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人无疾-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有可能是父皇想借此做些什么,索性拉了二哥下水,但可能性不大。
  三位皇子,原本自己实力最弱,登上皇位的可能性最低,但因为两位哥哥都变弱了,自己反倒变得显眼起来。
  一旦大哥出事,二哥又有了什么麻烦,正如几位太妃所说,为了让二哥顺利上位,必须要做出更大的动乱。
  父皇身边强手如云,兵部和军权又牢牢掌握在父皇的手中,方家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最有可能的,就是对自己下手。
  无论他对方孝庭态度如何,方孝庭对他都不会留手,说不得之前他在东宫里遇见泼热水的那些死士,都有可能是方党的人马,现在自己除了小心谨慎,似乎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应对。
  “殿下,可否移步一叙?”
  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刘凌睁开眼,眼前出现的是一副和魏坤长相有七分相似的面孔,正是魏坤的父亲,方国公魏灵则。
  “方国公有事?”
  刘凌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跟着方国公到了一旁。
  “实在让殿下笑话,臣并不是老找殿下打探什么消息的……”
  老国公脸皮涨得有些发紫,显然是不好意思:“老臣的儿子既然被带走,一定是做了什么不妥当的事情,老臣不愿问,也不会求情……”
  “只是坤儿被带走时刚刚入夜,和家中几位侄子侄女玩的忘了进晚膳,如今又已经是进早膳的时候,估计也没有进食,人不是铁打的,几餐不用,精神又绷着,万一熬坏了身子……”
  他叹了口气,对着刘凌连连拱手:“老臣想着,如果不肖子被陛下送回了东宫,就劳烦殿下记得膳食之事,为老臣那不肖子准备些吃喝……惭愧,老臣请求殿下的事情竟然是这么不……”
  “没有,您是个好父亲。”
  刘凌心中感动,并不觉得他小题大做,反倒记在了心里,对方国公也升起了好感:“我会记在心上,一散朝就让宫人准备好热粥和膳食。我二哥昨天半夜也被召去了,如果没有进食,这个时候应该也饿了……”
  他对方国公回了个礼:“魏侍读对我大哥一直忠心耿耿,照顾他细心入微,人人都看在眼里,必不会出事,您且放宽心。”
  “哎,我那儿子……”
  方国公连连摇头。
  “确实是个忠厚的人,就是八杆子打不出一个……一句话,就怕有话也说不清楚,反倒惹祸。”
  “不……”
  “陛下到!百官入朝参拜,上朝!”
  赞者一声高唱,打断了方国公和刘凌的话,刘凌急急忙忙对方国公拱了拱手,返身就入了宣政殿。
  方国公整了整衣冠,收起戚容,若有所思地也跟着进了殿。
  会不会武,是不是宅心仁厚没看出来,但说话滴水不漏,又有礼有节,确实不像是冷宫里被苛待出来的。
  莫非陛下早有安排,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只是幌子?
  如果真是这样,那倒要早早安排了……
  百官入了殿,参拜过后,还未等两位宰相奏读议事,坐在御座上的刘未就以及开了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站起身,面若寒霜,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倦之色。
  最近一段日子,对他来说是多事之秋,先是袁贵妃出事,然后是刑部和大理寺共同搜集方党的罪证,每天都有无数证据和消息暗暗传进宫里,逼得他不得不连夜处理,昨日夜里又出了大皇子的事,更是乱成一锅粥。
  他甚至都觉得是老天爷在玩弄他,好生生的事情,非要弄的一波三折,就等着他功亏一篑,好惹上天嘲笑。
  想到这里,刘未心中生出一股郁气,眉头更是紧锁。
  他紧紧注视着百官的神情,丢下一句惊天霹雳。
  “昨天朕的大皇子在蓬莱殿遇刺,如今还在昏迷不醒中。”
  喝!
  “什么!”
  “咦?”
