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温酒斩三国-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董卓说道:“好生招待,本相即刻就来。”
  董卓抄起外袍披上,身旁两位妻妾不依不饶地缠绕上来,董卓顺手捏了几把说道:“别闹,李儒前来必有要事,本相去去就来!”
  “真是的,三更半夜还跑来,煞风景。”
  董卓闻言立刻板起脸说道:“若是别人,本相自可不理,李儒乃我贤婿,对本相助益良多,你二人不可埋怨。”
  披着外袍的董卓说完就赶去见李儒,及至到了议事大堂,才发现除了李儒,还有贾诩也在,心中顿时凛然,看来确实是很要紧的事,不然李儒决不会连文和先生也请来。
  “文和先生也来了,贤婿,可是有要紧事?”不待李儒等人说话,董卓已经问出口,直奔主题。
  “回丞相话,确是有紧要之事,请丞相看此信!”李儒递上华英雄的信。
  董卓看了华英雄的信,眉头皱了起来,信的内容倒没什么让他不快的,只是对事情有个不高兴的地方,心知此事可大可小,如果汜水关失守,随时危及洛阳,也同样危及自己的生死。看来自己一番保留实力的行为怕是要泡汤了。董卓看完信,将信交给贾诩说道:“文和先生既然来了,那就也看看吧!此事甚为紧要,本相欲派吕布前往汜水关迎敌,你们看如何?”
  李儒稍一考虑,吕布去汜水关,倒也算是一大强援,可见主公还是识得大局,知道虎牢关与汜水关之重要。当下李儒赞同道:“如此,应可无忧矣!只是有一事还请丞相一并办了。”
  “哦!何事?”董卓疑惑道,
  “华雄前番立功颇多,今又助得董将军守住虎牢关,更由此信可知华雄心系战事,一片赤诚,将才难得,丞相应当厚待之,以慰其心其军。”李儒说道。
  董卓听了连连点头,心说这华雄确不简单,信中言辞恳切,顾全大局,身在虎牢关,却思得汜水关之危,一副心思都在对抗诸侯联军上,确实该奖励一下。
  想到这,董卓说道:“那就给华雄升官一级,为中军都督,赏金百两,此事就交由贤婿去办。本相要教人知道,不管是朝廷兵将,还是我西凉兵将,只要忠心护我董卓,我便待如己将”
  “丞相恩重于天。不过,华雄写此信与儒,想必与董旻将军有所不和。我等当不可寒其心,况且大敌当前,战事为大,以儒所想,丞相务当写一家书与董将军,信中言及此意,嘱其以大局为重,万不可因小事而影响守关大事。”
  董卓本来还没有想到这层,此时得李儒提醒,立即不高兴起来。只见他沉着脸说:“董旻这厮,与一将领闹内讧,不知道临军作战,最忌内讧吗?亏他还是我胞弟,实在愚笨至极,况且与一低级将领置气,有失身份,这个不成气的家伙。”
  不过这怒气稍瞬即逝,随即说道:“嗯,理当如此,我这便手书一封,交由贤婿一同办了!”
  话说完,董卓便吩咐人磨墨,随即按照习惯转向贾诩,和颜悦色地问道:“文和先生,如此这般,是否妥当,文和先生可有其它高见?”
  贾诩在一旁听得真切,从华英雄的信中,他看到了两点:其一是董、华二将不和;其二,华雄不同于其他武将。如果是一般武将必会想着要多斩敌大将,以战功压倒一切,但华雄却不如此,此信足以表现他的心计。
  想到这,贾诩暗咐:“先前还没瞧出来这华雄倒有几分帅才。”
  贾诩看了董卓一眼,对这个人,贾诩并不看好,心中想及董卓种种不能做君主之处,他便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乱世出英雄,董卓帐下岂无明智之人,不如帮华雄一把,且看他有多少本领了!诸侯联军若攻汜水关,以的吕布性格,加上身边无压制他的谋士,兵败是迟早的事情。若是华雄能将计就计成一大事,那便不负自己所为。
  瞬间做下决定后,贾诩进言道:“丞相举动,皆善。只是诩有一想法,华雄既有将才,然其手下只五千朝廷马步兵,所能做之事有限。不若借犒赏的机会,赐他些西凉铁骑。一来,可助其退敌;二来,他必感丞相以亲系铁骑待之,日后定为丞相效死力。”
  “文和先生说得不错。就如此办。”
  李儒隐隐觉得不妥,可奈何一时也察觉不出其中究竟哪里不妥,也只好选择同意董卓的话。
  李权的反应则是惊讶异常!一封信就能让贾诩说出这样的意见,这华雄未免也太厉害了吧?莫非贾诩和华雄交好?可也没听说过啊!
