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绍微微侧目看了一眼默然站在旁边的京娘,然后打量着赵匡胤,确实是真身!他缓了一口气,说道:“赵匡胤是我的敌人,我愿意尊重自己的敌手。”
  卢成勇听罢不再为难赵匡胤,脸上却有些茫然。倒是战列在一旁的王朴和左攸,饶有所思的样子。赵匡胤听到这句话,也是用复杂的眼神看着郭绍。他一张黑脸,眼神内敛,郭绍都看不出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李继勋“哼哼”了一声道:“要杀便杀,多说无益。”
  郭绍却没有急,因为敌人已经在自己面前被绑着,大帐外是亲卫人马,以及大军军营;敌人在看得见的地方,郭绍不觉得对方还有机会。
  他继续说道:“赵匡胤也是一个雄者,值得人尊重;我相信你这样的人,只要找到了门路和机会,就可能东山再起……”郭绍倒不是故意想夸他,而是确实这么个想法。在郭绍的认识里,一个厉害的人,不仅是能力出众、拥有实力,还拥有一整套完善的价值体系和情绪平衡,懂得在任何环境下调整适应……所以老话说得好,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郭绍道:“但我没有兴趣让赵匡胤认可我为君父,因此你不必跪我,我也不需要。更不愿意去解释仇恨,毫无用处。”
  赵匡胤的目光逐渐变冷。或许周围的人以为郭绍宽宏大度,但当郭绍说出这句话时非常冷静、甚至冷漠……也许有部下觉得皇帝没有真正征服赵匡胤,郭绍也承认,他没有自信征服一个真正的枭雄,而且那样做要付出多少心力、又能得到多少好处?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还想征服那个真正的枭雄,不把刘备一刀砍死,结果后患无穷。
  认君,很多时候就像男人认父。(后)晋朝皇帝认契丹主为父,真的有忠心么?男孩认继父,真的能有内心的归宿感么……也许会有,那得继父付出很多很多。是不是有必要投入,非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以达到征服之目的,值得质疑。
  郭绍说罢顿了顿,看着赵匡胤道:“你还有什么话说、什么愿望?”
  ……赵匡胤听到这里,心里冰冷一片,一股透骨的寒意从脊梁上升起,一种求生的本能让他忽然很害怕!他抬头看着郭绍,此人的神情很镇定、甚至还有点温和,但此时此刻仿佛有一股莫名的气场让赵匡胤不寒而栗;比刚才那武将喊打喊杀的威胁,更让赵匡胤恐惧。
  那样的气场,那样的杀气,是因为……或许当一些人愤怒而出言威胁时,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服软,就感受得到可能得到宽恕,但郭绍的温和锐利给赵匡胤的感觉……你就算痛哭流涕,磕头求饶,都无法改变他的意志!那才是真正叫人窒息的逼迫感!
  也许有些人头脑太简单、真的感受不到郭绍那种杀气,不过那种人要么会被玩死,要么根本上不去那个能威胁郭绍的位置。
  赵匡胤沉默片刻,说话的声音也罕见地有些颤抖:“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郭绍又道:“你还有什么愿望,能够在这里马上可以实现的。想吃点什么,想不想喝酒?”
  赵匡胤的心境再度压抑窒息!他绝望了,在这一刻忍不住真的开始寻思最后的愿望,喝酒吃肉?如果对于一个没享受过荣华富贵的人或许有点用,但赵匡胤现在哪里还有那种心情?就算是脱光了的美人在他面前,他都没欲望,因为有更强烈的欲望完全压住了平素想要的东西……求生欲!如果真的有什么愿望,让郭绍不杀他就是唯一的愿望!
  此时他忍不住看了京娘一眼,见此女竟然忠心耿耿地站在郭绍身边,竟然连御驾亲征都能被带上。想想当年自己当年千里护送,无论彼此是出于什么心思,自己对她也很厚道,怎么也应该有点恩情!
