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刀1937-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最大的利益。
        不过前期孔祥熙所采取的一系列举动对中国还是非常有利的。比如大幅度减少苛捐杂税等等……
        正想往下说的时候,孔祥熙的秘书匆匆走了过来,在他耳边低低说了一句“委员长的车已经到门口了。”
        孔祥熙站了起来,像是不经意地说了一句:
        “郑师长,明天是小女的生日,如果方便的话,一起和夫人来吃一顿便饭吧。”
        一听话里有话,郑永大喜,赶忙答应了下来。
        不想孔二小姐却瞪大了眼睛:
        “当兵的,记得明天一定要给我带支枪来,不然你就别想进我家家门。”
        郑永倒是怔在了那里,这什么女人?不对,这什么女娃子啊。
        “委员长并夫人到!”一声声音在门外响起
        在一片掌声之中,蒋介石和宋美龄走了进来。
        众人纷纷迎了上去,郑永随着人群慢慢的却落到了最后。
        虽然是德械师的师长,少将,不过像自己这种官,在这里就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别人客气点当你面恭维着叫你一声将军,其实心里不定怎么瞧不起你……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下船的人
     更新时间:2009…9…8 19:13:12 本章字数:3986
        “委员长和夫人好。”
        等酒会开始了好一会,郑永才上前打招呼道。
        “郑师长,春妮怎么没有一起来?”宋美龄向后看了看问道。
        “回夫人,春妮说不太适应这种场面,所以就留在了家里。”郑永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还是淳朴一点好,淳朴一点好!”
        宋美龄还没有开口,蒋介石已经阴冷着脸说道:
        “我就喜欢淳朴人家出身的,不要像一些世家子弟,今天卖了祖宗的地,明天拆了祖宗的屋子……”
        郑永怔了在那,蒋介石这明显是话中有话,像是在那针对着谁。
        “达令,生那么大的气对身体不好,再说有那么多外国朋友在这。”宋美龄婉转地劝说道。
        “你,跟我进来,我有话对你说。”蒋介石勉强笑了笑,等转过脸来的时候,又恢复了严肃刻板的神情对郑永说道。
        忐忑不安的跟着蒋介石来到专门供他休息的房间里,才小心地关好了门,蒋介石已经略显得有些烦躁地说道:
        “山海关又丢了,知道了吗?”
        郑永知道蒋介石为什么发那么大的脾气了,他默默点了点头。
        在奉天沦陷之后,日军积极备战,随后便对榆关发起进攻。
        榆关,明朝徐达建关时,就称山海关,是以往对山海关的别称。山海关位于燕山山脉及万里长城的东端,枕山襟海,地势险要,扼辽、冀咽喉,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时扼守榆关的为张学良任命的临永警备司令,独立第旅旅长何柱国。其统辖的部队除旅,还有独立步兵第旅、旅、骑兵第旅、和炮兵、工兵各一个营。
        日军对榆关进行进攻之后,何柱国下令坚决抵抗。并向全军发布《告士兵书》:
        “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东北民众沦亡之惨。”
        同时提出战斗口号:
        “以最后一滴血,为民族争生存;以最后一滴血,为国家争独立;以最后一滴血,为军人争人格!”
        但是,同样缺少支援的榆关,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即告失陷,营长安德馨以下官兵四百余人殉国。
        榆关失陷之后。日军入城大肆搜捕,凡着中山装者杀,着军服者杀,写反日标语者杀。就连便服内穿灰色裤者也杀。
        日军借口清扫战场,挨户搜查,青年学生尤遭日军仇视。死于非命者数以千计,青年妇女备受蹂躏,居民财物劫掠一空。
        在北宁铁路段,有三名中国警察不肯投降,日军强行在他们背上插上“欢迎大日本”旗帜,游街绕全城后,残酷的将三人杀害……
        “那么多的部队,一天时间就把榆关丢了,可耻!”
        蒋介石看起来非常愤怒。他不断地来回走动着。忽然停了下来:
        “第一天险,第一天险。榆关一丢,华北危急!日本人已经注意榆关一年有余,张学良为什么不及早做准备,为什么?他是握有华北军政一切权利的陆海空副总司令!”
        郑永沉默在了那,一言不发,这个时候自己最好还是不要说话的好。
        “说话,为什么不说话?你是副总司令的老部下了!”
        越是不想说话,蒋介石却越要自己说话,郑永苦笑了一下:
        “郑永是是师地师长,委员长能对郑永说这些话,郑永心里已经很感激了。但事关张,副总司令,郑永不敢妄加评判……”
        “老好人,你是想做老好人,你也是个混帐东西!”
