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妃之帝医风华-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封信是景炎在事发前写的求救信,能让景炎放下面子、放下尊严,写信给秦寂言求救,可见景炎在长生门的情况有多危险。

    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景炎与长生门的人联手诓骗秦寂言,只是……

    秦寂言相信,景炎可以和任何人联手,唯独不会与长生门的人联手。

    虽说没有确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末村被屠一事是长生门的手笔,可种种事迹表明,长生门确实幕后推手。

    或者说,是长生门在背后推动,才让太上皇、周王、荣王和赵王他们看到希望,大胆设计末村被屠惨案栽赃给先太子。

    “长生门,朕还想着晚两年再去找你们,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动手罢!”将信纸拽成一团,秦寂言闭上眼,掩去眼中的杀意。

    他父亲的骸骨,顾千城的死,还有他儿子身上的毒,这一笔笔都与长生门脱不了干系。他早晚要再去长生门,既然时机送上了门,他就不再等了。

    除此之外,他也不能让景炎落到长生门的手里。景炎是他大秦皇室后人,大秦要如何处置景炎,是他们大秦内部的事,容不得长生门插手。

    “去,宣凤老将军、焦大人觐见。”秦寂言倏的睁开眼,眼眸一如既往的没有光亮,只有死寂,锦衣卫首领抬头看了一眼,就飞快的低下头,再不敢看第二眼。

    “卑职遵命。”锦衣卫首领暗自吸了口气,才稳住身形,没人让自己在圣上面前丢丑。

    皇上的眼神太可怕了,那双眼,没有一丝感情,没有一丝光亮,明明是个大活人坐在那里,可看着却比厉鬼还要吓人。

    焦大人本身就在宫里处理公务,听到秦寂言的召见很快就来了。凤老将军则许久未曾进宫,听到召见还得重新换装,一时半刻怕是赶不过来。

    “臣参见圣上,万……”焦大人的话说到一半,就被秦寂言的打断了,“焦爱卿,朕要御驾亲征。”

    “皇上,你,你说什么?”焦大人跪到一半就顿住了,呆呆地看着秦寂言,好半天都合不拢嘴巴。

    御驾亲征?

    是他听错了,还是皇上说错了?

    皇上才刚刚回京,他要御驾亲征做什么?

    就算现在大秦的情况不好,同时对北齐和西胡开战,会十分吃力,可也用不着皇上御驾亲征呀!

    “焦爱卿,你没有听错,朕要御驾亲征北齐。”秦寂言一字一字说得极慢,生怕焦大人听不清。

    “扑通……”焦大人那一跪,终于是跪了下来,哭丧着脸道:“圣上,您,您真得要御驾亲征?”

    这就是焦大人与封首辅的区别,他永远不会对秦寂言说“皇上,不可”。焦大人永远清楚,身为臣子他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朕意已决。”秦寂言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商量的帝王,也不是一个听得进臣子劝说的帝王。

    虽然他处处表现得“圣明”“广纳意见”,实际上他就是一言堂,是一位独裁的帝王,根本不会听别人的意见。

    焦大人深知秦寂言的行事风,默了默,便道:“臣这就去安排。”他无法改变皇上的决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战前准备工作,确保大军在外不会缺衣少食,不会短兵少马。

    焦大人走后没有多久,凤老将军就急急进宫,太监宣他进来时,凤老将军还在喘气,正要跪下行礼,就被秦寂言打断了,“老将军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谢圣上。”凤老将军微喘的起身,在太监的搀扶下坐下。

    当然,凤老将军不会真得这么弱,只是……凤家太强盛,他要表现得老当益壮,只怕眼红他们的凤家的人更多。

    “老将军,朕欲亲征北齐,你意下如何?”对凤老将军,秦寂言还是尊重的,即使声音仍旧冷漠,周身的气势却收了不少。

    他只是少了情绪,并不是真得死了。

    “圣上已经决定了吗?”凤老将军一向是聪明人,能教出凤于谦那么知情知趣的孙子,凤老将军怎么可能差。

    “朕意已决。”秦寂言再次重复,表明自己的立场,凤老将军没有劝说,只是起身道:“老臣恳请随行。”有他在,至少可以保证皇上的安全。

    “不可。老将军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朕还指望你留守京中,为朕守住京城。”出门在外,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会平安无事,就是秦寂言也不敢保证,他一定会活着回来。

    安全起见,他必须留一个信得过的人,留守后方,而凤老将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圣上,太子呢?太子是随您前往,还是留在京城?”凤老将军从来都是一个知情趣的人,秦寂言说了不的事,他绝不会再说第二遍。

    “太子年幼,自是要留在京城。”龙宝那么小,就算再不舍,秦寂言也没有想过把他带出宫。

    外面的世界对这个年纪的龙宝来说,太危险了。

    “圣上,皇宫是什么样的地方,不需要老臣多说。对圣上您来说,皇宫是最安全的地方,可对太子来说,并不是。您不在京城,有人想要一个在宫里的孩子夭折,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凤老将军在秦寂言面前,从不遮掩,一向有啥有啥。

    太上皇当了那么多年皇帝,临幸了那么多女人,最终却只留下五个儿子,这是因为什么?

