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人无疾-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件事,绝不会出什么差错!”
  庄骏了然地笑了笑,一拢身上的披风。
  “袁尚书果然是聪明人!既然如此,本官也要回去了,陛下还在等消息。”
  工部尚书不敢阻拦这位朝中仅剩的宰相,直将他送到了角门,小心翼翼地送上了马车,才倚在车窗边犹豫着开口:“庄相,如今京中这局面下官是越来越看不清了,到底陛下是……”
  他伸出手,比了比二,又比了比三。
  庄骏斜觑了袁尚书一眼,知道他心中实在没底,如今又被逼着投向了陛下这边,更是需要保证的时候。
  他稍微沉默了一会儿,用手指在马车的车窗上轻敲了三下,转头吩咐车夫:
  “走!”
  “是!驾!”
  ***
  刘凌从未觉得日子过的这么“充实”。
  几乎是从上元节过后,兵部的事情开始一下子多了起来,几乎每天每夜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刘凌甚至恨不得向父皇上奏,干脆让自己宿在兵部算了,只是这念头很快就被打消,因为他心里明白,父皇是不会同意他住宿在兵部的。
  因为兵部发现了地方上将领的贪腐和荒疏武备、操练的情况,军队的改革就迫在眉睫,按照雷尚书的话,除了当将领的还能维持个人样,什么都不成样子,恨不得从上到下一起撸了。
  雷尚书现在恨不得天天打起来,军队最好的试炼石就是打仗,甭管能打不能打人数够不够,统统拉到阵上去,用铁一般的手段约束着,大浪淘沙之后,总能留下一些可用的。
  不可用的都死了,再招新兵,又是另外一副样子。
  刘凌心中觉得这种说法有些问题,但看兵部似乎对此都深以为然,认为没打过仗的兵就不叫兵,也只能当做武将的想法和正常人不同,没有和他们争执什么。
  除此之外,刘凌还比较困扰一件事,便是从他回到兵部之后,来拜访他的人越来越多了。
  “殿下,殿下,外面又有人找!”
  戴良匆匆忙忙从外面跑进了衙门中,上气不接下气。
  “是太常寺卿大人!”
  “太常寺卿?”刘凌困扰地皱了皱眉,“我和他只不过是宣政殿外见过几面的交情……”
  “他说上元节那天你救下了他的侄子,所以亲自来道谢。”戴良也有些觉得匪夷所思,“您有印象吗?”
  “上元节那天那么多人,谁能记得是谁?”刘凌不敢怠慢,叹了口气,在满屋子其他官员议论纷纷表情中站起了身,出门会客。
  太常寺卿的母亲是皇帝的姑姑鲁元大长公主,其妹便是嫁给吕鹏程的荣寿大长公主,两位大长公主都不是先帝刘甘的胞妹。
  刘凌其实很不愿意和吕鹏程一派打交道,从他知道这个人是萧贵妃以前的未婚夫后,刘凌就浑身不自在。
  如今的萧太妃是个男人,这吕鹏程无论对冷宫里的什么感兴趣,都注定不能如愿,况且他的行为总是让自己觉得很危险,虽然他一向都对他表现出善意。
  刘凌出了屋子,见到太常寺卿领着两个随员,手中捧着高高的匣子,就知道他和之前不少官员一样,是特地来送谢礼的。
  这段时间刘凌已经接了不少谢礼,刚开始接到这些谢礼的时候,刘凌还有些担忧,还特意为此去请示过父皇,结果皇帝轻描淡写的一句“你收下吧,就当压压惊”,就这么打消了刘凌仅有的一些疑虑。
  就因为最近送谢礼的官员太多,刘凌也没法推辞,以至于兵部他的班房里如今堆满了东西,每天晚上回宫时都要有专门的马车拉回,也算是一道奇景。
  太常寺卿见了刘凌,也没有多做寒暄,大致介绍了下自己侄儿的情况,谢过刘凌那天当机立断的先救了官员,所以他侄儿才逃过一命。
  刘凌自然也是客套了一会儿,命身后已经轻车熟路的戴良接过了这些谢礼,送回了兵部。
  回了衙门,戴良已经在那里开始“拆礼单”了,并非他们眼皮子浅,而是有些太贵重的礼物他们也不敢收,还要记录下来,把单子送到皇帝那里去,好走个明路。
