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哗哗哗……”胡姬美人摇着闪闪发光的手铃脚铃,她们把手遮在眼前,随着歌声移开,露出妩媚带着笑的眼睛,看着汉子们。
  歌声也十分缠绵动听,叫听惯了中原曲子的文武也耳目一新兴致勃勃的样子。
  “哈哈……”诸部的汉子们乐得合不拢嘴。
  郭绍也面露笑意,看着下面。
  他的笑容不是因为这些胡姬美人、也非美妙的歌舞,他确实高兴,为这次的成功而高兴。但如果有人敢盯着他看,或许能察觉他的笑意里带着某种叫人产生寒意的东西,野心、欲望……以仁治国,但是哪一个伟大文明的建立哪一次浩大的功业,不是建立万计的枯骨堆之上!
  一个目标的完成、一个准备的顺利,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郭绍脸上带着笑容,转头看窗外的阳光,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故土幽州的方向。


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
  曹彬攻陷韶州后,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威逼兴王府。南汉国坐拥广袤割据地盘,竟不能再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大战。
  盖因南汉国主刘继兴在都城无可用之人,大权全在宫女和宦官之手,国内宦官多达两万人,要做官先自阉。
  兴王府陷入恐慌之中。除了其君臣忧惧,还有一群人特殊的人担惊受怕,随时准备上船跑路;他们就是大食的商人。
  唐末西域的丝绸之路阻断,大食商人就从海路来了南方沿海,一度打开了商路。但朱温灭唐、后带兵转战广东,穷途末路又缺军费,这时发现了大批大食商人,不由分说把杀了大食商人杀光!把他们的货物财物抢了个精光。
  海路商贸因此一度阻断,二三十年后才陆续重新沟通,但规模已大不如唐朝。大食人与南汉国因共同利益建立了贸易关系,还送了个大食美女名“媚猪”者,深受刘继兴宠爱。
  流血事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早已被海浪冲洗干净。但阴影仍在,大食商人非常担心兴王府被攻陷后,中土军人故技重施再次干那等野蛮行径。
  但是他们又不愿意完全放弃在兴王府的财产和商业利润,另外又听到传言此时的中土王朝并非当年穷途末路狗急跳墙的朱温部,所以还抱有一线希望。
  大食商人首领决定派使节北上与周军主帅会面,试探考察大周王朝的态度。
  因南方大食人只是商人,并未掺和统一战争,曹彬礼遇之。曹彬立刻将此事奏禀朝廷,并在奏疏中主张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曹彬大致对大食商人的往来持肯定态度。一则可以从贸易中增加朝廷税收,且大食人购买的多是丝绸瓷器等奢侈品,不会对民生造成太大影响;二则“远交近攻”乃古代先贤的邦交精髓,建立朝贡的贸易体系,可以扩大皇朝的威信……万里之外的国家都来朝贡,面子倍增!
  ……郭绍收到从东京转呈的奏疏时,已经离开了灵州,正在邠州行宫暂留。
  魏仁浦等人这次都附议曹彬的主张,“增加税收”这一条就足够大臣们支持。此时国库开销十分巨大,有蜀国、南唐的厚实底子积攒,虽未出现国库空虚的程度,但这两年每年支出是正常财政收入的两倍有余,全靠内库补贴。
  曹彬的乡军大营短期就有效果,郭绍已经在酝酿第二批十万人的增兵方略……大臣们执行方略的要求很简单,就三个字:拿钱来。
  这等局面,就算枢密院不管财政,也跟着着急。一旦通过前期战争劫掠的内库存款掏空,整个王朝的收支不崩溃才怪!常规的手段,开源节流。与大食的海贸利润就是开源,蚊子肉也是肉。
  不过郭绍却说出了所有人都没关注的话:“大食人是怎么到兴王府来的?”