    当然不是太上皇不能生,也不是后宫的女人不能生,而是生不出来,就算是生出来了也长不大。

    在后宫,要弄死一个孩子真得太容易了。哪怕有层层保护,可也抵挡不住有心人的算计。

    秦寂言在京城还好,要是他不在京城,难保有心人不会对太子出手。

    要知道太子是秦寂言唯一的子嗣,也是唯一的继承人。要是太子出事了,凭秦寂方子嗣艰难的体质,能不能有第二个孩子还两说。

    当利益大到足够让人心动时,就是再老实的人也会动歪念。所以,永远不要去赌人心,人心是最难测的东西……

    给读者的话:说了今天会加更,就一定会加更,还有三更……我正在努力!!!

1366利益,帝心难测

    秦寂言独裁、独断,一向不听朝臣的建议,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所以他决定的事,绝不会因为朝臣的劝阻就更隔,更不会轻易向朝臣妥协。

    可凤老将军这番话,与其说是给秦寂言建议,不如说是提醒秦寂言,好方便秦秦寂言更好的决定。

    事关龙宝,秦寂言也不像处理政事那般,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理智告诉他,把龙宝留下来,对龙宝是最好的,可凤老将军提醒的没有错,龙宝这么丁点大的孩子,留在皇宫并不安全。

    不是说他没有能力保护龙宝,他要在宫里,自是不担心有人敢在他的眼皮底下,对龙宝下黑手,可他不在宫里,他还真得不敢保证。

    以有心算无心,就算他留下再多人,就算龙宝身边全是他的心腹,也不能保证不会让人钻空子。

    真要有人趁他不在京城暗害了龙宝,就算他事后能为龙宝报仇,又有什么用?

    他的龙宝回不来了!

    可要把龙宝带在身边,秦寂言又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或者遇刺一类的。

    “此事,朕在考虑考虑。”一向果断的秦寂言,在龙宝的事上,难得优柔寡断。

    凤老将军提醒到了后,便不再多言,与秦寂言一起分析了北齐的情况后,便利落的跪安了,生怕耽搁了秦寂言陪龙宝吃饭、玩耍。

    京中的官员都知道,圣上极是喜爱太子。只要不上朝,不处理政事,圣上都会把太子带着身边,亲自照顾。

    而且,不管多忙,圣上都会把一日三餐的时间空出来,好陪太子吃饭、玩耍。

    太子现在只能吃牛乳一类的辅食,圣上每次都是亲自喂食,动作温柔而小心,完全不见平日的高傲、冷漠。

    有幸见过的官员,无不感慨圣上一片慈父之心,对秦寂言的惧怕也少了几分。

    一个能耐心照顾孩子,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帝王,会是一位暴君吗?

    肯定不是!

    因龙宝的事,朝臣们一致认为,他们家皇上只是要求高,内里还是一个善良的好人。

    没看到,他们圣上自登基后,除了初时杀了一批不听话的官员外,后面都极少动刀吗?就算动刀,也从不向太上皇那样灭人九族,只杀当事人,没收家产而已。

    可见,他们圣上虽然外表冷傲,可内里绝对是良善的好人。

    秦寂言从暗卫口里,得知朝臣对他的评价后,很不给面子的哼了一声,然后继续给龙宝喂奶,神情温和,脸上出奇的带着一抹笑,虽然那笑十分僵硬。

    京城这地方没有秘密,第二天早朝前,满朝文武都知秦寂言要亲征北齐一事。

    还未到早朝时间,文武大臣聚在偏殿,三三两两凑成一堆,交头接耳,“圣上真要御驾亲征?圣上才回京又要出京,这出京城的频率是不是太高了?”

    “北齐虽然难打,可也不至于需要圣上亲征。太子年幼,圣上此时亲征实在不妥。”

    “有圣上亲征,区区北齐算什么,圣上必然踏破支灵川,直捣皇庭。”

    “圣上之前出战过西胡,把西胡打得落花流水,此次我们大秦必胜。”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十六年前,先皇亲征北齐一事,你们忘了吗?你们这些人劝圣上亲征,到底是何居心?”

    有人赞同,自然有人反对,文武大臣数百人,怎么可能人人意见相同。同一件中,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吵起来再正常不过。秦寂言也从来没有想过,让朝臣统一意见。

    如果有一天,朝臣统一意见了,不是附和帝王的话,必是与帝王对着干。朝野上下一团和气,所有人都抱成团,这并不是秦寂言想看的。

    不过,关于秦寂言亲征之事,赞同的人居大数。

    这些人有一部分是盲目的崇拜秦寂言,相信秦寂言必定能带领大秦将士,打败北齐骑兵。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大部分心里都暗自猜测,皇上此次亲征,定是为了夺凤家的兵权。

    凤家的权势有多大,已是不用多说,皇上会忌惮凤家再正常不过。

    如果皇上真夺了凤家的兵权,就算把兵权全部收拢在自己手里,也必要分一部分出去。

    皇上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他需要底下的臣子为他办事。没了凤家,皇上自然要提拔其他人补上来,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人不就有机会了吗?

