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毒妻-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顾德妃的就是先三皇子妃,自从皇后让她照顾德妃后,她就与德妃在长春中过着幽居的生活。
而三皇子妃从以前的怕德妃,到现在成天拿德妃出气。若不是德妃母子,自己也许可以嫁一个寻常人家,过着正常的生活,哪用像现在这样,像一个活死人一样,守着一个疯婆子。
所以先三皇子妃,每天不是欺负德妃,就是诅咒德妃。因为她以为只要德妃死了,她自己就能离开皇宫了。就能得到自由了,可惜不管德妃死没死,她都只能留在这深宫里。
德妃坐在枯树下,头发早就花白了。一脸的皱纹。眼神呆滞,毫无光彩,身上瘦的只剩一层皮了。
这样的疯妇与民间的老妇人没什么差别,可是谁能想到,这就是曾经的德妃呢?曾经慕容侯府风光无限,也全是靠这位德妃娘娘。
德妃本来想装疯,等到三皇子成事后。自己就可以做太后了。所以为了太后梦。德妃一直苦苦的等着,等着自己的儿子救自己。可是德妃万万没想到,自己不惜装疯的结果。是皇儿也离自己而去了。
而皇儿唯一的骨血,秀妃产下的九皇子,也随秀妃一块去了。这世上再与自己一丝的牵挂了,德妃看着那高高的树。看着天上的白云,突然好像回到了当年。自己依在先帝怀里,一脸的娇媚,身边是可爱的皇儿。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呀!
是从何时开始,这一切都变了呢?是从自己想要皇后的位置。还是从自己连亲弟媳妇也逼死呢?还是从自己进宫那一刻开始,就决定了今日的命运呢?
当宫人们发现德妃时,她已经死在长春宫的大树下了。看样子想必死了许久了。身上早就硬了,一点生气也没有了。
如兰听完宫人的禀告。只说了一句话:“以德妃的尊容葬下吧,三皇子不得入皇陵。本宫要让德妃永远也看不到她的儿子,把她们母子分的远远的。”
那宫人知道太后与德太妃当年的恩怨,所以一点也不意外,只是先三皇子妃还在宫里呢?“太后,不知那位该如何处治呢?”
“让她去皇陵守着德太妃吧!”那宫人听完,立马恭敬的退下,这守陵可比去陪葬厚道一些,至少还活着吧!
可惜的是,这守陵就是一个活死人,成天与死人为伴,虽然有吃有喝,可是却无任何的自由,这样活着与死没什么差别。
太后虽然说了按德太妃的标准入葬,可是宫人们全都是明白人,谁不知道太后这话只是说着好听,其实太后半分也不想沾手。全都推给太后身边的大女官,红叶姑姑了。
而红叶姑姑一个奴才,能办出多大的动静来呢?而且那位红叶姑姑一点也不想费心思,直接又吩咐给下面的宫人了。而下面的宫人又推到下面的宫人。
到最后德妃的灵堂虽然建在宫里,却是宫中最偏僻的地方。而皇后与太后也懒得管,皇后知道太后对德太妃有仇,更加不想理会这事,没得让太后对自己有意见呢?
而德太妃的灵堂居然没有一个命妇,一个妃嫔去哭陵。而办此事的宫人实在没法子,只得寻几个太监宫女来充数了。而那些太监宫女们又偷懒。
所以德妃的灵堂连一个鬼影也没有,安静的吓人。想想也是,命妇们个个都清楚当年德太妃与太后的恩怨,如何会冒着得罪太后的风险,进宫来给德太妃哭陵哟?
