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彦环忙道:“多亏大帅运筹得当,那宦官作为内应才可以打开城门。”
  郭绍回头看了一眼陆续整顿队列的人马,说道:“打开西华门已成功一半,咱们要一鼓作气,待他日庆功之时,再叙功劳。”
  他又叹了一声,转头沉声说道:“这些女子的尸体,你叫亲兵找个地方先安放好。她们在关键时刻为咱们的大事而死,应该给予不低于阵亡将士的礼遇。”
  ……
  金祥殿外,乔亢正焦急万分地下令从各门调集援军集结,仓促之下将士十分混乱。他当然不会理会拿着拂尘疾走的一个宦官,宫里缺不少人、就是不缺宦官。
  曹泰缩着身子,拂尘抱在怀里,埋头就进了金祥殿。
  进去后才总算有宦官认出他来,上前拦住:“曹公公,去哪里?”
  曹泰道:“杂家有要事要见杨公公(杨士良)。”
  那宦官平素的势力和职位都完全不如曹泰,听说他要见平级的内常侍,便道:“曹公公随杂家来。”在这风声骤紧的关头,怎么处理是上面的事,既不得罪人又不冒什么险。
  他们从大殿上穿过,靠边走,进了后殿。很快就见到了杨士良,杨士良的脸上没什么血色,带曹泰进了一间屋子。
  皇城外面的马蹄声不久前已经响彻前殿,听说西华门那边已经打起来了,杨士良问了那边来的宦官,说打着虎旗……虎捷军。
  曹泰还没开口,杨士良先急问道:“外面来的是郭绍的虎捷军左厢?”
  “还有右厢,右厢高怀德也跟着郭绍起兵了。郭绍是那高怀德的姐姐的救命恩人,又是高怀德外侄的主将,把虎捷军整个都控制了。”曹泰瞪眼道,“一共两万多人,席卷大半个京城,刚刚攻破了西华门,大军快进皇城来了。”
  杨士良眉头紧皱:“郭绍要谋反?”
  曹泰道:“他干嘛谋反?皇后的妹妹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郭绍和符家是亲戚,他资质也不够,不捧着皇后娘娘坐收荣华富贵,干嘛要提着脑袋谋反?”
  “那倒也是。”杨士良不住点头。
  曹泰又沉声道:“官家什么状况杨公公最清楚吧?床是肯定起不来了,话还能说清楚么?”
  杨士良道:“昨天开始更糟,只能说一两个字,要歇半个时辰……神志倒也还没糊涂,听得见别人说话;只要在他面前说,他会轻轻点头或摇头。”
  曹泰道:“那杨公公觉得官家还能好?还有,两万大军已经起兵进皇城来了,他们还会慢慢看官家摇头或点头么?”
  杨士良良久不语。
  曹泰不动声色轻轻说道:“王忠看起来惨,他不是还没死么?没死就祸福难料啊……王忠早早作了打算,只不过冒险太大;杨公公现在一点危险都没有,临时坐享其成,何乐不为?”
  “如何坐享其成?”杨士良问道。
  “官家不能主政了,还有皇子;皇子的母妃是皇后……皇后的亲信大军已经进城!杨公公,您可得想清楚了,这朝廷究竟将是谁掌权,不是明摆着的事儿?”曹泰道。
  杨士良忽然“扑通”跪在了曹泰面前:“曹公公,求您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帮杂家引荐、美言几句!”


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战栗(三)
  雨已停歇,湿润的空气中白茫茫的一层薄薄的水雾,让这巍峨古朴的皇城建筑变得愈发凄凉。符金盏站在雕窗前,看着大殿内部走廊上急匆匆的人。每个人走路都好像恨不得跑一样,匆忙的气氛更增焦急。
  刚才有一阵子,隆隆的马蹄声笼罩在这封闭里的屋子里回旋,好像从有滚滚洪流在地下涌动不知从何而来。符氏也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人马,但是可以肯定,有大量的军队靠近皇城来了!
