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明真相的群臣顿时忍不住点头,特别文官们,觉得皇帝恪守礼仪,实在叫人满意。
  不料客省使李信立刻又冒死上奏,认为天命不可违,符大娘子有皇后之相,应顺应天意。
  一时间大殿上争执起来,有人曰圣人不语怪力神,当今皇后好好的,还有嫡长子,没道理因为麻衣道人的面相之说,就改立皇后,否则可能造成礼仪朝政动荡。
  有人还是那句话,觉得应该顺应天意。武将们也趁机找存在感,表明自己的话语权。大多武将支持符大娘子为后……因为禁军将士都很爱戴金盏,觉得她仁慈善待将士,继续做皇后喜闻乐见。
  史彦超大声嚷嚷地支持符大娘子:“前朝太祖的皇后,也曾丧夫,太祖不嫌弃,后来连皇后也不封了!符大娘子有啥不好的?大娘子不能母仪天下,这天子没妇人能母仪天下!”
  一个文官指责道:“史将军是认为当今皇后不能母仪天下?”
  史彦超道:“你这狗官!便只会伶牙俐齿,老子撕烂你的嘴!这还不简单,立二后就行了。”
  李处耘为武将之首,立刻呵斥道:“史将军,此乃金祥殿上,说话要有分寸。”
  但武将们却暗爽,他们也看不惯史彦超,但听到史彦超出头骂文官,却又觉得他也有好处。
  那文官道:“史彦超,你竟然当殿辱骂朝廷命官!”
  史彦超道:“骂了你又怎样?你是朝廷命官,我还是陛下的将帅哩!”
  文官道:“你这无知的武夫,国家有二后的规矩?”
  史彦超冷笑道:“国无二君,本帅认。可一后还是二后,规矩也是陛下定!今上乃大许朝开国之君,大许朝的礼制,为啥要照搬前朝?”
  这时宦官王忠站出来说道:“陛下下旨,叫你们别吵了。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众人无话可说,纷纷行礼谢恩。
  郭绍只说当今皇后没有失德,不能废后。但对金盏的态度却不置可否。
  次日清晨,金祥殿东殿重臣见面议事,又把这事儿拿出来说。因为郭绍没表态,再次没争出结果。
  李处耘离开皇城回国公府,他的族弟李良士求见,听说了符家大娘子的事,见面便问道:“今上真要立二后?”
  李处耘道:“仍未议决。”
  良士又问:“主公如何主张?”
  李处耘道:“我什么也没说。”
  良士拍大腿道:“这等事,主公怎能缄默?二后何如,倒不要紧,但为何两个皇后都是符家的人?贵妃并立二后,让符家一女为贵妃,已经是很大的恩宠了!”
  李处耘道:“武将们都支持符大娘子,我不便主张。”
  良士摇头道:“此事事关重大,符家两姐妹分立二后,外戚权重全是符家的了……唉!以往主公手握禁军兵权,而今只为国公,大可以争一争!”
  李处耘沉吟片刻道:“可是左攸已经表明主张,反对符家姐夫分立二后,认为大许恢复古礼照旧,更利于国家正统。”
  良士道:“左攸……”
  李处耘道:“左攸是个文官,但向来是今上心腹,言辞主张上,他说话比我管用。何况,若我和他相互呼应,恐遭人非议文武结党。”
  良士长叹一声。
  李处耘沉声道:“二后只是表象,当今皇后没甚作用。上次我在金祥殿后殿,受到贵妃(圆儿)召见,贵妃告诉我,皇后不能统后宫,此时后宫诸事很乱。倒是大娘子非等闲之女子,当年她曾为太后,连禁军也能统摄……
  不过上回符大娘子还有端慈皇后尊号时,朝廷就为她是否该执政闹过一阵,范质因此罢相。当时陛下仁厚,把事态平息,可是……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怕。”
  李处耘翘首沉默片刻,捋着厚密的大胡子,低声道:“君强臣弱,臣若太痴迷权势,必有大患!”
