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人无疾-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否则一到夏旱成虫又生,扑不胜扑。”
  姚霁见刘凌皱起了眉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却见刘凌提起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姚霁凑近案前一看,上面写的是“费钱”,忍不住莞尔一笑,摇了摇头道:“自然是在灾害最严重的地方用重赏,其余地方可以用徭役抵上。”
  这时代徭役很重,成年人都要为国家服几个月的徭役,能够用蝗虫抵掉徭役,相信很多没有受灾地区的人也会前往蝗祸的地方帮忙抓捕。
  “陛下,臣曾记得有雀鸟喜食蝗虫,臣觉得可以大量张捕鸟雀,在蝗虫祸害粮食之地放出,吞食鸟雀。”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官员,话一说出口就有许多朝官露出讥讽的神色。
  “荒唐,哪里有那么多鸟!”
  “我们在讨论如何除灭蝗虫,怎么谈到鸟上!”
  “蝗虫一起,铺天盖地,该有多少鸟才够食尽?又是劳民伤财之举!”
  出声反驳的都是朝中有经验有才干的老臣,那愣头青被劈头盖脸一顿骂,整个人都蔫了,没敢再继续说出话来。
  刘凌也觉得有些荒谬,他挑了挑眉,以手托腮,看似悠闲的在思考,其实面向姚霁那边,在等待她的答案。
  有这么一位神仙真的很好用。虽然作为神仙似乎对蝗虫的危害知道的也不多(不食人间烟火吗),但大概是活的久了(?),能知道很多凡人不曾知道的事情。
  她知道蝗虫的习性,也知道别人是怎么灭蝗的,有些大臣看似有理的方法被她直接就否决了,说是会“破坏水土”,可有些异想天开的主意却又得到了赞同,认为可以一试。
  这种鸟雀捕蝗的提议,是不是也有可能得到赞同呢?
  真是好奇啊。
  姚霁自然感觉到了刘凌注视的目光,不由自主抬头看了过去。
  已经成长得英俊稳重的少年帝王侧着头似是悠闲地出着神,眼睛里有一种疏离的冷淡,就像是听着大人们吵架的孩子根本不会把这些吵架的内容放在心里,只等着结果出现的那一刻。
  疏离和认真两种氛围奇妙的围绕着刘凌,将这个原本就相貌出众的帝王衬托的越发高深莫测。
  如果说之前的刘凌还像是个认真学习努力追赶着“大人”的孩子皇帝的话,似乎接踵而来的灾难一夜之间就将他催成了,让他明白了用不急不慢的态度掩盖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也越发容易让人镇定下来。
  实在是进步的太快了,快的让人觉得有些可怕啊。
  姚霁心中叹了一声,缓缓道:“那个官员很聪明,已经明白了一物克一物的道理,只是他经验不足,没想到那么多鸟雀就算要捕捉也没有那么容易,而且根本来不及送到蝗虫频发之地就饿死了。”
  她摸了摸下巴。
  “不过,鸭子和鹅都喜欢食虫,尤其是虫卵。鸟雀难找,鸭子和鹅却是好找的,而且容易放养和运输。如果你愿意试试,可以尝试下大规模放养驱赶家禽食虫、或在虫祸肆掠之地放出家禽翻找虫卵。只要让它们饿着,它们会比鸟雀更加凶猛,尤其是鹅,本就是猛禽。”
  说着说着,她也来了兴趣,继续说道:“其实蝗虫和蝗虫的卵晒干后也可以喂养家禽和家畜,只是你们害怕蝗神,不敢亵渎罢了。蝗虫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油炸了以后味道和虾子差不多……”
  她说的正起劲,突然见到刘凌脸皮抽动,有些欲要作呕的样子,只好讪笑了一下,闭上了嘴巴。
  姚霁其实也没吃过炸蝗虫,但犹太人的菜谱里有炸蝗虫这一道,据说味道不错和虾子类似,她才随口这么一提。
  刘凌听完了姚霁的话,直起身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对那已经快要蔫成白菜的官员笑了笑,赞赏道:“其实你的法子也有些道理,只是诸位爱卿说的不错,太过兴师动众,成效也不见得有多少……”
  那年轻官员如果说刚刚是蔫了,现在已经是惊恐了,不住地擦着头上冒出来的冷汗。
  “不过鸟雀难寻,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却好找,戴执……”
  “臣在。”
  戴执心头一动,连忙出列。
  “你到了灾区,去买上几百只鸭鹅,将它们饿上一饿,然后放入蝗虫群中,看它们食虫几何,如果吃的够快,就多买些,雇些农人放鸭鹅吧。等他们发现鸭子和鹅可以靠吃蝗虫长肥时,不用你驱赶,也会有人去放的。”
  刘凌见那年轻官员一副惊讶地表情抬起头,还有好心情对他笑了笑。
  “朕不是不会纳谏的人,你想法很好,就是胆子小了点,朕记得你是户部的官员,应该是没有资格上朝的,是因为蝗虫之事被特点来的吗?你叫什么名字?”
