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刀1937-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送他都不会要。
    “报告。有人求见总指。说是什么从南京悄悄出来。奉了汪精卫之命来面见总指挥地!”
    郑永看了一眼薛岳和罗鱼~,一脸的讥讽:“好,好,连堂堂汪主席都派人来了,见,让他进来见我,我对汪主席的话倒很有兴趣。”
    进来地是个四十岁的中年人,一见到郑永很快点头哈腰地说到:
    “见过郑司令长官,小姓年,年复开,这次奉汪精卫代理主席的命令,前来面见郑司令,商谈国家要是。”
    “国家要是?伪政府主席和我商谈国家要是?”郑永讥笑地看向这个人,慢悠悠地说道:“说吧,汪精卫找我有什么事?”
    年复开看了一眼屋子里地人,有些为难:“这个,这些事情最好私下里谈。”
    “他们,一个是我战区副总指挥,一个是我的战略情报统计局局长,都是国家最优秀的军人,我郑永做事问心无愧,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隐瞒别人。”
    郑永的话让年复开大是尴尬,在那迟疑了一会说道:
    “汪主席让我转告郑司令,大家本来都是中国人,同根而生,相煎何必太急”
    “放屁,我才是堂堂正正地中国人!”
    没有等他说完,郑永已经打断了这人的话:“汪精卫卖国投敌,擅自成立伪政府,不过汉奸一流,怎么居然拿都是中国人这话说事?”
    哪里想到这位郑司令长官一点情面不讲,年复开目瞪口呆半天:
    “是,是,郑司令长官说的对,是我冒昧了,这里有一封汪先生亲笔先给郑司令长官的信件,汪先生要说的话都在上面了”
    “汪主席”变成了“汪先生”,郑永冷笑了下,示意罗鱼~拿过了信件,草草看了几眼,无非就是一些向自己的敌人郑永主动示好,要求双方之间进行秘地密谈判之类的话而已。
    郑永这次倒没有如何生气,稍稍想了一会,拿过了笔和信纸,在上面写了一些话,然后放到信封之中,淡淡说道:
    “这个,拿去交给你们汪精卫去。”
    “既有今日之求和,何必当初之卖国?今日种种丑态,不过咎由自取而已,郑永此处,无论胜败断无与出卖国家之人和谈之理。
    要战,则战斗到底,,则无此可能,我与汪先生当初相识,算是朋友一场,今日虽立场不同但我犹劝先生一句。
    今日局势,日本侵略已无可能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遭遇惨重失败,先生久居于日本,当对局势更加清晰。
    日本不过弹丸之地,物资匮乏,必然不能久战,失败不过早晚之事,先生以国民党元老重臣,去甘心如一狗侍奉之,我为先生羞愧,
    先生羞愧。
    今我为先生计,除却反省自身,当于南京城内振臂高呼,与倭寇决裂,如此,先生虽死亦可得到国人谅解。
    念与先生旧识,今郑已为先生在南京城外写好坟地,先生可以安心身后之事,一切皆有郑永一力承担。
    先生若是执意要为倭寇效忠至死,则虽死亦遗臭万年,郑永言尽于此,何去何从,还望先生自己考虑,切莫贻误大好机会”
    当年复开把这封信交到汪~手里之后,汪精卫愣愣看了好久,然后惨笑一声,指着南京城外方向说道:
    “郑永,郑永,安敢此欺我,我汪某人国家元老,跟随先总理一手创建民国,你不过一小小后进之辈,口出狂言,如此侮辱于我,我汪某人誓死与你抗争到底!”
    说完,张嘴一口鲜血喷出,一个人身子往后一歪,就此人事不知。
    顿时乱成一:,鸡飞狗跳,大人叫孩子哭,闻讯出来地陈璧君好像世界末日到来,哭的是一会昏一会醒地,那样子当真让人看了无不落泪。
    好大功夫汪精卫才悠悠醒来,长叹息一声:
    “虎落平原被犬欺,我一个国民政府主席,却被一介武夫羞辱至此,还有何面目去见天下人?
    罢了,罢了,国家艰难如此,我想为国家,却无人能理解,如今南京被围,你等跟着我再也无甚出路,去吧,去吧,各自找个地方去吧。”
    这话说的当真哀伤无比,明显心中已什么求生信念,这说话地语气,根本就是在那交代着后事。
    陈璧君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
    “先生一身肩负着国家重任,怎么可以轻易说出这样话来?先生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代表的完成先总理遗志和复兴国家责任!”
    汪精卫面色惨白,双眼呆滞无光,在那愣了半晌,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么才好,这些哭的人中有一个真心的吗,自己根本就不知道。
    如果现在自己立刻死了,这些正在嚎啕大哭的人还会为自己流一滴眼泪吗?
