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良用手绢擦了一把脸,从腰间把佩刀“唰”地拔了出来。拿弩的已经上弦,拿火器的还在窸窸窣窣忙活着装填。
  大伙儿循着声音,望着前面。俞良也跟着看过去,什么都看不到,全是树,树木不仅高,枝叶还相当茂盛,地上只有阳光从叶子间洒进来的稀稀疏疏的斑驳亮点。
  都头大喊道:“军法,临阵后退者斩!都稳住阵型,不要慌,战阵上要是跑、死得更快!”
  话音刚落,便听到稀里哗啦一片,林中出现了骑马的黑影,那马蹄踩在杂草和积叶愣是不响。俞良瞪大了眼睛,连呼吸都几乎停止了,众人也是十分紧张。
  江南大营前锋倒是在雄州打了一仗,那一仗,俞良等人的经历是:远远地听到了闷雷一样的炮响,然后就听说占领了雄州了!
  实际上在场的将士除了都头以上的武将,基本没干过仗!
  人马的影子越来越近了,在树木之间飞快地穿梭。南汉国也有马,还特别适应山林!
  都头大叫道:“稳住!听军令!”
  不料话音刚落,便听到“啪啪啪……”的弦响,前面那排弩手纷纷放箭了!林中箭矢嗖嗖嗖直飞,树干上插上了不少弩矢。
  “娘的……”前面传来了一阵大骂。
  紧接着林子里就传来了叽里呱啦的叫声和喊声,步骑飞奔冲来!大伙儿也听不懂南汉国的方言,这边的口音特别难懂,发音都不同!
  “咚”地一声鼓响,前方军旗摇动,武将撕声大喊:“换!”
  本都第一排的弩手换到了第三排,然后便急着抽弩矢上弦,俞良看见边上那汉子,一屁股坐到地上,拿脚瞪着弩身,使劲拉了几次弦都没拉开,那家伙手都抖了。
  凶神恶煞的马兵已经冲到了眼皮底下,刚刚换到前面的那一排不等命令便纷纷放弩,一时间人仰马翻,惨叫马嘶在林子震耳欲聋。
  剩下的马兵飞奔而至。俞良听到都头大喊道:“拔剑,杀!”
  顷刻之后,便听到叮叮哐哐的巨响和人的惨叫声,前面打成一片,周军的队列顿时便乱了。后面还有一都人马立刻拿起长枪列阵。
  俞良手里握着一把单刀,被乱兵挤在了中间,周围乱糟糟一片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只见林立大量的步兵吼叫着向这边奔跑过来,手里拿着刀枪棍棒,还有的人居然披头散发像野人一般!不要命地猛冲过来!
  周军的乱兵十分呆笨,靠着甲胄拼杀了一会儿,便被杀得四散乱窜。接着后面的百人枪阵也乱了,大伙儿一哄而散。居然还有人大喊:“快跑,快跑啊……”
  俞良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便跟着大伙儿撒腿便跑。他见对岸有成队列的周军同伙,慌不择路正想往河边奔,不料正看见一个士卒被追赶下了河,脑袋在水面上冲了两下便如大石沉水!这些北方士卒大多不会水,会水也不成,谁也不能背着至少超过三十斤的四件套铁甲游泳。
  他见状急忙往北跑,撒腿往林子里窜。跑着跑着,便听得有人道:“老三,把兵器丢了跑!”他回头一看,张家那两兄弟也在跟着自己拼命逃跑。
  俞良大口喘着气,脑子里一片空白。


第六百七十四章 装甲军
  山林后面的浈水岸边几无村庄房屋,此时上千的周军乱兵从林子里钻出来,场面异样。人们乱糟糟地向后面的一片营寨涌了过去。
  两边都是山势起伏,只有这一片河滩比较开阔。荒郊野岭之中,滩地上更加喧嚣。营寨林立,箭楼高耸。
  敌兵步骑追出山林之后,便没有贸然追赶过来。
  但没过一会儿,山脚树林边缘,忽然陆续一些庞然大物缓缓冒了出来!周军营寨里的士卒都稀奇惊讶地引颈观望。
  “牟……”一只奇怪的庞然大物叫唤了一声。营寨里的周军将士终于认出来,原来是大象!
