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女军医-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没人有意见了。
  陈有亮站在厨房门口招手:“都过来,饭好了。”
  一群真假小子哄地跑去,发现厨房里头原来还有个大婶,衣着朴素,面容慈祥,陈有亮介绍说这是焦婶子。
  “焦婶子好,我是小何,往后请多多关照了。”何素雪拱拱手,眨巴着眼睛,使劲卖萌。哎,生活所迫,出卖色相不得以呀。
  

第十三章她说行那就行
更新时间2013…11…1 8:06:50  字数:2149

 焦婶已经得到常得贵的叮嘱,这个假小子小何要区别对待,她递给她盛得最满的一碗面,轻拍她的手背,“好孩子,去吃吧,不够再来添。”
  “哎,谢谢婶子。”何素雪捧着碗,陶醉地吸气,“这手擀面真香啊,婶子手艺真好。”
  除了盐,没有添加其他任何佐料配菜的一大碗素面,被何素雪吃了个精光,肚子都鼓起来了,不得不在院子里转圈消食。
  陪着她一起转圈的是王石头,其他男孩都去给陈有亮帮忙了,右厢房五个房间都住满了伤兵,煎药喂药、喂水喂饭、端屎端尿,陈有亮和两个伙计压根忙不过来,他们非常高兴有人帮忙。
  常得贵进来看了看,只是叮嘱陈有亮小心些,又回前头铺子坐堂,江南药铺战后第一天开诊,病人实在太多了,三个大夫和两个抓药的伙计忙得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焦婶端着茶壶茶杯从厨房出来,何素雪忙跑过去,“婶子,是给大叔和师兄们的吗?我去。”
  焦婶惊讶地瞅一眼何素雪,将托盘放到她手间,“小心脚下。”看出来她的鞋子不合脚,偏大了。
  “哎,知道。”何素雪端着托盘,轻巧地绕过王石头,小短腿迈得飞快,吓得焦婶连声叫慢点。
  诊室里还是那么拥挤,三张条凳坐满了,外面还有很多站着的,林有文在把脉问诊,常得贵和关有树在给人正骨,一个固定病人一个牵拉骨头,病人的惨叫声一阵又一阵,一些胆小的都跑出去了,三个抹泪的应是病人家属。
  “哇,大叔的手法好正点啊。”何素雪把托盘往林有文的桌上一放,便冲到常得贵身边,看得津津有味。
  关有树觉得好稀奇,“小何也懂正骨?”
  哟,常得贵已经交待过啦?人人都知道喊她小何。
  “嘿嘿,谈不上懂,听说过一些。”何素雪看见常得贵在病人的骨折部位涂了点药水,用绷带缠了几圈就让家属抬走,忙问:“不上夹板吗?就这样子不是容易发生移位,骨头会长歪的吗?”
  “夹板是什么?”关有树茫然地问何素雪,“咱们这里一向都是这么治的啊。”
  常得贵想了想,冲何素雪点头,“说说看。”
  何素雪在病人的伤处上下比划,“比如说,这位大叔是胫骨中段骨折,我见过别人用两块平整的长板子这样子夹住伤腿,用绷带固定住,这样骨头不容易长歪,即使跟原来的有差别,也差不了多少,行走做活是完全无碍的。”
  常得贵和关有树盯着病人的腿看了一会,常得贵说,“有树,去找板子,咱们试试。”
  何素雪蹦起来,“二师兄,我和你去,我知道板子要多宽多长。”
  病人的家属来了婆娘和两个半大小子,那婆娘犹豫着问常得贵:“常大夫,那什么板子,能行不?”
