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人无疾-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寿大长公主讥笑了起来。
  “皇帝将高祖的画都挂在宣政殿上了,你居然还不出手?”
  “与你何干!”
  吕鹏程扬眉怒目。
  “你我乃是夫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年我就告诉过你,你不愿和我和离,就休想不顾我的生死去做你要做的事情……”
  她的面容依旧姣好如少妇,只是那眼神里的怨气破坏了其中的美感。
  “那幅画一出,又有刘凌肖似高祖的传言,你手中握着的把柄从此就没了。大祸就在眼前,你以为皇帝会就这么放过你,任凭你差遣太后留下的人?如今宫中已经在遣散宫人了!我现在若不拼上一把,难道等着那些人被放出宫去吗?”
  “你怨我,我倒要问你……”
  她的眼中怨毒之色更甚。
  “你为何不杀刘凌,只是放火烧画?!”

☆、第69章 爱护?爱憎?

  “你为何不杀刘凌,只是放火烧画?”
  “你既然知道我只是放火烧画,还去杀人?”吕鹏程嘿嘿冷笑了起来。“你是不是觉得我必倒无疑,惊慌失措到失心疯了?”
  大长公主刘芳容的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你根本不知道我要的是什么,就以己度人的替我‘扫平阻碍’,实在是太过自负!就算我吕家在宫中的人全被遣散,那也是我吕家的事情,倘若我真要倒了,会跟你和离的,你不必担心成这样。”
  吕鹏程看着刘芳容的表情像是看着一个蠢货。
  “刘凌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皇子,皇帝也未必真的是冷淡这个儿子才把他丢在冷宫里,莫说是你,便是我,想要杀他也没有那么容易。你用了我在东宫最得力的两个人手,不管事情成与不成,我在东宫都再无耳目,你说你帮我?你究竟是帮我,还是害我!”
  “只要刘凌死了……”
  “宫正司派了二十个宦官去抓他,他都没有死了!”
  吕鹏程一掌拍向旁边的方桌!
  那张方桌应声而裂。
  “我说这么多,不是要和你商量,下次离刘凌远点!”
  说罢,拂袖而去,头也不回。
  “什么为了吕家大业,你就是为了萧遥而已!”
  刘芳容难以忍受地尖叫出声。
  吕鹏程跨出门槛的脚微微顿了一顿,复又坚定地踩上了外面的地面。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一直派人关心刘凌的行踪,尤其是在冷宫里的行踪!三年前你为何要出手救他们,不过只是为了他一人而已!你根本就辜负了太后和吕家对你的信任!”
  吕鹏程站定,从鼻腔里哼出几个字来。
  “干卿底事?”
  若不乐意,趁早和离。
  他已经忍她很久了!
  ***
  东宫。
  崇教殿内上演的刺杀太过骇人听闻,尤其刺杀皇子的明显是特别培养出来的死士,只是以粗使宫人来掩饰自己的身份,看他们的年纪,甚至有可能在东宫里已经隐藏了十几年以上了,怎能让人不寒而栗?
  更让人怀疑的,是他们刺杀的目的。
  一个冷宫里长大什么都不如别人的不受宠皇子,有什么好刺杀的?
  所以事情一发生,大皇子和二皇子就像是被人狠狠锤了一记一般。
  他们都想登上皇位,他们身后的人更想他们登上皇位,有很多事情,在他们还未了解的时候,往往就发生了。
  大皇子怀疑是袁贵妃下的手,二皇子则同样怀疑是自己曾外祖父动了手,然而他们只是怀疑了片刻,另一个问题就浮上了心头。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这样大的本事,这样厉害的刺客,为何不刺杀老大/老二,而单单是对着最无威胁的老三下手?
  刘凌在看到两个哥哥既关心又疏远的态度时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心中没来由升起了一股伤感。
  三人原本就没有多少的兄弟之情,怕是因为这场刺杀,不得不撕开最后的遮挡了。
  不久后,皇帝的到来,更是加剧了这场紧张的氛围。
  不但皇帝来了,得到消息的袁贵妃和方淑妃都派了人来求见,加上赶往东宫的几位太医令,原本就不大的崇教殿偏殿挤的满满当当。
  刘未一进门,眼光就不停的在偏殿里搜寻,直到三个儿子都站在了身前行礼,眼神就直接定在了刘凌的方向,尤其是脸上……
  “老三可有哪里受了伤?”