  魏仁浦沉吟片刻道:“应该是坐船。”
  郭绍道:“从海上来自然是坐船,关键是相距万里,船要开到咱们这里并不容易。我记得当年南唐国派人坐船从海路北上向辽国求援,近海航行还翻了几次;这大食人的航线比东海遥远,能到达兴王府定有原因。”
  诸臣听罢点头称是,但看起来却不太重视关心。因为航海技术实在对朝廷实在不是特别关键。
  郭绍却对这事儿特别关注……他的角度和见识不同。航海技术或许现在不太重要,但以后很多年就能慢慢影响深远。在郭绍的记忆里,一直到明朝,中国的船队才到达了非洲那边,而且很快就中断了。
  能从阿拉伯航海到东南亚,肯定在造船、航海经验技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郭绍的观念,从不对古代中国妄自菲薄,也没有天朝上邦的盲目自大。相比同时期的世界各个文明,大家都落后比烂,他觉得中国还是各方面比较领先开明,算得上文明富庶稳定;但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先进的,很多方面仍旧各有长短。相互学习长处,有助于进步;比如明朝总体强盛先进,在火器等方面仍旧要学习外国,以便跟上大势。
  “左攸兼任礼部,他在岭南,下旨让左攸负责与大食人商议。”郭绍道。
  诸臣以为善,大食人是外邦人,涉及到邦交,不能让曹彬主持,得用京官代表中央出面。
  郭绍很快作出了决定,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曹彬,一封给左攸,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态度,让他们负责办妥南方之事。
  ……此时岭南,曹彬部严密控制浈水水陆道路,小心翼翼稳步推进。但实际南汉国的军队战守无方,根本没有袭扰、断粮道等常规的战术努力,周军进展非常顺利。
  不久后,刘继兴派人到周军大营议和。
  来使竟然威胁周军:如果周军继续进攻,就烧毁南汉国皇宫,让周军什么财物都得不到!
  提出的条件是割让韶州以北所有周军占领的地盘,并放弃皇帝称号;周军停止进攻。
  曹彬觉得这条件十分可笑,南汉国的军队表现如此之差,现在要灭其国把握很大,为何还要容忍南汉国的存在?
  他与左攸商议之后,拒绝了南汉国使节的议和条件,并提出新的条件:南汉国主率文武百官主动投降,朝廷仁厚给你封官加爵保有富贵;若是烧毁皇宫国库,则罪加一等,死罪难逃。
  左攸则与大食使者商量贸易诸事。
  先前大食人过来受到了礼遇,接着又派来更为重要的人物,以及雇佣的几个汉人翻译幕僚随行。
  左攸在帐篷内与之相见。那翻译等大食人执礼说完,便道:“左侍郎,他的名字叫XXOO……”
  “啥?”左攸眉头一皱,愣是没听明白,翻译说的名字好像鼻子塞着了一样吐的含混不清的声音。那翻译想了想,又道:“名字的大概发音叫‘帅蛮’。他是大食船队的二号人物,在大食人中说话还是算数的。”
  左攸点点头,这才抱拳向那大食人回礼。
  帅蛮看着左攸,又叽里哇啦地说了一通。左攸听罢转头看向汉人翻译,那人又道:“帅蛮先生大概的意思说,他们来中土是为了做买卖,很和善,没有任何敌意。希望能得到皇帝陛下的保护。”
  左攸道:“大周朝廷重礼仪德行,与乱世匪盗当国时全然不同,尔等尽管放心,陛下希望大食使臣到大周都城东京觐见,礼尚往来。”
  帅蛮通过翻译又道:“我们该怎么确保自己的安危?”