而后妃本就让太后清散的差不多了,留在宫里的,更是不愿惹事的。所以也不会去理会德太妃,到最后德太妃就死的窝囊极了,同宫里死个太监宫女没舒适差别。
那个给德太妃梳理仪容的宫女,因为太害怕了,也知道没人会理会德太妃的仪容,因为根本没人来看德太妃。
所以直接早早了事,连接品大妆也是偷功减料。而因为前面打仗,本来就需要银子,所以给德妃的陪葬,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到最后完全就一些不值钱的东西,真是能省就省了。
而德妃做为一品后妃,本来该在宫中停灵至少一个月,可是也不知是谁提议的,德妃直接五日后就下葬了。
下葬那日更是冷清,宫里没半个人来送的。宫人们为了充场面,也只能寻宫女来做样子了。
德太妃如此草草下葬,本来该让人说道一翻的。可是京城的百姓却直说太后贤明,这打仗的节骨眼上,所有花费自然是能省则省,活人难不成给死人让路了。
各家都有亲人在战场上,自然盼着亲人平安归来,而朝廷出的银子越多,亲人们在前方吃穿就不必担心。
为了一个死去的太妃花银子,还真是不值得。在老百姓眼里,有口棺材就不错了。
再说了德太妃的亲儿子,龙辉还是叛军,搅得山东与浏城的百姓受苦受难。老百姓们就更不待见德太妃了,连爱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没出门看看。
想想风光一生的德妃,到最后落得如此田地,那些后宫的妃嫔们,无不一庆幸。她们没有得罪太后娘娘,这位太后娘娘看似宽和大度,可是一样的心狠着呢?
你若不犯到她头上,必定事事好说话,可是犯到她的痛处了,死的可会很惨。
就像德太妃,说似按品大葬,可是呢?也只有明眼人心里明白,不过是太后故意为之罢了,这样太后明处占了好名声,同时也让德太妃落了个凄凉。
如兰决定重新派人接爱山东和浏城的后绪事宜,想来想去也没合适人,山东和浏城现在是灾区,老百姓们穷的快死了。所以必需要不贪财,不图利,真心为老百姓的人,才能放心派去山东。
沐玖是行,可是如兰想让沐玖马上去瞳关。把儿子和女儿留在瞳关,每一夜如兰都心惊肉跳。所以想来想去。也只能用这个法子了。
可是朝中合适的人选也就那么几个,实在没法子了,如兰就寻慕容正来问话。
想让他帮自己寻个合适的人。沐玖走后,如兰重用了慕容正,如兰知道正儿正直,一定会好好抚持皇上的。可是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又让如兰心里难受。
可是若真说出自己的身份,怕是正儿只会怪自己贪图享乐吧!或者会把自己想的更加不堪,这世道男人做再风流的事情,也只是玩笑,女人但凡做一点出格的事情,哪怕再嫁,都要受人白眼。
如兰不想破坏了自己在慕容正心目中的形像,再说现在正儿已经过的很幸福了,有儿有女。这不是自己以前所求吗?自己不能太贪心了,只要知道正儿过的好,能多见见他,如兰就满足了。
这辈子自己欠的人还真不少,欠念儿的母爱,欠正儿的事实,欠沐玖的情义。如兰总会自嘲,自己明明不想欠任何人,可是到最后,自己欠的却是最多的。可惜自己只有一个,不然一定要还清所有的债务。
慕容正对于这位厉害的太后,其实一直是比较欣赏的,所以太后提出让自己推荐合适的人选时,慕容正居然决定自己亲自前往。
因为慕容正很想帮助那些灾民,娘以前就爱助人,自己做为娘的儿子,既然手里有这个能力,为何不多帮一些人呢?