  刘未偏头望向身边的孟太医。
  “你去诊一诊。”
  “父皇,儿臣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未受伤。倒是儿臣的侍读戴良,脖子上被泼了热水,求孟太医诊一诊。”
  刘凌见到刘未这么关心他,颇有些受宠若惊。
  “戴良?沈国公的孙子?孟顺之,你去看看。”
  刘未随口允了刘凌的请求。
  “是,陛下。”
  孟太医眼睛在刘凌身上扫了一圈,并没有看到哪里有不妥的地方,这才施施然向着倒霉蛋戴良走去。
  此时戴良脖子上正压着个湿帕子,一旁有两位太医在讨论治疗的方案,见到孟太医来了,都恭恭敬敬地向他问好,将身边的位子让给太医令。
  戴良眼睁睁看着“阴森恐怖”的孟太医在他身边跪坐下,随手打开捂着伤口的湿帕子,露出了一个“你怎么没死”一般的表情……
  “唔,我们又见面了。”
  孟太医很随和地打着招呼。
  “还好,伤口没烂嘛……”
  谁要见你啊!
  见你就没好事!
  戴良哆嗦着嘴唇看着孟太医从药箱里掏出一个盒子,打开盒盖,里面满是黑乎乎的药膏,散发着诡异的油腥味道。
  “戴侍读脖子上的伤处理的很好,我这正好有一盒烫伤膏,对烫伤颇有奇效,待我给你敷上,就不会溃烂红肿了。”
  他用食指在盒子里抠出一块来,伸出手指往戴良的脖子上一抹。
  “就是会有点……”
  “啊啊啊啊啊啊!”
  戴良发出了一声惨叫。
  “……痛。”
  “痛!”
  另一边,被戴良的惨叫惊得一震的刘未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看了眼戴良的方向又招呼刘凌过来,仔仔细细地检查他的脸面和身体各处。
  这样的举动让大皇子和二皇子心里吃味不已,恨不得今日刺杀的是他们算了。就连刘凌也有些手足无措,不停地解释自己并无大碍。
  “你那伴读性格不稳重,而且警惕心不强,朕当时赐下他的时候,有些太随便了。”刘未一想到那些滚烫的开水就心有余悸,“这样吧,朕读书的南熏阁旁还有个书房,从明天起,你就改在那里读书。”
  南熏阁!
  书房!
  改在那里读书!
  大皇子和二皇子浑身一震,不敢置信地看向皇帝身边的刘凌。
  饶是刘凌从小惯于作态,听到这句话,也忍不住傻乎乎地仰起脸看向刘未。
  皇帝眼中满是肯定和慎重,毫无敷衍之色。
  一旁听到皇帝说话的孟太医手中一重,那戴良龇牙咧嘴差点又叫了起来,被旁边的舞文弄墨一把捂住了嘴巴。
  皇帝在说话的时候还大呼小叫,真是不想活了是吧!
  “父皇,我认为让三弟去您的南熏阁读书不妥。”大皇子难以忍受地开口:“南熏阁是您白天处理朝政的地方,出入之间皆是大臣,三弟在旁读书,颇不方便。更何况三弟刚入东宫不久,如今当以学业为重,去了南熏阁,东宫的教习就要分做两处,对儿臣们太不公平!”
