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人无疾-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朱谦有些庆幸地拍了拍胸。“还好我一人吃饱,全家不愁,也不必为谁谋划前程……”
  “正是如此,世上的美人儿,又哪里有我画出来的美人儿更美?”
  王韬笑着抚须。
  “这事也多亏了王韬有这门手艺,只是你那‘丹青第二’的名头不能再用了,也不能让人知道你的这门本事。”
  陆凡面色变得十分慎重。
  “呜呼哀哉!我就这么一个赚钱的门路,还被你这厮活生生堵了!”王韬立刻做哭天抢地状,眼睛里倒是没什么不甘的神色。
  “你喜好丹青子的技法,从小临摹,虽说有七分相似,但毕竟是假的,我当年就曾告诫过你,造假这种事只能骗骗外行,若真遇到大家,难免被识破,恐怕要惹祸上身。好在你一直是暗中假做丹青子的真迹,又有朱谦给你做托,做的比别人小心,如今借此机会正好罢手,左右赚的也够了……”
  “真的够吗?”王韬突然露出认真的神色。“为薛家平反,为士林正名,为寒门立志,此路何其任重而道远……”
  朱谦和陆凡皆露出肃然之色。
  “……就凭我等,哪怕散尽家财,恐怕也抵不上那些权贵手指中漏出来的一点财富、一句关说……陆凡你资助着那么多寒门士子,朱谦你到处搜集书籍请人誊抄,若全凭俸禄,又能支撑多久?”
  王韬眉头皱的极深。
  “真的非要断了这条路,没有其他法子吗?”
  “此乃违背君子之道,权宜之计罢了,我等如今想要匡扶大业,必须得小心谨慎,不能因小失大。虽说这样会穷一点……”陆凡苦笑,“穷就穷吧,我们再想办法。”
  “你总是有道理的,既然你说这样不可,那我就罢手吧。”
  王韬回的也干脆。“我临摹丹青子这么多年,神仙图也就只见过这一副,而且还是丹青子大成之作,已经死而无憾了。”
  “……而且通过研究丹青子的《东皇太一图》,我已经对自己的画技又有了新的感悟,再给我十年时间,即使我超越不了他,未必不能成就自己的名声,仔细想想,也许这正是上天给我的一个契机,让我摆脱丹青子对我的影响……”
  王韬反过来还安慰劝他如此选择陆凡。
  “你说的没错,一直模仿别人,永远无法达到自己的‘道’,不过是跟风者罢了。”陆凡欣然长笑,“你画人的眼睛已经神乎其神,那副《东皇太一图》被你改了眼睛,看起来倒比原作更要传神几分!”
  “惭愧!惭愧!”
  王韬满脸自得,口中却答得矜持。
  陆凡了却了一番心事,心中也轻松不少,趁着王韬和朱谦讨论别事,脑子里却开始思考起其他的事情。
  陆凡和刘凌接触几年,越接触越发觉得这位皇子绝非寻常之人,就像是老天赐下来做皇帝的材料。
  刘凌记忆力超群,不但过目不忘,还过耳不忘,而且喜好阅读经史著作,并非泛泛而读,往往都精通要领。他从小跟着冷宫里的太妃们学习百家之道,能文能武,身体又强健,若能继位,至少能坐在皇位上几十年。
  别小看身体强健这一点,这世上不知道有多少明君仁主,可许多还没有改变天下,就已经崩殂,不是留下主弱臣强的烂摊子,就是留下一堆根本没有实施完成的政事,最终不了了之。
  想要江山稳固,坐的长久,有时候还在做的漂亮之上。
  更别说刘凌明显比两个哥哥的相貌更好、体格更加强壮,这世上没有哪个父亲会不喜欢仪表俊美身材健壮的儿子,可偏偏刘凌从小受到冷遇,即使每年都能见到亲父,可每年所得到的厌恶就会更甚一分……
  这简直是不通情理的。
  于是陆凡和一干好友就聚在一起冥思苦想,猜测皇帝为什么会不喜欢三皇子,就算三皇子小时候为了示弱表现的懦弱,但也不是没有可造之机啊!
