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球大劫难-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树下有三个处于自由状态的小象龟,可这些迟到者凭借自身优势,后来居上,占据了有利的位置。这也让“海底军团”的成员不费力找到个好地方,休整一下。

  听完录音讲解的内容,大家现在完全接收了外星人进入地球的事实,这古怪离奇之事已是他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占有难得的清凉之地,大家都想放松下那高度紧张的大脑。只有陈霞静不下来,录音是听完了,内容也都了解,可内心就是无法平静。听到海生的酣声阵阵,她越发感觉不可思议,心想:“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却象没事人,怎么能够睡得着?” 她可不愿意就这样地耗下去,极力要打破了这寂静的局面。

  “海生,把水拿来,咱们先吃点东西,已经是中午啦。” 陈霞轻轻推了推身旁已进入“状态”的海生。

  “啊,是呀,都该吃午饭啦,我说怎么没劲那。” 海生睁开那睡意正浓的双眼,耸了耸臂膀,随后将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分发给大家。

  “现在看来外星人不请自来,已没有任何异议。接下来,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该怎么办?” 看到同伴已转换了状态,陈霞寻机将话题导入正轨。

  “你们说,我们是不是与那外星人有缘啊?” 赵欣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却突发奇想将话茬拉到一个有趣的议题。

  “说说看,缘在何处?” 虽说赵欣没直答自己的提问,但至少已步入关注的大方向,所以陈霞饶有兴趣地倾听他的高论。

  吃些面包,又喝了一大口矿泉水,环顾四周期待的目光,赵欣才开始讲述有趣的发现:“你们看,外星人来地球二十多年了,竟然没有人查觉,说明什么?表明他们隐藏的十分成功。可我们的海底探测器一出山,他们就渐渐露出马脚,所以,我们的海底探测器就是他们的克星,这是不是有点缘分?”

  海底探测器是赵欣最得意的作品,一投入实战中,就为其赢得了荣誉,自然心中十分地爽快,他接着说:“探测器在海洋中经过重重困难,竟然会在外星人的基地停下了脚步,这多少有点神秘色彩,好象冥冥之中,它们注定要有这次奇遇。通过它我们有了这次约会,并在楼梯口与外星人不期而遇,就更增添了一份机缘。戴教授的讲述证实了外星人在地球存在的事实,这样我们不但发现他们,而且还见过面,难道不能解释为命中注定的缘分嘛?”

  “听上去似乎有点缘分,遗憾的是你们谁也记不起外星人长得什么面孔。” 面对赵欣表面大谈缘分,实是借机赞叹自己的才华,海生心里的感受很复杂,便酸溜溜地说。

  “这没有事,如果真的有缘分,相信我们会再度相逢的,是不,肖扬?” 陈霞发现肖扬一直闭目塞听,好象是在思考着什么,就有意拉他介入这渐渐打开的话题。

  “啊,啊,呃……” 肖扬骑的象龟是第一个来到树下,让其占有很好的位置,能靠着树干舒舒服服地休息。当然,他的大脑并没有休息,一直思索、消化录音带的内容。对于陈霞的发问,他感到很突然,一时竟不知如何应答。

  “想什么哪,这么走神,不会是想家了吧?” 陈霞微笑着说。

  “没有,只是在回味录音磁带后面的内容,因大多还一时难以消化。说心里话,我是很赞成海生当时的观点。” 肖扬实话实说,借机摆脱困境。

  “我什么观点?” 虽说海生不明白肖扬指的是什么,但从肖扬的口气看,毫无疑问是欣赏自己,内心既高兴,又有点不知所措。

  “就是你提意,让戴教授和你一同返回,找机会离开这里。说老实话,当时听到海生的建议,我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如果那时我在现场,也会有类似的观点。” 肖扬坦诚讲解。

  “是啊,我也觉得那是当时最好的办法,可戴教授就是不同意……” 对此,海生一直感到遗憾,这么好的方案,连一个施实的机会都没有。当然了,虽说行动计划没能实施,现在有人能认同,并欣赏,对自己也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不过,……”

  “不过什么?” 海生不解地问。

  “随后听到戴教授的讲解,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后,才知道他比我们眼光要远。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较量,而是一个星球与另一个星球的生死博弈。面对强大的对手,是要一定的时间及其他方面的准备,其本身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从表面上看,咱们错过一次很好的机会,但选择放弃却能为地球人创造未来更大的机遇。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很难作出的,它需要胆识和勇气的。” 肖扬进一步细说理由。

  “可那个更大的机遇在哪?现在应怎么办?” 这是陈霞最为关注的问题。

  “怎么办?这个问题是要好好想想,戴教授放弃此时离开的机会,就是期待日后地球人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不要辜负他的希望。” 肖扬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地球大劫难(86)
空气骤然凝重起来……