  再加上金祥殿内部的气氛,任谁都感觉得出来发生了大事。
  自己作为皇后还被软禁在这里,皇帝已卧床……谁会调大军到皇城来?符金盏完全可以肯定东京已经发生了兵变!是谁兵变?她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殿前司诸军。
  符金盏脸色纸白,站在窗前一阵寻思。
  绍哥儿现在兵变的可能性太小,符金盏前天开始才被软禁,在此之前还派曹泰和郭绍联络过,完全没有发现郭绍要兵变的迹象……
  他要兵变肯定会打皇后的旗号,提前告诉皇后,能得到很多大义名分上的帮助,好处多多。
  郭绍没有投奔任何大将、他投奔的就是皇后,不以皇后名分、自己称帝?他还没那么傻,他的威望和势力放在整个禁军还太小,大部分禁军武将不会服他的,称帝只能是被群起攻之的下场。
  所以至少在几天前,郭绍还没想要兵变。
  他听说自己被软禁后怒而临时起兵?可是时间上太短,来不及。
  几天时间成功起兵可能性太小,他需要先说服核心的几个有兵权的人达成共识,这一步就很难;然后部署、聚集兵力、成功调动兵马。环节太多,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
  ……符金盏认为郭绍起兵不太可能,那她就怀疑是张永德和赵匡胤那帮人。只有这些人她才不能把握动向,他们私下里先密谋,只要密谋过程中没人反叛泄密,可以做到几个月都不让外界知情。
  事到如今,符金盏也无法后悔……殿前司动手那么快,她就是几天前怂恿郭绍也来不及了。结局无法改变。
  她反思自己,首先确实棋输一筹,真没预计到赵匡胤等人胆子那么大,皇帝还没驾崩、甚至心思还是清醒的,就敢这么早兵变!她起初认为殿前司就算心怀叵测,也会等着皇帝驾崩前后那时人心惶惶的时机,特别是刚刚驾崩那一会儿;不然风险太大。
  其次,她也没摸准皇帝的心思,一百个没料到,临时自己居然被皇帝软禁在金祥殿。真是奇事颇多,人算不如天算。
  ……总之是这个世道太危险,刀兵凶凶,拿刀兵的人桀骜不驯天不怕地不怕,皇权的神秘威信几乎荡然不存;除非皇帝就是最大最有威望的军阀头子。
  符金盏此刻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于是心如死灰。
  她愤怒的是仇敌的心黑手辣,还有皇帝的极端不信任,居然软禁她!要是这时候她还在后宫,多半能提前得到消息,万一不行了,至少还能悄悄逃走。
  逃去哪里?符金盏忍不住在绝望中一番幻想安慰自己,见到绍哥儿后,和他一起逃到深山里去,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
  也许最终还是会被查出行踪,但在此之前……起码没那么不甘心、那么遗憾。然后在最后时刻和绍哥儿一起死去,身边有他陪着,好像就不会感到那么恐惧。
  绍哥儿!绍哥儿……
  符金盏立刻急切地呼唤着他。此时此刻,她忽然发现自己竟然不怕死了,怕的是一个人这样死去。她想在最后时刻和他一块。
  绍哥儿在哪里?
  两次面对死亡,完全不同的心境,很奇怪的转变!一时间符氏也来不及想缘由,反正此时此刻她就有一种急切的渴望见到绍哥儿……似乎直觉里,她觉得死掉之后还能和他在一起,换一个暂时还未知的地方和方式而已、比如传言中的魂魄。
  就好像真正信仰神灵的人,一般都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因为心里已经有了寄托的东西;坚信就能认为一切都是真的。
  符氏这一次心中有牵挂,总觉得人死之后会变成某种东西,生前不能一起逃跑,死后怕迷路了糊涂了找不到对方。
  但还能见到?
  符氏悲从中来,弯弯的眼睛里忽然沁出一大滴眼泪,滑过脸颊,低落在了胸前撑起的衣服上,柔软的黄色料子立刻出现一个圆圆的水印。
  以前战战兢兢、小心谨慎,还是逃不过这样的结局!那为什么还要小心翼翼?