  他们这群人都算是胆大包天之辈,否则陆凡也不敢教导皇子还喝酒装疯,他们连三皇子生母是不是可能和外人有染都想过了,最后又一项项推翻各种可能,最终只得到了一种答案。
  那就是“子不类父”。
  子不类父这种事嘛,经常是有的。
  譬如朱谦的父母都是常人,朱谦从小体毛过重,小时候诨号就叫“阿毛”,长大了被叫做“猢狲”,便是典型的例子。
  即便是几位皇子,大皇子和二皇子也都长得更像各自的母亲一点。大皇子国字脸看起来稳重,二皇子尖下巴显得有些刻薄,只有薄唇都继承了皇帝的。
  但架不住他们都矮啊!
  和皇帝一脉相承的矮。
  就连陆凡刚见到戴国公时,都狭促地猜想过当年是不是因为沈国公府的长子长得太高大俊美,所以才让身材矮小、长相老实的弟弟继承了爵位,因为无论怎么看,都是戴勇更容易得到皇帝的好感。
  相比之下,刘凌除了薄唇,从眉目到体型,以及性格,都不像皇帝。岂止是不像,甚至和两个兄弟都没有一样的地方。
  当年宫中那般混乱,皇帝能让狄才人生下孩子,显然笃定这孩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为何狄才人一死,他就像是彻底忘了这个儿子呢?
  似乎只能归结于长得不像,不怀疑也要怀疑上去了。
  “血脉”上的猜疑,在皇家可谓是最大的忌讳,也是最容易引发正统之争的禁忌,哪怕不是为了给刘凌争得圣宠,就算是为了日后解决这个很可能产生的“猜疑”,他们也要想办法谋个周全。
  陆凡将对于刘凌不受宠原因的猜测告诉了他,这位三皇子也很受打击,任谁知道自己因为“优点”而被人讨厌都会产生这样的挫败感。
  但三皇子却给了他们一个很重要的消息。
  宫中曾有个悾凼逼诘腻铀倒咦姹闶墙C夹悄浚沓す耍首映さ煤透咦婧芟嗨啤
  当年供奉着历代皇帝画像的延英殿外殿早就付之一炬,谁也不知道该从哪儿确认这个消息是不是正确的,于是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戴国公府中的那副画像上。
  在经过大半年的谋划之后,陆凡终于看到了那幅画。
  不得不说,高祖和刘凌确实在眉目之间很是相似,但有一个问题,大概因为刘凌的母亲有外族人血统,刘凌的眼皮是双的,而高祖虽然目若朗星,却和刘凌的眼睛在这点上还是有所区别。
  难保皇帝看到这幅画,就因为眼皮又多想呢?
  谁知道这位皇帝多疑到什么地步?
  他们不能赌,所以只能借着王韬造假的本事,用古墨在原画上做了些手脚,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后请孟太医在宫中传播刘凌长得很像高祖的消息,果真传到了皇帝耳中。
  今日过后,皇帝对刘凌的感观恐怕会陡然一变,但问题来了。
  为什么皇帝会那么在意刘凌长得像不像自己,又为何会在意刘凌长得像不像自己这一脉?
  正常人会想这些吗?
  如同朱谦,他长得就不似父母,而且身上毛重,可他的父母也从未因此而嫌弃他呀!狄才人是被进献入宫的美人,从头到尾只能接触到皇帝,也曾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圣眷,皇帝再糊涂,也不可能分不清刘凌是不是自己的血脉吧?
  陆凡越是推想,心神就越是乱成一团,以他的聪明才智,竟然也想不到什么头绪。唯一能确定的是,等过一段时间,再看皇帝对刘凌的态度,就能知道他们对刘凌“子不类父”而遭厌弃的推测是不是正确的。
  如果是正确的,想要改变皇帝的想法,那就再容易不过了。
  将对刘凌的评价和名声,尽力往高祖的方向靠就是!
  ***
  翰林院。
  “陛下将戴国公府上那副家传之宝借来了?”