  此时,大家的心情与陈霞一样,可一时又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便陷入沉想之中。

  海生用手在象龟身体上轻轻地拍打,那节奏分明是首乐曲或者是段歌,片刻之后,他小声地对大家说:“现在最好的办法,我看就是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这条重要的信息,并及时地消灭这些外星人。”

  “我认为是什么好主意,这样即使能消灭酒店中的外星人,那基地的怎么办?再说它也营救不出戴教授。” 赵欣不同意他的观点,要是戴教授没有离开,还有可能赞成这个观点,至少为救同胞还是可以一试。

  “是的,赵欣说的不错,这里只不过是个外星人活动点之一,据介绍,戴教授所在的基地才有可能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总部,他之所以不同意海生的提意,就是考虑这样做会打草惊蛇,让外星人有所察觉地球人的行动,对最终彻底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肖扬也不赞同这种观点。

  “你们想想看,这可能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咱们打掉这个据点,再顺藤摸瓜,拿下总部不是一样嘛?战斗总是从双方的边界开始,谁见过率先攻打敌人指挥中心的战争?” 海生不以为然,他认为在地球上,我们是在家门口作战,而外星人却是在异星球作战,采用什么方式打都占据优势,没必要缩手缩脚,我们完全可以大刀阔斧地大干一场。

  “这一点我曾考虑过,可总觉得不太现实。” 陈霞也反对。

  “有什么不现实?你们也太小心了吧,在地球上,我们是主场作战,而外星人客场应战,无论从实力,还是供给,我们是处处占优。真是那句老话:我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海生想来想去,也找不到比这更好、更直接的方法。

  “假如外星人突然公开入侵地球,你的方法是可行的,我们完全可能直接参与。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经成为最好的解释,全地球人都会同仇敌忾,共济同舟,自然可以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可现在的事情本身就让人费解,回味一下我们思维的过程,就可以知道对此公众接受的难度。如报警,当地公安部门就真能相信这个事实,说不定会认为是一种恶搞行为。就算他们也相信所述的都是事实,但这早已超过他们的职责范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根据自身体验,陈霞深信这个信息是很难让当地的安全部门相信。

  “按你这样分析,就算我们向任何人报案,也不会有人相信这个事实?是不是只有将这重要的信息烂在自己的肚子里?” 海生真不知他们为何顾虑重重,把简单的事搞得那么复杂。

  “是啊,这是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赵欣觉得海生的质疑很有道理。

  “怎么说哪?你们想,既然外星人能在此生存了二十多年,自然有他们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在这里他们的关系也一定是盘根错节,作为游客是很难理得清楚。各个环节都不能排除有他们的眼线,政府部门也不能例外。所以,一旦报警,可能外星人并没有被消灭,被先消灭的却可能是我们。这样重要的信息,他们决不允许外传出去,方法自然只有一个,让我们永远也不能开口。如果真出现这种局面的话,那就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自己把全局搞乱,我想戴教授也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针对海生不断地诘问,陈霞只好将自己刚才的顾虑讲出来。

  “我很同意陈霞的观点,有些事情并不象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除此之外,K国是一个小国,假如刚才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他们也愿意合作,可就其国力而言,也难以与外星人对抗,所以,我想还是回国后,再作处理为好。” 肖扬顺势谈出自己的想法。

  虽说,对于海生的提议,赵欣也不完全同意,但要是先回国,再处理此事,他同样觉得不靠谱。即使肖扬观点是对的,两地相距太遥远,他感到同样是难以发挥实际的效果。他说:“你这越搞越远了,回国报警这无疑是对我们自身安全有利,但那将出现天高皇帝远的格局,怎么能解决此地的问题哪?”

  “我们常说地球村,地球村…… 地球都是一个村啦,这两者间的距离,也没你想象的那么遥远。再说了,有一段地理上的距离,也许会让我们能更加冷静地看待和分析问题。有效与无效不完全取决于地理距离,几何学中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无疑是最短,可现实社会中情况却不是如此。” 对于地理距离的差异,肖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肖扬,真需要回国报案吗?” 在此地报警,陈霞不赞成,但自己并没有想出解决方法。肖扬的观点让她眼前一亮,可还没来得及细想,所以此时很想让他多谈一些。

  “怎么说哪,就一般情况而言,海生的想法不失为较直接和有效的。后来是戴教授的行为,让我改变了观念,选择先回国,再寻求最终解决方案。”

  “戴教授?” 海生感到奇怪,在座的各位,只有自己与戴教授见过面,他并没觉得这与是否回国有何联系。

  “这两天我想了很多,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戴教授在这二十年来,有多次参加这类会议,可他一直保持沉默,并没有将外星人来地球的信息传递给任何人。是他不敢冒险去试,还是觉得时机不够成熟?”

