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他也不用抵抗。手里握着太后的懿旨,不过他并没有宣读,因为懿旨末尾告诫他不能示人。
  “开门!”杜成贵终于大喊一声,“郭大帅回京了!”
  底下成排成列的衣甲鲜明崭新的将士一言不发,默默地打开城门,“嘎……”这道皇城的门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缓缓开启。
  大片的禁军由远而近,径直涌入皇城,前锋径直冲大庆门,大庆门也依次缓缓开启。后续虎贲军几支人马有条不紊地向左右分开,向分流的洪水一样迅速向枢密院、政事堂、东西诸门而去。一切看似恐怖,却井然有序。
  郭绍径直来到了大庆门内的广场上,正面高高的台基之上,皇权的中心金祥殿巍峨地耸立在眼前,仿佛在云天之中。有人在吆喝着下达军令,诸军在宫室之前停了下来,无数的兵马涌在了这片空旷之地。郭绍也从马车上下来了,按剑走到台阶之下,也停下了脚步。
  不多时,便见大群官员从大庆门向这边走来,魏仁溥、王溥等人走上前来,二话不说就径直跪伏在地,高呼道:“陛下圣寿无疆!”
  范质站在那里愣了愣,一旁的大将罗彦环伸手摸到剑柄,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范质也跪伏在地,不吭声地叩首。
  郭绍的脸立刻露出和气的表情,摊开双手作出一个动作,仿佛要把所有人都扶起来一样,他好言道:“快快请起,诸公都是大周的栋梁啊。”
  在无数的兵马前面,众人毫无压力地呼道:“谢陛下恩。”
  郭绍这时再次真正感受到了,所有人在自己面前都变了样,以前魏仁溥、王溥是能和自己开玩笑的人,现在所有人说话都有板有眼,绝不会说半句随意的话。
  郭绍又好言道:“诸公看,这事儿弄得……我一直是下定决心捍卫东京的,当然现在也没有改变心意。可是沿途上,将士们不由分说就拥立了我,实在被迫无奈……”
  王溥立刻说道:“官家名正言顺,当仁不让,臣等也早盼着这天。”
  一众人慎重地说了一席话,这时便见台阶之上,连着的数道宫门一齐缓缓打开,许多宦官宫女簇拥着一个小孩从里面走出来了。那孩子见到广场上密密麻麻的军队,转身欲躲,却被一个宫妇挡住,推攘着他走上前来。
  郭绍仰头观望,没见着符金盏,想来她也不好在这种场合露面。
  宦官杨士良却是能见得场面,镇定地走上前来,面无表情地展开一道祥云绸缎,尖声道:“昔日天下纷扰,太祖、先帝早崩,朕以年幼继位。幸有郭都点检护卫皇室,方得安宁。郭都点检维护皇统,开疆辟土,大功盖于天下;又乃太祖之侄、义祖之嫡曾孙,于名于义,当为天子。朕自应还政于郭家。”
  郭绍听罢,从腰间把兵器解下来,往旁边一递,卢成勇还没来得及,宦官曹泰就急忙上前抢着接过去了。郭绍缓缓向台阶上走上去,身后没人跟来,无数的目光都目视着他走上这片石阶。
  他走上去时,柴宗训“哇”第一声就哭了。郭绍纳闷,自己长得很可怕吗?或许是刚才有点紧张,脸色不太好看,把孩子吓着了。旁边的宫妇跪在地上,悄悄小声哄着孩儿,可怎么哄不好。这金祥殿正门外,位置又高,下面的人都不敢说话,哭声十分明显,传得很远。
  郭绍只觉得这“仪式”实在有点荒唐,又因很多人都改口称自己陛下了,面前是个小孩,现在还故作推辞,实在作戏太假。
  他直接就把诏书接了过来,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众宦官宫女便按着柴宗训跪伏在他的面前。紧接着,下方的将士们纷纷跪倒,高呼万岁。
  郭绍一个人站在台阶上,他愣了愣,说道:“我虽未曾想如此,却身为郭家子孙,今既还政,我诚惶诚恐不敢推辞。只得接过太祖、先帝之重任,不敢辜负天下。”
  众人听罢又高呼万岁。郭绍等了一会儿,道:“尔顾全大局,心有大义,又是朕之亲戚,朕自当善待,封为郑王。”
  杨士良装模作样地附耳到正在大哭的柴宗训跟前,然后说道:“郑王谢陛下隆恩!”