  那大象不是普通的大象,不知从哪儿抓来的,个头很大,身上被装上了铁甲,背上驮着一副塔一样的东西,上面坐着人。大象虽然走得慢,但浑身是铁和尖矛,仿佛刀枪不入,看起来非常可怖!
  每头大象的两侧和后面,前面是拿着刀盾的步兵,后面是弓弩手,跟着大象一起前进。那些庞大的战象,仿佛人海里的战船……又很像装甲军集群,步兵以战象为中心组成战斗群。
  陆续几十只战象涌出了山林,后面南汉国步骑跟了上来,人马直攻周军错落部署在河滩上的营寨。
  南汉军以奇怪的战象建制渐渐趋近,开阔地上一时间仿佛洪流在缓缓涌动过来!大象的叫声,人声马嘶响彻山间,这荒郊野岭热闹非常。
  横向展开的战象和拿着厚木盾的步兵渐渐攻进了二百步内!双方都还没有发射远程兵器,但战象上的南汉国士卒已经准备好了弓弩;一只只庞然大物就好像移动的箭塔一样势不可挡地过来!
  不多时,地面上插着的一些三角旗被走过来的南汉军步兵掀倒了。
  就在这时周军营寨上便响起了“叽轱”的木头摩擦声,汉子们在拽动投石车上的麻绳。“哐哐哐……”许多圆石疙瘩从投石车上被抛了出去。
  那圆石疙瘩投得非常准!正好投向南汉军进攻的位置,因为事先就做好射程的记号了。
  “轰!”忽然一声巨响,半空上火光一闪,顿时烟雾炸开……那圆石竟然在空中炸了!
  片刻后,爆炸声陆续“轰轰轰……”响起,那些石炮或在上空、或在地面上巨响爆炸,石片乱飞,烟雾弥漫。南汉国进攻的大军立刻如遭雷劈,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那些战象吓得调头就跑,上面的驭手根本控制不住惊吓的大象。大象掉头冲向后紧随其后的南汉军步骑……此时的军队除了马队,基本都很密集才能保持战力。大象向人群里冲去,庞大大物,浑身是铁,还有刺猬一样的尖矛;南汉军哪里还挡得住大象?纷纷避让,阵型乱作一团。
  石炮炸了一轮,就很快消停了,接着投的就是真正的石头,不能炸的……按照东京北苑火器坊的法子,人们要在石头上钻空掏空内部,却并不容易、炮弹很少。
  但南汉军已经被自己的战象冲乱了阵营!
  这时营寨之间的藩篱寨门“砰”地一声被放下了。里面衣甲整齐的步兵听到锣鼓一向,旗帜一放,便成纵队跑着冲了出去。
  前军拿着长枪和刀盾追上了南汉乱兵,见人就杀。后面的弩兵、火器兵纷纷变纵队为三排横队,向前推进。
  战场上人马涌动,叫喊声震天响,到处都是人。这边土地湿润,植被很好,无数的人冲到一起,却没有什么尘土;不过空中弥漫着石炮炸后的硝烟。
  周军人马后面,一些人竟然吹奏起铙歌来,激扬的曲子、惨叫恐惧的呐喊,战场上的场面十分诡异!
  前面的周军和南汉国密密麻麻的乱兵混战起来。南汉国军士的砍刀长矛插到周军士卒的板甲上叮叮哐哐作响,也有的正好刺穿了四件板甲之间的硬皮甲,惨叫痛呼不绝于耳。周军士卒死得很少,多是受伤。
  就在这时,军乐停止,那些人敲得厚铜乐器“叮叮叮……”直响,前面的周军士卒调头撤了回来,有的正在紧张没听到,但见同伙都跑了,也调头就跑。乱兵从横队中间的空虚往回撤。
  这时横队弩兵也准备好了,“噼里啪啦”的弦声在四处响起,南汉军乱兵死伤无算,乱糟糟地逃跑。周军各处队列时不时进军,时不时停下来齐射。各指挥的火器和弩交替发射,空中白烟弥漫。
  周军大队步兵追击到了山脚下,此时南汉军进攻出来的人马全部都崩溃跑进树林去了。
  背上插着三角红旗的传令兵骑马过来,一面跑马一面对各处指挥使大声嚷嚷道:“中军令,停止追击,禁止入林!”