  左攸沉吟道:“陛下会下诏言明此事,朝廷愿意与大食互通有无做买卖。大周皇帝是金口玉言,圣旨一定要算数,关系到朝廷的威信。”
  他想了想,又道:“不过市舶之税的抽成,尔等与南汉国的约定不能算数,咱们还得重新商议。”
  帅蛮听到这口话更放心了,或许在他们看来,真正能保障安全的是利益。既然周朝廷谈抽成,就是想要分好处,这样就得好好来往才行。
  左攸察之,这时才提起郭绍在书信中的要求,说道:“不过贵使等商贾,得答应我朝的两个条件。其一,须遵守朝廷的律法,犯事者按大周律惩处,尔等不得阻挠官府办公。
  其二,朝廷尊重尔等之神灵,不干涉尔等信神明拜菩萨,但不得在大周境内蛊惑百姓,否则严惩不贷,不再保护尔等之安危。”
  左攸又提议帅蛮派人去东京朝贡,只要送皇帝一些稀奇的礼物,就一定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外邦朝贡也是一种贸易,对于朝廷来说是赔本买卖,对朝贡者是包赚不赔的生意,所以一般只准一年朝贡一次。不仅是因为朝廷为了显示大方富有,关键是不给人赚,别人没有朝贡的动力;而且如果天下不太平,也无法保证朝贡路线的安全……这等礼仪主要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扩大威信影响力,期待“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
  ……帅蛮回去后便商量,接受去大周都城朝贡的要求,以便进一步考察周国朝廷的态度。
  大食人便准备了一些从家乡带来的稀奇货物拿去交易,帅蛮检查货物时,发现了一只帆船木头模型,顿时大怒,找来合伙的商人首领,将准备货物的人严厉惩罚以儆效尤。
  帅蛮的理由是,犯错的人送的这艘帆船模型,可能会泄露大食的造船设计给中土。
  所有的合伙人都同意他的理由,于是那犯错的人倒霉了,要被砍掉一只手。他辩解周国人从来不重视这玩意,模型肯定会被贵族当作稀奇的摆设放在房间里;理由是中土人的贵族很鄙夷商人和工匠,不会与商人工匠来往。
  但帅蛮没有因此原谅他,坚持进行了惩罚。
  一帮人商量出了规矩,不能把造船工艺、航海经验、数学算术等告诉外人,不然下次就是处死!
  他们把一些模型从礼物清单里取消,换上了黄金装饰品和稀奇五彩宝石、香料等物。


第六百八十章 东风徐来
  曹彬从细作那里得知,刘继兴真的在兴王府准备把皇宫一把火烧光!大军兵临城下,南汉国的护城河都改成了水塘种荷花,据说兵器甲胄全都绣了,南汉国主不想办法整军备战,却要烧自己的皇宫财物,实在有点荒谬;不过有传言刘继兴昏庸,曹彬有点相信他真要干那等蠢事。
  曹彬不得不承认刘继兴这招还是有点效果的,这两年朝廷扩张军备、连年征战,耗费非常巨大,君臣都非常重视将要从南汉国都“收缴”的财物。
  那南汉国除了与吴朝(越南)打了一场仗,也是多年休养生息,又从与诸国贸易、海外贸易中积累了不少家底,财富非常可观。
  但是曹彬不能因此答应刘继兴的条件……大军一路几千里过来,已经打到距离都城不远处;而兴王府不修武备,连城墙也华而不实。要曹彬就此收兵,绝无可能!
  就在曹彬左右为难之时,千牛备身吕端求见。
  吕端献策道:“曹公此事劝降一人可解。”
  曹彬正是束手无策,便姑且问道:“何人?”
  “樊胡子。”吕端道。
  曹彬一听恍然大悟。上次吕端在兵事上进言,让曹彬觉得很蠢很想当然,但这回倒是觉得比较巧妙。曹彬甚至有些懊恼:这么简单的事,我怎么没想到?或许他并不擅长剑走偏锋的思虑。
  樊胡子何许人?本是一个装神弄鬼卖治百病的符水的女巫神婆,有一次号称玉皇大帝托梦给她,说她是国师,皇帝要用她才能保国泰民安。南汉国主竟信以为真,忙拜其为国师。
  樊胡子又收了一帮女子和宦官为党羽,代天说话,把这些人推荐给刘继兴。南汉国又多了一个女宰相卢琼仙。
  若是真能拉拢樊胡子,让她再替神仙说句话,照南汉国主那么昏,说不定真会听。
  曹彬忙问:“这等人如何拉拢?要些什么条件?”
  吕端一脸淡定自若,仿佛已经将上次进言被呵斥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说道:“什么都不要。”
  他接着道:“只要给她点醒一句就够了。”
  曹彬又问:“哪一句?”
