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球大劫难-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再利用的问题。

  “假如‘希望号’发出的信号是有效的,你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再次使用哪?”玛丽觉得这也是不能乎视的问题。

  “将它留在海底,我也有另一方面的考虑:如果发出的信号是有效的,我这次出去,就会有机会与对方联系上。要是对方在指定的时间,没有赶到约定的地点而错过机会,‘希望号’发送的信息也会给对方留下线索,假若对方要是真想找来的话,‘希望号’也可成为他们的航标灯。为其指明地点,这也算是对错过联系机会的一个补救方法。”

  戴路觉得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又能增加一个较好的行动补救办法,何乐而不为哪?他接着说:“另外,‘希望号’受单向联系的制约,它也只能与其它行动配合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因为我这次的交流活动,它才有为我们发挥功效的机会,假如其发出的信号是有效的话。可这次机会是十分难得和有限,所以将‘希望号’留在身边,又不能使其正常运行,作用也不大。时间长了,对方也可能因为一直无法与它联系,而放弃它。这种情况如发生,它对我们也只是一块费物。”

  “这到也是,那还是让他们行动结束后,将它留下吧,不过,要把它放在一个安全的位置。”玛丽权衡利弊后,也觉得将它留下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放心吧,我会告诉他们,‘希望号’原来的地方,我觉得那里就比较安全。”

  玛丽品着咖啡,忽然又想起了另一个问题:“戴,你的语言学得怎么样了,我们现在用德语交流,看看你的现有水平。”

  “你饶了我吧,为了这次行动,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习这么多的语言,谁受得了。”

  这段时间,戴路正接受语言的强化训练,除他本身精通的英语、法语及母语之外,还需要补习俄语、德语和韩语。现在他是白天学,晚上练,许多试验也是能推就推,全身心投入其中。几位老师是轮流上场,教他们唯一的老学生。无奈地是他年龄已大,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加上将这几种区别较大的语言绑在一起学,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常常是俄腔德调,南辕北辙,搞得老师真是哭笑不得。眼看这时间是一天天临近,他是……

  玛丽理解他的难处,让个六十岁的人在短期内,速成学习几种语言确实有难度。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别人也不能代替他参加交流会,同时你根本就不知道将要联系的人,用何种语言。还有在卢戗那星人的监控下,如果有见面的机会,那时间也是很紧,就不可能允许你过多的解释机会。你只能是适应对方语言,而不可能让对方来适应你。

  “现在科技都这么发达,要是将装有各种语言的芯片,一起植入我的大脑中那该有多好啦,省得受这分罪。” 戴路回避她地要求,他现在脑袋好象已是满满的,根本就没有地方再装新知识了。

  “这些设想以后会有的,可眼前你是没希望了。只能是加紧练习,必竟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对吗?”尽管如此,玛丽还是鼓励他。

  “按理说,在这个世界上,以英、法和汉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或地区不占少数,能听懂的就会更多了。再说了,能将‘希望号’送到这里的国家科技水平一定不会低,也应该听懂这三种语言的一种或是二种,说不定和我一样,三种都通哪!所以,我也不会就那么倒霉吧,非出现一个与我交流有语言障碍的人?”他现在是无心学习,继续地努力缓和问题的实质。

  “戴,你可不能报有这种侥幸的心理,你没有办法选择联系人,可以选择的只有改变你目前的态度。”玛丽拿出了当老师的威严。

  “从现在来看,反映还是正常的,估计卢戗那星人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老师威严下,戴路巧妙地转换了谈论的中心。

  玛丽环顾四周,的确没有什么异常现象。“看来,明天可以继续行动。不过,戴,你要抓紧啊,接下来就要你登场了!”她是一个尽责任的老师,同时也继承了日耳曼人的古板。

  第二天,在咖啡厅,约瑟如约取回‘希望号’,整个行动按部就班地开展。维克多、朴哲松和多尔出仓发联系信号,约瑟一人留在进出口控制间,负责放风和接应工作。

  行动进展得十分顺利,维克多、朴哲松和多尔出了仓,先将邻近的实验室上面的沉积物清理好,再向目标实验室靠近。到达目的地,维克多继续清理沉积物,而朴哲松协助多尔,把‘希望号’从袋子中取出,打开开关,过一会,又将准备好的联系内容文本展开,对着‘希望号’,由远至近拉动。随后再将文本不动,而缓慢地旋转‘希望号’,不停地扫描。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希望号’的真面目,因戴路已详细说过多次,自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操作上是得心应手。为了确保安全,他们又将上述行为重复多次,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才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到戴路事先交待的理想地方,再用岩石块将其固定牢靠。