  贾诩微低着头,目光斜瞥间将三人的神色尽收眼中。贾诩在心中暗叹道:“华雄啊华雄,今日我可帮了你一个大忙,不然单以朝廷军队那可怜的军备,即便你有通天之才,也难成任何大事,希望你能善加利用。”
  见李儒也没意见,董卓又说道:“此事全交由贤婿去办!务必今夜办好!奉先那儿,我即刻着人去通知,让他今夜起行赶往汜水关。”
  送走李儒和贾诩,董卓复回他的后院,不多时,莺声燕语再度传出。
  而在董卓府第外,贾诩却忽然拖住李儒:“李大人留步,诩有话说。”
  李儒疑惑,但还是恭身道:“文和先生!”
  贾诩说道:“李大人,以李大人看,吕布守汜水关,可靠否?”
  李儒顿时一惊,心里立刻想起吕布过去的种种言行。
  让吕布去守,确实不可靠啊!
  当下李儒就要拉贾诩再进丞相府商议,可转念一想,贾诩是什么人?他现在说了出来,心里必定已有所计。
  于是,李儒说道:“文和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不知文和先生可有所计?”
  贾诩心中微微惋惜,心说:“这李儒其实也是心智高绝之辈,虽于战计不多,但其内务才能实不简单,只可惜跟了董卓,在根基不稳下行了大逆不道之事,未免太糊涂了。”
  惋惜归惋惜,贾诩还是说道:“吕布之勇,确足以振汜水关士气,但别人不知吕布的短处,你我还不知道?吕布素来冲动,只有丞相和李大人可压制。然李大人分身乏术,丞相又不可能亲征。吕布守汜水,危也。”
  “文和先生可有教我?”
  “教不敢当。诩有一计,虽未必能解其中危难之处,却也有望弥补一二。”
  李儒顿时喜道:“愿闻文和先生高见!”
  “李大人可书信与华雄,着其见机行事,相信以其能力,必可对汜水关之事帮衬一二。”
  李儒楞了楞,旋即大笑道:“原来文和先生替华雄请兵,深意在此。我明白了。”
  *****************
  第二日;虎牢关里就来了洛阳的消息。
  骁骑校尉华雄于汜水关败孙坚,斩鲍忠,功绩斐然,虎牢关外更再挫反贼士气,官升一级为都督,赏金百两,另特赐董卓帐下西凉铁骑五百以为激励。
  华英雄本以为也就加加官;赏点钱;完全没想到董卓居然还把当时全国最强实力的兵种西凉铁骑给了自己五百。
  华英雄当时乐得直夸自己人品好;完全不知道这背后是贾诩的意思。不过;贾诩若知道华英雄下一步居然想把西凉铁骑改造成陷阵骑;恐怕他会惊诧不已吧。
  按照华英雄现代人的思维来看;陷阵营的重装步兵能训练出来;那把西凉铁骑训练成陷阵骑也不是梦想。
  华英雄想到便做。他立马叫来高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高顺;然后嘱咐高顺按照陷阵营的方式来训练西凉骑兵。
  有人欢喜;就必定有人忧愁。
  董旻就是那个忧愁的人。他堂堂董卓的亲族也没分来过一个西凉铁骑;这一个刚冒出头的华雄居然有了?
