投入战斗,命令我青山村方向继续加紧进攻,诸位。胜利就在眼前。歼灭支那第三战区总指挥部的最佳时候到了!”
    日军全部部队投入战场,冯萧镇似乎在一下之间变得岌岌可危。。。。。。
    “反击!”郑永对着电话大声说道:
    “命令各隐蔽部队全部投入反击!命令青山村张灵甫同时反击!各团、营长一律带头冲锋!杀身城仁。晚七点之前打垮日军前锋部队。。。。。。”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四百二十六章 “警卫系和东北系”
     更新时间:2009…9…8 19:13:38 本章字数:3770
    反击!
    谁也想不到郑永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反击。之前整个警卫师一直都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之中,在援军即将到达的时候最好的选择毫无疑问就是继续将防御进行下去。
    很多年以后有很多“历史专家”一直提出一个疑问,“战神”郑永之所以不断的取得胜利,运气其实占据了很大的成分。
    比如在进士镇防御战的时候。。。。。。
    但这些“历史专家”始终都忽略回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每在最关键的时刻,郑永总能在最正确的时候做出最关键的选择。
    尽管有的时候看来这些选择包含了太多冒险的因素在内。
    “没有人天生就是运气好的,所谓的运气实际上都是一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做的人,为了哗众取宠而编造出来的所谓专家的观点。
    我和郑永在东北的时候就认识了,说句实话,我从来就没有真正服过这个人,哪怕是在他被称为战神的时候,但我有一点始终承认,那就是这个人总喜欢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做出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我想如何非常总结,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没人能想到他敢打狭山嘴子之战,没人能想到他敢打沈阳保卫战,那时候我们叫奉天保卫战,更加没有人想到他在被日军第六师团围攻的时候居然敢投入仅有的那么一点兵力反击,疯子,有的时候我觉得只有这个称号才能够形容他。
    不管对于郑永,还是对于第三战区来说,那一段时候都是最困难的阶段,我们从各分战区大量调集兵力增援总指挥部,总指挥部也在尽着自己的一切可能拼命防御着,而正是第三战区总指挥郑永这一看起来有些疯狂的举动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冯萧镇全部的兵力开始反击,连郑永也亲自拿着枪投入到了反击战中。
    那时我记得是师离总指挥部最近。当师接到总指挥部开始反击地消息后。整个师都已经陷入到了疯狂地状态中。
    有地时候你不得不相信信仰地力量。尽管之前我一点也不相信。
    师地代理师长把总指挥亲自带着兵力反击地电报给所有地官兵看了。在那一瞬间师真地是完全疯了。
    我亲身经过过郑永所指挥地每一个战役。不是身处当时地人。完全无法理解士兵们对于他地狂热。几乎所有地人都认定。不管是士兵或者平民。只要是他开始反击了。就没有不取得胜利地道理。而这些人。完全不会去考虑反击是在什么样地情况下进行地。。。。。。
    就是那么简单。当时地战争。第三战区疯了。增援部队更加疯了。当日军指挥官以为已经成功调动敌人地时候。他们却发现自己遭到了反击。
    日军地前锋部队被打散了。间接造成地后果就是直接牵连到了后面地部队。整个正在冲锋地日军乱成了一团。几乎奇迹般地。原本占据着着绝对优势地日军居然被打退了。而且一退就很远很远。。。。。。
    就那么奇怪的事情,原本以为在当就会失守的冯萧镇居然就这么守住了。
    当我得到这个情报的时候。我想当时最感到沮丧的应该是日军第六师团的师团长广元依次郎了,曾经几次,胜利距离他是如此地近。
    那一次的战斗,参与反击的中**队阵亡了大约有三分之一。但死了多少人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的是冯萧镇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第三战区所发生的一切,我知道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什么,不管现在或者以后的人怎么评价我们。。。。。。
    我老了,就快死了,但我相信。无论历史地车轮如何前进,我们为自己的民族,为自己的国家,所做的一切,都会清清楚楚的印刻在我们的心中。。。。。。”
    欧阳平,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所说的话。
    那一天所发生的正如欧阳平所说的,反击之前根本没有人预想到郑永居然会做出如此大胆地举动出来。
    整个二旅一次性全部投入到了反击之中,原本进攻锋锐正劲地日军忽然受到了阻碍,整个进攻步骤被完全打乱。
    这一局部反击战打得非常坚决果断。如刺刀、如利剑,撕裂了日军部署,等到日军阵型稍稳,全部出击的中国士兵再次退回了原有阵地。
    这一次局部反击战,并没有消灭多少日军,但其意义对整个防御战却是非常重要地。日军从进攻到撤退,再到重新部署,转瞬间又是两个小时的时间流逝。
    现在每一个小时,甚至每一分、每一秒。无论对进攻方还是防御方来说都是重要。甚至是致命的,任何一分钟的耽误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从日军发起进攻的二十六日下午到二十七天这一天半的时间。对于郑永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天半,在这段时间里,冯萧镇防御阵地寸土未失,青山村仅丢失部分阵地,而战斗打到了这份上,日军第六师团旺盛的斗志,也都已被消磨大半。
    随着新的一天到来,进展最快的师抵达战场。
    这意味着第三战区总指挥部最困难的一段时候过去了。
    师的官兵在抵挡战场之后,为减轻第三战区总指挥部防御压力,在部队连续强行军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休整咬牙第一时间投入进攻。