  “臣,臣叫田匡!”
  参朝官都是五品以上大员才能上殿,这年轻官员原本确实是没有上朝的资格的,即使能来都是忝居末位连队尾都不能站,哪里想过会被皇帝记住,当场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胸中满是肝脑涂地以报伯乐之恩的想法。
  “臣的曾祖是著有《救荒活民书》的田青林,所以微臣被召来参赞此事……”
  “啊,田太守的曾孙。”刘凌也错愕了一下,他能记得他是因为他过目不忘,每次户部有什么事情,经常能看到这年轻官员捧着大量案集跟在几位户部主官后面,能得到这样的栽培,不是出身很好就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所以才记住了他的样子。
  听说他是悾凼逼谂┭Т蠹摇⒃倬忧嘀萏刂唬话傩粘莆盎钊颂亍钡奶锴嗔种螅趿枰擦巳坏氐懔说阃贰
  这位太守,确实在救灾和赈济上有独到之处,如今代国各地赈灾设立的“粥厂”管理办法,便是他整理出来推行的。
  “既然如此,那戴执……”
  “臣在。”
  “这次救灾灭蝗再多带上这个田仪吧。放鸭的事情可以教给他去办。”刘凌露出自己的招牌微笑。
  “朕相信田大家的后人必定也是能活民救灾的能臣。”
  “微臣万死不辞,一定不负陛下厚望!”
  田匡热泪盈眶,抽泣着跪地接旨。
  “嗯,到了那里,记得送一袋子蝗虫入京给朕。”
  “咦?”
  田匡抹着眼泪疑惑不解。
  “百姓怕蝗神,朕必须做个表率。朕准备炸一盘子蝗虫吞了,若朕食了蝗虫安然无事,百姓也就知道杀蝗虫没有什么了。”
  刘凌像是开玩笑一般说着。
  “朕吃都吃了,喂鸭子也就没什么了。”
  呃?
  刚刚不是还要吐的样子吗?
  姚霁赫然看向刘凌,满脸古怪。
  其实仔细看看,刘凌笑着说这话的时候表情虽然很放松,可是喉间却不停抖动,应当还是觉得恶心吧?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吃虫子什么的……
  姚霁一眼扫去,见许多大臣已经捂住自己的口鼻,想来光是想象就已经让他们难以忍受了。
  但刘凌这样的态度确实让不少大臣敬佩,眼神里全是赞许之意,那田匡原本就抹着眼泪,现在更是恨不得一副生吞几个蝗虫陪皇帝以示决心的样子。
  这样的事情刘凌已经做的很顺手了,半点看不出刻意或有施恩收买人心的端倪,自然对田匡好言鼓励了一番,又继续听从其他人的意见。
  “臣以为,刻意预掘长沟,每隔一定距离掘沟一条,发动百姓敲锣,驱赶,蝗蝻受惊,跳入沟内,即以泥土填入掩埋……”
  瑶姬仙子点了头?
