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毒妻-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点。
三皇子现在很想救出自己的母妃。因为京城传信说德妃娘娘哑巴了,而且任由一帮奴才们锐增。宫里皇后娘娘根本不管,皇上也病重。只等六皇子娶正妃之后,想必皇上就该死了。
不然皇上若死在前面,六皇子成亲就得拖一年了。皇后和六皇子就决定先娶正妃,而正妃的人选,就是木大人家的嫡长女木言。听说长相清秀,可是手段了得,在一众千金小姐中,最出众了。
三皇子冷笑,怕是六皇子更看重木家的身份吧!木家相对简单,不会有母族势大的可能性,而且木大人是兵部尚书,掌着天下的兵器,要打仗就必需要有兵器。
六皇弟还能是会选,这么一个大肥肉被他拿下了。三皇子决定派人暗杀木言,不能让六皇弟得到木家的支持,木家人不仅掌着兵部,更是精通各种兵器的锻造。
这者是重点,若木家为六皇弟设计出更厉害的兵器来,那么自己与和王好不容易得来的两座城不就没了。
当然还有一批人手,自然是想法子从宫里把德妃接出来,三皇子不希望自己的母妃死的那么惨。
可是当然也知道虽然自己吩咐了,可是能不能救出来就是两说了,想在宫里弄一下人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德妃,一定被皇后的人盯的死死的。可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母妃受苦,也只能先铤而走险了。
和王和三皇子商量过后,很认同三皇子的决定,木家女必不能嫁出去,如果得不到宁愿毁掉。于是京城就开始骚动了,木家遇刺,可是好在木家男人个个会武功,连府里的丫鬟,也是会拿剑的。
木家虽然损伤,可是一点也不影响木家与六皇子的亲事。和王和三皇子自是气极了,花费心力在京城暗杀,是需要很多的财力和人力的,这次不仅没能成功,还损失了不少人。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能放在京城不让皇后发现的人本来就少,而且还要是暗人,这一下更少了。想到此,和王就想直接把皇后和六皇子刺杀得了。
木言从知道自己会成为六皇子妃后,就一直很淡定,木家懂锻造兵器,这就是木家的资本,也是木家最大的利器。对于六皇子木家是看好的,而且木言嫁给六皇子后,日后就会是皇后。
木家能出一个皇后可是百年难得的大事,所以木家很重视这门亲事。对木言也特殊保护起来,就怕在成亲前出了什么乱子。
而木言自己其实也有些高兴,在众多千金小姐里面,六皇子能选中自己,木言还是很感激的。木家需要一个皇后,同时木言也希望为木家出力,为木家将来的繁盛出力。
虽然皇后之位最是艰信,也很少有人坐的稳稳的,更谈不上夫妻恩爱,儿女成群了。皇后其实就是皇上的下属,为皇上管着所有妾室,帮皇上教养所有庶出子女。
其实说是贵不可言,可是苦处一样不可言。木言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如何做,可是地一定会让自己活下去,为了木家活下去。
没想到果真还遇上这样的事,木家用脚指头也想的出来,这事八成和远在山东的和王分不开关系。不地和王在京城有人手也是很正常的,和王若手里没些东西,敢这么反了吗?