全当是为娘祈福吧!@盼着娘能投身于一个幸福的人家,过着幸福的生活。既然自己不能尽到孝道,也就只能如此弥补了。
如兰听说慕容正居然想亲自去,虽然这样好是好,要是灾区到底还有危险,而且还有和王没捉到,也不知道会不会反击。
所以如兰还真是不放心,可是看慕容正那么真诚的样子,如兰又不忍心拒绝了。“太后,臣的母亲一生向善,虽然臣母现在不在了,可是臣还是希望继承臣母的志向,多帮助一些人。
没有百姓哪来的国,哪来的家呢?臣的流金阁若不是靠百姓们的支持,如何也不能做这么大,既然取之于民,就该用之于民。
臣想亲自去,为百姓尽一份力。臣愿捐一百万两银子,为山东和浏城的百姓造福。”
如兰一阵哽咽,还是红叶死命的压着,如兰才能收住自己的情绪。“准,哀家准了!慕容侯如此仁慈,以为百姓为先,该是群臣学习的表率。哀家会让群臣向慕容侯学习,一心为百姓。”

☆、第六百一十二章 整军出发

沐玖接到慕容正会来接手山东与刘城事宜时,总算安心不少了。现在只需等着慕容正到山东,自己就可以重新振军出发,前往瞳关了。瞳关传来的急告,可是一点也不乐观。
就算有皇上亲自督阵,可是大龙的将士比起西域人来说,还是弱了一些。而且西域人对地形非常的了解,又常年在马背上讨生活,反之大龙的士兵,好像过的太清闲了一些。
看来这军队,不仅仅需要一个好的主帅,还必需要重新的训练,不能因为没有战事,就让将士们清闲。
每日的操练时必不可少的,不然如何能应对突然的敌国入侵呢?就像现在与西域人的战争,这是大家从未预料到的。
慕容正是快马加鞭赶到的山东城的。沐玖看到慕容正风尘仆仆的,先是让人安排慕容正去休息。自己则连夜的把山东与刘城的一些情况整理出来,并且把一直与自己处理山东与浏城的事宜人,全都给慕容正留下来。
有慕容正在,至少不必担心有人会发国难财,现在灾民众多,必需要安抚这些灾民,还需要发放振灾银子,还有一些米粮。
而这些粮食和银子,可是老百姓们的命根子。是不能让任何贪官混染指的,所以太后派慕容正来,沐玖自己很放心。
而山东与浏城的老百姓也很放心,这就是流金阁的正东家,人家有的是银子,还管着国库。
而且还为灾民捐了一百万两银子,这样心善,真心为老百姓着想的大官。是肯定不会贪大家的银子和粮食的。
所以老百姓们很放心,而且也很期待慕容侯的到来。慕容侯就是活财神,一百万两银子呀,还有朝廷的振灾银子,这些银子一定可以让老百姓们度过难关。
沐玖第二日就把军队全都清点过了,而之前在山东与浏城内的守将,也全让沐玖收编。这次一起带到瞳关去。
希望这次能给这些人一次机会。一次可以将功补过的机会。当时沐玖传信,提议让这些守城将士们一起去瞳关,太后是同意的。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只要他们真的有心悔改,再用他们又有何妨呢?
慕容正也慢慢接手了山东与浏城的事宜,也明白了,为何太后会派自己来。这里的老百姓太可怜了。可是官员却有大油水,只要稍瀊拿一点老百姓的救命银子。就可以富的流油了。
可是自己根本不需要这些银子,完全不需要。所以慕容正亲自管理这些银两,每一分银两的流向,都要登记。完全让身边的人。没一点捞的机会。
当然沐玖走之前,还是留下了一些兵力,就怕和王重新卷土重来。和王最喜欢攻其不备了。所以必需小心的防范着,不然就容易落人下乘了。
沐玖不知道为何。总是特别的担心和王,总觉得和王不会那么轻易的离开。
这个人宁可放着亲人不顾,也要谋反,足可见其的恨心。所以炑玖也不知道自己离开后,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现在自己必需要去瞳关了,皇上和昌平长公主都在瞳关,瞳关是不能出任何事情的。
这也要说西域人,为何西域人能如此了解大龙朝的内政,第一时间知道和王谋反,知道山东与浏城由自己守着,西域无人做主帅呢?
沐玖觉得这里面必定有所勾结,可是现在没有任何证据,只能慢慢查了。而和王为何能下定决心,不死守着山东城,直接从密道逃跑呢?到底是何人劝说的和王呢?
还是和王自己想通的呢?这里面肯定有问题,现在三皇子死了,想查清楚都难。而和王的亲信,也跟随和王一块逃了。
留下的全只是一些不能接近和王,对和王并不了解的人,所以根本问不出什么有利的东西来。不过那些商人说,和王曾经说过,只有他才了解西域人,才能保护大家不被西域人伤害。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就算和王之前一直守着瞳关,可是也不可能过多的与西域皇室打交道,而和王说的那么自信,难不成和王以前就与西域人打过交道吗?
