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绍朗声道:“儿郎们翻山越岭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出丑叫人耻笑,是为了汉家的脸面,勿负朕与黎民百姓的殷切期待。为尊严,为保国安民,为祖先留下的每一寸国土,愿诸位戮力杀敌!”
  人们纷纷回应。
  郭绍听罢也不多说了,下令道:“备战!”
  众将大声喊道:“为皇帝效力!”“天佑吾皇,万寿无疆!”
  ……
  漫山遍野都是成队列的军队。杨衮观望着前面的气势,从整肃的军容,便道:“敌人数只是咱们的三分之一,但这是场恶战。”
  许军步骑在此地布阵的人数一共才四万多人,而联军约十二万人!
  李彝殷道:“许军先到此地,为何不选咱们占的这片山,却要对面那片地方?”
  杨衮也完全没看明白,只道:“不过对面开阔,正能痛快战一场!”
  联军步骑浩浩荡荡,陆续到达了战场,声势更大,人马众多横向展开更广,渐渐地形势仿佛一个半弧,对许军侧面都形成了半包围状态。
  超过十六万人马在这地方聚集,山沟之间喧嚣异常,旌旗如云,场面十分浩大壮观。
  双方游骑在两山之间的山沟里已经冲突起来,时见拉弓的骑士身影在远处视线中越过。
  联军人数绝对优势,杨衮和李彝殷都决定主动进攻。杨衮建议道:“正面坡最缓,前军步军可靠近结阵,然后从出动步兵进攻。骑兵在两翼侧后护住,按兵不动。
  虽有所准备训练,但党项军战马在火器爆响面前可能不适,先以步军对敌步军方阵,最是妥当。”
  李彝殷虽是主力的最高统帅,但他也相信辽军宿将的经验,遂采纳了建议。
  杨衮又道:“许军人数更少,但军容整肃,一次攻不下,可换人马轮流进攻。”
  一番准备,党项步军从山坡上向前移动,他们也是一群群人组成的方阵,衣甲不一,不少人携带弓箭,兵器五花八门,不过一个个却也有股子蛮劲。
  横山产铁,党项步军着甲率很高,但显然无力组织铁匠作坊对盔甲进行加工,士卒们穿的甲杂乱不一,都是各自在家里自制的。
  李彝殷依旧很有信心,确实战阵上并非穿得好就能打,靠的还是人的勇猛!
  大片的步军向山下蔓延下去,就如同黑压压一片的山洪。李彝殷看着这壮观的场面,心情激动不已,又很紧张。大伙儿来打仗,都是为了赢!
  山谷之间,鼓声和喊声轰鸣,震动山河。李彝殷紧紧握着剑柄,用力过度指节都发白了。


第七百七十六章 无定河之役(一)
  远处大量涌动的人潮、旗帜,陆续弥漫过来,一些人停在了原地,前边一些人继续往前,两翼骑兵也在运动。更远处的山坡上,步骑也在照一定章法活动。以十万计的人山人海,仿佛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正缓慢地活动发出巨大的噪音!
  在这个小农经济、游牧为主的落后时代,无数人在战阵上,展现出了时代的最高组织度,也集中了生产力所能及的大量资源。
  郭绍站在山坡上,一言不发地观察着薄雾深处的每一片地方。看得出来,联军进攻的节奏很从容……他们把一股骑兵部署在大许军前后之间侧面,监视曹彬部,集中力量在这片山沟间咬住了前军四万余许军步骑,看起来情况确实不错。
  郭绍注意观察战场上的木桩,距离许军前线约一千二百尺的地方,联军集中了超过五万步兵,在那里列阵。光方阵就有上百个,组成了横面宽广,纵深很大的大阵。
  而敌骑兵主力还在后面更远处,其推进步军两翼的骑兵衣甲不一,有种褴褛的样子,不像是辽军精骑。
  少顷,联军前锋步兵不停息地向上坡上持续推进,兵力约莫四千,也可能是五千。山坡下方,鼓声大噪。
  “呜……”苍劲的牛角号齐声响起,在风中掠过嘈杂的人群,向无数的山谷之间飞跃。
  山坡上一排传令兵左右两只手一致地拿着两色旗挥动,左手红边红心,右手红边黑心。红旗向后,黑旗向前,反复交错舞动。
  许军正面各方阵立刻传出了武将们的大声吆喝叫骂声。诸部顿时士卒交错,前面四排拿着长枪的步兵转身,从后面成队列的神臂手间隙之间穿过;接着后方的披板甲戴钢盔手拿剑盾的重步兵移动到了最前方。
  敌兵拿着各种兵器,已经沿着平缓的山坡上来了,无数人将黄土踩得尘土弥漫,“哇哇啦……”怪叫声,仿佛山间冲出来的大群野兽。
  许军将士个个瞪圆了眼睛,盯着越来越近红着眼睛的如同野人一般披着铁片,拿着刀枪棍棒盾牌的人群。
  上面人群里一员大将大喊道:“大许必胜!”