  霎时间,朝中哗然一片,简直像是炸开了锅。
  刘凌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惊得张口结舌,看向父皇的表情也是不敢置信。
  蓬莱殿是袁贵妃的地方,即使她死了,也都是她的宫人,谁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刘恒下手?
  谁会这么做?!
  谁又有这个本事?!
  大概所有的朝臣想的都是如此,望着刘未和刘凌的表情也是各有不同。
  刘未站在宣政殿最高之处,对殿下所有人的表情一览无遗,自然也不会放过方孝庭和吕鹏程脸上的错愕之色。
  “大皇子遇刺”之事只是他用来诈人的,为的是看看朝臣们的反应,但现在见到所有人几乎都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弄的他也不太确定起来。
  左右刘恒没有醒,刘未也不愿放过这个机会,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自朕下令为老大封王纳妃以来,先是袁贵妃遇刺,而后是老大在蓬莱殿里离奇出事,可见宫中已经大不太平,有不少意图谋逆之人正对着朕的卧榻之侧虎视眈眈!”
  “陛下息怒……”
  “陛下多虑了……”
  “愿为陛下分忧……”
  刘未深吸了口气,冷着脸继续说道:“既然有人不愿意老大纳妃就藩,朕就偏偏不能让这些宵小之辈如愿。民间素来有‘冲喜’之说,老大现在昏迷不醒,正是需要喜事冲一冲的时候,诏令宗正寺、太常寺今日便给出肃王妃的人选,由朕亲点,三日之内,举行大婚!”
  哗!
  大臣们简直要疯了,出列直谏之人此起彼伏,都是如此纳妃太过荒诞的意思。
  “如果老大出事,连亲事都没有,难道是要日后九泉之下做一孤魂野鬼吗?”
  刘未恨声开口,打断了所有人的谏言。
  “就算他日要过继其他兄弟之子代为祭祀,也须得是个成年、有王位、有妻室的皇子,诸位爱卿大多都是已为人父之人,难道就不能考虑一下朕的心情吗?!”
  “陛下,这样对于即将成为肃王妃的女子来说,是否有些不公呢?”
  方孝庭下手一位官员冷不防出了声。
  听到这样的话,刘未斜觑了他一眼,冷冷地开口。
  “能为王妃,是被选中之人的荣幸。”
  陛下您就不能考虑考虑我们这些已为人父的人想什么吗!
  在场许多官员家中都有女儿,闻言又气又悲,谁愿意自己的女儿得到这种“荣幸”?
  气愤间,众人又忍不住频频看向太常寺寺卿和宗正寺寺卿,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一下了朝就要和他们关说关说,哪怕欠下人情,或是破费财物,也千万不要将自家适龄的女儿名字报上去。
  一时间,朝堂上人人无心朝政,不停分神,就连北方大旱这样的事情都没有提起多少人的注意,还是户部连续三次提醒,才重新回归到议程上来。
  刘凌立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抚着腰带上的玉带扣,有些不敢相信大哥的命运就被这样随便的决定了。
  父皇甚至连他死后以兄弟之子为嗣子继承香火的事情都想到了,还要和民间一般冲喜……
  究竟情况已经坏到了什么地步?
  ***
  蓬莱殿里,像是荒唐的玩笑一般的冲喜旨意,竟像是有了用一般。
  已经昏迷不醒到让人生不起什么希望的刘恒,静静睁开了眼睛。
  “大皇子醒了!来人啊!殿下醒了!”
  李明东又惊又喜,连连高呼。
  “快去通知陛下!快去通知陛下!”
  此时刚刚是下朝的时候,刘未一得到消息,连书房里的大臣们都没管,就立刻飞快地赶来了蓬莱殿。
  只是片刻后,无论刘未再怎么有了心理准备,也忍不住咆哮出声。
  “你们给朕说清楚!为什么朕的儿子成了个木头人!!!”

☆、第93章 失魂?招魂?