  赵匡胤忽然觉得人心寡情!心里冒出一股怨气,就好像发现北汉国宰相说完“当有真正重要的事才会出面”后,很快又在背后算计他……于是在被传召入宫时,专门作出一些已经知情的迹象,顺带就以直报怨!平素赵匡胤为人不是那样的,他比较奉行做人留一线,但并非心里真想那么宽宏,只是目光长远而已。
  他想羞辱京娘……但是太过分了的话,郭绍不会同意。不仅如此,自己还会死得更快,男人最有敌意的:是有人想要他的权力财富和女人!
  赵匡胤内心波涛汹涌,猛然之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处境:如同当年在东京兵变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陷入了对手的节奏,跟着别人的步伐应对,就失去了主动权,处处受制落了后手!而现在,郭绍让他想愿望,他就真的把注意力转移到上面了……
  赵匡胤的心境因此一乱,不仅绝望恐惧,还有一种沮丧感涌上心头。
  他沉默了良久,说道:“我想和京娘单独说几句话。”
  郭绍沉吟片刻,转头问道:“你要和赵匡胤说几句话?”
  京娘微微一迟疑,面无表情地摇摇头:“没什么好说的了。”
  赵匡胤听到这里,牙齿轻轻咬紧,再度觉得妇人难以常理度之!
  郭绍转头对京娘轻声道:“你先出去一下。”
  京娘抱拳道:“遵旨。”
  京娘刚刚走出帐篷,就在这时郭绍忽然说道:“军中难找毒酒,卢成勇你去把他们处决了,就在这里动手。”
  赵匡胤听罢脸色一变,他很意外……不是因为要被杀意外,而是就这么被杀?他进来后,和郭绍没说几句话,而且都是无关紧要的话,谈不上什么交谈。
  他很意外,是以为郭绍要和他推心置腹似的谈谈。一则,人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件东西时,因为来得实在不容易,通常舍不得太急处置;二则,郭绍刚才虽然杀心很狠,但实际对自己还算尊重,站在同等高度的敌人、又有敬重之心,难免有惺惺相惜之意,怎能不对对方有点兴趣?
  赵匡胤的喉咙一阵蠕动,瞪圆眼睛看着那个叫卢成勇的武将走过来。那人却不是郭绍那等高度的人……有些东西和那等人没法沟通,那武将是毫不迟疑地顺手就拔出了佩刀!
  ……郭绍的瞳孔收缩,看着赵匡胤。他原来在东京时,本来想的是把赵匡胤捉回去给符金盏“认错”,还想羞辱他一番,以出口恶气;但真正一见到赵匡胤时,忽然觉得没必要了,而且也不愿意承担一丝风险。
  就算有军队押送、囚车禁锢,赵匡胤想在去东京路上逃脱的机会基本没有,但郭绍照样不愿意承担那一点风险!他甚至没有叫人拖出去斩首,而是亲眼看着!
  不过,这本身也是因为太看得起赵匡胤。
  郭绍对赵匡胤一向还是有仇恨情绪的。当初他家莫名其妙把两条命挂在他身上,人被冤枉会恼羞成怒,非常生气!赵匡胤还威胁郭绍的身家性命,甚至所有他关心的人,胜负之后必然要动他的亲人家眷,这种威胁能让人疯狂,也能产生极大的仇恨,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赵匡胤还羞辱符金盏,公诸于天下,对于一个有身份名望的妇人,是极大的伤害,伤害符金盏,便触及了郭绍最内心的那根弦!
  除此之外,郭绍能感觉到赵匡胤的极度仇恨,别人恨自己,才是最叫人寝食难安的威胁!
  郭绍真是想报复。但是,在真正有机会的时候,他忽然因为威胁的解除而不想干那些事了……或许,郭绍本来并非一个残忍、喜欢暴力血腥的人。他有点抵触那种东西……虽然战争也残忍,不过也热血,热血与残忍依旧有所区别。
  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心胸的。但心胸有底线。
  赵匡胤面对兵器逼近,目光死灰。他的右脚一动,似乎想迈步后退或者挣扎,但忽然又放下,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郭绍盯着他,心道:这是个非常理智又有定力的枭雄!他不是不想作最后挣扎,但是手臂被绑在,身处万军之中,显然是徒劳的,除了在最后时刻有失气度、没有任何作用。
  郭绍在猜测,若是不要气度,还有那么一丝机会,赵匡胤肯定不要了。
  就在这时,赵匡胤道:“我没看错你,郭绍!你就是个人面兽心、装腔作势的贼子!你蒙骗了大多数人,却是个冷酷险恶的小人!”