  “万岁……”众军的呐喊压住了战场上的喧嚣。“喝!”列阵整齐的重步兵提起了做工细致精良的铁皮包木盾,手持单手剑放在了盾牌上。
  中间的一股敌兵在百步内率先大叫着冲了过来,叽里哇啦的叫声不知何意,但人们的声音里带着紧张、恐惧、愤怒的吼叫。
  “准备!”“准备……”诸指挥使拔剑大喊。
  “哐!”一声锣响,中间一个指挥的神臂手举起弓箭,也无须瞄准,“噼里啪啦……”弦响,空中一丛黑压压的箭雨便飞弥漫了天空。
  “放!”“放……”
  刹那间,横向各处的敌兵蜂拥冲杀上来,空中箭矢上下乱飞。落下来的箭矢打在许军的铁盔甲胄上“叮叮当当”直响,时不时传来一声惨叫。
  中间一处首先短兵相接,人群之间,人很多很密,便只见刀剑挥舞。实际人们挥武器很慢,都是使劲抡到一下是一下!力太小是白费劲,双方都拿着盾,许军还披着重甲。
  “哐!”一个党项汉子大叫着径直拿木盾撞到了许军的盾牌上,凭借着冲力撞得那士卒倒退了半步扎住马步。党项汉子立刻抡起狼牙棒挥下去,“哐当”第一声,砸在了肩甲上,砸得那士卒一声大叫,盾也掉了,但马上拿起铁剑对着那党项木盾的空隙猛刺下去,顿时鲜血飚了他一脸。
  旁边的一个许军士卒则被一把刀猛扎进了胸甲,大声痛叫叫唤。
  许军前方,队列动荡,杀声震天,铁器撞击的火花在黄尘中像金星一样闪耀。厮杀的接触面十分有限,不过山坡上的神臂手对接近的党项军步兵平射,杀伤很多。最可怕的前方拼杀的地方,但死伤最多的却是弓箭对纵深的射杀。
  前方的重步兵浴血奋战,前面是疯狂的敌兵,后面是密集的自家队列,前后无路,只能拼命地奋战!
  武将在不远处大吼:“后退一步者,斩!”
  军乐队用横吹鼓号奏响了激昂的曲子,各百人都有传令兵系统的文吏,也在大声鼓舞着士气,武将们在叫骂,文吏在用各种高尚的词在赞誉将士们视死如归……但这些都无法消除将士们的流血、痛苦、害怕。
  正片山坡的人群交接一线,惨叫声、喊杀声,比鼓乐的声音还大。
  人们口中喘着粗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冒汗,吐着白汽。精兵首先是身强力壮的汉子,因为拼死非费体力!披着几十斤重的盔甲,步弓的力量动辄就是一石,拉几次就有力竭之感。
  一个神臂手士卒听见“准备”的叫喊,便张弓搭箭,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就在这时,他看见正前方一个步兵兄弟正对着旁边一个敌兵猛砍,前面另一个敌兵拿起长矛,全力冲了过来。瞬息之间,弓兵没有多想,立刻调转弓箭,“啪”地一声就近射了过去。
  那许军步兵发现正面的敌兵额头上忽然插了一枝箭,心下一阵后怕,回头看了一眼,但此时神臂手队列里“啪啪啪……”的弦响,一大群人都在射箭。
  ……中军方形大旗上写着“许”字,在风中猎猎飞扬。郭绍及其部下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观望着前方黄尘弥漫,腥风血雨。亲兵们站在那里不用上阵,却也身体绷紧了,瞪着眼瞧着。
  不远处的鼓号手,蹬着八字脚,紧握着鼓吹,一副准备冲杀一般的模样。山坡上的叫喊声响作一片,形成了“嗡嗡嗡……”的嘈杂。不远处时不时传来大声的吆喝声,其间“得令”的声音短促有力,紧张异常。
  这时一员部将转过头,欲言又止,终于没有吭声。
  郭绍已经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敌兵第二批步兵成阵型地正在上前,这次人更多,或许有上万!而前方的厮杀仍在继续!