  刘恒醒来之前,李明东就已经陷入了惶惶不可天日之中。
  他虽少年成名,家学渊源,但他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和历经三朝的太医孟顺之比,自己的经验还嫩的很。
  孟顺之在杏林之中简直就是个神话。
  他少年时深入各处毒瘴毒物横行之地,救治过无数百姓,后来秦州瘟疫,赤地千里,人人避之不及,他却孤身进入疫区,组织起当地的郎中们治病救人,成为人人敬仰的“神医”。
  当年张家为杏林魁首,可他进入太医局后,不但没有受到打压,张家子弟反倒对他恭恭敬敬。他一步步登上太医令之位,几番起落,虽说宫里人人都说他给袁贵妃为虎作伥,坏过不少人命,可要能让这些贵人服气用他,没有真本事是不可能的。
  从放完血让刘恒面色如常后,李明东就开始挣扎该如何让孟太医不去告发他这治法的弊端,虽然他也不知道孟太医是故意这么说吓他,还是真的事实如此,不过他知道,只要孟太医向陛下这么说了,不管他做的对不对,但凡大皇子有事,他就要被推出去做替罪羊、出气筒。
  李明东端坐在大皇子的床前,脸上早已经没有了那般得意之色,眼睛一动也不动地望着孟太医的背影。
  终于,当孟太医单独一人离开殿中,要去外面吩咐药童研磨一味药剂之时,李明东悄悄地跟上,半路上把他截下,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小子适才得意忘形,实在该死,求太医令救一救我!”
  李明东要是从头到尾狂妄无比,孟帆反倒会高看他不少。李明东未满而立之年就能入太医局,本事肯定是有的,年轻人恃才傲物又不甘人下也是正常,但在人前狂傲在人后卑微,自是入不了孟太医的眼。
  “李太医实在是太看得起孟某人,如果孟某有善后的法子,难道不知道和你用一样的办法救人吗?正是因为我也解不了这个弊端,所以才会一直沉默。”
  孟太医依旧是万年不变的冷山脸。
  李明东低下头,掩饰住眼睛里狡猾的光芒:“小子不是求太医令出手相救,而是陛下那里……”
  “李太医,你是不是不明白太医局是什么地方?”
  孟太医被气的笑了出来。
  “这里是绝对不可能一步登天,但行错一步,却是在劫难逃之地!从你入太医局开始,多少太医对你耳提面命,你以为他们是啰嗦不成?!”
  李明东听到孟太医的话,缓缓抬起头:“太医令的意思,是不会替小子掩饰,是不是?”
  “是如何,不是又如何?”
  孟太医皱了皱眉。
  “本官还要吩咐药童磨药,少陪了!”
  “如果您要在陛下面前陷害我,我就把你给三皇子开补药,意图让他虚不受补的恶行告知陛下!”
  李明东露出怨毒的表情,一点点立直了身子。
  “你说什么?!”
  孟太医的冰山脸终于有了些表情。
  “我说,你一直给三皇子开一些奇奇怪怪的药方,有些甚至是滋阴之物,根本就不适合这个年纪的孩子……”
  李明东自认为抓住了把柄,笑的也张扬起来:“鄙人有爱翻看医卷的情况,从一入太医局起,就将太医令您所有经手过的方子和医案都抄了一遍。原本,鄙人是敬仰太医令的医术,想要从中学会一些本事的,谁想到,杏林妙手的孟太医,居然也会开那种狗屁不通的方子……”
  孟太医这才明白李明东在说什么,心中有些哭笑不得的同时,也为此人的性格和手段深深头疼。
  这人既狡猾又愚蠢,既狂妄又小心,各种矛盾的特质居然都出现在他的身上,真让他这么留下去,假以时日,说不得太医局里都要翻个天地……
  不能让他再留了!
  孟太医心中冷笑,面色平静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用畅快的表情滔滔不绝着。
  “三皇子才多大?恐怕都没有成人。您给他开那些药,恐怕是想他毛发不丰、声音尖利,丧失男儿的威武之气吧?那些滋补之物,都会让他出现阴阳失调的情况,说不得还会留下病根。啧啧,我知道孟太医您不是这么恶毒的人,那您是受了谁的指使?恐怕是袁贵妃吧?”