  孩儿终于不用呆在这里了,人们赶紧拥着他离开。这时李处耘等人率先向台阶上走来,接着一群文官,数十武将也跟着向上面走来。一群人拥着郭绍,从敞开的殿门走了进去。
  跨进宽阔的大殿,里面一个都没有,空着的御座高高在上。郭绍回顾左右,王朴道:“请官家上坐。”
  郭绍这才慢慢地朝那位置走去……金祥殿他是来过的,也是皇城里唯一来过的大殿,北面宣佑门之后,就是后宫了,外臣通常不会进去。来过的地方,他却觉得特别陌生,一切都很新奇。
  脚下的每一步都很沉重,郭绍情不自禁地走得相当慢。那个位置,就是古往今来天下的最高地方,多少人拼了全部想上去!但那里坐过的人是有数的。
  位极人臣其实不算什么,权臣和帝王就差一步,但这一步也是最难的最危险的一步。不好走上去,走上去了也很容易滚下来,一旦滚下来就是万丈深渊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此刻郭绍竟然觉得有点恍惚,真的像做梦一样!皇位居然这么近?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那种兴奋、血涌、忐忑,强烈的情绪是两世从未有过的。
  他渐渐有点明白那地方的魔力了,那种强烈的魔障仿佛可以摧毁压过一切需要。
  郭绍以前竟然没怎么细想过做皇帝的滋味,但此刻有一种错觉和一时冲动:哪怕是只坐一会儿,就算最后要粉身碎骨,都抵挡不住想坐上去的诱惑!不顾一切的诱惑!
  难怪许多人已经穷途末路了,非得要登基过一把瘾!难怪“缓称王”是一种极其难得的非人忍耐!难怪无数枭雄都迫不及待地想在各处称帝!当然还有更多的人也是这样,郭绍记不清了,反正各种各样的人、无数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产生同一种欲望!这不是人的原因,是它本身具有的性质。


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
  郭绍走到御座跟前,转过身稍微一顿,沉住气正身坐了上去。底下的文武群臣立刻跪伏在地,大呼:“陛下圣寿无疆!”
  他有模有样地开口说道:“平身。”众人谢恩,分高低秩序在大殿上分列。
  郭绍一时说不出话来,第一次坐在这上面,他忽视了宝座周围的一切摆设,忽略了殿上的所有事物。首先感受到的不是任何具体的东西,而是一股气势。
  有一种莫名的东西在急速地膨胀。这里的位置非常中正,据说皇城正在紫微星下,天地的中心……熟知宇宙、地球的地理常识的郭绍此时居然也信了,至少感觉就是天地的中心。
  所坐的这个位置坐北向南,非常浩然方正,他感到坐在这里所作所为的一切都是正大光明、理所当然、不可置疑的真理。他俯视着下面大柱子之间宽阔大气的殿宇;正门在台基之上,视线从那里延伸到蓝蓝的云天、宽阔的广场无数的军队;想象得到,再向远处延续是笔直宽阔的御街,通天之路;然后是辽阔的平原,黄河、长江,江山尽在脚下!
  这种心情,非常宏伟,非常浩大,非常有气势。仿佛世间万物都在掌控之下,仿佛自己已不再是渺小的凡人,确实是上天之子!