    因心中有所想的太多了,是以朝臣对秦寂言亲征一事,并不是那么反对,至少没有秦寂言预想的那么强烈。

    上朝前,暗卫便把朝臣的反应收集好,呈到秦寂言面前。

    秦寂言随意看了两眼,冷笑,“果然,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朕的生死他们也不会在意。”

    这就是皇上,喜怒无常。只要他想寻一个人不对,怎么都能挑出毛病来了。

    暗卫默默低头,并不敢为那些大臣们说话。

    入朝为官,不就是为了位极人臣,得帝王重用嘛,他们这么想并不没有错,只是皇上不高兴,所以他们就是没有错也是错的。

    事先知道朝臣的反应,秦寂言轻易便掌控了早朝的节奏,不仅当场确定他亲征的日期,也把太子会随行一事,公布给朝臣知晓。

    皇上亲征是朝臣早有预料的,虽有反对声,可太子随行一事,他们事先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秦寂言的命令一出,大臣们震惊的集体失声,回过神后纷纷开口劝说秦寂言打消这个念头。

    太子是皇上唯一的血脉,他们不反对皇上亲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大秦有太子了。皇上亲征,就是死在战场上也没有要紧,他们还有储君,他们可以拥护小太子继位。

    现在皇上告诉他们,太子也要一起去,万一,万一……太子和皇上在战场上一起出事,大秦怎么办?

    宗室是有不少皇族,可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赵王、周王几个血缘倒近,可他们早已被打为平民,手上的权利全部被秦寂言给灭了,就算想争也没有那个实力。

    到那时,那些离皇位稍近的人,必然会争得你死我活,大秦必然内乱!

    内忧外患之际,大秦很有可能会灭国。

    这么一想,朝臣就更不同意了,一个个跪下,死命磕头,请求皇上收回成命。

    秦寂言完全无视朝臣的闹腾,待到朝臣闹得差不多,才丢下一句话,让一众大臣哑口无言……

    给读者的话:还有两更,大家不要等,明天早上看。

1367付出,做了能做的一切

    “你们谁敢保证,太子独自留在京城能平安无事?谁敢保证,朕就把太子留在京城,由他照顾!”秦寂言站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一众大臣,眼神轻蔑,隐有一丝嘲讽。

    这些人要他把太子留下来是为了什么,他一清二楚。

    要是他死了,这些人正好可以拥太子继位。太子年幼无法掌朝政,这大秦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虽说,他之前就安排好了,一旦他出了事,由谁辅佐龙宝,可并不表示他乐意看到那样的事发生。

    留下龙宝一人独活,那是不得已的选择。

    此言一出,众大臣一个个被咽的满脸通红,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保证,太子在京城能平安无事,可是……

    还是有不怕死的,敢置疑秦寂言的决定。

    “刀剑无眼,在战场上,太子更危险呀!”有位文臣,不怕死的抬头道。

    “有朕在,朕敢保证太子无事,你们敢吗?”没有保护好顾千城,是他最痛苦、最悔恨的事,他绝会让历史重演,绝不会在失去至爱后,失去至亲。

    “……”秦寂言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朝臣们还能怎样,只能一个个装死、装哑巴。

    他们说不过皇上,可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

    哪怕是到这个时候,他们仍旧不同意皇上带太子一同去战场。

    大秦的储君和未来储君,不能同时去冒险,这个风险太大了。

    可惜,朝臣的保留意见,在秦寂言眼中什么事。出征那日,唐万斤抱着太子,先一步上了龙撵。

    本来,秦寂言是要亲自抱着龙宝过去的,可一想到接下来的计划,秦寂言并不想让太多人见到龙宝,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让唐万斤抱着龙宝先行一步。

    帝王亲征,声势浩大,仪式繁琐,秦寂言真要抱着龙宝也不方便。近一个时辰的仪式走下来,别说龙宝一个孩子,就是秦寂言这个成年人也十分不耐烦,要不是还记得自己的身份,秦寂言肯定会不给面子的走人。

    出征仪式结束,已是巳时末,等到秦寂言带着大队人马,走出城门口,便到了午时。

    好在,出了城速度就能快了,再走一个时辰,他们就寻到暂时可供他们一行人休息的地方。

    只是,将士们可以再过一个时辰用膳,三餐定时的小太子却不行。小太子人小不经饿,到了点不给他吃的,必会要哭闹,而秦寂言也不会因此而委屈了他儿子。

    是以,出城没有多久,秦寂言就下令,命众将士原地休整。

    边城有凤家军驻守,大秦的主力人马在西胡战场,秦寂言这次带的兵马并不多,从各地东拼西凑,再加上京郊大营的人,也才两万人。

    两万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比起动折十几万大军来说,两万人马不管是寻休息地,还是寻驻扎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