  ……营寨中军,四处都在欢呼,热闹得不可开交!
  曹彬周围的文官武将正在道贺,宰相李谷面带笑意道:“曹将军不愧为陛下钦点大帅!一群新卒,几个月前拿得还是锄头,今朝拿起兵器便能击败南汉国主力援军,老夫佩服之至!”
  曹彬客气拱手道:“这也是陛下给了精良装备,李公调运了充足粮秣军需之故,本将不敢居功也。本将在(后)汉朝时便入行伍,这些甲胄兵器,换作是以前,精锐之兵不一定有如此装备。”
  幕僚道:“曹大帅先期派人入林,原来是诱敌之计!”
  曹彬不置可否。
  就在这时,前方一群大将入帐,七嘴八舌吵了起来,有人拍着胸脯大声道:“中军若不叫咱们退回来,非得乘胜打到韶州去!”
  又有人道:“不说打到韶州,突破此山,到山后扎营逼近韶州定无差错……”
  曹彬三十多岁了,脸白,投足间十分儒雅,常被赞为儒将,他对部将们的牢骚也不生气,只是正色道:“据报南汉军在韶州增派了援兵,前面山高林密,中军尚未掌控局面,轻敌冒进兵家大忌!”
  幕僚顿时附和道:“曹公言之有理。韶州这边不产大象,南汉国的象兵是从大理、安南(吴朝)得到的战象,只有其都城禁军才有,今出现在韶州,正如曹公所料,南汉国派来了主力援兵!”
  武将们吵闹稍息,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李谷便道:“此战大捷,曹公可修书上奏报捷请功。”
  曹彬的目光从后面那几个“传令军”的文官那边扫过,说道:“我定据实上报,此番大捷,但未能取得实质进展。一来因为南汉国增调了援兵,二来南方有瘴气,军中生病者很多,致使我部兵力减少很大。”
  李谷皱眉发愁:“瘴气着实难办,老夫运来了很多药材,给疗伤营服用,却不见好。”
  ……中原人确实对南方瘴气十分惧怕。
  以前汉唐时期,南方皆归朝廷管辖,但官员们最不想去的就是南汉这边做官,被当做是失宠流放……因为很多人过来做官都因瘴气死掉了!
  军中有太常寺派来的御医,认为瘴气十分可怕,让曹彬等大营中军的人十分发愁。
  在御医和军郎中的安排下,大伙儿把犯了病的人分开设营居住治疗。所依据的治疗办法除了照搬医书,也找来了当地的土医,拿草药来治,有的能治好,有的病况俞下。
  俞良从林中逃散出来后,就病倒了。当夜便打摆子,浑身冷汗,立刻被送到了伤兵营居住。开封指挥的状况最差,在树林里被击溃死伤了上百人,又陆续有人病倒,整个指挥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俞良躺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周围都是雄黄熏的味道,乌烟瘴气,还能听到呕吐、呻吟的声音,他的情绪十分糟糕。
  他没料到打仗原来是这么回事……和诗歌里写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男儿何不带吴钩”等等全然不同,压根没那么有诗情画意!俞良出征后的遭遇:步行走路,一直走,走了他娘的几千里!然后听说雄州被攻占了,便又走了过来,接着就在荒郊野岭带着人挖壕修墙……刚列队进军,连敌兵的长相都没太看清楚,就狼狈跑回来了。
  然后就病倒,被送到了这破地方躺着。
  周军病了很多人,没有退兵的原因是御医郎中、当地土医的治疗下,不断有人痊愈。据说是瘴气,反正还是能治的。
  但是俞良却一直不见好转。他每天躺在破床上,也没人来看他……平素熟悉的将士被禁止进入疗伤营。俞良感觉身体也越来越差,浑身无力,起床都有点吃力了,他不得不胡思乱想,自己会不会病死在这破地方?
  毕竟是个读书人,俞良现在有点质疑,自己是不是入错了行,根本不适合从武……但是学文也考不上进士。真是一个文不成武不就!