从木家遇刺后,皇后就提出提前婚期,木家人也很赞同。而木言对这位充满争议的婆婆的态度很奇怪,有些害怕婆婆太厉害,会处处压制自己。
可是又知道现在不是婆婆出来顶风头,朝臣们肯定是刁难六皇子。而且不管嫁到什么人家,都会一个婆婆。做媳妇都要面对这些事情的,哪家都不例外。
只是这位婆婆太成功了,成功的坐稳皇后之位这么多年,成功的帮着六皇子挤走所有对手,成功的斗败后妃。更成功的成为这天底下,第一个可以上朝议政的女人。
这样的婆婆,会喜欢自己吗?会不会对自己很严厉呢?木言很担心,可是知道担心无用,自己能做的就是把规矩学好,努力做好自己的本份。
木家和六皇子的亲事,就在皇上下旨后的半个月之内,就这么急急的成婚了。好在宫里大半的宫妃没有了,所有的奴才宫人都可以为六皇子的亲事做备。
虽然匆忙,可是好像也没有太过简单,该有的东西全都有了。倒是木家的嫁衣,几乎是全府的绣娘,日夜赶工做成的。
而木家出了未来的皇后,也让木家的身份水涨船高,木家将来的富贵也不可限量。不少官员都开始有意同木家交好,向木家示好,其实就是向六皇子示好。
谁不知道六皇子现在就是皇帝,只缺一个登基大典罢了。
木言带着木家人的心愿进了宫,成了六皇子妃,而如兰终于如愿的喝到了媳妇茶。
对这个儿媳妇如兰倒没什么不满的,中规中矩,而且端庄大方。就像皇儿自己说的一样,适合做皇后。
如兰也尽可能的交这个儿媳妇,如何打量宫里的事务,慢慢也会放一些手里的权利给她。木言初进宫,虽然有些做的不好,可是却很努力用心的去学。
而如兰自然也知道这个儿媳妇的用心,婆媳两倒相处的相安无事。不过前朝却并不太平了,果然不出如兰所料,和王底下的那些党羽,一点都没放过这次机会。确实拉拢了一些大臣。
六皇子现在觉得母后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能一时对自己是没利可图的,可是从长远看却是收获颇丰。
对于明里暗里与和王有书信来往的大臣们,六皇子直接在早朝时,就把这些人与和王合作的证据,一一列出来。最后这些大臣们,上定是直接革职了。
而处理完这些人后,皇后就收回了那个箱子,不知道是因何原因。有人说是因为皇后见大臣们现在少了一半,若继续这样下去,会造成朝纲混乱。
也有人说皇后设那个箱子的目的,怕是就为了引和王党羽出动,不然如何把这些人抓住呢?而大臣们慢慢看到皇后的铁腕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见血。而且堵得人哑口无言。
皇后命木家盯紧山东的战事,所有军需用品一定不能断,木家自从与六皇子结亲后。自然对皇后和六皇子更加恭敬,六皇子的好,就是木家将来的好。现在不好好表现,等到六皇子站稳脚了,木家再如何表现,也收不到现在的效果了。

☆、第五百八十章 选拔人才

而朝中的大臣们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反对皇后,可是却时不时会用一些事情刁难皇后和六皇子,说白了,就是这些人抱团了。想用这样的法子逼皇后退朝罢了!
六皇子一脸忧心,“母后,这些人太气人了,完全无视咱们。”
皇后意味深长一笑:“皇儿,这也是你父皇为何多年苦心经营,一定要把皇权揽在手中,就是不想每天上朝面对的,都是咱们现在面对的局面。永远只能做一个不啃声的皇帝,看着大臣们折腾。”
六皇子也听说过父皇当年的事情,可是却很难把当年的父皇和现在的父皇联系在一起,总觉得不是一个人。“母后觉得现在咱们受制于这些人,如何才能破局呢?之前他们分明支持皇儿的呀!”