  郭绍冷冷道:“你真的看走眼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晋阳(九)
  郭绍懒得与其解释争执,因为卢成勇已经提起了佩刀,时间也来不及了。他自问,赵匡胤最后的骂言真的看走眼了。郭绍觉得自己心里仍旧装着阳光,但是,在世上如若不问原因地仁慈高尚,不能适应人世,也不符合他的人性。
  他有争强好胜之心、有某种真正战胜一个强大敌人的欲望……就是在这个历史大潮之下,把国家治理得比宋朝更好、有更大的功绩!而赵匡胤是一个最好的观众。
  郭绍确实想过让他活下来观赏结果。可是,其实最终也达不到郭绍想要的效果,因为赵匡胤还不知道赵家王朝究竟是什么个样子,没有对比;赵匡胤更不会在仇人面前真正服输,对一个看不顺眼的人(郭绍),无论那人做什么在他眼里都有诟病的地方。况且,赵匡胤要是活得太久,风险就不可避免。
  就在这时,卢成勇粗暴地一把抓住了赵匡胤的发髻,对着其脖颈一刀刺了下去,半点停顿都没有。
  赵匡胤连叫都没叫一声,一股鲜血就从他被刺破的动脉里彪了出来!卢成勇一头一脸,手上全是血。杀人,确实也会把自己弄得满身血污。周围的几个大臣和赵匡胤那几个兄弟的脸色都变了。
  赵匡胤软软地倒在了地上,四肢还在抽搐,大睁着眼睛,但是目光已经涣散。
  李继勋、石守信等三人也是呆立在那里,瞪圆了眼睛看着……他们追随的大哥、曾经以为成大事者,就这样被杀了?!他们的脸如死灰,恐怕也直观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下场。
  郭绍冷冷道:“把他的头颅割下来!”
  卢成勇依言抓住赵匡胤的下巴往上一拽,右手一刀砍在他的脖子上,然后拿起脚踩刀背,听得“咔嚓”一声,他又挥起刀锯了几下,娴熟地把头颅割下来……卢成勇以前是小底军(后改铁骑军)的士卒,久经战阵,因为那时候首级能领赏,对割首级似乎非常熟练。此时他的上半身全是血和肉末,和刚刚作案后的凶犯模样差不多。
  卢成勇把头颅提起来,血淋淋地拿给郭绍看。确认死了……没有人失去脑袋了还能生还,简直死得不能再死。
  在这一瞬间,郭绍发现自己对赵匡胤的一切仇恨都没了。他感到有点意外,确实人一死,便是化解恩仇的有效法子。郭绍脱口道:“这下我与他的恩怨都扯清了。”
  然后郭绍毫无负罪感。
  其实下意识一想,赵匡胤没什么罪,他只是郭绍的仇敌而已……杀一个无罪的人,郭绍仍旧毫无压力,几乎连一点感受都没有。
  并非他做过武将、就不是人,而是:现在杀人完全不用被制裁!杀人之后的忧惧、恐慌、甚至一辈子都不能踏实的感受,不是因为干了一件不对的事、不是因为伤到了同类的生命而有负罪感,而是:怕被抓住,以命抵命,担心的是自己的处境。
  当这一切制约和天经地义的清算都真正消失时,郭绍感到杀人几乎没多大的感觉。确实人走到了人间最高位,能真正体会到超越一切凡间规则的为所欲为!但他依旧不愿意为了一点事就杀人,确实是看重人命。
  郭绍眼皮都不眨一下就指使杀死了赵匡胤,却觉得自己很尊重生命。
  郭绍此刻松了一口气,看了李继勋等人一眼,此时已是兴致索然,挥了挥手道:“拉下去,斩首。”
  “喏。”卢成勇招呼账外的侍卫进来,将三人强行拖了出去。
  不多时,便有三枚头颅用木盘端进来向郭绍回禀,郭绍道:“将赵匡胤等人的首级处理一下,快马送到东京,送给端慈皇后看。”
  郭绍说罢长吁一口气,从上位的椅子上起身,大步走出了帐篷。他站在账外,心里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复仇后的快感不多,但着实内心轻松了一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难言的陌生感……便好似从一条路走来,一直沿着路走;可是忽然没路了,天地还在延续、就是没有了现成的路可循,就会感到有些不适。
  因为,至此之后一切都已改变,不可能再有宋朝了,与郭绍从小熟知的历史比起来已然面目全非。
  他皱着眉头,抬头看去,视线向远处延伸。周围有兵马的嘈杂,但前几日那轰鸣的炮响、宏大激烈的杀声已经停息,四下里竟然安宁起来。双方都没有展开军事行动。
  这时,王朴等人也走了出来。左攸开口问道:“真的要停战五天?”