  “大哥所言正是。”二皇子看了一眼皇帝身边的刘凌,不紧不慢地说道:“东宫刚刚发生行刺之事,且罪人已经伏诛,三弟不可能再在东宫里遇到刺客,东宫此时反倒是最安全的地方。”
  刘未刚刚是心有余悸之下随口说出的决定,原想着先将刘凌带在自己身边,等宫中前朝的眼线探子清理的差不多了再送回东宫,却没想到两个儿子会有这么大的反弹……
  刘未望着身边的刘凌,尤其是那肖似高祖的眼睛和眉毛,嘴角动了动,正准备坚持己见,却见一旁的刘凌突然跪行到自己身前,俯首说道:
  “父皇,儿臣虽遇刺,但幸得老天庇护,已经没有大碍了。正如大哥二哥所言,东宫已经经历过一场行刺,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儿臣一心向学,在南熏阁那般地方,反倒没办法好好读书,请准许儿臣继续留在东宫进学。”
  去了前面,日后想要跟后宫的太妃们接触就难了。
  无论是孟太医还是张守静,都是住在中宫附近的,一旦他去了东内,想见面也不容易。
  虽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刺客,但此事之后,东宫一定是严加防守,刺客想要得逞更是难上加难,何必在父皇眼皮子底下行走?
  见三个儿子都表示出反对的样子,刘未意外地挑了挑眉,故作不满地说道:“朕原想着东宫不安全,让你们去南熏阁读书,怎么,竟然一个两个三个的都不愿意,朕的身边就这么可怕吗?”
  他轻轻松松的开口,就将带走老三变成了担心所有孩子。
  三个孩子皆口称不敢。
  “既然如此,老三也不要单独在偏殿读书了,你一个人留在偏殿,确实容易给心怀不轨的小人可乘之机。从明天起,你入主殿,和你两个哥哥一起读书。”
  刘未望着老大老二满脸“这学渣要来带累我们”的神色,心中冷哼了一声。
  ‘他过目不忘,假以时日……’
  “东宫加强防守,朕会让禁中再派两支巡查的队伍日夜巡逻。你们三人从今日起吃住行都要在一处,防止再有刺客作乱。”
  三个孩子虽然都不愿意吃喝拉撒和对方在一起,可皇帝既然说了就是圣旨,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应了。
  安排好一切的刘未又在东宫绕了一圈,命令宫正司把东宫里所有的宫人换掉,换上紫宸殿派去的宫人,再妥善安排好了巡逻的侍卫,这才在所有儿子的恭送下准备回宣政殿去继续处理公事。
  这位皇帝已经走到了门口,脚步突然又顿下,回身望向三个儿子的眼神有些奇妙。
  老大和老二被看的噤若寒蝉,刘凌也是浑身都不自在。
  良久之后,刘未清了清嗓子,做出了个惊人的决定。
  “你们现在也不小了,该跟着朕看看如何处理国事了。等春祭之后,每日便去宣政殿听听早朝吧。”
  宣政殿!
  听早朝!
  三人惊得是目瞪口呆,而后便是欣喜若狂,毫不掩饰心中喜悦地跪下来谢过了父皇的安排。
  皇子可以旁听政事是成人的象征,其重要之处还在成亲之上!
  天上下红雨了吗?
  刘未见三个孩子高兴成这样,笑着摇了摇头,抽身而去,头一扭过方向,脸上顿时露出的阴沉的表情。
  “你不是不想别人知道老三的样子吗?”
  刘未心中一片暴虐。
  “我偏让全天下都知道他长得像高祖!!”
  ***
  春祭,又称社祭、农祭,是代国最重要的祭祀之一。自楚国统一七国以来,曾经作为出国最重要祭祀的春祭也成了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祭祀。
  春祭是为了祈求上天让一年都风调雨顺,农业兴盛,无论是皇帝还是文武大臣,甚至宫中的嫔妃和内外命妇,都要参与春祭。
  春祭对于大皇子和二皇子来说毫不陌生,甚至他们的母亲都曾主持过宫中的春祭,唯有刘凌从未参与过任何祭祀,对这些祭祀也没有什么期待。
  但是今年却不一样,皇帝亲口承诺春祭以后让三个皇子开始参与朝政。
  皇帝答应此事时,东宫有不少司业听到,在场的还有许多宫人侍卫,一时间,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宫中内外,引起朝野间一片沸腾。
  这么多年了,皇帝一直借故用各种借口制止大皇子和二皇子听政,也不允许他们和朝中的官员接触,就算不是太子,当年悾凼晏降垡彩鞘昃涂己托值苊且黄鹛扪绞逅昊谷ψ诺牡览恚
  做学问和治理国家是两回事,若没有接触朝政的机会,怎能看出贤不贤明!