  李明东笑的猖狂,“非但如此,之前您为后宫诸嫔妃开的补药,也有许多存有弊端,长期服之,反倒会出现反效果。这些不知陛下知不知晓?”
  孟太医一言不发,面无表情。
  李明东说了一阵,见孟太医既没有露出担惊受怕的表情,也没有恼羞成怒,就像是听着别人的故事一般毫无反应,脸上的猖狂之色也一点点收起,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为何他一点都不害怕?
  难道这些事情陛下都是知道的?
  还是……
  刹那间,原本还胸有成竹的李明东,瞬间动摇了起来。
  “不知所谓。”
  孟太医丢下这句话,摇了摇头,负手离开了原地。
  只留下脸色铁青、眼中满是挣扎之色的李明东。
  午时过后,刘恒醒了,可醒了还不如没醒。
  从醒来开始,刘恒没说过一句话,无论刘未也好,其他人也好,不管怎么和他说话,他都没有一点回应。刚开始的时候宫人们没有伺候好他,甚至还让他在身上便溺了,慌得一干宫人忙的焦头烂额,就怕皇帝发现出现了这种事情。
  待刘未赶来,看到睁着眼睛,却像是失了魂一样的儿子,当然是根本无法容忍,当下里就咆哮着出声。
  “你们给朕说清楚!为什么朕的儿子成了个木头人!!!”
  在场的许多太医都是听到过之前孟太医和李明东的那场对话的,皇帝龙颜大怒,有几个太医忍不住就向孟太医的方向看去。
  李明东太不得人缘,品性又差,只要他一出声将锅丢在李明东身上,他们几个就应声,一起踩得他永世不得翻身。
  总要让他看看,这太医局里到底谁说的才算!
  不但这几个太医,李明东自己也依旧是汗透了中衣,满脸紧张地用余光不停扫过孟太医。
  他在赌。
  赌孟太医不会一点都不把他的威胁放在心上,赌他会帮自己隐瞒!
  刘未握着儿子的手,另一只手不停在他眼皮子下面挥舞,见刘恒的眼珠子连动都不动一下,更是烦躁不堪,再见一干太医都盯着孟太医,在他说话之前绝不敢开口,顿时一声大吼:
  “太医令,你医术最高,你跟朕说说是怎么回事!”
  “臣遵旨。”
  孟太医搓动了下手指,思忖着开口。
  “大殿下清醒之前,曾大量呕吐,又吹了一夜冷风,这最容易引发肝虚邪袭之症。此外,虽不知大殿下身上那些血是不是他自己的,但既然见了血,便曾有过神情不宁的情况,这也对心神最是损耗……”
  孟太医斟酌着继续开口:“所谓肝藏魂,如果肝虚邪袭,神魂离散,则有可能患上‘离魂症’。此病暂时没有什么好的药物能够医治,可以先用独活汤、归魂饮先滋补肝肾,养血安神,再想法子。”
  这些解释一出,竟是把李明东之前“放心头血”的弊端给瞒下了!
  众太医心中疑惑万分,不明白孟太医为何要“手下留情”,明明将李明东抛出去是最简单的做法,有这不知分寸的小子在前面承担怒火,他们的压力也要轻的多……
  孟太医何时这般“爱护后辈”起来了?
  一旁的李明东一口气长长地舒了出来,此时他才觉得后背凉的刺骨,浑身上下也在不住的打着寒颤,显然后背濡湿之后又过了风,已经有些着凉了。
  但他这时哪里顾得上这些,他只知道……
  自己赌对了!
  刘未将信将疑地问过好几个太医,这些太医上去轮流诊了脉,发现大皇子确实有“心肾两伤”的情况,而且大概是之前守灵通夕不寐,精血也损耗的厉害,只是因为年轻所以才没有留下什么隐患,不由得心头感慨,也同意了孟太医的说法。
  刘未一听到“离魂症”云云,头部就不停的裂痛。他自己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