  这太常寺卿不愧是宗亲世家,出手的礼物自然是不凡,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礼物里居然有一把可以做武器的簪刺,外面有一层玉骨包着,看起来只是普通的发簪,用来束发的那种,但其实中间别有玄机。
  刘凌和戴良检查了一会儿,发现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刘凌便随手抖开匣子,直接将那枚簪刺插入冠中了。
  他今年才十三岁,还没有到束发戴冠的年纪。但天家的皇子和民间的皇子有所不同,在六部历练的皇子都是要穿官服的,戴冠就在所难免。
  这太常寺卿竟然送了这般实用又不扎眼之物,也可见用心之处了。
  两人正在议论间,又见外面来了一小吏,满脸疑惑了求见了刘凌之后,向他通报道:“外面来了一个大汉,自称是王家商队的什么护卫首领,来找殿下要回寄存在这里的兵器……”
  商人和士族尚且很少接触,更别说是皇子,所以来了一个商家的下人,还直接点名要找皇子,为的不过是要回东西,也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戴良并不知道刘凌和王七之间的关系,见刘凌有些发怔,便准备替他拒了:“什么兵器?我等会去帮殿下取了,给他送……”
  “不必,我亲自还去给他吧。”
  刘凌知道王七不会无缘无故派人来,当时故意交出武器在他这里保管,说不定都是为了日后找机会再见,所以只是思忖了一会儿,就起身又要出去相见。
  他对那汉子印象深刻,当时他遇刺,幸亏他提早预警,刘凌才躲过了那一记匕首的攻击。连素华都盛赞他内力深厚,恐怕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刘凌一向对奇人异士十分好奇,命人去他屋子的书柜里取回了那把软剑和袖剑,便提着两把武器去见他。
  只见兵部衙门的门外,身材魁梧的汉子像是一尊铁塔一般立在那里,使得路过的官员和差吏都忍不住对他指指点点,还以为兵部新来了什么来报道的武将,只不过没过通报而已。
  也怪不得他们这样想,时人选拔武将,兵法、韬略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比身高、体格、膂力和武艺,毕竟帅才不易得,但猛将却是能后天培养的。所以无论是刘未的金甲卫,还是京中守卫京畿地方的禁卫将领,无一不是人高马大之人,连带着兵部的官员也比寻常官员要高大魁梧。
  也亏得这汉子太像是武将,这么一个引人注目之人站在兵部门口,居然没让人觉得奇怪,只是看到这样一条好汉,忍不住多看几眼而已。
  刘凌也是一样,虽然他身为皇子,却并没有倨傲之气。走到那汉子面前时,刘凌命戴良把两把武器送上,那汉子接了,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复又开始用和看兵器一样的眼神看着刘凌。
  刘凌还未恼怒,戴良先恼了。
  “有你这么看人的吗?你怎么回事!”
  那人并不理会戴良,自顾自地收起软剑,而后对刘凌认真地开口:“殿下,在下是王七的贴身护卫,因为在家中行十四,别人唤我十四郎。”
  这个排行自然是按整个家族算,同宗同族里所有同辈兄弟按年纪排行,以区分长幼。
  能排到十四郎的,说明是一个大家族了,就不知为何他说起“十四郎”时,眼神中隐隐带有悲色。
  刘凌忍住满肚子狐疑,拱了拱手:“幸会幸会。”
  “殿下,在下姓萧。”
  他突然认真地说道。
  “陇右萧。”
  刘凌一怔。
  “天下姓萧的多了去了,哪里有你这样巴巴地凑上来自报家门的!”戴良傻乎乎地咋呼,“既然拿了武器,还请……”
  “上次阁下出声救了我一命,我还没有谢过,能否请壮士移步入兵部,让我好好招待您一杯好茶?”