  安置妥当之后,他们开始帮维克多清理沉积物。返仓前,他们与‘希望号’作了最后告别,才开始进入返回程序。约瑟熟练地操作,并配合他们顺利完成了方案中的出仓行动。

  在约瑟等待过程,虽然也有其它实验室人员,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奇怪,每当这时,约瑟都会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真是强于百万之师,只是当‘大块头’突然光临时,让他着实紧张了一会,好在他俩关系不错,算得上是酒肉朋友,所以也没有增添什么麻烦。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地球大劫难(62)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新年已到,“海底军团”的四大金刚相约元旦去了东北——哈尔滨。虽说陈霞的祖籍是哈尔滨,六岁那年,父亲还带她回过一次老家,可随着时间的流失,那次经历已变成淡淡的、模糊的记忆,这次旅行,算是让她回补些对冰城的记忆、感觉和故乡之情。

  期间,他们滑雪、溜冰、参与惊险刺激的冰爬犁活动,去松花江观赏冬泳,还到太阳岛去享受些浪漫;虽说是住在陈霞的姑姑家,可为了体验东北最有特色的味道,还特意去乡里,享受了一天的‘农家乐’的乡情,并住一夜东北的土炕……

  总之,在冰城的几天中,让他们切实感受了北国风光。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长景,对于一直生活在南方的人来说,印象尤其深刻。要不是肖扬家中有急事须要赶回去的话,他们还真想留在哈尔滨,感受一下北方春节的‘年味’。

  “明年我们去哈尔滨过年,在那里过冬,才能让你找到冬天感觉,象在青门,四季不分明,真没意思。”回来已经几天了,现在他们又聚在赵欣家,重温那段美好时光,赵欣一边给他们泡茶,一边说。

  “怎么样?此行收获不小吧,我早就跟你们说过,外面的天地大着那。正是无奇不有,整天守在青门,以后眼光也会得‘近视’。”活动是陈霞提议,并组织的,听到赞扬,自然心花怒放。

  “是谁说到东北那嘠答,要冻掉下巴的?是不是掉了下巴,茶水都漏出去了?让我看!”海生用刚学的东北调说。

  “那可不是我说的,而是俗话说的呀。”赵欣狡辩道。

  “我看这下巴道没少,而是那东北大菜,让他吃出个双下巴。” 肖扬接过话碴。

  “算了吧,肖扬,就你最让人扫兴的,不然的话,现在又可以吃东北大菜了。说来也怪,它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怎那好吃?特别是加些冻豆腐,真是绝了!” 东北大菜确实成了此行,赵欣每日必点的主打品种。

  “你应感谢我,幸亏我扫一次大家的兴,不然过了春节再回来,你一定会是三、四个下巴啦!” 肖扬打趣地说。

  “所以,只有走进去,你才知天有多大,地有多宽,才能集千百万美食于一肚嘛!”听着他们争论,陈霞总结道。

  几声清脆的铃声打断了房间的论战,随后手机响起语音提示:“恭喜你,有好消息啦!恭喜你,有好消息啦!恭喜你,有好消息啦!……”

  “这也太老土了吧,语音提示也搞得这么没有品味,要是你没有灵感,我可以免费送你一个点子。搞出这么个‘古董级’语音提示,都可以参加古董拍卖了。”可能是海生和赵欣都是习武之人,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将功夫上的切磋生活化了。

  可这次赵欣根本无心恋战,拿起手机看了一眼,脸上显得异常兴奋,可他却没有接,而是飞快地向楼上跑去。

  “真是个神经病,就这老古董还激动成这样,以为他发现了兵马俑啦。”海生在他的身后继续着那没有硝烟的‘战斗’。

  陈霞感觉到赵欣前后的变化,那种表情有种被压抑许久,终于得以释放的感觉和冲动,决不象海生想像的那么简单。

  赵欣上楼后,一直没有下来,也没有任何消息。

  “嘿,你这是什么意思?”见他象在楼上房间中消失了一样,海生也感到少了对手的寂寞。

  回味着赵欣反常的举动,肖扬隐隐地觉得事情重大,是什么事情哪?不会是与海底探测器有关吧?好象记得他说过,要设计一种自动报警装置,对海底探测器进行监控,并打算将它与手机相联,随时掌握情况变化。难道说,真有奇迹出现了?强烈地好奇心,驱使他也上了楼。

  “走吧,我们也上去。看来今天的焦点已转移到了楼上。”见赵欣上楼没下来,肖扬上去后也没了反映,陈霞也感到事情不一般,她对着在下面傻等的海生说。

  肖扬赶上去,发现赵欣正在看电视,画面上显示着,在一张‘纸’上写着各种文字,这也不像是海底探测器传回来的图象,会不会是他在看电视连续剧?也不象,没有音乐,没有对白,也没有字幕显示。再说了,从来没见过那部连续剧,会让他痴迷到这种程度。肖扬没有吱声,在沙发上坐下来,要探个究竟。