        蒋介石这么骂,郑永心里反倒轻松了许多,他一骂人,说明不会再追问下去了。
        “您在奉天只用一个连,就抵挡了日本人几个旅团近五个
        蒋介石的这话在郑永听起来未免太过夸张了,不过这话在郑永听来另有意思。
        自己现在是中央军的德械师,是委员长的嫡系部队了。
        中央军坚守奉天,丝毫不弱下风,几十万人的东北军却败得稀里哗啦。中央军誓死抵抗,但东北军地首脑张学良却一年多没有任何作为,谁是真心抗日的就不用再多说了……
        蒋介石阴沉着脸说道:
        “日本人现在正在进攻热河,你认为战况会如何啊?”
        这话问得愈发奇怪起来了,这问题不去问军事委员会的高官,怎么会问起自己来了?自己不过是个少将师长而已。
        郑永定了定神,说道:
        “郑永以为,副总司令必败,而且是惨败,热河是断无守住的可能性的。”
        “哦,这是为什么啊?”蒋介石坐了下。
        为什么?难道告诉委员长自己早知道了?郑永理了下思路说道:“很简单,以有准备之军打无准备之军,以顽强之决心打军心散漫之部队,焉有不失败的道理?”
        蒋介石沉默了一会:
        “你的判断还是很准确地,在我来这个酒会之前,已经接到了报告,正如你所说的那样,热河,丢给日本人了……”
        郑永真的愣在了那里。
        惨烈的奉天保卫战,自己强行扭转了一段历史,极大程度上延误了日军前进地步伐。使得一些原本早该发生的事情,大大的为此延后,甚至可以说为东北军争取到了原本不属于他们地最宝贵的时间。
        但为什么热河还是这么快就丢了?
        蒋介石长长叹息了一声:
        “热河一丢,华北危急,中国危急。我身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是准备通电下野的了……”
        郑永终于知道蒋介石今天为什么要和自己说这些话了。
        他心里苦涩的笑了一下,随即挺直了腰板说道:
        “委员长,我以为热河失守的责任完全不用您来负责,真正应该下野的,应该是副总司令。他是华北最高军政长官,理应承担起守土之责!”
        蒋介石没有说话,郑永知道委员长要听什么,硬了硬头皮说道:
        “郑永以前是东北军的,隶属于副总司令麾下,所以……所以郑永回去后会电告各大报社,电请副总司令下野,以平全国民众之愤……”
        “由你来起这个嘛……你是汉卿的老部下了,又是抗日英雄……”蒋介石叹息了一声:
        “就怕汉卿将来会怪你,哎……”
        张学良只怕早就连杀了自己地心都有了,这次,不过是再添一条自己在张学良心里地“罪名”而已。
        蒋介石叹了口气:“热河失守消息传出之后,全国舆论必然***,攻击我和汉卿二人。我与汉卿同舟共济,若不先下去一人,以息全国愤怒的浪潮,难免同遭灭顶。”
        他接着又说道:
        “我们就好比在大风浪中同乘一条小船,必须要有一人先下去,否则就要翻船……
        张学良守土有责,会受到全国民众地攻击。中央政府更是责无旁贷,我自己首当其冲。
        这正如同几人乘坐一只小船,本应同舟共济,但是目前风浪太大,如先下去一人,以避浪潮,可免同遭沉没。
        将来风平浪静,下船的人仍可上船。若是互守不舍,势必同归于尽,对政府,乃至于对国家皆没有好处。”
        郑永知道这倒是蒋介石对自己说的真心话,而且也是实情,否则中国的局势将势必难以控制。
        自己现在也成了这条船上的一分子,有一天,自己会不会也下船?
        “恒渊那。”
        这时候蒋介石的称呼变得亲热了许多:“你是和日本人打过仗的,对中日之未来局势有何看法啊?”
        自己就算有看法也不能在委员长面前说,这一层道理郑永是知道的:
        “郑永才识浅薄,只懂带兵打仗,其余一概不知,愿闻委员长教诲。”
        显然对他的态度非常满意,蒋介石语速平和地说道:
        “根据目前情况,我们无法战胜日本,如果再打败仗,我们的责任将更重大,目前的做法只能是稳定局势,和缓敌人,做好准备,长期抗日……”
        这一点与未来的局势发展完全一样,这位委员长其实早就对中日未来之局势有了自己的打算。
        抗战,早晚有一天会放到自己面前,放到委员长面前,放到中华民族面的事,自己突然出现在这个时代,又会对这段历史造成什么样的改变?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一百九十五章 “高见”
     更新时间:2009…9…8 19:13:12 本章字数:3792
        对于财政部长孔祥熙的邀请,郑永是极为重视的。
        好说歹说,只愿意呆在家里的春妮才勉强答应了陪郑永一起前去。
        说来也奇怪了,只要好好的打扮打扮,春妮实际上还是很漂亮的。只要不开口说话,穿着淡紫色旗袍的春妮往那一站,有谁会把她当成是乡下丫头?