  翰林院里一干供奉们神情激动地围着画,有几个年纪极大的甚至潸然泪下,就差没有捧着画跪拜了。
  刘未也没说是或不是,但见着这一群代表代国画技最高水平的供奉们露出这般表情,心中自然是更加愉悦,就差没大笑三声。
  “如何?是真迹吗?”
  刘未心情大好地询问。
  他这话一问,一群丹青圣手们纷纷露出“皇帝你在侮辱我们”的神情,有几个耿直地更是直接脱口而出:“和这幅画相比,其他的画都是土鸡瓦狗一般,包括丹青子其他的真迹!”
  他此言一出,供奉们纷纷称是,这个说线条流畅衣带当风,那个说难怪神仙图中此画公称第一,还有个指着这幅画的眼睛,有理有据地说道:
  “启禀陛下,其实为臣家中便藏有一副丹青子早年的神仙图真迹,是臣父亲几乎散尽家财从一破落王侯家中购得。但和此画比起来,那幅画倒像是假的一般了。”
  “哦?卿难道买了假画?”
  刘未好奇。
  “非也,并不是说臣家中的画不是真迹,而是因为即使是同一个画手,在技艺大成和摸索技艺之中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幅《东皇太一图》已趋大成,尤其是这眼睛,更加传神……”那供奉左右走了几步,“无论臣在哪个角度看它,那东皇太一的眼睛都像是在凝视着为臣,犹如真正的神仙一般明察秋毫,让人忍不住肃然起敬,仅仅这双眼睛,就已经证明此画必是真迹,因为这双眼睛,已经超越了丹青子之前所有的画作!”
  “不但如此……”有一个垂垂老矣的画师指着这幅神仙图,“世人皆知,高皇帝之母乃是世代将种的萧家出身,萧家出身西北,为了边关平静,曾多次与羌人通婚,是以萧家男儿多异于汉人,或五官深邃,或身材健硕,或力气惊人,高祖有萧家血脉,从小身长过人,剑眉朗目,所以这幅画便突出了高祖的阳刚之气,将东皇太一的至阳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未听到“力气惊人”、“身长过人”云云就已经眉开眼笑,待这老画师将这幅画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又结合起来夸了一遍之后,更是龙颜大悦,大手一挥:
  “诸位如此沉浸于丹青之道,丹青子泉下有知,一定也十分欣慰。这幅画朕就放在画院里让你们观摩三日,三日后送入延英殿,朕要重新供奉列祖列宗的画像……”
  一群画师们乐疯了,纷纷跪地叩谢君恩。有一个画师更是痛哭流涕,恨不得抱着刘未的大腿再多借几天。
  刘未心情一好,留下几个细心的内侍照顾这幅画,免得这群画师太激动玷污了画作,便大笑着离开了翰林院中。
  待到刘未走远,一干画师爬了起来,围着那幅画啧啧称奇。
  “也不知陛下为何突然又想重起延英殿外殿,如今只有这一幅画,岂不是太过单调?哎,沈国公府供了这幅画这么久,陛下说拿来就拿来,这沈国公府,已不是当年的沈国公府啰……”
  “慎言!”
  一个老画师看了眼身边伺候《东皇太一图》周全的宦官,担忧地说道:“不要私下里议论别人……”
  “无妨无妨,这延英殿里有了此画,就必定还要有历代皇帝的画像,恐怕还要配上那些名臣良将,复原这些画像是个大工程,说不得未来几年我们都要忙起这个,陛下不会为了些许小事怪罪我们……”
  “先生,我们连先帝都没见过,怎么谱图?”
  有个年轻点的画师愁眉苦脸道。
  “有《禁中起居录》的记载,又有一些前代的画作,再说了,没见过先帝,可陛下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哪有儿子不像父亲的……”
  人老成精的画师压低了声音传授经验:“你们只需把先帝和其他几位陛下画的与陛下有几分相像,若问起来,就说是照着从以前的宫人和起居录里的描述画的,绝不会有错!”
  “原来如此,还是元老您高!”