  而今他只能满心消沉地等死了,绝望一点点地加深。
  周军进展缓慢,几乎停止了进攻,上次大战之后也没听说南汉军有什么动静。过了几天,俞良一直不见好,被人从营中拿牛车拉了出来,送往雄州,和他一起被民壮送走的还有很多人。


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
  灵州干燥多风,行宫内都能听到外面风声的呼啸。
  枢密副使急匆匆地走到书房门口,里面郭绍停止和卢多逊的谈论,招手让魏仁浦进来。魏仁浦拱手一拜,急着就说道:“陛下,曹彬有消息来了。周军在韶州北面捷报,但情况似乎并不顺利。”
  郭绍道:“我之前看曹彬的奏报,只要拿下韶州攻灭南汉便指日可待,他攻不下韶州?”
  魏仁浦道:“臣以为很难。大周军与南汉军对峙以来,多为守势,打退南汉军进攻便算赢,进展极为缓慢。周军受南方瘴气,生病者很多,更有人密报是碰到了瘟疫!臣猜测,曹彬可能在考虑退兵了!”
  郭绍眉头紧皱,少顷便说道:“叫太常寺派御医去南线会诊,解决疾病之事。”
  魏仁浦抱拳道:“喏。”
  郭绍沉吟片刻又道:“送信回去,叫左攸也去!以前我带兵对隔离防病有一套办法,曹彬没跟过我,可能不太熟悉,左攸最熟知那些法子。”
  魏仁浦又忍不住说道:“曹彬此人没什么战绩可称道,攻南汉的表现也平平无常。朝廷花了那么多钱,甲胄、兵器、粮秣无不充足,他手下战兵多达十万,出征消耗糜大,却把仗打成这样……”
  郭绍道:“曹彬的人数虽多,但咱们得考虑他带的不是战阵老卒。”
  魏仁浦叹了一口气:“南汉弱国,君黯臣昏,比以前的南唐国差多了。”
  郭绍却毫不犹豫道:“曹彬还没有上书放弃,且让他想想法子,咱们不能催促太急。”
  魏仁浦察觉到郭绍的态度口气,便不再多言了……那曹彬是郭绍亲自选的人才,不到真正失败的时候,郭绍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谈到这里,书房里君臣三人有稍许的沉默。
  郭绍伸手在额头上摩挲了几下,有种疲惫涌上心头……想想自己每天也没干多少事,但诸事不顺,心境会影响他。
  郭绍故作淡定道:“你们都各司其职,切勿太急。”
  魏仁浦等二人躬身道:“臣等谨遵教诲。”
  卢多逊这时说道:“明日送党项人走,臣请命为朝廷使者,与他们同回夏州,再见见李彝殷。”
  郭绍和魏仁浦听罢都面带诧异,郭绍提醒道:“此次与上回又有所不同,卢使君前去,有性命之危。”
  卢多逊正色道:“若夏州反叛杀臣,战事不可避免,会有更多的人丧命。臣一条性命,何足惜也?”
  郭绍听罢点头同意了,默然挥了挥手。
  二人抱拳道:“臣等告退。”
  郭绍站起身,在斗室之中有些烦躁地踱着步子。左思右想,西面不出事才是最有利的情况……北方一打仗,辽国极可能插手。主要战线西移,对调运耗费较大的中原王朝没什么好处;何况辽国还会多一个盟友,夏州党项地盘不大,但党项人全民皆兵、地形也复杂,并不好对付。不过,李彝殷也不一定愿意夹在两大强国之间被当枪使。
  郭绍深吸一口气,此时才醒悟,坐稳皇位后有点麻痹大意了,很多事容错率依旧不高。
  他把焦虑、烦躁的情绪压在心底,起身走出了书房。
  郭绍在宦官王忠的带引下,走过一段廊道,又去见李月姬。
  李月姬正坐在旧屋内发怔,见郭绍进来,警惕地看着他,也不起身,礼节几乎没有。郭绍也不计较,好言问道:“李贤妃这几天好些了么?”
  李月姬好些憔悴了很多,她声音低落地说道:“我不该由着性子,答应与岺哥逃走……我以为不过是件小事,就算被抓回来,也没人能把我怎样。”
  她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了:“我若懂事一些,没藏叔叔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