        不过准备礼物的时候实在有些让郑永有一些头疼了,总不至于真的如孔二小姐说的那样,给她带一把枪去?
        想来想去,终究还是买了些金货。
        想来孔家也不会把这些礼物看在眼里,不过勉强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也就是了……
        孔祥熙看来也没有准备为女儿的生日大张旗鼓,到了孔家的时候,也就他家一家人而已。
        “郑师长客气了,客气了,请座。”
        顺手接过了礼物,交给了下人,孔祥熙笑容满面地说道。
        春妮乖巧,陪着宋蔼龄在另一边说话,这里就留下了两个男人谈他们的正事。
        说了会不痛不痒的闲话,孔祥熙忽然把话题一转:
        “昨日和郑师长匆匆一晤,发现郑师长不光带兵打仗行,对经济似乎也颇有研究,可否不吝赐教一二?”
        自己懂屁个经济,还不是以前和母亲争论历史的时候学到的。要说这其实全是你孔部长地“高见”。自己充其量就是鹦鹉学舌而已。
        “郑永不敢在孔部长面前班门弄斧,只不过平时军中闲暇。偶有兴趣而已。”
        来的时候已经找了一些资料,也算背了下来,郑永硬着头皮说道:
        “记得孔部长担任政府工商部长之时,亲自主持制定了《工会法》、《商会法》、《票据法》、《公司法》、《海商法》、《商标法》等等一百余种法规。====
        郑永看来,这是孔部长集欧美先进国家之经验,以法律手段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另外,最让郑永感到钦佩的是,孔部长还通过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举措如厉行工商注册、创办工商刊物、筹办国货银行、推进国际贸易、实行关税保护、提倡劳资合作等等,极大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都是孔祥熙所做的几件得意的事情,这时由一个军人嘴里说出来。味道大是不同,孔祥熙也不禁有些陶陶然。
        “此外,郑永以为孔部长对国民革命军亦有莫大之贡献。”郑永忽然说道:
        “民国年孔部长访问欧美,还拜访了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之后马上电告委员长,中国国防建设应从空军着手。
        孔部长认为空军发展起来比较快,而且将来战争胜负取决于空军。
        委员长完全采纳了孔部长的建议,其后采取了多种发展国民革命军空军空的举措,如设立中央航空学校、设立飞机制造厂、修建飞机场、从意大利进口军用飞机并聘请空军顾问等等。在郑永心中看来,称呼孔部长为中国空军之父亦不以为过……”
        这倒没有恭维的成分在里面。是郑永真心实意说地。
        如果不是孔祥熙的建议,中国空军还不会如此迅速的建立起来,所谓的“中国空军之父”。虽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孔祥熙倒也受之无愧。
        孔祥熙这时看着郑永的眼神亲热了许多。====
        那些经济方面的事情,本是自己的分内之事,也无甚特别值得炫耀的地方,可唯独这件事情就大不一样了。
        以一个财政官员地身份。促进了军队的飞跃,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个抗着少将军衔地年轻人,谈吐得体。还是很对自己胃口的。
        之后聊到了国内经济问题,郑永依样画葫芦,反正孔祥熙做过些什么,自己凭着记忆一一样说出,哪样对这位部长胃口,就挑着哪样说好了。
        也就是些孔祥熙将来很快就会要着手做的废除苛捐杂税,减轻田赋附立县级预算,以便整理地方财政,减轻农民负担;
        修订关税税则。以增加财政收入。保护民族经济;整理内外债,以减轻国库负担。恢复国家债信。
        加强金融管制,大力发展由国家控掌握的银行,以控制全国金融;实行新的货币政策,以顺应时代潮流,改善中国币制等等之类……
        郑永随口说出,孔祥熙却越听越是惊奇。
        这个年轻人说地,和自己心中构思的未来中国经济蓝图简直是一模一样。
        初次见到郑永的时候,不过因为他是委员长地爱将而顺口闲聊了会。之后就是郑永恰到好处,但完全没有夸大的恭维让他开心。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夸张点说让这个年轻将军来掌管全国经济也一点都不为过。
        其实孔祥熙实在是太抬举郑永了,他对经济方面简直是一窍不通,也亏得来到这个时代前,和目前曾经有过一段关于这个时代经济政治的长谈。
        否则,或许现在的郑永只能和政府的财政部长大谈重机枪和轻机枪的不同之处了……
        “郑将军年轻有为,国家之栋梁。”孔祥熙赞不绝口地夸道:“若是有朝一日,郑将军不当这个兵的话,我的财政部倒是有空缺欢迎郑将军的到来。”
        郑永客套了几句,心里直想真有那么一天,只怕我到了财政部不用几天就会原形毕露,到那时候估计你得用大棒子轰我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