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女不善-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分家的事情,老夫对不起老太婆,临到死也没能告诉她实话。不过好在当初五郎做事厚道,也算是遵照了老夫人的遗愿。如今最要紧的就是老夫人的身后事,这天气炎热,尸身不能长久放着。总之你们抓紧时间将老夫人的身后事办了。老夫心里头伤心,就像是空了一处。这些天除非必要,就不要再来打扰老夫,就让老夫好好的静一静。”罗老爷子老泪纵横,他是真的伤心。相伴几十年的老妻过世,罗老爷子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一个人要如何走下去。
  “老爷子,你要紧吗?这就派人去请大夫过府。”众人担心的看着罗老爷子。
  罗老爷子摆手,“不用。老夫的身体老夫清楚,老夫只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几天。你们都下去,让老夫同老太婆单独待着,老夫还想同老太婆说说心里话。”
  众人无奈,只能退下。
  且不论罗老爷子都同罗老夫人说了些什么,大房二房三房退出卧房后,都来到了大厅,商议罗老夫人身后事的问题。
  沈静秋率先开口,“按照老夫人的遗愿,以及老夫人的身份,老夫人的身后事想要大操大办的话,少说得准备七八万两银子。老爷子已经承诺会出一万两,余下的七万两则由我们平摊。之前我已经同五郎达成了一致,我们大房出三万两,余下四万两,二房和三房各出两万两,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无论是二房还是三房,都摆明了态度不赞同沈静秋的提议。
  沈静秋冷冷一笑,“看来大家都有意见。三婶娘,你是怎么想的,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罗王氏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轻咳一声,这才说道:“早在当初分家的时候,我就想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只是当着老爷子的面说这些显得不吉利也不尊重,所以就忍着没提。没想到一转眼,老夫人竟然去了。关于老夫人的身后事,以及将来老爷子的身后事,我个人的想法,这些都该由公中料理。”
  沈静秋似笑非笑的看着罗王氏,“三婶娘莫非忘了,国公府已经分家,何来的公中产业?”
  罗王氏说道:“五郎,五郎媳妇,你们一个是国公爷,一个是国公夫人,你们二人就代表了公中,代表了罗家。老夫人同老爷子的身后事,理应由你们来一手操持,银钱方面也该由你们一力承担。”
  老夫人的身后花费,沈静秋自然承担得起。只是她厌恶罗王氏那副理所当然占便宜的嘴脸,更不愿意看到这些人称心如意。为了区区几万两银子,连老夫人的身后事也敢讨价还价,实在是岂有此理。
  沈静秋朝罗修看去,“二叔父有话说吗?二叔父生为孝子,侄儿媳妇理应尊重您的意见。”
  罗修沉着脸说道:“老夫人的身后事,不可能让大房独自承担。”此话已经表明了罗修的态度,他愿意拿出银子来。小张氏没吭声,如今二房是八郎媳妇罗耿氏管着家。她就算是想要反对或者赞成,银子不在她手上,她的意见根本就不重要。
  罗王氏气结,“二伯可别忘了,如果国公府没有分家的话,我们根本无需坐在这里讨论哪房该出多少银子来操办老夫人的身后事。”
  “你也说了那是如果。事实是国公府已经分家,只不过暂时大家还住在一起而已。”罗修毫不客气的说道。
  罗王氏挑眉冷笑,“二伯够大方,两万两银子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能拿出来。我可没有二伯这么财大气粗,三房财力有限,就算要出银子操办老夫人的身后事,也不可能拿出两万两。”
  罗修眼一瞪,对罗王氏极为不满。“那三弟妹准备出多少钱来操办老夫人的身后事。”
  罗王氏避而不谈具体的数目,而是说起别的,“照我说,就该按照老爷子原先的想法,丧事简单办一下就行。如今正值新皇登基,先帝过世的时候,这个时候大操大办,是成心让宫里面的贵人们不痛快吗?我们身为子民,难道不该替陛下,替太后,太皇太后分忧吗?”