    不会,他们一定不会!这些人在自己这里,为的无非就是牟取自身利益,这点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这个时候外面然隐隐传来枪炮之声,这一定是对方开始攻城了。
    汪精卫摆课了下手,示意别人出去,自己拉着陈璧君的手,虚弱地说道:
    “国家,经没有希望了。”
    看到陈璧君想要说话,汪精卫挥手制止了自己老婆:“事情发展到了这步,再说什么已经没有多大用处。
    我自感身子日益沉重,恐怕余日无多,国家对我无多大意义,但对你却放心不下。我死了之后,你一个人千万要多保重。
    那些人一个也不能相信,都是一些人面兽心之人,看我形式大好,无一不纷纷趋附,一旦等我失去一切,这些人纷纷暴露出了本来面目。
    世风原本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怨恨的。现在仔细想想,郑永话中颇有道理,等我死后,你可与我划清界限。”
    “不,先生,我怎可做出这等事情,虽死我也不从。”
    汪精卫惨然笑了一下,轻声说道:“有什么可以的,有什么不可以的?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什么也都可以放下。”
    当年被刺伤的旧伤本来就没有治好,现在又受了郑永刺激,只觉得甚至沉重,一个人好像已经在云中行走一般。
    要说起来,这位汪精卫也真是不幸。
    先说在与蒋介石的争斗之中,屡次落败,被迫放弃一切,逃出武汉。
    好不容易在日本人的帮助之下,建立了所谓南京政权。
    可现在却被郑永气的生生吐血,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
    回顾自己一生,当初也是意气风发,跟随着先总理,创建民国,终于成为党内重臣,可怎么现在会落到这个地步?
    没有人能告诉自己,也没有人能回答自己。
    去了,很快自己就要去了,带着曾经有过的辉煌,带着无尽遗憾,走了,再也不用管那么多的烦恼了。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喃喃念着,但眼神却越来越暗淡了。
    陈璧君哭声和叫喊声,已经变得那样模糊。
    过去的那些点点滴滴,却是如此清晰地浮现在了自己脑海之中。
    汪精卫长长叹息一声,慢慢闭上了眼睛。
    累了,自己真的累了,现在可以放下一切,什么也都不去想不去管了,什么南京什么政权,都交给那些死死盯着这些东西的人去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六百七十一章 跪在那的铜像
     更新时间:2009…10…30 21:23:58 本章字数:3878
    是吗,消息来源可靠吗?”
    “非常可靠,昨日晚上我们内线发来的情报。在接到你的信后,汪精卫旧伤复发,到了晚上大口大口吐血,日本人紧急调集医生救护。但是,情况不容乐观。”
    郑永露出笑容,“一枝笔胜百万兵”,现在,自己算对这句话有了一些了解。
    “找几个胆大心细的人,把我为汪精卫准备的礼物送去。”想了一下,笑容似乎凝固在了郑永的脸上:
    “五月四号就是汪精卫的生日,就当我们提前送给他的礼物。”
    早就知道郑永要做什么的薛岳和罗鱼~一起笑了出来,罗鱼~笑嘻嘻地说到:“派谁去送,我已经想好了,不过那么大的东西送到城里面去,倭寇一定会发现的。”
    “放心,放心?”郑永今日看起来心情不错,也同样笑嘻嘻地说道:
    “汪精卫自视甚高,不过他的主子日本人可从来没有把他当成回事。主人身边的一条狗,主人高兴了就赏块骨头,要是不高兴了,一脚踢开不说,你还得汪汪叫着讨好主人。
    倭寇是一点面子也都不给汪精卫留的。你汪主席以民国正统自居,偏要你在青天白日旗下面加个黄条,上书‘和平**救国’。
    你汪主席以先总理忠实信徒为自豪,偏偏不让你提什么‘三民主义’。汪主席追求‘民族的**与自决’,偏偏日本在各级伪政府内部派一大堆‘顾问’。
    而且现在汪精卫现在在日本人眼里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他们可以有孙精卫、冯精卫,反正精卫多的就是”
    屋子里的人笑容满面听着,郑永一挥手说道:“好了,那就这么定了,一个汪精卫不值得咱们去过多考虑,这事就到这也能结束了。”
    次日,就有人推着两个大木箱子来到南京城外,在鬼子枪口注视下一点也不慌张,只说是中国将军郑永送给汪精卫主席的寿诞礼物。
    守城倭寇士兵不敢怠慢,只让人回报长官。
    这一请求被一道道送了上去,皮球一直被踢到了倭寇南京城防司令新川维门那里。对于箱子里面会不会是炸弹新川维门一点也不担心,中**人还不至于做出那么愚笨事情。
    最后新川维门还是批准了允许箱子运送进来的命令,并且亲自带着人到了现场。
    在检查了箱子里的东西之后,新川维门面上表情非常复杂,过了好久,终于摆动了下手让人把这一份“礼物”给患重病地汪精卫送去。
    “汪君就快离开我们了,尤其是在当他看到这份礼物之后”新川维门看着箱子渐渐消失在了自己视线之内,长长叹息一声。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阻止他们送去呢?”