还有西域王子当年与和王一同进京,然后接着提出和亲,这里面能没问题吗?也许和王与西域早就合作了,只是没人发现罢了。
沐玖坐在马车,带着几万士兵,一起往瞳关赶去。沐玖在心里盼着,希望自己猜的是错的,不会和王真与西域人联手,如果真是这样,也许皇上还真有有危险了。
沐玖一阵害怕,兰儿那么爱所有的孩子,她最怕失去孩子们了。不行只能自己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兰儿,不然兰儿知道了,
定会放下京城的一切,拖也要把皇上拖走吧!可是这样岂不是正中了和王的鬼计,也许和王指不定就在什么地方等着呢?
沐玖一路心事重重,提心吊胆,日夜不停的往瞳关赶着。如果不是因为带了太多的士兵,也许沐玖会走的更快,只是因为一下子几万人,必需全都带到西域,路上也不能出什么叉子,所以沐玖才放慢了他自己的行程。
德妃死后,这后宫的太妃们,也就没几个了。而福寿公主的母妃,淑太妃居然也病倒了。如兰听说淑太妃病倒时,居然放下手里头的活计。派人寻来古姐姐,一块去给淑太妃看诊。
淑太妃也不知是因为皇上走了,还是因为何,这精神是一日不如一日。如兰看着瘦的有些脱形的淑太妃,眼眶也微微有些红红了。
当年她是自己在这后宫,唯一能说的上话的姐妹,可是没想到如今她也不在了。
可是淑太妃看到皇后时,只是一脸的冷漠,然后冒出一句话来。“你就不怕吗?你做了那么多的恶事?多少人因为你而死,你为了手里的权利,害了多少人,算计了多少人。”
边上陪着的福寿一脸的为难,母妃不是一向与太后亲近吗?为何这些年却搞成这幅田地呢?太后也不让自己轻易进宫看母妃,而母妃见了自己也是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若是以前的福寿,天真无邪,敢许还真会什么也想不到。
可是现在的福寿,早就为人妻,为人媳,从嫁出皇宫后,很多事情福寿慢慢也明白一些了。就算福寿自己不明白,边上的婆婆和妯娌们说的话,福寿也能慢慢听明白了。
也知道自己的风光来自于太后,父皇死后,先皇并非自己的嫡亲皇兄。肯定不会待自己太过亲近,所以太后才是自己安生立命的根本。反之母妃呢?不过是一个等着老死的太妃,无权无势。
所以福寿开始向太后示好,太后不让福寿看淑太妃,福寿也不再强求了,反而一幅懂事女儿的样子。
时常会送些小东西进宫,孝顺太后,讨好太后。福医不知道为何自己居然这么快,就学会去讨好一个人,然后也明白这朝政的风头往哪里吹。
也多少知道一些父皇的死因,肯定与太后有关系。可是偏偏母妃想不开,非要死拧着不放。现在当众惹太后不高兴,还不知道母妃死后,这后事会让太后弄成什么样呢?
虽然三皇子有罪,可是德妃没让父皇下罪,所以德妃还是德妃。必需要一品正妃的标准入葬,可是呢?
德妃的身后事有多惨淡,怕是全京城无人不知吧!福寿,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若太后也那般待母妃,自己该怎么办呢?
如兰一脸尴尬,没想到淑太妃到现在,还在怪自己害死皇上。可笑,不是你是就是我亡,凭什么自己就要死呢?皇上做了恶事少吗?她害了多少女人的青春,断了多少人的梦。
可是他却一点错也没有,有错的永远是自己。而淑太妃是看着自己一路如何艰难的走过来,如何艰难的走到今日,可是她也在恨自己,在怪自己。这世间怕是没人了解自己,没人明白自己的苦处吧!
如兰自嘲一笑,冷淡道:“既然淑太妃不想见哀家,哀家就先行一步了。古姐姐好好为淑太妃把脉吧,就当念着当年哀家与淑太妃的情份吧!”
哪知道淑太妃却冷笑道:“不必了,什么情份,我真是后悔与你这样恶毒的女人交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