  刘凌在戴良瞠目结舌的表情中“羞涩”地笑了。
  “兵部没有酒,我也不擅饮酒,否则一定和壮士对酌几杯。”
  “无妨,清水即可。”
  那叫做萧十四的似乎也不明白礼法规矩为何物,迈脚就跟刘凌往兵部里走。
  见这位“武将”跟着刘凌进了兵部,许多兵部小吏都露出了然的表情。
  就说是位将军吧!
  之前毛将军也特意来拜访过三殿下呢!
  入了兵部,进了班房,刘凌刚刚将他引入自己独处的书房,突见得这个汉子手臂一伸,竟直直地冲着他的面门打出一拳来!
  “有刺客!”
  戴良赫然一惊,拿起手边的玉雕就向着萧十四砸去。
  刘凌听到“刺客”时就觉得不好,眼前一记砂锅大的拳头已经近在眼前,连忙使出萧家保命的步法急急退了几步。
  而另一边,戴良举起一匹玉马已经朝着萧十四的头部掷了过去,这一记如果砸中了,不来个头破血流至少也是鼻梁尽断,萧十四一拳陡然收回,脚下滑步一带,也往后急急退了几步。
  这一退,就连砸出玉马的戴良都愣住了。
  只要不是个瞎子,都看得出,这位萧十四的应对方式及躲避的步法,和刘凌用的……
  一模一样。

☆、第123章 撒?收?

  “您居然会武!”
  戴良碎碎念着,又重复了一遍。
  “您居然会武!”
  刘凌此时已经送走了萧十四,见戴良已经念叨了一天了,烦恼地揉搓了一把他的脑袋。
  “你知道就行了,别念叨了!”
  “但是您为什么会武!”戴良瞪大了眼睛,像是白痴一样叫着:“您别糊弄我,我小时候可想学武了,我爹还真找了一个师傅来看过我,给我全身上下捏了一遍后,说不适合。而且一旦学武,没个三五年连花架子都不算,您和那位萧,萧,萧十四过了那么多招!”
  “那是他让我呢。”刘凌哭笑不得,“他那是在喂招,互相试试对方的底细和路数,算不得什么!”
  “您居然说算不得什么……”戴良深受打击:“可师傅们却不肯收我……”
  他快要哭出来了。
  “有些人适合学武,有些人根骨不合适,学武反倒伤了自己的身子。”刘凌见戴良苦着个脸,只能无力地安慰:“再说了,你不是还在东宫里学了骑射了吗?大丈夫学这个也够了。”
  “说的也是。”戴良点了点头,而后一跺脚:“又给殿下您绕进去了!这能一样吗?您怎么会武呢?是不是和那些说书人说的一样,宫里有许多高来高去的武林高手,您跟他们学的?!”
  戴良满脸期待,就差没说“您就让我当了您的师兄弟吧”这样的话了。
  “说书人?宫里有高手?他们怎么说的?”刘凌赫然一惊,好奇地问他:“你都听说过什么?”
  “啊,殿下久在宫中,恐怕不知道……”戴良眼睛亮亮的,用着怀念的语气说着:“那是很多年前的传闻了,宫外的说书人一直用这个做噱头吸引别人听书。说的是高祖当年招揽了一群奇人异士,养在宫中,有杀人不见血的杀手,也有万人敌的侍卫……”
  他抬起头,眼睛一下子变得更亮:“殿下,教您武艺的,是不是这样的人?您就告诉我吧,我保证不告诉别人!我连我爹和我祖父都不说!”
  刘凌知道他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子,闻言语焉不详地点了点头:“嗯,约莫就是这样吧。”
  教他武艺的有太妃,也有萧将军,虽说不是都是九歌中人,但好歹也确实是宫中的奇人异士,这种说法,倒也没错。
  戴良简直要跳起来了。
  “殿下殿下,教您的人还收徒弟吗?我很好学的!真的!我还可以端茶倒水!”
  刘凌就知道他会这样,啼笑皆非地摇头:“收是收,不过除了皇子,他们只收做官的。”
  “什么师傅,居然这么势利……”戴良腹诽了一句,扁了扁嘴,“要,要做到多大的官,才能学?”