  外朝的大臣们沸腾了,宫中的袁贵妃和方淑妃也都兴奋的多加了一碗饭。
  多年都不和外界接触的方淑妃甚至破天荒把儿子召去了寝宫,好好的耳提面命了一番。
  袁贵妃一心做着“太后”梦,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也是难掩激动之情,当日大皇子来请安,皇帝并未在蓬莱殿,袁贵妃竟然留了大皇子用饭,并且不停地对刘恒和魏坤嘘寒问暖。
  “你便是恒儿的侍读魏坤?你长得真像方国公夫人……”袁贵妃满脸慈爱地吩咐蓉锦:“去把我前日得的那一枚饕餮环拿来,就给这孩子留着把玩吧。”
  蓉锦略微惊讶地去了后殿,好奇袁贵妃怎么出手这么大方,竟将宫中孝敬上来的先楚玉环送了人。
  袁贵妃这阵子得了无数好处,手头宽裕,又听到了这样的好事,心情自然是好得不得了,见刘恒和魏坤都有些拘谨,一边命令宫人给他们布菜,一边像是不经意地开口问道:“听说前天,三皇子遇刺了?”
  刘恒心中一惊,筷子上夹着的菜滚到了碗里,连忙应到:“确实如此,刺客先想用滚水泼三弟的脸,被避过后用一双磨尖的银筷行刺……”
  “听起来,凶险的很,还好他吉人天相躲过一劫。”袁贵妃点了点头,“当时殿中留有侍卫?两个大人对付一个孩子,居然没得了手?”
  她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一旁的魏坤和大皇子听见。魏坤手顿了一顿,装作什么都没听见的继续用膳,大皇子坐立不安地扒拉了两下碗里的米,终于咬牙露出犹豫地表情说道:“这也是奇怪的地方,从这两个刺客来看,应该是训练有素的死士,莫说是杀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年,便是身怀武艺之人也可能中招,可听当日在殿中抄书的笔帖们说,三弟只是挥舞一块镇纸,就把他们的攻势挡了下来,反倒是他身边的侍读戴良中了暗算。”
  他心中的疑惑早已经转了许久。
  “而且三弟读书时几位博士都曾夸奖过,我看着似乎不像是奉承,可他读书才仅仅三年……”
  他没说的是陆博士明明没有怎么认真教刘凌,他为何能迅速跟上先生们的进度,从未出过差错?
  “你想说什么?”
  袁贵妃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随即浮上来的是惊疑之色。
  “我觉得……”
  大皇子踌躇了一会儿,看了眼魏坤,咬牙道:
  “我觉得三弟身上,有些古怪。而且,前天父皇担心三弟再遇刺,还想让三弟到南熏阁去读书。我和二弟从小到大,都没被允许进过南熏阁……”
  说到这里,袁贵妃脸上最后一点笑容也消失了。
  “我知道了,等你父皇过来,我会帮着问问。”
  她话音一转,开口安抚:“其实你也不必把这种事放在心里,莫说三皇子之前一直不受宠,就算现在受了宠,还能越过你们两个兄弟去?你曾是嫡,现在是长,外朝那么多大臣认你为正统,你只需稳稳的坐着,就没有人能说什么!”
  她见大皇子终于轻松了一点,不着痕迹地点醒他:“你父皇其实最看重的是才能,等你去听政了,让他看看你的能力,我再帮你说说好话,先从不怎么要紧的政事做起,慢慢就能得到好处。你父皇年纪还轻,你也别那么急着出人头地,日子还长着呢……”
  听到袁贵妃应允会帮自己说好话,大皇子脸上终于露出了宽心的笑容。
  “多谢母妃!”
  “乖,我不帮你,还能帮谁呢?”
  霎时间,蓬莱殿里一片和乐融融。
  唯有一旁不停扒拉着饭碗的魏坤,那碗底,其实已经空了许久了。
  ***
  “三弟身上有些古怪。”
  正在光大殿寝宫里歇息的二皇子刘祁,对身边伺候的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