  “不愧是历经三朝的供奉,往日是小子心高气傲,如今真是要多多向您进学……”
  刹那间,各种佩服声、求教声不绝于耳,翰林院的画院里顿时一团和气。
  那被供在画室正中的东皇太一依旧睁着郎目,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微笑,像是欣喜于如此和睦的一幕……

☆、第59章 民贵?君轻?

  元月是不开课的,所以即使刘凌得到了沈国公夫人的消息,也不敢确认是不是真的“大事已成”,心中兀自忐忑不定。
  在他内心里,也不知道自己是该期待一切都是脸的原因,还是期待一切都不是脸的原因,所以即便消息没有到,他也没有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样子,反倒安逸的等待着最后结果的到来。
  然而他没等到陆凡入宫,却先等来了皇帝的恩旨。
  上元节过后,东宫开课,令三皇子每日东宫上课,赐下侍读宦官舞文和弄墨二人,下诏令沈国公府的嫡长孙戴良入宫伴读。
  而根据传旨宦官的消息,不仅仅是他,就连大皇子和二皇子都被指定了陪读人选。大皇子的伴读是如今的方国公魏灵则家的小儿子魏坤,二皇子的伴读是大理寺卿庄骏家的长孙庄扬波,皆是累世公卿之家。
  相比之下,刘凌身边跟着的是没有实权的沈国公府家长孙,倒并不起眼了。
  刘凌恭恭敬敬地送走了传旨的宦官,待回到含冰殿,心中还是有些莫名。
  他们的父皇从来不关心他们这方面的琐事,为何今年好好的,突然改变了主意,插手起他们的学业来?
  究竟是为什么?
  ***
  “究竟是为什么!”
  袁贵妃愤怒地摔烂了蓬莱殿里的杯子。
  “为何不光恒儿,连老二和老三也有伴读!”
  蓬莱殿里的宫人们对袁贵妃这几年总是莫名其妙的发火已经习以为常,连脸色都没有多大变化,唯有蓉锦耐下性子,上前慢慢劝导:“娘娘莫要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我能不气吗?方国公家破败的就剩一个还在灵州做太守的荫官了!可老二身边侍读的是大理寺卿家的!九卿之一!就算没有什么爵位,那也是掌着实权的官员!”
  袁贵妃咬牙切齿,暗恨不已。
  “陛下怎可厚此薄彼!”
  蓉锦明白袁贵妃心中也许并非真是为了刘恒谋划,只是大皇子刘恒名义上是她的儿子,皇帝如此分配伴读,就等于是打了袁贵妃的脸而已。
  加之昨夜皇帝居然去宠幸了以前从不问津的唐贤妃,袁贵妃更是心中不快,只不过是趁着这道旨意发出来罢了。
  也是古怪,唐贤妃长得并不出众,如今也年过三十了,加之出身陇西大族,皇帝一直不喜,迫于他身份贵重才给了贤妃之位,那已经是袁贵妃入宫之前的事情。
  如今这唐贤妃之位已经晋了十几年了,早不开花晚不开花,怎么好端端的成了棵老树的时候开了花?
  想起袁贵妃如今的年纪,还有她的得宠时大陛下的岁数,以及陛下似乎好妇/人的传闻,蓉锦心中不由得有了个猜测:
  ——难道皇帝就是喜欢三十岁左右的妇人,之前宫中只有袁贵妃年纪较大,所以皇帝就宠爱袁贵妃,如今她这主子已经年近四十,而宫中其他原本娇嫩如鲜花的妃嫔却大多年近三十,所以反倒讨了皇帝的喜爱?
  也怪不得蓉锦这么想,除此之外,她也想不出什么理由,让皇帝从对后宫嫔妃不闻不问转而产生兴趣。
  恐怕袁贵妃心中也隐隐有些猜测,所以才这般烦躁。
  想到症结,这劝就更好劝了,蓉锦又上前几步,沉声说道:
  “蓉锦向宣政殿伺候的内侍们打听过了,说是因为御史中丞李源在宫宴上以死相谏,直谏陛下不够重视几位殿下,又不肯立下储君安稳社稷,所以这段日子纷纷有大臣劝谏的奏折入宫,有劝陛下雨露均沾的,有劝陛下重视子嗣的,这奏折多了,而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即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