  常得贵道:“那孩子的外祖父,是京城里的名医,她说行,那就行。”
  百姓对京城,天生有一种敬畏,家属不说话了。
  常得贵开了方子,让一个小子先去抓药,王石头敬了杯茶,常得贵接过一饮而尽,“谢谢石头,再来一杯。”
  真的是一点不怕烫啊,王石头各种敬佩,提着茶壶又给常得贵满上一杯,他连喝了三杯才罢休。林有文打发了病人,也没少喝,还让王石头给抓药的两个伙计送了两杯。
  药铺前两天刚整修过,柴房里还堆放着零碎的木头和板子,甚至还有工具,何素雪指点关有树锯了两块夹板。
  回到诊室,何素雪继续当场外指导,把病人处理好后,告诉他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约定了复诊时间。
  病人就是镇上的居民,关有树很乐意领取上门复诊任务,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夹板处理的骨伤结果了。
  送走骨折病人,王石头被打发去厨房帮忙焦婶子烧火做饭,何素雪就顺理成章留在诊室里观摩兼打杂,磨磨墨,倒倒茶,常得贵写方子她就在旁边看,后来又和关有树去锯了几块夹板。
  骨折病人真的多,一个下午时间,就有五个需要正骨的,另外还有两个粉碎性骨折,创口外露已经感染很严重,骨折部位肿胀发黑流脓,病人持续高热不退,神志都不清楚了,明显是败血症,被常得贵宣布没治了,家属哭哭啼啼抬回家等死。
  当大夫最难过的地方,就是病人躺在你面前奄奄一息,你却无能为力。
  常得贵木着一张脸,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何素雪觉得那是见怪不怪的麻木,不是说他还兼职着军医么,比这还恐怖的外伤都见多了吧。
  药铺是酉时初吃晚食,也就是下午五点钟的时候,王石头出来通知开饭,这时还有十几个病人没有看,常得贵便让后头先吃,不用等了。
  “小何,跟石头进去吃饭。”
  “哦。”
  何素雪端着倒空的茶壶走进后院,打定主意赶紧吃完再出来帮忙,诊脉开方子她没把握,上柜台帮忙抓药她还是能行的。
  厨房很大,是两间房子打通的,摆了两张八仙桌和八张条凳,桌上的饭菜都是一样的,两碗菜一筲箕烙饼一盆稀饭,何素雪没闻到肉味。
  两碗菜分别是大白菜和酸菜,不见油星,放了很多辣椒,又辣又咸,男孩们就着稀饭和杂面饼子,吃得呼噜呼噜的,何素雪就有点难以下咽了,很少往菜碗里伸筷子。
  焦婶注意着她呢,走过来问:“可是不好吃?”
  何素雪脸上有点发烫,不好意思地低头,“不是的焦婶子,我吃惯清淡的,这菜有点咸……”
  “不咸呀,呃……”邓小虎嘴巴含着饼子嘟囔,被邓小礼重重踩了下脚背,什么话都噎回去了。
  焦婶若有所思地看着桌上的菜碗,“哦,那婶子明天少放点盐。”
  何素雪抱着焦婶的胳膊蹭蹭,“婶子真好。婶子,我娘说过,人吃盐吃多了,会把肝肾吃坏的,咱们往后少放一点点,可好?”
  焦婶拍拍何素雪的胳膊说好,“婶子听你的,给掌柜的省点盐钱。”
  何素雪乐呵呵重新拿起筷子,焦婶把另一桌的饭菜给温在锅里。
  赵本真暗暗松口气,他也觉得菜太咸了,只是吃人家的嘴软,他不好意思说。
  ***
  新的一月到来了,感谢新老朋友对采苓的支持,晚上给大家加更,请不要大意地投出票票吧。
  

第十四章家学渊源
更新时间2013…11…1 18:01:28  字数:2087

 加更求收藏和推荐票,有起。点账号的亲,帮忙来收一发吧。
  ***
  焦婶子说饭菜管够,可男孩们没有一个去添的,吃完了碗里的,不舍地看着粥盆,都说饱了,倒是陈有亮和两个伙计连吃两大碗粥四块饼子才放下筷子。
  何素雪不禁要对邓小虎几个娃高看一眼,都是心中有数的人啊,不贪心,能节制,知道感恩。
  饭后,邓小礼和张有福等人抢着帮忙洗碗,何素雪拉着赵本真去了前面铺子,她本想着帮把手呢,到了前头一看,病人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后面没有再增加。