“皇儿,这就是你的天真的,他们支持你,不过是希望从你身上得到更多的好处罢了。若你不能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凭什么听你的,凭什么再支持你。
这些人当初支持皇儿你,就想着皇儿你无母族背景,更好拿捏。可是现在你没能给他们要的权利和地位,这些人肯定会变脸了。这就是人的现实,你该看清楚,也该早明白。”
六皇子看着母后,眼睛里闪着光。“母后,儿臣觉得跟您学的东西,是儿臣这么久以来,都没想过的问题。
儿臣虽然也知道这些大臣想得到好处,可是从没想到过,他们会因为儿臣不放权。就抱团故意刁难儿臣。儿臣觉得大臣就是该为儿臣服务的,不是该另有所图的。”
如兰温柔一笑:“你说的没有错,大臣本来就是为你服务的。可是人性本自私。
有些人站到他该有的位置上后,就会想得到更多。这也会有了许多大臣们开始站队,支持给他们更多好处的皇子。而当皇权受制于人时,皇儿你要做的就是换人,换掉这些想控制你的人。”
六皇子满意一笑:“母后想换人,儿臣也想换,可是朝中什么人可用。什么人不可用。儿臣一时也拿捏不准。”
如兰看着还天真的儿子,知道他想成为一个帝王,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母后想每年开一次科举。选一些新的人才,而开投科举的题目,不要用那些老八股文,母后想用咱们现在的困局为题。谁能为咱们决绝困难。咱们就用谁。”
“母后,您的怎么想到的。为何皇儿就想不到呢?若真这样,朝中那些老臣,咱们可以大换血了。”
如兰摇摇头:“不行,皇儿急不得。一步一步来。老臣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比年轻人稳重,比年轻人经事多。
经验上年轻人不能与老臣相比。所以选上来的人,咱们还必需重新的筛选。才能选出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母子两人谈了好久,直到入夜了,两人一块用过晚膳了。如兰才回到凤仪宫,六皇子却继续留在自己的寝宫看折子,细化皇后之前的提议。
如兰觉得自己可以提出想法,可是必需要儿子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执行,自己去判断对错。自己不可能永远跟着儿子,他终归是要长大的。
夜里如兰又命宫人炖好人参鸡汤,派人送到六皇子宫里,六皇子是个务实的孩子,但凡自己说下去的事情,这个孩子都会认真的想,认真的去做。怕是这一夜又得忙到大半夜吧!
当娘的自然心疼,这汤水就是必不可少的。身体才是一切事情的本钱。位高权重,可是相应的付出的代价也大,不可能安逸度日就能做一个好皇帝。
沐玖到了山西最靠近山东的边界,才知道战事比自己想像的艰难,首先就是当地的百姓,对于皇帝的统治不满。这也是必然的,皇帝晚年一直不务正业,只钟情于女色,如何能管百姓的死活。
自己虽然握着权利,可是皇上不务正业,下面的官员也是阳奉阳违。老百姓的苦难没人能看珐,而和王正是看到这一点了,他从山东的商户入手,让商户发动老百姓,一起开了城门。这才让山东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其拿下。
想要对抗和王,还必需要从京城的政局入手,老百姓的负担一定要减轻。贪官一定要杀,不管背后的后台多硬,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心勾回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沐玖立马写信,让人直接送到京城了。希望京城的开势兰儿能稳住,不要让那些老臣们拿捏住才是。这些老头子们,个个贪的腰包满满的,就该让这些人出点血。
山西需要一笔银子,在各地设施米点,同时米价必需降下来。老百姓们呼的上饭了,就不会冒着危险去造反了。
和王收服的军队,大部他都是贪苦的老百姓。老百姓们都怕死,不是逼急了,肯定不愿意造反。所以现在要把山西稳住,同时让山东的老百姓看到山西的变化。
打仗是必需的,可是人心也必需拿夺回来,不能让和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样一座一座城池攻破下去。
很快就可以到京城了,和王兵力就那么一点,重点却在攻心上。他把当地不服他的官员全杀了,贪官也杀了,这下老百姓肯定会觉得和王是好人,肯定愿意跟随他。不得不说,和王采用了攻人心的战术。
和王和三皇子对于沐玖的到来,心里也很是担忧,此人一直跟随皇上,多年来争战不少。不然也不会封侯,而且还在朝中手握重权。这么多年一直帮皇上打量朝政,相当于他把持的朝廷。