    广元依次郎知道歼灭中国第三战区总指挥部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之前一切的努力和奋战,到了现在已经仅仅只剩下了最后的希望而已。
    其实从突袭战一开始,第六师团始终都在那压着中**队打,从欢喜岭到进士镇,从文笔涯到三山峰,每一次看起来胜利已经唾手可得,但每一次胜利都与自己擦肩而过。
    第三战区总指挥部就好像一个不倒翁一样,每次你一拳把它打倒了。但它总能在第一时间完全的弹起。
    而这一个不倒翁的核心零件,他的名字叫“郑永”。
    一个和广元依次郎从东北较量到这里的老对手。。。。。。
    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郑永也已经到了精疲力尽,再也支持不住地时候。
    整个警卫师伤亡惨重,过半力量耗损,尤其是高级军官的阵亡。是郑永和警卫师在这场防御战中最大的损失。
    警卫师师长郑文根、二旅六团团长胡冰。。。。。。这些人都是从“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就在战火中千锤百炼出来的,他们对于抗日的忠诚,对于郑永地忠贞,其实,这才是第三战区和郑永最宝贵的财富。士兵牺牲了可以再招募,一个新兵在经历过战火的锤炼之后一样可以成为老兵,但一个优秀的军官却必须要经过长期间的洗礼才可以成长起来。
    不过,在这次防御战中,郑永也有了新的收获。一批年轻的基层将领开始跃入郑永的视线:
    警卫师一旅一团二营二连连长李志成、三营三连连长赵念北;二团一营营长段百锋。。。。。
    这一批人以三旅旅长方雨晰为首,因为都是从警卫师出来的,所以又称为“警卫系”。不同于代表着郑永手下资历最老地“东北系”,这一批人显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加热忱。
    他们亲身和郑永一起经历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亲眼看到了郑永是如何和一起冲锋,一起受伤,过去关于郑永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在这一段时期他们亲眼目睹了,并且牢牢地印到了他们地脑海之中,永远无法磨灭,不管过了多少时候。
    所谓的“东北系”。指的是从狭山嘴子之战开始,一直到组建“德械师”之后这一段时期郑永的部下。
    而“警卫系”随着发展壮大,已经并不仅仅局限于从警卫师出来的军官,泛指的是在郑永出任第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之后,那些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新的年轻军官。
    东北系的军官是和郑永一起成长起来地,他们更像是郑永的兄弟,是家人,他们有了牢骚,会向郑永发泄;空闲下来。会找郑永喝上几杯小酒,怀念一下过去。
    但“警卫系”的这些军官却绝对不会这样。
    在他们的心中,只有服从,没有牢骚;只有流血,没有酒杯;只有精神,没有疑问。
    他们始终认为郑永的任何决定都是正确的,不能反对,只能执行;任何违抗郑永命令的人,都是对“战神”绝对权威的挑衅。不管对方是谁。。。。。。
    或者更加准确的说。他们都是一群狂热而热情地年轻军人。
    他们在私底下称呼郑永为“铁帅”,他们称呼自己为“铁帅的利剑”。他们悄悄地成立了“青年军官卫士团”,以捍卫“铁帅”为自己的职责。
    而“青年军官卫士团”,和之前的“三民主义青年军官团”的性质也完全不一样,这一组织想比较而言更加激进。
    “警卫系”的军官尊敬“东北系”的老人,但绝不认可他们的一些做法,他们更加喜欢这些形容“东北系”的军官:
    “他们地确很会打仗,但他们没有政治意识,战斗不是全部,战争结束了还有政治,而要卫护铁帅地权利,除了战争以外就只剩下了比如。。。。。。”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四百二十七章 乱战、轰炸、信仰。。。。。。
     更新时间:2009…9…8 19:13:38 本章字数:3822
    随着师的到达,整个战局开始发生转变。
    其后,各分战区增援部队持续到达指定区域,对第六师团的围歼局面开始形成。
    此时放在第六师团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在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强行突围,依欢喜岭路线撤退,将还有幸存的可能性。
    另一条就是分兵阻挡中国援军,并以主要兵力继续对第三战区总指挥部进行攻击。
    广元依次郎选择了后一条路。
    在他看来这是自己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自己的职责,也是自己和第六师团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其实广元依次郎并没有做错,退兵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第六师团已经在郑永手下吃了一次败仗,而这次的突袭战并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即便是强行突围出去,第六师团的士气和信心也将很难恢复。
    恒下一条心的广元依次郎以旅团步兵联队阻挡中国援兵的攻击,尽一切可能阻止住中国军队企图与第三战区总指挥部合兵的意图,而以全部力量强行攻击警卫师。
    警卫师的处境开始变得愈发艰难起来,援军明明就在外围,但就差这么一步始终无法会合,二十九日,郑永下令一旅放弃青山村,集中全部力量于冯萧镇进行防御。战斗更加残酷了,冯萧镇成为了双方能否取得这场战斗胜利的关键所在长段百锋求见总指挥!”
    郑永看了一眼大步走进来地二十来岁的年轻军官,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不在自己的指挥岗位上来这做什么?”
    “总指挥,对于战局我有自己的看法!”朝气蓬勃的段百锋对总指挥的质问没有半点畏惧。
    “说。”郑永有些好奇的坐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