  赵本真好像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张口道:“城里晚上要宵禁,天黑就不能在外面走了,被抓到要下大牢的。”
  何素雪站在铺子门口张望,邻近的铺子都在上门板了,街道上空荡荡的,整个城镇萧条阴冷安静,唯一还有客的药铺里面,大家说话都不由自主压低了嗓子。
  最后一位病人提着药包匆匆跑掉,焦婶子告辞回家,毛永盛和方再年立刻关门打烊,账本和钱箱交给林有文,人便退回后院洗手吃饭。
  劈柴烧火的活计都被人抢着做了,何素雪无所事事,就蹲在灶边烤火,常得贵从厨房出来便往对面的病房走,她赶紧地跟上。
  对于这古代的住院部,她早就想去看了,又担心人家说她孟浪,不守规矩,生生忍到现在,里面住院观察的病人都是男的说。
  “大叔,我能进去看看吗?”何素雪歪着脖子眨巴眼睛,开始卖萌。
  常得贵果然受不了这个,马上就点头了,“可以,只要小何不害怕,这个院里你哪里都去得。”
  瞧瞧,才来第一天,就宠得没边儿了,什么叫哪里都去得呀,男生宿舍不能随便进的好不。
  何素雪高兴地应了,跟在常得贵后头进了靠外头的第一间病房。
  现在条件不好,可是常得贵很舍得花钱,进门就是一道厚厚的棉帘子,掀开走进去,迎面就是一股热浪,难怪外面的大灶一边到晚都在烧呢,原来病房这里砌有地龙,要供暖,走进去那个温暖呀。
  暖是暖了,可是味道真不好,何素雪皱起小鼻子,心想这屋子有多少天没开窗通风了?要熏死人了有没有?
  常得贵注意着呢,调侃道:“这就受不了了?”
  何素雪捏了捏鼻子,“大叔啊,我娘说,这养病的地方,不但要干净整洁,还要空气清新才行呀。任是谁,在这臭气熏天的地方住着,心情都没法好起来。这心情一不好了,肝气郁结,好转的速度就减慢了呀。”
  常得贵这下也皱眉头了,“你娘真是这么说的?”
  何素雪重重地点头,“真真的,不骗您。要说也怪了哈,我娘跟我说过好多事,别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偏偏跟医术有关的我记得特别牢。”
  常得贵不疑有它,感叹道:“这就叫家学渊源呢。”
  何素雪心里流汗呐,说谎是个技术活。
  她推开窗户一个小角,空气慢慢流动起来,常得贵站在窗前感受一下,觉得些许凉意无足轻重,心里认可了这个做法。
  “也不用开多久,隔半天开两刻钟就行了。”她补充说道,常得贵就更愿意了,毕竟屋里味道不好,谁闻着都难受不是?
  病房里摆了两张单人小木床,躺着两个晕睡的军人,何素雪是从墙上挂着的袍服和竹甲确认了他们的身份。
  常得贵一边查看伤员的伤口,一边解释:“都是在夺城的时候伤的,就近放这儿了。”
  “哦,伤在腹部?”何素雪凑过去,常得贵正好揭开最后一层棉布,她的眼睛一下子瞪到最大,“这么长的伤口,怎么没缝上!”
  她的声音尖锐到近乎尖叫,带着质问的意思,两个重伤员动了动,连呻吟都没力气,被伤痛折磨了将近十天,他们已经奄奄一息。
  常得贵猛然扭头,两眼暴射出精光,“缝?怎么缝!”
  何素雪惊呆了,没想到,常得贵有刀子有剪子,还有很多奇奇怪怪说不出用途的手术器械,就是没有缝针没有羊肠线,不懂得清创缝合术。
  一番解说,这回轮到常得贵惊呆了,伤口还能象缝衣服一样缝起来,从没听说过啊。
  何素雪遥指伤员腹部那糊了一层金创药的巨大伤口,“大叔,您的止血药和消炎药效果都不错,但是您看,里面的血管损伤太严重,伤药很难渗透进去,伤员一直都在失血。失血过多是致命的,只有缝合起来,才能迅速止血,而肌肉对齐粘合,更容易长起来。”
  何素雪侃侃而谈,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彩,常得贵失神了,差点以为时光倒流,他还在那个洒满阳光的药园里,还在聆听那个人娇嗔般的教导。
  “大叔?您有没有在听?”何素雪伸手在常得贵眼前晃了晃,这人,居然在这种时候给姐走神?
  常得贵挺了挺胸膛,“嗯,小何确实家学渊源呐。能不能仔细跟大叔说说?”