  吕端道:“兴王府破灭之际,南汉国主还可能封王拜侯,她如何能逃过一劫?”
  曹彬听罢在帐中踱了几步,转身看着吕端道:“吕千牛为使节前往兴王府,若能办妥此时,本将定亲自为你请功!”
  吕端一脸难色,似乎不想干这差事……曹彬十分清楚原因,现在周军正在和南汉军交战,不管怎么,去南汉国都城肯定有性命风险。
  曹彬又劝道:“吕千牛可知卢多逊此人?以本帅看,卢多逊迟早要做宰相。”
  吕端这才说道:“下官对功名看得很淡。不过此计既出自下官之口,也不便推脱给他人。”
  曹彬点头赞道:“吕千牛甚是明白事理。”
  吕端道:“实不相瞒,下官挺糊涂的一个人。”
  ……一个多月后,南汉国主竟忽然改变态度,送信来表示愿意投降!曹彬一时间对吕端刮目相看。
  复见吕端,曹彬道:“樊胡子这等人不缺钱,大周朝廷不是南汉国,不可能给一个装神弄鬼的女人官位。她除了要求保障身家性命,吕千牛还答应了樊胡子什么条件?”
  吕端拜道:“樊胡子要与随从见陛下一面。”
  “就这样?”曹彬皱眉沉吟片刻,又问,“你见到樊胡子了,姿色如何?”
  吕端道:“半老徐娘,喜女扮男装。”
  曹彬更是不解了,问吕端。
  吕端答道:“下官糊涂,亦不明所以。”
  曹彬始终琢磨不透,便道:“只要不是退兵,别的条件都可以想办法。此时虽未请旨,但让陛下见个人,就免去更多死伤、获得南汉国国库大批财货,陛下也定然赞成的。”
  吕端拜道:“下官也这么认为。”
  ……
  南汉国战争结束,战事强度并不激烈。郭绍收到捷报时,他的人马已经进入中原,很快就要到京了。
  此时气节已进入秋季,空中正刮着东风,已有阵阵寒意。不过此次西巡的时间却也巧妙,离开西北的时间正好,不然现在的西北更冷。
  曹彬攻陷韶州后,郭绍只是看了一下地图,就知道南汉国没什么打头了。如今消息传来,他也并不惊讶,只是打得很快、让他比较惊喜。
  随行的魏仁浦、卢多逊等人进大营恭贺大捷。
  有人提起了吴越国,如今吴越国已是孤悬东南,却仍旧没有要投降的意思。有大将请旨带兵与曹彬南北围攻吴越,郭绍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没有必要。”
  郭绍片刻后又道:“等我朝攻下幽州,吴越国还不主动请降,那就是不识时务;现在攻打,平白有一场多余的战争。”
  众人听罢反倒一下子沉默下来,因为郭绍的意思,再度北伐已经决心已下!
  过得一会儿,魏仁浦等人商议论功行赏。
  郭绍的目光一下子投向卢多逊,没有任何纠结,卢多逊这次肯定应该升官。还有曹彬等人,封赏十分清楚,只需按照功劳大小。
  有些不好升官的,比如魏仁浦主持西巡功劳苦劳也不小,可以加兼名誉职位,提高俸禄。
  唯有一人,让郭绍觉得有点难办:陆小娘。
  南汉国虽弱,但这回曹彬运气不好,被瘴气所困。若非陆小娘,攻南汉之战结果如何,却是难料。
  陆小娘是女子,不能封官,诰命也不行、她还没成婚。但郭绍内心却是十分感激她,他谈不上恩怨分明,但真对他有恩的人,他便十分清楚。
  封宫中嫔妃?现在一后四夫人的位置已经满了,陆小娘最多封为嫔。照郭绍看来,除了名分较高的几个妃子,其它的宫廷妇人和妾有多大区别;而且一旦有了名分,一辈子被关在皇宫里,真的对陆岚是好事么?
  很多民间女子还是很想进宫的,若是在宫里混出点名分那更是天大的好事……那是因为一般女子缺锦衣玉食,所以才在乎。
  郭绍坐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