  他好歹也是皇子身边的侍从,日后也不是没可能当官,说不定还有希望嘛。
  “官倒是不需要做到多大,只要是就行了。不过这官的名头不太好听,你若愿意牺牲,我可以先替你做主,让教我习武之人将你收到门墙之下。”
  刘凌一本正经地逗弄着他。
  “名声算什么,又不能当饭吃!殿下您说的可当真?什么官,会让您的师傅收我?”
  戴良手舞足蹈的问。
  刘凌摸了摸鼻子。
  “宦官。”
  “什么?”
  戴良一僵,随即恼羞成怒。
  “殿下!这哪里是要我的名声,这明明是要我的命根子!”
  “咳咳咳咳咳咳……”
  刘凌笑到咳嗽。
  把活宝戴良想尽办法支了出去,刘凌关上门,脸上的表情也收了起来。
  萧家居然还有人。
  而他,根本不敢透露他萧逸还活着的消息。
  刘凌在兵部待了好几个月,对于世代将种的萧家有了比之前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个从代国还没建立时就已经名扬天下的将门,在军中的地位,不亚于“军神”,当年因宫变诛灭萧家时,京中禁卫军愤而辞官的足足有一半,各地曾在萧将军麾下当过兵的将领,从此对朝廷心灰意冷的,更不知有多少。
  可以说,如今军队的*、吃空饷、疏于操练等问题,也不无皇帝诛灭将门的影响,至少当年萧老元帅还在时,先帝还时常令他巡视各地军营,一去就是一两年,从未有过这种上下隐瞒一气的情况。
  萧家隐瞒的这么深,甚至淡出朝堂,进入江湖,恐怕是以为京中的萧家人都已经死了的缘故,如果这时候他们发现冷宫里还藏着一位萧家的嫡系,究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会得知。
  更何况那位“萧太妃”,还得了个一身双魂的毛病!
  所以刘凌和萧十四私下密谈一番,实际上也没有谈到什么东西,刘凌只模模糊糊告诉他冷宫里那位“萧贵妃”精通武艺,而后让他摸了摸自己的脉。
  刘凌的先天之气瞒不过学武之人,萧十四伸手一探,便知道了为何刘凌的武艺修为为何不弱,有这种血脉的人,原本就是天底下最适合练武的体质之一,哪怕经脉受阻,但先天之气早已经滋养了身体和骨骼,让他事半功倍。
  而这种先天之气,可以说和萧家息息相关,无论在宫中的是哪位萧家人,遇见这样的体质,都不会袖手旁观,任由他变成一平淡无奇的庸人。
  大概是这种血脉天然自带萧家人的好感加成,萧十四一下子就把刘凌当成了“自己人”,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原来萧老元帅有一弟弟,自小桀骜不驯,性格怪诞,又不喜朝堂,反倒从小追求志怪小说里的侠客生活,一成人后就离家出走,跑去追求他心目中的“江湖生活”去了。
  萧家的祖上原本就是江湖人士,加之并无武林人士那般藏私的做法,家中子弟各个优秀,萧老元帅这个弟弟混了个几年,自称“萧无名”,原本的姓名摒弃不用,居然在江湖中混了个诺大的名头,还在陇右家中的祖地上建了一座山庄,成了“陇右萧”。
  当年萧家出事,萧家上下都被族诛,连萧家的姻亲家中也没有被放过,萧家在江湖里的这位族人跑死了好几匹马,回到京中只看到昔日的柱国大将军府成了一片废墟,简直是痛不欲生,顿时萌生了一个想法,便是把当年还年幼的小皇帝刘未想法子给杀了,替一家老小报仇。
  他入宫行刺,却没料到宫中另有高手,露了行藏后受了重伤逃出宫中,得了少年时家中的世交保护,才算留下了一条命来。
  这世交和薛、王几家都很好,萧家出事时还提早报讯,救了一群被太后征召入京却还没有到达的萧家嫡系军队。
  非但如此,他还在大乱起的时候利用职务之便藏起了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