  虽然董卓在信里已经劝戒董旻;不要和华英雄抢功。因为那无异于一个主人和自己家的看门狗抢饭吃,实在是愚笨至极。
  可是气量狭小的董旻还是不能心服。看门狗都有这等待遇了?那我了?
  董旻看信的时候;另一边华英雄也在看李儒给他的回信。事情果如华英雄所料;董卓已经派吕布去汜水关了。
  看到吕布的名字,华英雄内心中不由出现一丝狂热,对吕布的武力值,华英雄可是非常清楚的,只是想到吕布领兵守汜水关,这个时候的吕布没有陈宫相助,他能守住吗?
  可是李儒信里接下来的话,点明了华英雄心中的担忧。
  “吕布其人,武冠三军,然其为将则可,为帅则略有不及,汜水关与虎牢关同样重要,务请将军多多注意,倘使汜水关有变,将军可便宜行事,赐将军西凉铁骑。意在于此。”
  看到这里,华英雄总算是明白了。闹了半天;原来给自己西凉铁骑是为了这档子事。
  只是李儒为何如此重视自己?难道说仅仅500铁骑就能够左右战局?他李儒也太高看我了吧!
  这一次负责送信的是李儒手下的主簿李权。他从进虎牢关起就一直暗中留意华雄的举止。只到华雄看完李儒的信后;李权才试探说:“这五百精骑乃精锐中的精锐。现赐于都督,可见丞相对都督欣赏之意,还望都督能善加利用,不负丞相与李儒大人所望。这百两黄金也是给都督的。〃:
  华英雄见到百两黄金,当即打开一看,黄澄澄的金元宝在阳光下闪耀,让华英雄看傻了。
  他在后世不过一个学生,何曾见过这么多的黄金,更别说还是金元宝。一时间,华英雄的眼中闪现着惊叹的光芒,脑海中想着这些黄金要是换算**民币,不知道该值多少钱。
  见到华英雄这个样子,李权神色间微显失望,心想这华雄不谙为官之道,现在看来怕还有些贪财,虽然说财富无人不喜欢,却也不必这样形诸于色,空有一点将帅之才啊!一时用之还可,重用怕是有欠考虑。
  此次前来,李权一方面是自己对华英雄起了一些好奇,一方面也是为了帮李儒鉴定华英雄,现在的印象,实在不能说好。
  华英雄很快地回过神来。看看李权,李权假作看向别处,华英雄脑海中立刻转起了一丝念头,可心中却又有些不忍:把这百两黄金送给他?让他在李儒面前为自己美言?百两黄金啊!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黄金,珠宝店里几克的首饰都要千来块,现在可是整整一百两,好——好不舍得。
  华英雄在自己心中做着挣扎,好半晌他才下定了决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刚才不讨好他,现在就用这实质性的东西讨好他,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想着,华英雄笑道:“李大人,华某与李大人也不相熟,劳李大人亲自送这些东西来,一路辛苦,华某也不知该如何感谢李大人,不如就将这百两黄金权作见面礼,送与李大人,以表华某感激之心,还请李大人笑纳。”
  这一转变,让李权心中一惊,看着华英雄目光都有了些变化,又看看面前这百两黄金,心中对华英雄的看法在急剧转变着。
  三国时期,冶金技术还未成形,是以金银并不像之后的朝代那么普遍,在这个时期,百两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现代的物价来评估,那也是几十甚至上百万的钱帛,可以买下一座很好的府第了。
  “这,都督,这是丞相赐于都督的,李某怎敢受之,况且百两黄金,权受之有愧啊!这实在是不妥。”李权推辞了一下,他越来越不明白华英雄,说他懂得为官之道吧,他却不知道在言语上拉近距离,说他不懂,他却能以如此厚礼送给自己,实在让人琢磨不透,真正的为官之道,可是要两方面都懂的。
  华英雄不知李权心中的想法,他也不知道百两黄金具体价值有多大,于是说道:“那,李大人,既然丞相赐于我,那就是我的,我现在想以这区区百两黄金,一方面感谢李大人携甲而来的辛苦,另一方面也想交李大人这个朋友,李大人又何必见外呢!李大人若不收下,那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再说这百两黄金,留在我这里也得物无所用,倒不如给李大人回洛阳做些有用之事来得好。”
  不管怎么样,华英雄就是把百两黄金硬塞给了李权,不过他的话却让李权暗暗乍舌,区区百两黄金,华雄全副身家怕还不足百两黄金吧!