  “我以为是什么焦点,原来是在看电视剧呀!” 这时,陈霞和海生也上来了,这个画面太让海生失望了。

  “你能不能安静一点。” 室内没有声音,陈霞小声地对他说。无奈,海生也只有耐着性子,坐下。

  赵欣见大家都进来了,拿起遥控器,索性快退了一段,接着播放,好让他们也看看,让他百思不解的画面。

  画面中,显示在海水*有三个人。其中一个人在远处,时隐时现,好象是在干活。另外两个人,一个拿着海底探测器,这在主电视屏幕上并不易判断,但从次屏幕中可以很清楚地确定。还有一个人,双手握着一张‘纸’,上写着各种文字。在探测器前,那个慢慢地移动,象是要用探测器扫描‘纸’上写的文字。一会又握住‘纸’不动,由另一人旋转探测器。他们相互配合重复进行了好几次,才将探测器放在海底,用石块固定好后,最后,三个人在探测器前面默默地站了好一会才离开。

  ‘纸’上所写的‘文章’,共分有六段,每一段很明显是用一种文字写成。也就是说,这篇幅不大的‘文章’是用六种不同的文字组成。

  他们先详细看了用汉字表述的部分,内容很简单。它写道:朋友,请务必于今年2月16—18日,在K国哈罗马王子酒店2007号房见面。

  这是什么意思?从来没有想到海底探测器能传回这种奇怪的信息,他们陷入沉思之中…… 。。

地球大劫难(63)
海底探测器再次奇迹般的出现,自然会使“海底军团”的四大金刚倍感欢欣鼓舞,可这次的再现明显是受人为因素所致,且又带来一条古怪的信息,让他们有种说不出的别扭。而且这古怪的信息也不知何意,到底是福还是祸?

  现在能够做的事,是将过去海底探测器传回的影像资料找出来,反复观看,他们试图从中查获些蛛絲馬迹。探测器从海底带回来的信息已渐渐地谈化了,他们尽一切努力回忆些细节,试图摆脱眼前的困惑。‘朋友,请务必于今年2月16—18日,在K国哈罗马王子酒店2007号房见面’是什么意思?真得就象字面上反映的这么简单吗?如是这样简单,为何走如此的程序?

  “肖扬,对这条消息,你是怎么理解,为个探测器会带回这种信息?” 陈霞用意是能抛砖引玉,希望他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说实在的,看了几遍影像资料,她仍感到无所适从,很难找到一个准确切入点。难怪刚才赵欣上来后,一个人那么安静,原来他也是觉得,它是一条让人不易破译的密码。

  陈霞的话,让肖扬从沉思中惊醒,他定了定神,谈了些自己的观点:“怎么说哪,虽说这条消息并不复杂,尤如小学生的一个便条,可对它背后隐藏的实际信息,还让我无法解释。只能是谈谈一点点理解和简单的判断。”

  “这篇‘文章’,从每段中使用相同的*数字来推测,虽说它是用六种不同的文字书写,我想应该是表达相同的内容。可能是因为信息发出者,对接收者身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又想让他或者说是她,能读懂所要表达的内容,故采取这种方式。从传回的影像资料看到,在那里有好几个人物出现,我的解读是:它说明发出方具有一定的背景,应该是些学者型的人物,不然难以将其翻译成六种文字;另外也表达其急于见面的心情。他试图想让所有接收到此条信息的人都能看懂,无论接收者是何种身份或地位,只有一个最低的要求见面。”这是信息给肖扬的最直观的印象,他相信直觉的判断,因为它少了些干扰的破坏。

  “这可不一定,你怎么知道就是学者型的人物,他们不是有几个人吗,又不需要一个人完成,每人写一遍不就出来了吗?”海生不赞成他的观点,又没有接触,怎么就能知道。

  “你看他们工作的环境,虽说是在海中,可还是属于实验室之类,是个进行科学研究的地方,所以我得出应是学者的判断。你说得不错,每人写一遍就出来了,如果真是这样,只能说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从影像资料中,的确可以发现他们至少有亚洲和欧美国家的人。我说他们有一定的背景,是想表达,既然能将不同国家的学者聚集在海下搞研究,理应具有一定的背景。背景就是指在这种工作的背后,必定有如国家或几个大财团的支持,不然很难实现在这种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这种费用是相当的昂贵的。”对于他的的疑问,肖扬作些补充说明。

  “另一方面,采取这种联系方法,确实让我感到好奇,现在通讯业如此发达,你可以选择电话,用手机或电脑等等与外界联系,怎么会出现这种古老的方式?我推测这些学者行为可能受到了一定限制……”见没有异议,他继续说。

  “肖扬,你这就有点太离谱了,他们的行为如果受到限制,怎么能发出这条信息的?”没等说完,赵欣打断了他的谈话。

  “受到一定限制,不是说没有一点自由,当然,我主要是指在通讯方面。选择上述通讯设备,在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正常的公民都能进行,不存在任何障碍,而且费用也不高。可他们却用这种方式来与别人沟通,是不是很奇怪?用这种传统的,都要被现代人忘记的形式来联络,我想他们不是作秀,而是表明在通讯方式方面,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