  王朴没吭声。
  郭绍没怎么犹豫,当即就说道:“全军修整五日。咱们说话还是要算数的,王使君以为如何?”
  王朴拜道:“臣附议。五天,着实会给北面都部署李处耘增加压力,但陛下当众的圣旨是否守信,臣以为更加要紧。”
  “然。”郭绍点点头。心里琢磨……这干系到自己皇权的威信和可信度。虽然本来就是敌对国,对方也没有什么报复性后手,但是世人公认的信义这等东西,不一定是伪善,而是在通信、制度、控制力无法细化的时代,就要“教化天下”,应该用一些道德理念来维护规矩和秩序。
  郭绍决定了此事,继续观望了一番晋阳城墙。晋阳城墙已是斑驳狼藉,不过主体依旧耸立在视线尽头,上面插着旌旗……从城外看城墙,有时候觉得那道很单薄脆弱,要走到城门墙洞或是上城墙,才真正看得到它是怎么回事;不是一道墙,而是像一道梯形山体,非常宽厚!
  他觉得五天内应该真的没有战事了,此等境况,只要周军不进攻,北汉军恐怕不会挑起战端……他们的策略应该是死守城池、拖延时间,等待辽军从外面增援解围。
  再说北汉主要是不看重休战的五天,怎么愿意折腾出卖赵匡胤?那事儿对北汉主的脸面还是有影响的,那赵匡胤是从敌国投奔到了北汉的。
  郭绍收回目光,回头对王朴道:“前营军府布置一下诸部,下达详细军令。各军轮流修整,仍要在各营留守兵马当值,不可松懈戒备。”
  王朴抱拳道:“臣遵旨。”
  郭绍又道:“攻城暂停,但其它的军务不能停息。”


第五百七十章 还不迟
  乌云遮盖了晋阳的天空,零星的雨点渐渐湿润了尘土,浇灭了硝烟,很快“哗哗”的小雨便成了雨幕。本来已经休战的战场,进一步被掩藏在了雨幕之中,人马密集的吵杂也被雨声掩盖,天地间反而更加宁静。
  京娘在中军的帐篷里独自呆坐了许久,这时转头看到雨水,忽然心里一酸,两行清泪终于从眼角滑落。
  就在这时,忽然账内的光线一暗,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是郭绍。
  京娘心里一慌,急忙避过身,拿袖子慌忙地抹了一把眼泪。
  郭绍默默地走了过来,找了条小木凳坐下。京娘这才反应过来,刚才的动作已经逃不过郭绍的眼睛。她一时间情绪复杂。
  “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郭绍开口道。
  京娘微微张口,一阵难受,有种被冤枉一样的感觉,但是她不是太会说话的人,平时说话都很简短直率,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索性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郭绍道:“赵匡胤没有受什么罪,我只是要了他的性命……我不得不杀他,这等人威胁太大,不杀就是很大的隐患。”
  京娘听罢,又意识到是郭绍单独进来的,专程过来看自己,便低着头道:“你现在是皇帝,不必如此……过来的,陛下放心,我懂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