  眼前这情况,敌兵会投入新的兵力,换下第一批人马!
  车轮战术。
  战场上那些衣甲兵器凌乱的敌军,仿佛野人,但显然并非真正的原始人,不能低估其战术。西北这边打仗打了上千年,联军中有大辽的“军事顾问”,都不是善茬,辽国是实实在在的强国,一度影响力超过中原,北边很多遥远的国家都把大辽当成“中国”。
  郭绍看着战阵上纷乱中有序的迹象,终于开口道:“传令,用攻城铁炮协助前线步军!”
  “得令!”
  少顷,王朴拿起印,在一张纸上一盖,递到一个文吏手里。很快那文吏带着两骑背上插着黄色三角旗的传令兵,急匆匆地策马奔出。
  炮架上炮口硕大、炮身粗短的攻城臼炮半截埋在土里。一员武将接过军令一看,转手递给一旁的军府幕僚,当即拔出佩剑,大喊道:“陛下圣旨,铁炮营作战!传令铁炮各队,准备开炮!”
  在叫喊之中,众军干脆地把堵在炮口的草纸扯出来,里面早已装填好火药和石弹。
  二十几个黑洞洞的大炮口斜对着天空。听到“哐”地一声锣响,大喊声传来:“放!”
  “轰!轰!轰轰……”如同雷鸣般的震响陆续响起,大地都在颤栗。
  缓坡上,只见白烟一排依次腾起,烟雾中火焰喷射绚烂。声势巨大,不过石弹飞得并不快,个头又硕大,以眼睛看得见的模样飞向半空,凭借重量向联军人群里落下去。
  近百斤的石头从半空落下去,下面是队形密集的联军步兵营,蔓延一片都是人。石炮随便都能砸到人,只有数枚砸在了方阵之间的空地上。
  整营铁炮向敌兵密集人群里一轮齐射,敌兵顿时死伤数十人!
  石弹落在干燥坚硬的黄土沙石之间,砸得黄土尘土溅飞,仿若爆炸的烟雾一般!有的径直砸到了人,有的砸裂了,石块飞溅而起,周围运气不好的一两个人就会被撞伤。
  不过炮击着实让党项兵一阵慌乱震惊,好几百尺外就打到他们了,一般士卒始料未及。
  场面十分恐怖,黄土上,一个士卒四仰八叉地躺在那里,脑袋都碎了,血肉白浆溅了一地。另一处更是,血淋淋的肝和肠子都在血泊中。有士卒在撕心裂肺地捂着被石块撞伤的脸颊惨叫。
  党项刚刚上前的大片方阵里,各处都产生了一些混乱扰乱,推进的速度也慢了。人们抬头看着天。
  不过许军的炮火就响了一通,便沉寂下来,铁炮只携带了一营五百人,一轮下去,清理炮膛和装填也很麻烦。
  这也是有效果的,第二批次的敌兵被炮火震惊了一会儿,打乱了轮换进攻的节奏。许军前线打退面前的敌兵,赢得了喘息之机,各都头、十将急忙指挥人马成纵队向后撤。上边第二梯队各指挥则以横队前进,指挥之间有间隙,让前方的纵队后撤。
  郭绍依旧眺望着对面大片骑兵上方的山头,那里站着人。两边相隔甚远,却离着一处宽阔的山谷,似乎在两厢对望。


第七百七十七章 无定河之役(二)
  炮声时停时歇,但厮杀声一刻也没停息。
  东面缓坡上的第三军重步兵发出一声声呐喊,如同堤坝一样阻挡着成千上万的人群猛攻。臼炮不能阻止人海的进攻,两军胶着杀声震天,尸体布满了山坡,伤兵在仰天哭喊。
  联军后方,更多的敌兵人群投入阵前,许军阵线死战不退。前营军府的幕僚在军中大呼:“皇朝根基,因儿郎之热血筑成!”