  罗修大怒,“之前在卧房的时候,当着老夫人的面,三弟妹怎么不敢将这番话说出来。这会说这些还有意义吗?老爷子已经承诺,就算宫里面怪罪,也怪不到三弟妹的头上。三弟妹尽管出银子就行。”
  罗隐面无表情的说道:“三婶娘还是干脆说个数目。免得一直纠缠不清。”
  罗王氏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以三房的财力,最多只能出一万两。”就这一万两,已经让罗王氏肉痛不已。谁敢再让她多出钱,她就同谁拼命。
  沈静秋没说话,只端起茶杯喝茶,将问题交给罗修还有罗隐。事关罗老夫人的身后事,这两人可不能置身事外。
  小张氏当即就嘀咕道:“既然三房只肯出一万两,那没道理让我们二房出两万两。要我说三婶娘之前说的那些话也有些道理,老夫人的身后事,本就该由国公府承担。如今国公府分了家,自然应该由大房来负责。不过大家都是厚道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房掏空银子,所以我认为二房三房各出一万两也算是尽到了责任和孝道。”
  “闭嘴,这里没你说话的余地。”罗修怒吼。
  小张氏心头不满。自从罗二郎被剥夺了继承权后,她在二房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反倒是以前不起眼罗耿氏成为了香饽饽。小张氏瞪了眼罗二郎,没用的男人。因老夫人过世,罗二郎终于从庄子上赶了回来。只是短短几个月的改变,让罗二郎变得沉默寡言。自从他回来后,还没有主动表示过自己的态度。对于这一点,罗修是满意的,小张氏却是满腹牢骚。
  罗修大声说道:“二房出两万两,此事说定了。”
  罗耿氏怯生生的看着罗修,一副胆小怕事的模样,“公爹,儿媳有事情要禀报。”
  罗修冷哼一声,“别告诉我二房连两万两银子都没有。”
  罗耿氏越发小心翼翼的点头,“因为那场大火,我们二房损失惨重。其中放在屋里的那些银票全都被烧成了灰烬。虽然钱庄看在国公府的份上,答应可以兑现那些银子。可是因为没有银票,所以此事一时半会还办不成。也就是说,现在咱们二房别说两万两银子,就连五千两银子也都吃力的很。当然,如果大房同意挂账的话,等钱庄那边的问题解决后,儿媳立即如数奉上银两。”
  罗修气急,深觉丢脸。堂堂二房,竟然连五千两都拿不出来。虽然有火灾的原因,可是依旧让罗修恼怒不已。罗修狠狠的瞪了眼罗耿氏,罗耿氏则是心虚的低下头,不敢替自己辩解一句。似乎只要开口解释一句,就显得她比小张氏无能。就算罗耿氏没多大的野心,却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罗修急促的喘气,心里头积了一肚子的火气。他说道:“既然二房暂时拿不出来,那就先挂在账上,两万两,二房一个子儿都不会少。”
  罗耿氏同小张氏一样,有些心疼银钱。可是罗二郎同罗八郎都没开口反对,她自然没必要出这个头,当惹人厌的出头鸟。
  罗隐同沈静秋交换了一个眼神,罗隐说道:“早前那场火灾,二房损失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二叔父还肯答应出两万两,可见二叔父是真心孝顺老夫人。老夫人在天有灵,也会倍感欣慰。”
  这话让罗王氏很不自在,罗隐似乎是在指责她没有孝心。
  罗隐继续说道:“只是二房已经遭难,侄儿不能再让二房的处境雪上加霜。这样吧,二房就同三房一样,你们各自出一万两。但是这一万两我不接受挂账。两日内,银钱必须到账,否则大家脸上不好看,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罗修蹙眉,罗耿氏生怕罗修固执己见,于是抢先说道,“你们放心,两日内,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将一万两凑齐交到账房。”
  罗隐满意的点点头,又朝罗王氏看去,“不知三婶娘可有话要说?”