  “当然,可以,我娘让我缝过被狗咬伤的兔子呢,我知道怎么弄。”何素雪一边撒娇卖萌,一边暗地唾弃自己。妞,卖萌可耻啊喂~
  “我娘说,缝针有很多种,简单地说,圆针用来缝合内脏器官,三角针多用来缝合肌肉和皮肤,有那细如毛发的针,能缝合经脉血管……”
  瀑布汗,娘啊娘,今天真是辛苦你了,出场了这么多次。哎,都怪古代不好混啊,聪明人哪都有,一不小心暴露了,你闺女要被人抓去当妖怪烧了啊。
  何素雪小嘴巴拉巴拉,两只小手却隔着敷料在恐怖的创口上扒拉,这家伙挺幸运,伤势看起来很严重,但没伤到脏器,隔着完整的腹膜,能看见肠子在蠕动。
  “大叔,不能再等了,没有羊肠线,可以用绵线代替,缝衣针烧红弄弯,也能用。”
  “还需要些什么,你说,大叔去弄。”
  “还要高浓度的酒,越烈的酒越好,另外清热解毒的汤药随时煎好备用,哦,还有麻沸散,缝针时很疼的。”
  “没问题。”常得贵大步走出病房,大声地呼唤徒弟,指令一个接一个发出去,整个江南药铺都动了起来。
  

第十五章清创缝合
更新时间2013…11…2 8:06:33  字数:2360

 因为要供暖,而且处理病患也时常需要热水,所以药铺里的大灶是比较多的,每排房子至少都有一个,平常都是厨房里的两个专门做饭,另外两个烧水煎药,这会儿常得贵一声令下,各个大灶都迅速烧了起来。
  手术器械要煮,敷料要蒸,清洗创面需要大量的盐水,各种汤药要煎熬,不出何素雪的所料,最难寻的,是烈酒。
  药铺有一坛子备用酒,但是一般的米酒,喝起来也就有点酒味而已,完全达不到烈酒的要求。
  何素雪从窗户里看到关有树换上了军袍,背了一柄大刀,肩上挎了小药箱,往前面去了。
  “大叔,二师兄这是要去哪儿?外面不是宵禁了?”
  “家里没有酒,他得出去寻。放心吧,巡街的都认识他。”
  何素雪一想也是,瞧关有树这身打扮,估计跟常得贵一样混了个军医身份的,现在城里是军管状态,官兵跟军医他就是一家人嘛,再说他出去找东西也是用来救治战友的,人家应该也会给点方便。
  常得贵写了两个方子,让毛永盛和方再年各自负责,一个煎清热解毒的,一个煎补气血的,关有树气喘吁吁抱着个酒坛子跑回来的时候,两碗药都煎好了,其他该准备的也准备好了。
  另一名腿伤的伤员被抬出去暂时安置在隔壁病房,要动手术的伤员名叫刘建,因是神志不清,常得贵跟他说了几句,也不管他听没听懂,就用一碗米酒化开一包药粉给他喝了下去。
  “大叔,是麻沸散吗?”
  “嗯,这是李家的麻沸散。”常得贵意有所指地说道。
  哟,想起来了,真正的麻沸散配方早已失传,后来出现的,都是中医大夫们自行研究的验方。
  在古代,这种重要的验方就是中医世家的祖传之秘,常得贵说是李家的麻沸散,莫非是娘亲李氏的李家?有可能哦,太医世家嘛,没点真本事哪行。
  看来这个常得贵对自己这么照顾,不是没原因的,李家连祖传秘方都教给他了,关系能不好嘛,自己就是爱屋及乌的那个乌。
  常得贵招呼伙计们把病床被抬到了屋子中央,四面墙上各挂两盏油灯,最大型号的那种,但室内光线还是有点暗,勉强凑合着吧。
  刘建喝了药酒,已经昏睡了,喊不醒,针扎也不醒,麻醉效果不错,不过何素雪还是不放心,让伙计们把他的四肢都用软布条固定起来,除了内裤,其他衣物都被除掉了,身体下面垫了新床单。
  术前准备好后,闲杂人等都被赶出去了,病房里只剩下常得贵师徒四人,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