  郭绍久久没有吭声,底下的群臣也恭敬侍立不说话。按照礼仪,没有人可以抬头直视皇帝,但郭绍坐在这里却能俯视所有人的言行。
  初时的震撼渐渐平息下来,郭绍也回过神来,他寻思了片刻,便开口道:“王相、范相,政事堂可下发邸报,将‘郑王’还政的消息传到各地官府。”
  王溥和范质一起拜道:“臣领旨。”
  郭绍微微侧目,旁边什么都没有,他记得以前上朝时,一侧有翰林院专门记录圣旨、颁发诏书的官员。但今天不是正式上朝,毫无准备。
  就在这时,枢密使王朴出列道:“老臣请奏陛下。今日三月二十五,五天后是初一,可让有司即刻准备,陛下正式登基大典可在初一举行。”
  郭绍应允道:“就依王枢密使所请。”
  他看着殿外的人马,又道:“诸将、诸军随后听从枢密院的调令,各回其营,不得混乱……散了!”他说完最后一个词,才发现有点奇怪,平素在军中的习惯改不了,时不时就要表现出来。
  众人自然不计较,当下叩拜谢恩。郭绍径直站起来,离开了过完一把瘾的御座。
  他随后换了个地方,去往正殿一侧的书房。因为郭绍在那里被单独召见过几次,所以知道在何处与大臣说话。王朴、魏仁溥、李处耘、史彦超等人被召见。郭绍虽然情绪激动,脑子还没晕,当即部署了戍卫。让覃石头率亲兵控制东华门,并在皇城东侧部署虎贲军右厢一个军。皇城其它地方的守卫仍旧维持不变,主要由诸班直、控鹤军驻守。
  调动驻防的人马都是杨彪麾下的右厢诸部,因虎贲军左厢刚从前线回来,需要解散休整,不能承担戍卫的任务。
  郭绍迅速理清了思路:诸班直和控鹤军一向被皇室厚待拉拢,他们从来没干过兵变的事,也没有动机和能组织起人马的人;而且这里面的武将大多是符金盏逐渐恩赐拉拢过的人……除非符金盏要兵变,否则没人能出面干那事,但郭绍是完全信任符金盏的,她也不可能那样做。
  但郭绍刚刚称帝,心里还不太安稳,所以以亲兵控制一道关键城门。皇城外的兵马可以从东华门进入皇帝起居区域;并可从内部打开宣佑门,进入金祥殿附近办公区域。一旦发生极端情况,驻扎在皇城东面的虎贲军一军精兵、就可以奉召从东华门进入皇城护驾,以保万无一失。
  干完这些事,他心下稍安,和宦官曹泰一起离开了金祥殿。
  此时宫里人心惶惶,曹泰也是和郭绍一起回京的,四下里没找到车驾,郭绍便叫侍卫把自己的黑马牵过来,矫健地翻身上马,回头对众侍卫说道:“都散了,你们听从覃石头的安排,轮流去东华门上直。”
  人们纷纷应允。
  郭绍带着骑马的宦官曹泰,急匆匆就向宣佑门而去。此时他只有一个随从,却是没多少皇帝的排场,也顾不得那么多。他急着想见符金盏,然后是怀孕的符二妹。
  曹泰是皇城里的宦官头子,在宣佑门大喊皇上驾到,便叫开了宣佑门。一群人上前来叩拜面圣,郭绍没理会他们,骑着马就往北继续走。
  进宣佑门就是后宫区域,所以没带侍卫兵马。历史上的篡位者恐怕是不敢像郭绍这样过来的,就算称帝了,这宫里的旧人无法被新主人信任;但郭绍不一样,他只要信任符金盏就不会有问题,宫廷是完全被符金盏掌控的地方。
  郭绍以前是个武将,从来不可能进入后宫,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里。
  一个新奇的、陌生的地方,哪怕只和他熟悉的东京城一墙之隔,但这里几乎是完全封闭的地方。郭绍刚进来时,感到比较意外,因为和他想象中的模样完全不一样……他以为后宫是无数佳丽住的地方,一定金碧辉煌秀丽优美,但睁开看到的,却是和金祥殿一样的宫室建筑。
  周围很空,连树木都很少,万岁殿依旧像金祥殿一样宏伟端庄,充满了气势。郭绍还保留着被皇权威仪的建筑震撼的心情。
  但这种心情消失得很快,而且很突然。起先在朝堂正殿上,他只感到霸气和威仪,各种正面的印象;但一到这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感受……皇帝和宫廷贵妇们的生活起居就在这种地方:几万宫人瞩目的毫无遮掩的台基之上。
  一想到起居生活是在这种地方,便有种铺天席地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感受,生活几乎没有隐私可言,那不是回家了还要装模作样地作戏保持天子的举止礼仪?