  罗王氏轻哼一声,“国公爷都发了话,我们自然只能听从。今日我就会派人如数送上银两。虽然比不上大房财大气粗,不过这也是我们三房的一片孝心。大家可要明白,一万两在国公府不算多,可是放在一般人家,那是一辈子也挣不到的巨款。也只有咱们国公府,才能将一万两不放在眼里,还被人当做没有孝心。”
  沈静秋似笑非笑的看着罗王氏。罗王氏撇头不理会沈静秋。
  罗隐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此事就这么说定了。二叔父也别置气,侄儿知道二叔父的一番心意,可是二房上下那么多人还要过日子,总不能因为老夫人的身后事,就逼得你们连饭都吃不上。”
  “还是五郎体贴。”小张氏笑道,“多谢五郎好意,我们二房上下都感激不尽。”
  “二嫂客气了。”
  商量完了银钱方面的安排,接下来又是商量丧事流程,宾客名单,以及大家的差事安排。沈静秋是国公夫人,按理此事该她挑大梁,一力操办罗老夫人的身后事。可是沈静秋毕竟年轻,而且从来没有操持过丧事,尤其罗老夫人的身份还是超品国公夫人,所以还需要罗王氏小张氏等人的加入进来,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操办丧事。
  灵堂搭好,银钱到位,下人全都各就各位,报丧的兵分数路出门报丧去了。
  沈静秋早就料到,操办丧事,肯定是极其繁琐极其累人。可是沈静秋没料到操办丧事能够将人忙到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从老夫人过世开始计算,时间已经过去一天一夜,沈静秋连合眼的机会都没找到。先是做准备工作,等灵堂搭建好了后,又换上重孝哭灵,迎接宾客,准备吃食茶水,还要负责府中上下人等的伙食等等问题。总之沈静秋几乎得不到片刻的休息。一旦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情,就要赶到灵堂哭灵。
  罗隐身为承重孙,服大孝。沈静秋身为承重孙媳妇,自然也要跟着服大孝。像是罗二郎小张氏等人,还能偷个懒到厢房眯一会,沈静秋同罗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只要有病客上门,二人必须在现场,其肩上的责任比罗修这个做儿子的还要沉重,毕竟罗修不是嫡长子。而罗隐虽然排行行五,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长房嫡长孙。
  沈静秋心头嘀咕,当初沈老夫人过世,同样没有嫡长子送终,可是身为嫡张孙的沈静坤却没有像罗隐这样,需要承担如此多的重担。而且沈静坤守孝也是按照孙子辈来守孝,并非按照承重孙的身份来守孝。也因此,沈老夫人丧事期间,最累的是沈青康,而不是孙子辈的沈静坤。
  沈静秋心头狐疑,为何两家的规矩相差这么大。按理说,沈青康身为三元公,又曾在礼部当差,这方面的礼仪规矩不可能弄错。究竟是国公府礼仪太繁琐,还是侯府的人太不在意。或许这就是传承上百年的老牌贵族同新晋贵族之间的区别。
  就算沈静秋有灵力在身,可是也经不起整夜整夜不合眼的消耗。这分明是在耗费她的精气神,对她的身体不会有半分好处。丧事还有十几天,再这么下去,她同罗隐非得累垮不可。所以到了第二天晚上,沈静秋就同罗隐商量好了,两人乱翻休息。上半夜沈静秋去休息,下半月就是罗隐。两人换着守灵。二房同三房也轮番派人守灵,个个眼睛都顶着红血丝,没有人能够轻松。总之因为罗老夫人的身后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就像是经历了一场酷刑。偏生这场酷刑要持续十四天,简直让人绝望,像是看不到尽头一样。
  宫里面太后皇后还有延平帝都送来了奠仪,就连张家也亲自登门祭拜罗老夫人。以此同时,还从宫里传来一个消息,杜太皇太后病了,而且已经病了好长一段时间。另外先皇在位时的最后几年,最为宠爱的沈丽妃已经葬身火海。大家对此议论纷纷,说丽妃对先帝情深意重,才会自尽殉情。