  李处耘实在不愿意为了更高的位置冒一丝风险,他现在只想保住现有的一切……开国名将、世袭罔替的国公,皇亲国戚,最多只需三代,李家就会成为稳稳的贵族名门,武将世家!等这一代君臣都百年之后了,以后李家就是大许朝显赫的世家贵族!
  贵族与皇室同享天下,不是梦。
  他沉思许久,一拍桌案上道:“明日我就上书,支持官家立符大娘子为后!”
  良士愕然,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李处耘。
  李处耘却成竹在胸的样子,缓缓道:“与符家争地位高低,乃小家子之气。保住咱们这些公侯的地位,才是长远之虑!以后军功贵族定会感怀本公……”


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来是真的
  皇后离开大名府前,不仅劝过长兄符昭序,还劝过符彦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昭序昨日见了张家来的人,单独谈了大半天。看来张氏被休,谁也拦不住了!
  张氏成日神情沮丧,连头发也梳不整齐,只觉天昏地暗,世间仿若没有了一点阳光。她对此事的复杂内情很头疼,又悔又恨,恨所有的人!最恨的是符大娘子!
  此事是不是大娘子和那狗阉人从中挑拨,张氏拿不准;但确是因她而起,什么皇后相,就要一大堆人根本倒霉,一点活路都不给留。
  张氏还没正式被休,她目前的身份仍旧是符家长子的正室;且皇帝皇后离开了大名府,她的处境与之前并无多大的变化,依旧是个投靠娘家的寡妇,不过名声确实很大了。因此符大娘子动不了大夫人,连那宦官也没敢主动来招惹,毕竟这府上没几个他们的人!
  张氏虽恨他们,也没敢轻举妄动,一是更加忌惮符大娘子,觉得她的身份没以前想象的简单;二是知道那宦官能直接见到皇帝,这让张氏有畏惧之心。
  她知道符大娘子等人对自己怀恨在心,意欲报复!张氏面临被休,也非常愤恨他们。两边的积怨矛盾非常深……但是,一时间竟是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不愿意主动挑起事端了。因为都知道动了对方会有大麻烦。
  当明面上动不了别人时,妇人便会想背地里的办法!张氏便在想法子。这也是庙堂须眉常用阳谋、后宅妇人爱用阴谋的缘故吧?
  暗流涌动的沉静,极其不稳的平衡。这时一颗石子打破了平静。
  一个宦官,王忠再次来到了大名府。给皇帝带话,问魏王,是否愿意嫁大娘子为皇后!
  称文武朝臣勋贵贵族劝说,“人君法天、崇极天峻”,天意难违,而今皇后无德之亏,故本朝独立二后,分东西二宫,欲封符大娘子为西皇后。
  说是询问,可与圣旨有何区别?魏王还敢拒绝么,又有什么理由愿意拒绝……
  ……宦官曹泰闻讯,一瘸一拐地进去报信,他的屁股好了一大半,棍子也不用杵了,此时几乎要哼着小曲蹦跳起来,那昂首挺胸的模样一看就知道遇见了天大的好事。
  曹泰在金盏面前禀报了消息,见金盏十分平静。他忽地一脸恍然,沉声道:“官家用心良苦呐!”
  金盏不动声色地看着他:“你倒是说说怎么个用心良苦法。”
  曹泰上前小声道:“不知奴婢说得对不对。奴婢此前还纳闷,那吕的算什么东西?说他谋反,径直抓了抄斩便是!却折腾了那么久,弄得沸沸扬扬,连魏王都被他反咬了一口。原来这一步叫造势,若非如此,怎能引起大臣们的重视?官家把娘娘的清誉看得很重,不惜时日周密布局……”
  金盏不置可否。不过她知道,郭绍这布局不止这么点事,从改国号之前就在策划。
  以金盏的复杂身份,以及赵家造成的流言,事已至此。郭绍能把事情做到这一步,已经没有更好的法子了,他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金盏努力保持着脸上荣辱不惊的神色,但她此时已不敢多说话,再说可能声音会走样。
  她此时心里很高兴,却很想哭!