所以此人到山西后,肯定会对战势起到改变。所以和王和三皇子陷入僵局,是继续走攻其不备的方法,还是强攻呢?说到强攻,和王和三皇子都没什么信心。
而山东的老百姓,也因为听说镇南侯亲自来督阵,所以人心慌慌,老百姓都怕死呀!军队里大半都是周围穷苦的老百姓,他们不想死,想要好好的活下去。
所以真要发生战事,到时候还不知道会不会有逃兵呢?和王和三皇子心里没底了,现在最怕的就是真开战,若两方只是僵持着,对和王和三皇子倒是更有利一些。
三皇子不希望好不容易得来的两座城,就这样轻易让沐玖夺去了。所以三皇子提议,让和王派高手去刺杀沐玖。和王虽然觉得此计可行,可是却风险太大了。不过目前为止,也只能先这样试一试了。
山东的老百姓们虽然当初开了城门让和王进城,可是现在才发现,和王好像根本没有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说不好听的,该受穷还是穷,并没有因为和王的到来而有所改变。
相反因为其它相临城镇的阻膈,使得山东的不少特产根本卖不出去。商人们开始觉得山东这样一直让围着,对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浏城没有山东这么经济繁华,所以暂时还看不出问题来。可是山东城里的商人们,特别是长期靠贩卖山东的货物到其它城市的商户,基本上生意就瘫痪了。
现在这些商人才知道,稳定的局势。才是他们安生立命,挣到银子的根本,而不是靠着支持任何一个人造反,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地位。现在在山东城内,商人的地位是提高了,可是没有银子挣,地位再高有什么用呢?
不过是守着一个死的身份,坐吃山空罢了。而且和王对商人的盘剥很重,要求商户交税,而且很重。商人们对和王越来越不满了。
不过和王的人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言明,但凡跟着他一起谋反,或者但凡沾到边的人。若不一直跟着他走下去,结果就是死。大龙的小皇帝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商人们突然觉得限入两难的境地了。
而京城的六皇子下旨三个月后,立马开始科考,而且考试的内容只与时势有关。若能博得头名,立马可以随侍六皇子左右。这天子近臣的职位,让天下读书人兴奋不已。
以往就算高中,也只能去外地做个小县令,然后有关系就能上,没关系就能一辈子守着七品小官的位置混。这也让不少读书人对官场冷心,弃文从商的不在少数。
这次六皇子下的旨意,一下子激发了所有读书人的斗志。结果当前六皇子与皇后在朝中的困局,明白的人就知道,这是六皇子要选拔他自己的人手,慢慢替换朝中的老臣。这是难得一见的机会,一定不可错过呀!
当然消息也传到山东了,就算山东封团的再严密,也会有外界的消息传到城里。
而读书人家就后悔了,不安了。若山东没被和王控制,这次机会就可以大展身手了。可是现在只能看着这次机会错过了,山东的读书人很不甘。学子们就聚在一起热议如今的局势了,山东城内也是燥动不安。
和王的谋士就提出,在山东城内和浏城内,也举办这样科考。和王也很怕这些读书人,惹出什么乱子来。所以立马就采用了谋士的提议,可是当山东城里贴出这样的告示后,居然没有几个人来参加。
原来这些读书人自命不凡,觉得在山东城内无法比出真水评,本来山东城内的才子就哪几个,早就一清二楚,还有考的必要吗?

☆、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服气

山东城内的事情自然也传到沐玖耳朵里了,没想到京城任何一个正确的举动,都会影响到这边的战局。沐玖以经发现,山东的老百姓其实最需要的是安定,而不是战事。
所以沐玖觉得从山西开始,把围着山东的几座城,全部开始一一着手。首先就是要安定民心,同时也要向山东的老百姓传达一个意思,就是新皇一定会改变大家的困境。
自古就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和王是靠煽动山东商人的贪念,才让商人们勾结官员,把山东的城门大开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让山东的老百姓们知道,山西还有其它城的老百姓,可以过比他们更好的日子。他们更定就会排斥和王的统治,到时候想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