  “看来,当时真应该让你去,那就能有个明确答案。” 是啊,这个问题自己怎么没想到哪?海生也开始反思。

  “那一定是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没有冒然行动。” 经肖扬的提示,陈霞也渐渐找到了感觉。

  “是的,从他的专业和经历来讲,对鉴别两个星球的人类应比常人更有经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戴教授不计个人安危,只要能找到一个地球人,就立即将外星人进入地球的消息传递出去,结果会将如何?” 肖扬简述其中原由,这也是他选择回国的理论基础。

  “这……” 大家没料到这种假设,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以掌握的情况来判断,如果他真的采取这类行动,那么他和这条消息都走不出这个酒店,我想这就是他选择等待的原因。” 没等大家回答,肖扬就直截了当谈出自己思考的结局。

  经他的分析,让大家看到了问题的另一方面。见没人提问,肖扬接着胸有成竹地说:“现在类似的情况出现了,虽说,我们比戴教授更加自由,只靠这一点,就能保证我们能够冲破外星人在K国经营二十年的地盘,并还能将他们消灭?我的结论是:如采取直接行动话,我们和掌握的信息将都出不了K国。”

  紧张的气氛又转向平静,象龟偶尔伸出头,用那醒意目光看着这些精力过盛的年轻人。

地球大劫难(87)
此时,肖扬突然感到很饿,好象有几天没进食,他拿出美食,狂吃狂饮。大概是这几天脑子一直很乱,许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自然没心思吃饭。现在,这些疑难问题渐渐找到较满意的答案,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时,才记起俗人无法免除的环节。

  “按你的结论,只有回国这一条出路了。” 怎么想,赵欣也觉得不应只有这种方式。

  肖扬用餐巾纸擦了擦嘴上的油,靠着树干喝了口水,接着说:“从安全稳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当然,除回国报警外也会有其它选项,不过最经济的应是这种方式。”

  “但我还是不明白,回青门报案,这对解决K国,或是基地的外星人有何帮助?青门,或说是中国离它的地理距离是我们不法回避的现实,回去报了案又怎么能解决这千里之外的问题?” 赵欣继续发问。

  “我也赞成赵欣的观点,这好象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肖扬,你细说一下你的想法。” 海生也觉得这种方式有一点说不出的“怪味”。

  “是的,肖扬,如果你有具体的思路,也让我们分享分享。” 尽管陈霞赞同他的想法,但之后又如何做,她也急需了解详细情况。

  肖扬坐起身,脱口而出:“其实这一点,我也无法想象,所以也难说得清楚。”

  “肖扬,我觉得这可一点都不幽默。” 对于肖扬的回答,确实出乎陈霞的意料,真不知如何解释他的行为。

  “你也太随意了吧,总不能走一步看一步。那不是脚踏西瓜皮,随‘皮’逐流啊!” 海生可找到回敬的机会了。

  肖扬有些尴尬,面带苦笑,解释道:“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遗憾的是我无法回答。因为解决这道难题的主体不是我们,所以也难预卜后事的进展和结局。”

  “别玩玄的,既然你对后面的事都没考虑成熟,那回不回国报警不是一样嘛!” 海生觉得他有点故弄玄虚,把事情刻意复杂化,以求标新立异。

  “肖扬,你说解决问题的主体不是我们,那是谁?” 陈霞认为这个很重要,它是一个左右思维的关键点。

  “是啊?”

  “要救出在基地的人质就必须进入大洋深处,这我们无法做到;解决分布在全球各的外星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我们也无法尽到什么力;就是消灭在K国酒店的异星人,同样会感到束手无策…… 我们不是超人,是无法与对手抗衡。我们能做的事就是将这条重要的信息,通过可靠的渠道传递出去,让有能力解决问题的组织或国家得到它。处于这种状态,我们的一切举动,直接关系到最后行动效果。” 肖扬说出自己的想法。

  听了肖扬的讲解,大家的情绪平静下来。的确,这里面有太多的事情是自己根本无法办到的,单枪匹马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这个结论让人倍感个人力量的渺小。

  “看来,只好先回国了。回国后你打算怎么办,不会是选择打110报警吧?”  经肖扬这么一讲,赵欣也觉得还是回国为妥。

  “打110?不会吧?”  海生也想不出采用什么方式,只是觉得打110也太简单易行了。

  “为什么不行?这是上报公安部门的最快捷的方式。” 这不是赵欣的真实想法,他只是抛砖引玉。

  “反正我觉得打110不好,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一种直觉吧。”  海生补充道。

  “我是和你开玩笑的,刚才陈霞不是分析了,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有其责任的范围,对服外星人一定是超越了110的职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