    “我曾经听人说过,从一开始,汪君就不是帝国的第一人选,帝国的第一人选是‘桐工作’中的蒋中正先生。
    可惜不管是‘桐工作’中的蒋中正先生,还是‘知白工作’中的吴佩生,都不愿意和帝国尽心合作,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才选择了汪精卫先生。
    当初帝国一直没有愿意搭理他,把他晾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后来随着支那占据起了重大地变化,才不得不再度启用汪精卫。
    但是现在汪精卫的存在不但对于帝国来说没有一点帮助,反而还成为了我们的累赘,帝国已经有了卸掉这个累赘的想法,既然这样的话不如就交给支那人自己去动手吧。”
    部下默默点了点头,也许之前司令长官阁下已经接到了什么特殊命令。只不过城外的支那人正好帮助司令长官完成这个任务,如此而已。。。。。。。
    。。。。。。。
    正如新川维门所说那样,今天病情刚刚有点起色地汪精卫,看到送给他的特殊“礼物”,整个人都浑身颤抖地不知所措。
    “滚,给我带着这个东西滚出去!”
    陈璧君好像一个疯子一般拼命大喊大叫,随手抓起任何可以抓到的东西像足了一个泼妇一样拼命扔了出去。
    这真的是一份非常特殊的礼物:两尊制作的唯妙唯肖的跪着的铜像。
    一尊是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铜像。汪精卫跪像高115米,上身裸露,背刻“汪逆精卫”。
    陈璧君跪像高112米,上身裸露,背刻“陈逆璧君”。
    同时随着两尊铜像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块刻着《汪逆夫妇跪像志》地碑,高1。27米,宽0。27米,厚0。0,其碑文为:
    “相彼夫妇,汉奸之尤,民众公敌,举国同仇。男名精卫,汪家败类,妇曰璧君,陈门妖魅。认贼作夫,卖身倭奴。~石肖像,跪诸道途,人人
    万类见羞,臭闻当世,污流千秋。”
    (历史上的这两尊跪像1940年10月制成,蜘蛛觉得不让汪精卫亲眼看到实在太可惜了一点。)
    那汪精卫在那一声不响,等到陈璧君回转头去,却看到自己丈夫,“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一缕鲜血正从嘴角缓缓流出。
    “先生,先生!”
    陈璧君如丧考妣扑了上去,可惜无论她如何摇晃,她的“先生”都再也无法睁眼了,就此带着中国国家最高元首的一缕美梦离开了这个对于汪精卫来说太过残酷的世界。
    民国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死于南京日本陆军医院。
    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本名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多以汪精卫称呼。祖籍江西源,1883年5月4日出生于广东三水。
    1942年月29日死于南京,年五十八岁。
    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1905年到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
    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
    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之后,出狱并结识袁世凯。与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呼吁停战议和。
    12月充当南方议和参赞,参与南北和谈,主张孙中山让权,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汪精卫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
    随后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
    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回国后于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睦邻”的基本政策。
    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彻底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自从投降日本之后,汪精卫孜孜倦谋求的就是在日本人地支持下,成立以自己为首的政府,这个愿望最后终于被其达成。
    可惜好梦不成,从汪伪政府成立地第一天起,就注定了这个“政府”的短命,就注定了汪精卫之流从此之后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这个“政府主席”究竟是死在了谁地手里?
    郑永?不是,郑永不过是在汪精卫的死路上,起到了推波助澜地作用而已。
    日本人吗?不是,汪精卫的死活,其实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或者说是死在了自己手上?也许是这样的。
    不管最终死在谁的手上,汪精卫终究还是死了。
    自己心里的那点委屈,只能留给汪精卫自己去品尝了。
    不过当郑永送信以及送铜像的事情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出去之后,在民间却有了另外的一种说法。
    流传的最广的是郑永巧施妙计,不费一枪一弹,就和当年诸葛亮气死王郎一样,生生把个“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给气死了。
    总之故事到了后来说的越来越玄,传到郑永耳朵里的时候已经近乎神话,这也让郑永这个始作俑者哭笑不得,可自己又怎么去和别人解释?
    自己不过是借助某些机会,巧妙的办了一些事情而已,可这一切经过,自己又怎么去和别人解释?
    不过不管怎么样,汪精卫还是死了,也没有起到什么大波澜,不过是在收复南京的过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