  “准奏”。
  “臣以为,虽然已经有蝗虫祸害,但蝗虫不食芋、桑、菱芡、豌豆、绿豆、芝麻,可以多种这类作物,以防虫害不尽,来年又生……”
  瑶姬仙子笑了?看样子是个有见识的。
  “准奏,爱卿的提议很好,稍后去和户部商议明年劝种之事。”
  “臣以为,在蝗灾过后,还要检查冬月有蝗虫产卵处。冬闲除子一石,可敌治虫千石……”
  “他说的没错,虫卵一旦不除尽,明年惊蛰一过还会复出。”
  姚霁嗯了一声。
  “准奏,冬闲除虫卵者可以虫卵当徭役,这个工部安排。”
  “臣领旨。”
  原本在朝臣们预想中会进行一日一夜甚至更久的议会竟然只用了几个时辰就结束了,很多得到旨意各司其职的官员离开紫宸殿时还迷迷瞪瞪地,像是刚刚梦醒了一般。
  而留在紫宸殿里继续议事的都是有更多众任在身的,刘凌见他们疲累命宫人设了座,备了点心茶水,继续议政。
  关于蝗灾的讨论一直到月上中天才结束,可因为刘凌“胸有成竹”,决断极快,虽然时间冗长,大臣们却没有几个露出疲惫的样子,更没有如往常一样陷入到无休无止地讨论和扯皮中去,每个大臣都神采奕奕,眼神里充斥着“大有可为”的光彩,倒像是意犹未尽,可以再议论个一天一夜的样子。
  他们还想再“谈”,刘凌却笑着摇了摇手:“朕昨日着了风寒,一夜没有休息好,连早朝都险些误了,诸位爱卿还想再议,朕却是熬不住了,诸位还是饶了朕吧,朕可还是个孩子呢。”
  他打趣的话一出,所有紧绷着精神的大臣们纷纷笑了起来。
  这一放松,倦意也就随之而来,几个年纪较大的官员揉了揉眼睛,忍不住打了几个哈欠。
  “诸位爱卿一日的辛苦,朕不敢或忘。等明日,朕就让薛棣将诸位和朕的答问录下来送入刻书院,制成《除蝗疏》一书,存入各地官学的书库,并发往各地的地方官,务必让他们通晓除蝗之法。”
  刘凌轻飘飘的一句话,立刻让几个打哈欠的官员惊得嘴巴都没有合上,露出有些可笑的表情。
  但几乎是一瞬之后,所有人都狂热了起来。
  士人都爱什么?有人说爱财,有人说爱权,但其实都不是,但凡出仕之人,都求的是“名垂千古”,即使不是千古能臣,哪怕能在史书上留下“有德政”的一笔,都足以为之赴汤蹈火。
  文死谏,武死战,盖因如此。
  如今刘凌要以皇帝之尊为他们著书立传,每一个给出了有用建议的大臣都会留下姓名、当时奏言的有用之句,所有官学里的学子要向他们学习,地方官要领会他们的精神,日后千秋万代一旦到了除蝗的时候,都会想起这本《除蝗疏》,以官身著书立传,岂不是快哉!幸哉!
  刘凌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再见有些之前没有说出什么有用之言的大臣捶胸顿足恨不得再说出二三四五六条来,啼笑皆非地连连做出招架不得的手势。
  “好了好了,知道诸位的热情,不过朕真是要休息了。这样吧,明日清早戴执他们才会出发,今夜诸位爱卿要有什么可以补充的,明日可以写了送来朕这,如果有更好的,朕会着人在《除蝗疏》后面添上《补遗》。”
  刘凌一句话,许多大臣摩拳擦掌,看样子回去说不得要挑灯夜战,哪怕没有什么主意也要想出几个主意来。
  此时夜已经深了,刘凌派了金甲卫打着宫中的仪仗和灯笼送这些大臣出宫,将他们送回各自的府上。
  临仙城是有宵禁的,这也是显示皇帝的恩宠,大臣们自是感恩戴德的去了。
  出宫的路上,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起,小声地讨论着今日的事情。
  “陛下,哎,越发了不得了。”
  “谁说不是呢,那样子,有些像是高祖了。”
  “你着说的,像是见过高祖似的!”