  她耳边仿佛听见了绍哥儿曾经说的话:在现今这世上,你在我心中的位置,胜过一切人,包括我的父母。
  金盏还埋怨他对去世的家乡长辈不敬。她以为这些甜言蜜语是哄她的……原来是真的。
  她把一只手伸进袍袖,捏着郭绍给她的信,相信那承诺也是真的:后宫临幸之事,都要经她的同意。
  这种承诺,确实有点像假的,就算皇帝以后不认,金盏也不能怎样。不过她现在完全相信,郭绍说的是真的。
  她很惊讶。
  这世上,从来都是要妇人忠贞,还有男子需要对妇人忠诚一说?根本是违背礼教的事,从周天子的礼仪开始,就有王之妃百二十人的礼制!妇人想独宠,也是失德之事,称为善妒。
  别说皇帝、高门贵胄,便是家资稍微殷实的普通人,谁不想娶了贤妻后,再纳几个美妾?
  此时金盏相信,如果她和郭绍一开始便名正言顺地皆为夫妻,郭绍真的会独宠,只对她一个人好!
  不过事到如今,他也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他不能对妻妾太薄情寡恩。连金盏也不愿意,因为如果她的情意,要牺牲太多无辜的人,她也不会觉得安心。
  这样金盏已经很满足了。
  金盏端坐在那里,眼睛已经红了,眼眶里亮晶晶的。一双玉手紧紧握在一起,一言不发。
  “茶。”金盏只说了一个字,因为她没法正常地说完一句完整的话。
  曹泰忙躬身后退:“奴婢马上去端茶。”
  门口还站着两个女侍,金盏久久地坐在窗下不吭声。她拿手指掐着自己的手背和手腕,贝齿咬着下唇,用疼痛分散她的注意力和情绪。
  唯有更强烈的触觉,能把她从昏聩沉迷般的境地里拉回神来,让她觉得自己还醒着。
  良久,无数纷乱的事掠过金盏的脑海。她稍稍从情绪中平静了下来。
  她决定劝郭绍立二妹的儿子为太子,也打算帮助郭翃将来成为皇储……哪怕她以后有了自己的儿子。
  二妹是她的亲妹妹,当年也是金盏一手让她与郭绍联姻。现在金盏要她男人的心,便觉得应该给二妹补偿。
  一个人不能什么都要。金盏是大家族之女,她明白在大族里,最要紧的关系是分配、以及妥协;除非你要抛弃并除掉某人,否则就得给她分配她应得的……否则,完全不给别人分配,会变成孤家寡人,别人会合伙来夺!内部一乱,还可能面临外部压力。
  金盏在宫中与二妹相处,看得出来,二妹在乎郭绍、但最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那么金盏会补偿她,让她的孩子得到郭绍的更多关心。
  而金盏自己觉得,要郭绍的心就够了。她若还能生子,不做皇帝做亲王也应该的。她不想什么好处都占尽。
  求仁得仁,二妹和金盏自己都是如此。
  曹泰过了很久才端茶进来,这宦官也很能察言观色。他知道金盏是想把他支开,不过茶还是会送进来。
  曹泰端茶上来,又拿了一只小酒杯,先把热茶倒了半酒杯,然后自己咽了下去。
  金盏不禁侧目。
  曹泰低声道:“不能不防,要死也是奴婢先去死。”
  金盏皱眉道:“你怕有人下毒?”
  曹泰道:“这屋周围都是咱们的人,可就怕万一防不胜防。那张氏恨大娘子入骨,而今知道大娘子要做皇后;她一个被休的弃妇,大娘子贵为皇后,赤脚不怕穿鞋的……”
  金盏沉吟片刻,说道:“张氏不过妒忌心强,总是长了点心。她不怕死,不是还有家族么?”
  曹泰愣了愣。
  金盏不再多说,不过她可以推断,如果自己真的被张氏毒死,恐怕事儿会非常严重……这也不是金盏愿意看到的事。
  ……
  符家和张家来往了两回,事情已经商议妥当,一些财货产业的清算也差不多了。符昭序这才写了休书,也不亲自来送,派了个人送给张氏。
  张氏拿着那张纸手都在发抖!这不仅仅是一张纸,上面的每个字都在剥夺她活着的基础!