  春风越过连绵的山沟,拂过沸腾的浩大战场,风中带着血的腥味和人们的叫喊。郭绍心里绷着,握着剑柄的手心里都是汗,潮湿的触觉让人联想到满手的鲜血。他不禁脱口道:“帝国大业不只靠兵器,汉家气概永存矣!”
  王朴和李处耘都在旁边,李处耘听得此言,拜道:“皆因将士忠陛下之心,日月可鉴。”
  就在这时,远方的敌骑终于动了!大片马群从山坡上、山谷中向许军阵营的北边缓慢涌动。
  北面,大许军右翼。当此时许军第一军精骑部署在步军大阵的后方(西),联军骑兵的动向是准备以侧翼进攻,协助正面步兵……正面两军胶着,战阵上打开僵局的常规法子就是投入新的力量!
  山间硝烟弥散,北面马群的隆隆声踏起黄尘,仿佛要席卷整片山河。东面的党项步兵进攻更加猛烈了,兵力陆续在增加。
  太阳刚升到半空,半天时间还没过去,但战役已经愈演愈烈,到了鱼死网破之时。
  ……远处的平缓起伏的山坡上,黑压压的地平线在波动起伏,那是马群!“隆隆隆……”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又仿佛地底下的岩浆在大面积地涌动发出的声响。
  骑兵集群涌至一里地外,兵分两路,一路直趋许军大阵右翼,一路直奔许军后翼部署骑兵的方向。成片的骑兵仍在慢跑,速度已明显开始加快。
  这时一声琵琶铿锵的声音突兀地在马蹄声和人群嘈杂中响起,隐隐可闻。接着许多琵琶一齐跟着弹响,鼓和横吹也加入了进来,让曲子更响亮。《十面埋伏》!
  琵琶的旋律让这充满惨叫痛苦、黄尘的战场,仿佛多了几分颜色。
  铿锵的曲子,又带着几分悲意,肃杀之气在马群驰骋和刀枪如林的群山之间蔓延。
  在熟悉的琵琶声中,大阵上的将士纷纷把茅草拔开,一门门五尺长的铜炮露出了狰狞的面孔!炮声在阳光下泛着黯淡的金属冷光。
  “唰!”统率由一千五百人组成的炮军的大将拔出了佩剑,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一旁的锣手们抓起了棒柄,瞪眼等待着。
  联军蔓延的骑兵群前锋,在大约六百尺外率先开始了冲锋!后面的马群则延伸到了一千多尺外,尚未发动攻击的马群比较密集,因为正在慢跑,速度不快。
  马蹄声更加浩大了,喊杀声骤起,无数的铁蹄急速奔出。十面埋伏的曲调仿佛骑兵冲锋的伴奏。
  就在这时,忽然锣声加入进来,紧接着“轰”地一声巨响!硝烟闪光之中,一枚十斤重的铁球瞬息之间已至马群之间,它急速横飞划出一道大弧度的平滑抛物线,“砰!”正在奔跑的一骑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能叫唤出来,脑袋突然少了一块!血肉、碎骨、脑浆飞溅到空中。
  接着,后面二骑忽然人仰马翻,一个骑士发出惊恐的大叫,战马厮鸣侧翻。电光火石之间,铁球撞到了坚硬的土石地面上,“砰!”横向角度很小,立刻弹跳而起!
  后方一个党项骑兵亲眼看到那黑漆漆的炙热铁球飞起来,但实在太快,速度完全与人的反应不相称,带着呼啸的劲风,那人眼睁睁地看着铁球刹那间撞向了自己的侧胸。“砰!”他几乎被撞飞,骨头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马上晕死过去。
  铁球方向一偏,又在地上弹跳了几次,最后速度愈慢,在地面滚了起来。成片的马群中,一条线上人仰马翻,人们惊恐不已,仿佛一股劲风吹过麦田。
  许军阵营上一排电光火闪,白烟腾起,少顷,比马蹄声更大的“轰轰……”爆响才传向连绵的山中。
  弥漫在整个山坡上的马群,仿佛一瞬间遭遇了上天的诅咒,又仿佛地震雷劈,简直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