  她想起最后给绍哥儿带的一句话,竟然是叫他受诏令寻丹的时候,表现得忠心一点。
  谁又会想到,那几句毫无意思的话,竟是最后一句话?太遗憾了!太不甘心了!连一点准备都不给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
  人世间便是如此,当发现已经失去后,才会后悔,才会想起那些平素不怎么注意的片言只语。
  符氏只觉得这世上已经毫无意思,白活了。
  她伸手轻轻摸了一下头上的发簪,里面空心装满了砒霜,她是皇后倒没人会搜她的身。宽大的袍服里内衣上缠着一条白绫。
  是该确定一下处境了,然后找机会“动身”。
  脱离苦海,省得放下尊严去看那帮贼子如何弹冠相庆,更不必忍受软硬皆施的压力和逼迫,不必受辱。符金盏觉得自己到底是世家贵族、皇后,总得想办法死得体面一点。
  符氏默默地直接拿袖子揩干眼角的泪水,挺起背冷冷地转过身来,见穆尚宫还在身边,便道:“你去问问守着门的宦官,来的是什么兵马。”
  话音刚落,忽然见曹泰和杨士良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符氏顿时一愣:“曹泰?”
  曹泰激动道:“郭绍带了几万大军来救皇后娘娘!已经杀到金祥殿了。”
  杨士良“扑通”一声跪伏在地:“奴家求皇后娘娘开恩!奴家也是奉旨行事,那是官家的意思,奴家不敢抗旨,不过私下里也对皇后娘娘敬重有加,不敢让您有丝毫委屈……”
  曹泰唬道:“娘娘就算被你们关在这里,照样弹指间调动几万大军,敢和娘娘作对的人都要死!”
  “皇后娘娘饶命!”地上的杨士良一个劲的磕头。
  符金盏愣了一会儿,郭绍来了?什么几万大军是不可能的,他临时最多可以调动一万人。
  她有些不敢相信,但杨士良带着曹泰进来,这般模样又叫她觉得不是儿戏。当下符金盏就沉住气,稍作思量就对杨士良道:“你又没罪,为什么要讨饶?快起来罢。”
  “娘娘……”杨士良抬起头,一脸感激涕零。
  符金盏又好言道:“我知道你是迫不得已,别怕了。你想想,本宫平素是怎么待人的?是不是有点小错就苛刻对待宫里的人?”
  “是,是。”杨士良一想顿时松了一口气,马上爬起来躬身道,“娘娘,奴家今后唯您马首是瞻……”
  “宗训呢?”符金盏立刻问道。
  杨士良道:“奶娘那里,好好的,娘娘放心。皇子殿下要紧金贵,奴家不敢大意。”
  符金盏沉吟稍许,道:“杨士良……”
  “诶,奴家在。”杨士良点头哈腰道。
  符金盏下令道:“杨士良你立刻去把皇子带过来;然后去皇帝寝宫斥退所有的人,记住、所有人!只派你信得过的一个宦官在那里;穆尚宫,你和杨士良去,留下暂且守着寝宫。未经我和杨士良的许可,任何人不得见皇帝!”
  俩人急忙点头应答。
  符金盏又冷静地说道:“曹泰,北国彩面还在吗?”
  曹泰忙道:“咱们内应攻西华门时,死了二十几个,还剩了些。”
  符金盏道:“你先去把北国彩面调到皇帝寝宫,招呼你手下的那些人,都到金祥殿来。”
  “奴家谨遵懿旨。”曹泰忙道。
  杨士良先走去办事,符金盏悄悄叮嘱曹泰道:“郭绍虽然带人进宫了,但还不能大意。你这次做得很好。”
  曹泰道:“绍哥儿安排的,杂家见不着皇后娘娘,便豁出去听他的。绍哥儿一心为着皇后娘娘,他听说您被关了,马上也豁出去,完全不顾命的!”