  “高祖谦虚纳谏,知人善任,而今陛下才多大?我家那十七八岁的孙子还翻墙头偷看隔壁女郎,陛下已经能独当一面处理蝗灾了,所以说天纵奇才还是有的。”
  因为金甲卫就在执灯,大臣们讨论也俱是些刘凌的好话,至于刘凌“御下有术”、“城府渐深”的话自然不好当面说,但表情里也能带出一二来。
  在一片小声议论里,沉默的庄骏和庄敬父子就越发显得寂寥。
  两人没有回应刘凌求助眼神的事情当然瞒不过许多大臣的眼睛,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平时非常温和几乎与温柔,即便被臣子苛待也不会做出什么反击的皇帝,今日却给了庄相父子一个软钉子。
  或者说,给了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今天一天关于除蝗的议论里,皇帝没有问他们哪怕一句关于除蝗的意见,也没有开口像以前一样问庄骏“庄相怎么看?”
  他就这么任由百官像是儿戏一样七嘴八舌的发言,觉得有用的就让薛棣记下来,觉得无用的立刻就驳回,似乎不需要问庄骏的意见可以做出决断。
  而结果是,其实大部分决断百官们都是信服的。
  如果说这样还只是让庄骏父子面子上下不来的话,皇帝结束奏议时说会著《除蝗疏》的事情就足以让庄家父子羞愧欲死,扼腕终身了。
  后人会怎么想呢?除灭蝗虫,举朝议论,就连户部一个不知名的小吏都给出了有用的意见,中书侍郎的儿子都去主持灭蝗了,可整本《除蝗疏》里找不到另一位宰相和刑部大员的任何一个字?
  是虚食重禄,素餐尸位,还是就是草包一个,给不出什么建议?
  这比当面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良心狗肺还要软刀子掏心。
  是以这一路上,庄骏和庄敬的脸色都难看极了,以至于其他大臣都不敢往他们身边凑。
  父子俩沉默着回了相府,送走了金甲卫,这才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苦涩。
  “是为父太过谨慎,带累你啦。”
  庄骏似是现在才想通了,捂胸长叹,面有痛色。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儿子觉得没什么。”
  庄敬能说什么呢?虽说心中惋惜,脸上却还不能表现出失望,以免父亲心中更痛苦。
  月色下,已值壮年的儿子搀扶着人人都要弯腰尊称一声“庄相”的老父,互相倚靠着往后院而去。
  如霜的月色映照着庄骏长长的剪影,让他的身影显得更加单薄而蹒跚,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好几十岁,连走路都不会走了。
  所谓时也,命也,运也,可机会这东西,明明是给了所有人的,能不能抓住,就怪不得别人了。
  ***
  大臣们都离开了紫宸殿,空荡荡的前殿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清净,只是大殿里的东西为了方便议事被搬了一空,如今人烟散去,显得有些狼狈和冷清。
  刘凌心头重担放下了一半,却没有那么多感春悲秋,表情也没有昨夜那么激愤,倒像是恢复了平日里温润如玉的样子。
  这样子的刘凌是姚霁最为熟悉的,而之前刘凌像是单纯“学术顾问”一样的相处模式,也是身为学者的姚霁最为享受的相处方式。
  没有了刘凌那些仰望神仙一般的期待、没有了对她的暧昧和隐隐的孺慕之情,姚霁反倒越发觉得自己是个真实的人,这小皇帝也是个真实的、一步步学着如何做好帝王的聪明人,一切的感觉都好极了。
  所以等人潮一走,她竟没有形象地伸了个懒腰,笑着对刘凌说道:
  “你今天好厉害啊,那一招《除蝗疏》让他们都快乐疯了,谁这时候敢再说蝗神不可亵渎,怕是要被人撕烂了。”
  刘凌笑了笑,有些害羞的摸了摸鼻子,似乎觉得这样的夸奖有些让他不好意思,又似乎觉得这样的事情算不得什么“有本事”。
  姚霁一见这样的刘凌心中就落下了块大石,她现在才发现自己居然喜欢这样透彻明朗又带着点羞涩的少年,逗弄之心又动了动,只是现在不是流风公主那时,少了些名正言顺的理由,又被她硬生生压了下去,转而提起其他的话题。
  “只是制度再好,也要人执行,现在只希望那戴执是个能干的。”
  应该能用吧?这名字听起来也耳熟啊。
  “朕相信他。”
  刘凌又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