  沈静秋听了这个传闻,很不适宜的抿唇笑了笑。算算时间,沈静月已经带着心腹人员还有丰厚财物到了江南地界,如果顺利的话,肯定已经安顿下来。至于太皇太后生病一事,沈静秋更是心知肚明,不过她是不会说出来的。
  沈静月的胆子的确很大,为了脱离皇宫,脱离被送入庵堂为尼的命运,不惜同她交易,偷偷给太皇太后下毒。沈静月的大胆行事,换来了隐姓埋名的自由。沈静秋掐指一算,以太皇太后的年龄还有身体情况,只怕要不了多久,宫中就会有一场丧事。
  前来祭拜的宾客络绎不绝,沈静秋同罗隐都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个来用。到了晚上,宾客散去,这才能够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说说话。
  两人都没有什么胃口,沈静秋让下人将刚吃了几口的饭菜撤下。看着这些饭菜,她一点胃口都没有。喝了一口茶水,沈静秋悄声问罗隐,“五郎何时上表守孝?军中如何安排,五郎有打算吗?老夫人过世,我看这世上最高兴的就数延平帝。可以名正言顺的从你手上拿走兵权。”
  罗隐轻声一笑,握住沈静秋的手,说道:“守孝是必然的,这么好的机会,延平帝不可能下旨夺情。至于兵权,就算我要守孝,他也别想将兵权收回去。要知道京城安稳了,京城外面还是乱糟糟的。比如宁家,还在外面嚣张,二王爷也还活在世上。只要有这些人在,延平帝必然寝食难安。他如果在这个时候对我动手,只会得不偿失,动摇帝位。他不蠢,所以他很清楚这里面的利益纠葛。”
  沈静秋摇头:“凡事都没有绝对的,五郎,这个时候你切莫大意。”
  罗隐应下,“你放心,后面的事情我都做了安排,肯定不会让延平帝钻空子。”罗隐心里头偷偷的在想,罗老夫人走的真不是时候。或许再晚半年,他都不会感到如此棘手。当然,既然罗老夫人已经走了,罗隐也只能面对现实。
  沈静秋趁着罗皇后派人到国公府的时候,让嬷嬷带了个口信给罗皇后,关于小皇子的。自从宫变起,时间已经过去两三月,但是罗皇后依旧没有派人来将小皇子接回宫里,同样也没派人来具体说一说关于小皇子的安排。似乎宫里面从上到下都忘记了小皇子的存在,就连罗皇后似乎也忘记了她千辛万苦生下的这个儿子。
  就这么将小皇子丢在国公府,实在是太不靠谱。要是出了个万一,沈静秋同罗隐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口信带到了宫里,犹如石沉大海,一点回响都没有。沈静秋有些焦躁,偷偷的同罗隐商量,是不是该找个机会进宫一趟同罗皇后好好谈一谈。总不能将小皇子一直放在国公府教养,这可不像话。
  罗隐握住沈静秋的手,悄声说道:“皇后娘娘在宫里的处境,你我心知肚明。就算延平帝慑于我的缘故,不敢对皇后娘娘如何,却也不会对皇后娘娘太亲近。宫里面的人都是人精,皇后娘娘在这样的处境中想要替太子经营一股势力出来,自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能皇后娘娘是被宫里面的事情给绊住了,暂时顾不了小皇子。”
  沈静秋皱眉,“就算如此,可是总不能连取名字的时间也没有吧。一直小皇子小皇子的叫,也不是个事。”沈静秋心里头生出许多感慨,罗敏为了今日那个位置,付出了太多太多,而且还在继续付出斗争,连自己的亲儿子都顾不上。这样的生活真的是她想要的吗?犹如沈静秋一早担心的那样,罗敏有一天会不会也被权势腐蚀了心灵,迷失了方向。
  沈静秋同罗隐没有等来罗皇后的口信,却等来了太子轩辕齐以及二皇子轩辕虔。
  罗隐同沈静秋一起上前迎接两位,轩辕齐身为大皇子又是太子,自然是以他为首。他同二皇子轩辕虔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