  符金盏一听脸上极其复杂,不过表现出来的都十分细微,只在心里波涛汹涌。
  郭绍究竟是怎么调动起兵马、而且还突然攻进皇城来的……符氏一时间来不及去计较。现在她把郭绍部一万或是几千人进入皇城的事先作为既定事实,准备在紧要关头先把局面稳住再说。
  不多时,杨士良就带着抱着皇子的奶娘来了,说道:“奴家怕他临时哭闹,只好把奶娘也带来。”
  “你们都跟我来。”符氏立刻走出了房间。
  他们直接从后门进了金祥殿正大殿,大殿上空荡荡的。前面的大门洞开着,符金盏抬头看时只见光线忽然非常明亮,此时她才发觉,天儿晴了,太阳已经出来。
  “宗训,母后牵着你走行不?”符金盏温柔地说道。
  “母后抱。”小皇子撒娇道。
  符金盏好言哄道:“我牵着你,只走一会儿。别哭、别闹,等下母后抱你。”


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战栗(四)
  殿前司衙署内,张永德问道:“谁的人马!?”
  这是他问的第一句话,没人能回答,终于有个负责守备衙署的部将在门口道:“回张都检点,咱们已经派人去看了,等一下报回来便知。”
  接着张永德回顾左右,问出了第二句:“赵都使(赵匡胤)人呢?”
  还是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只有人嘀咕道:“半炷香前还见着赵都使……”大堂上的几个人面面相觑,良久沉默,大伙儿似乎都各自在猜测、又各自在寻思。
  今天日子不对、正好不是点卯的日期,来衙署点卯的只有厢都指挥使以上的高级武将(否则郭绍那边为了更完善、应该不会在早上动手);军一级的正副中层将领都在各自的驻地军营,殿前司里的人很少。不知什么时候又走了几个,来到大堂上的人更少。
  就在这时,一个小将进来说道:“打着虎旗的人马,虎捷军左厢的人!把马行街十字路和东边的全部路口都堵了!”
  “他们想干什么!”张永德腾地站了起来,瞪圆眼睛喝道。
  今天他老是问一些太过“深奥”的问题,以至于别人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张永德站了片刻,又看了一番大堂上的人,慢慢坐回了椅子上,不禁陷入了沉思。
  ……
  赵匡胤等数十人在一条巷子里等着,终于见赵普紧紧抱着一个包裹骑马过来了,赵普上来道:“东西拿到了!”匡胤听罢回头叫两员大将和侍卫在巷口等着,便策马迎上去,先回头看了一眼,小声问道:“查验过?”
  赵普一脸紧张,使劲点头道:“此等大事,不敢疏忽。”
  匡胤一张黑脸上,眉间三道竖纹一直没有散开,他沉声道:“太娘的快了,咱们还没开始动手……现在才做、怕是来不及!”他又叹道:“我正准备今天早上和张永德谈谈的……”
  “谁给他的胆子!一定是皇后买通了宦官,私自串通内外。”赵普道,“官家前天都还能说话,这两天朝里也一点迹象都没有,这种时候时机还不成熟,早了点……他们还真敢……”
  匡胤道:“先要拥立张永德,有个名分。不然光凭咱们的人,在这风头上调兵很容易出差错……准备也不足,光有谋划,什么都还没开办,也没敢太早和大伙儿商量。这事干不成了!”
  赵普道:“主公切勿犹豫,现在不马上当机立断,等符后和郭绍在宫里缓过气来稳住了局面,那时才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匡胤拿手使劲揉着太阳穴,他已经顾不得掩藏自己的情绪,明显地在思索、在艰难的抉择之中。嘴里不停地念叨道:“这俩男女太恶心……特别是那妇人,好像谁都制不住她……”
  赵普紧张地催促道:“主公!要是咱们什么都不做,他们最终也绝不会放过咱们!既然要做,到现在这份上,宜早不宜迟!”
  匡胤沉吟道:“现在以平叛的名义起兵最好。但我太了解张永德,他胆子小,见谁上位就投靠谁……当年高平之战前,很多人桀骜不驯都不服新君,他见新君已继位当下就满心地投靠了。没有圣旨和枢密院的军令,张永德胆子小,肯定会隔岸观火,绝不愿意冒险。
  要他冒险,除非给龙袍加身,一来被逼无奈、二来诱惑足够大(能当皇帝,值得人们付出所有);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