  现在一眨也不眨地就把这么一大笔黄金塞给自己,这个华雄真叫人看不透啊!
  人才?
  蠢材?
    第一卷 第六章 请君上当
     更新时间:2008…10…11 15:44:21 本章字数:2383
  送走李权后,华英雄一方面心疼自己的第一笔金子就这么白白送了出去,另一方面又为从李权口中得知李儒对自己的重视而觉得物有所值。
  为了继续扩大自己在李儒心里的影响力,华英雄又写了封信差人送往洛阳。
  这封信的内容是根据华英雄预先知道的历史来写的。历史上,孙坚不知用什么法子饶过了虎牢和汜水两关,奇袭了洛阳。所以,华英雄在信里建议洛阳方面做好防备敌人奇袭的准备。并且,华英雄还在信里暗中指出孙坚军的行踪未卜,极有可能是想对洛阳不利。
  信送出后,华英雄来到军营检查高顺训练西凉铁骑的状况。可刚和高顺碰到面,就有先前派出的探子来报:“十八路诸侯有异动。”
  华英雄闻言精神一振。终于,袁绍忍不住要去打汜水关了。那么自己也应该要行动了。
  想到这里,华英雄带人直奔董旻府向董旻请战。
  “董将军,华某请战出关杀敌!”华英雄说。
  多日未曾应战的华英雄,突然主动请战,这让董旻感到非常意外。所以,他问道:“华都督,连日未曾出战,何以今日突然请战出关?”
  华英雄早料到董旻会有此一问,忙拿出准备好的说辞来应付。
  只听华英雄说道:“今日探子来报,说十八路诸侯有异动。我怀疑是十八路诸侯拿虎牢关不下,准备分兵去取汜水关。所以,华某想趁十八路诸侯移军之时,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董旻闻言,顿时心中起疑。如果华英雄说的是真,那杀诸侯联军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大功一件。这个功劳可不能轻易让华英雄就得了去。所以,董旻决定先自己派探子去查探一番再说。
  如果华英雄说的是假的,那就让他去自讨没趣。如果是真的,呵呵,那功劳我董旻要全捞到。
  想到这,董旻立答复说:“此事需详细查探方可。请华都督先回营中,静候消息。”
  “这——”华英雄故作为难状,像是深怕功劳被抢似的说道:“将军,军情紧急,迟恐有变。还请将军准我自领本部精锐出关就好!”
  董旻见华英雄着急,心下更是狐疑,冷声道:“事关重大,若是情报有假,都督有个闪失,损兵折将可不妙。况且都督得丞相厚爱,精锐失利,本将军可不敢担待。此事就这样吧!我即刻派人查探,定速报于都督知道。”
  “将军!”华英雄作惶急状。
  可是没等他继续说话,董旻已经喝道:“华雄,你想违抗将令不成?冒险出关,后果非你我所能担当,宁可不挫敌军锐气,也不能把虎牢关陷入任何危险之中。”
  华英雄装出气愤难平的样子,袖子一甩,离开董旻府。只不过华英雄前脚刚踏出董旻府地,他那愤怒的样子就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傻B董旻。老子就是看穿你嫉妒我,又立功心切,才故意把军情说给你听的。等你以为能独揽功劳而出兵,碰到了刘关张,没活着回来可不要到阎王那里埋怨是我的错。当然,我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借你拖延诸侯联军,我才能甩开联军,到汜水关去当一只奇兵。”
  华英雄所料不差。不多久后,就有小兵来报:董旻亲率一万大军出关去了。
  华英雄叫了声好,连忙命也高顺集结五百铁骑,每一位铁骑带三天口粮在身,随时准备出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