  她在默默地诅咒,眼睛里全是血丝。
  就在这时,一声“娘”的呼唤把她拉了回来。张氏回头一看,立刻就哭了:“绳武……”
  她一把抱住了男孩,男孩道:“娘把我勒疼了。”
  不料刚见到绳武,符昭序就亲自来了,一把抓住孩儿道:“别呆这里,跟爹走。”
  “娘!”绳武喊了一声。
  符昭序叹了一气,看着张氏道:“若真为他好,你放开他罢,他是符家长孙,将来应为家族之主。”
  昭序沉吟片刻,道:“非我之愿,实非得以……对不住你。”
  毕竟是符昭序,符家唯有他才会这样说,才会露出愧疚的表情。
  张氏听罢神情复杂,手也渐渐放开了,却道:“绳武,记住你大姑是要遭报应的坏人!”
  符昭序大怒,说道:“有你这么教孩儿的?绳武快跟爹走。”
  张氏望着一高一矮出门的背影,见儿子还不断回头看自己,一时间像被割去了一块肉似的,双手拽着胸襟撕扯,几欲疯掉。
  她跪伏在地,失声痛哭。却没人理会她,连奴婢都走了个精光。她一个人哭着也没意思,很快哭够了,抬头回顾周围,只觉分外凄凉。
  呆了好几年的院子,张氏这些年没觉过得多好,但要她离开,却有种没有了依靠的恐慌和害怕。她觉得不如死算了,可是又隐约有一丝希望,还有个儿子。


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
  吉日,魏王府外聚集了禁卫骑兵、华贵的仪仗。使臣卢多逊在王府宣读了皇帝的圣旨,封符大娘子为皇后。
  朝廷使臣和符家上下聚集在正殿内,大名府的官员在殿外,等着恭送皇后进京。魏王府在此火红热闹起来。
  良久后符金盏终于身穿礼服在前呼后拥中出来了,青色打底的宽大长袍,复杂的图案和佩饰,这是很正式的礼袍。宽大华贵的装束让她更加雍容大气,肩背挺拔、姿态从容,气质天然一股尊贵。众人观之,气势比原来的皇后强了不少。
  符家上下纷纷执礼祝贺,连她的父亲符彦卿虽坐着也要抱拳掬礼,口称皇后。她头上亮闪闪的凤冠,一群面向她执礼的人,大殿上仿若百鸟朝凤的画卷。
  金盏的目光停留在了张氏脸上。此时此景的场景,张氏再也没有原来的气焰,她低着头看不见脸。
  金盏又转头看向长兄符昭序,缓缓开口道:“绳武不能没有母亲,你不能休妻。”
  此言一出,殿上顿时安静下来。连张氏也抬起头,一脸诧异,她呆若木鸡仿佛不敢相信的样子。
  符昭序道:“可……”
  金盏声音不大,轻缓地说道:“本宫懿旨,你尊便是。”
  符昭序忙道:“臣遵旨!”
  一时间无人能反对她的意思,众人没有想为什么不能反对,但水到渠成地就听了,不知何故。大约一个人的气质,会给别人完全不同的感官和反应。
  金盏又侧目看着还在发呆的张氏。金盏今日以精心装扮过,脸上更加艳丽,那眼睛里含着笑意,又似乎没有笑容,目光非常明亮,被她看的人仿佛内心深处都已被看穿。
  她顿了顿,只是瞧着张氏的反应。
  金盏对张氏没任何好印象!但是她觉得只要没有必要,便不用与张氏计较……而金盏认为,张氏同样不会对自己有好感,但若无太深的仇怨,张氏也不愿意与自己为敌;因为状况已经很明显了,根本是以卵击石,她何苦?
  就算要计较,休掉是最不妥的法子,若是万不得已,赐死才最利索!
  这时,张氏忽然跪伏在地,痛哭道:“谢皇后开恩!谢皇后让咱们母子骨肉不离!妾身知错了……”
  她哭得很凶,一面哭一面诉述,情绪很激动,“妾身错怪皇后,为小事险些不能照顾绳武,妾身……罪该万死!后悔不已。”
  金盏正身站在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