  接着,郭绍留意到了一些东西,这皇城虽然很大很平坦,实际上中原这块地方是平原,整个地方都很开阔平坦……但是宫里各个区域是有内部宫墙隔开的,在一个地方就只能看到这么一小片地方,视线其实很不开阔。周围都被高大的宫室建筑和红墙挡着。
  中轴线上的大殿万岁殿两侧,还有一些围墙隔开的建筑群,应该就是嫔妃、宦官宫女等居住活动的地方。他们一辈子只能在这里,还得为了地位勾心斗角。郭绍忽然觉得,这世人都向往的皇宫,不是什么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他箭术精湛,惯于观察感受环境,一进来就很快把这里的环境看透了不少。
  一直以为金盏在皇宫里锦衣玉食,过得可能还不错。今天郭绍才真正明白,她的日子也就那样,恐怕没什么太多快乐的事。
  “新皇上要去见太后。”曹泰走到万岁殿门口,碰到了一个在那里张望的宦官,便说了一句。那宦官忙跪倒在地。
  “起来,带路。”郭绍随口言语了一声。
  那宦官战战兢兢地爬起来,说不出话来,赶紧弯着腰走在侧后,伸手指方向带路。
  走过前面的大厅,很快就来到了一道门前。郭绍走到门口一看,里面有些宫女,符金盏正和二妹坐在一张塌上,俩人都马上站了起来。
  郭绍看着金盏,竟然一时语塞,因为猛然没反应过来称呼什么……他意识到太后的身份是当朝皇帝的母亲、或长辈。柴宗训已经变成了“郑王”,自己是当朝皇帝,再称太后是不行的。
  符金盏也那样看着自己,二人四目相对。郭绍已经出去好几个月了,久别的重逢第一面,倒没想到是这样沉默的一面。
  “夫君!”符二妹马上惊喜地喊了一声,向这边快步走过来。
  郭绍忙道:“慢点,慢点。”他看到了符二妹那已经鼓起很高的肚子了,里面是自己的孩子。
  这时周围的宫妇们回过神来了,纷纷跪倒在地,叩拜道:“奴婢叩见陛下。”
  符二妹这时愣了愣,在众目睽睽之下,她轻咬了一下朱唇,屈膝作万福道:“臣妾拜见皇上。”
  “免了,免了,都起来。”郭绍走上前,好言问道,“二妹这阵子还好?”
  符二妹笑道:“挺好的,大姐照顾我,生怕我饿着冻着了。”
  郭绍这才不动声色地转头说道:“皇嫂劳心了。”
  符金盏脸上端庄严肃,表情已看不出任何蹊跷,“本来就是我的亲妹妹,都是应该的。请皇上入座。”
  郭绍看了一眼上面有张椅子,便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沉吟道:“攻灭南唐之后,大军班师回朝,行至宋州,将士们忽然拥立我为帝,以致如此。”
  符金盏道:“我都听说了。这皇朝本就是太祖所立,皇上本是太祖之侄,又有如此大功,天下人众望所归,训儿还政于皇上,也是大义所在。”
  郭绍一本正经道:“皇嫂深明大义。”
  他说话的时候,注意到这宫室内还有床帐,应是一处寝宫,也就是卧室。可是自己和家人在卧房里说话,竟然是这么个场面。心下一种难言的复杂情绪油然而生。
  这里对于男人来说,挺好的,给了人最大的自信、尊崇、颜面、自我满足感;但也会让人失去一些东西,一些不能计算和言语的微妙之物。


卷六


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们
  “大哥真当皇帝了!”一个圆脑袋的胖汉在众目睽睽之下高兴得手足舞蹈,身上的甲片摇晃得叮叮哐哐作响。虽然院子里的人都没笑,但无疑这个场面有点滑稽。
  周宪伸出玉手轻轻挑开车帘一角,好奇地看着,她脸上是一怔一怔的。
  那汉子回顾左右道:“嘿!荣华富贵就是这般容易!你们别不服,老子都跟了大哥多少年了……”
  卢成勇把马缰交给一个士卒,抱拳笑道:“恭喜贺喜罗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