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军回望,一个武将首先丢下了兵器,跪倒在城下,接着“叮叮哐哐”一阵响动,无数的兵刃扔下了。
  郭绍在马上也是身体前侧,向正在鞠躬的刘仁瞻致礼。
  “郭大帅……”刘仁瞻道,“老夫有一个请求,不要屠杀手无寸铁已经投降的士兵,不要对寿州屠城残杀无辜。若您能答应,老夫情愿下跪请罪!老夫愿率刘家父子以死谢罪!”
  “刘公,沙场胜负兵家常事。我作为战胜者,但仍然很尊敬你……我答应你的请求!”郭绍大神说道。
  但不屠城并不代表着不收刮钱财分赃,郭绍听说,每当攻破坚城,都会纵兵屠杀以宣泄仇恨和杀气,寿州官府的府库和大户的家产能弥补将士的情绪么?他既然答应了刘仁瞻,却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当下便动容地对周围的周军喊道:“无论是‘中国’的子民,还是南唐国的军民,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在这里浴血奋战,是为了大统天下,为了结束战乱,为了不再让无休止的内战继续下去。杀人不是为了屠杀,而是为了救民……”
  “郭大帅!”刘仁瞻微微激动,说道,“城楼上风光壮观十分好看,何不上城一叙?”
  “好!”郭绍大声回答。周围的部将亲兵劝道:“主公……可让他下来受降。”
  郭绍摇摇头:“刘仁瞻不屑做这等下作之事。随我来罢。”
  刘仁瞻对旁边的人说了几句什么,几个人就从城墙上下去了,刘仁瞻大声道:“我派人去通知各门停止抵抗,但愿郭大帅能当众信守承诺。”
  郭绍不答话,把剑放到剑鞘口子,向前“唰”地一送,便在众将亲兵的前后簇拥下向城墙内侧的石阶走去。两旁挤满了南唐士兵,他们刚刚还在抵抗厮杀,但现在无不敬畏地看着郭绍。
  走上城头,只见城外一片周军将士正向正南门涌来,果然波澜壮阔!周军十数万人在城外奔走,好像整个天地间都是人海,寿州城就只是汪洋中的一艘船而已。呐喊地动山摇,响彻云天。
  “老夫见过你,没想到这么年轻……”刘仁瞻淡定地面对着城外的人海,回头对郭绍说道。
  郭绍笑道:“我也见过刘公,好像是两次,在西门和南门各一次,你还想用床弩射杀我。”
  “哈哈……”刘仁瞻大笑,几乎笑出了眼泪。
  郭绍道:“你要是当时杀掉了我,这寿州能守到粮草耗尽。不过,我觉得自己并未真正战胜你……”
  刘仁瞻微微诧异:“郭大帅年轻还能如此谦虚,大可不必的。”他看着左侧那边的城墙豁口,似乎明白郭绍所指何物。
  刘仁瞻又摇头叹息,久久注视着淮南大地。
  “老夫不是输不起的人,我挺服的。这处豁口,如果我能提前有所防备,炸开了你们也攻不进来……”
  “没人能料到的,这玩意第一次问世。”郭绍实话道。
  刘仁瞻叹道:“非也。终究还是我太轻敌了,犯了大错!你在城外挖地道、明目张胆垒土筑山,多明显的是毫无用处的做法,为何又要做……无非是掩人耳目、分散注意的佯动。我竟然上当、竟然反而因此轻视你。老夫活了大半辈子,却在这里犯错……轻视对手就是轻视自己。”
  他又说:“周军强悍,一个没一点本事的人怎么可能做十几万人马的主将,怎么能被周朝皇帝任命为招讨使?唉!悔之晚矣!
  如果老夫能稍微少一点疏忽,就算不知道你会炸城,也能猜到你的佯动、麻痹我军的意图,肯定会有所防备,那城防部署就不会是眼下这等模样了,胜败未知也!”
  郭绍微笑道:“刘公还是不服。”
  刘仁瞻道:“事后诸葛,何用之有?”
  郭绍道:“无论如何,我不能放你。放了你南唐国定会续命,淮南战役也会多一些艰难厮杀。没有意义的,刘公!天下一统才是大势,才是天道。大周诸国最强,自应担当起这种大势的使命,越早灭掉诸国统一天下,越能让更多的人免于战祸,让更多的妇孺能不失去丈夫、儿子、父亲。刘公深明大义,这个道理,难道你不明白么?”
  “唉!”刘仁瞻深深地叹了一气,苦笑道,“我明白了,我也没打算苟全性命。不过人各为其主……老夫深受皇恩,荣华富贵享了多年,自当以死谢罪。”
  说罢忽然拔出了佩剑,大声道:“败在郭大帅手下,老夫也不亏!”
  “刘公!”郭绍相救不及,忙喝道,“主公欲死,亲兵何在?”
  刘仁瞻旁边的亲兵已经上前抱住了他的手臂,有的护住了他的脖子。郭绍一个箭步冲上去,夺下了刘仁瞻的剑。
  刘仁瞻皱眉道:“为何不让我死?我是不会投降的,死了谢皇恩,谢寿州将士百姓,死得其所!”
  “活着比死更难。”郭绍注视着他,“真正的勇士是直面艰难的处境,而不是逃避一死百了。我敬刘公是英雄,何必基于求死?”
  “多说无益。”刘仁瞻道。
  郭绍死缠烂打道:“可不是每个周军将领都像我这样对待淮南百姓,刘公不是口称要为淮南军民请命,也许你活着能替人们做点什么。而今却干脆撒手不管,岂不是口是心非?”
  “休要激我!”刘仁瞻道,“雕虫小技耳。”刘仁瞻说罢一愣,想起这句话在战前自己也说过。
  郭绍道:“等一阵子静下来再想想如何?一个人若一心求死,没人能拦得住的。”
  城墙上似乎就是个舞台,几个人在那里当着万众的面,他们好像在演一出话剧。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带兵
  时大周皇帝柴荣临幸扬州,招李重进去扬州觐见,以商军机。李重进走了之后,虎捷军右厢二万众全归侍卫司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麾下,驻扎在涂山南部,以待南唐援军。
  果然南唐已经从濠州(淮河南岸,在寿州下游、东部)派出了一支运输军需物资的船队,欲从水路支援寿州。军队大多是老弱杂兵,只是为了护送运输船。但主将却是非一般的人物……
  柴克宏!南唐国主视为皇位保障、有数的得力干将之一,南唐奉化军节度使。他刚到濠州部署防卫;不久前才请旨,寿州的猛火油、箭矢等军资消耗巨大,欲率军前往增援刘仁瞻。
  柴克宏,保障南唐军士气的精神领袖。一月前,吴越国落井下石,趁周军攻伐南唐就出兵在背后捅刀打常州,常州几乎失陷;柴克宏率众赶到常州,一战击败吴越大军,阵斩吴越军万余众,当场俘获将领数十人。南唐举国军民士气大振!柴克宏一战名扬天下,所到之处,百姓阻道迎送。老百姓更喜欢听他和母亲之间相处教导的逸闻趣事……
  柴克宏又到宣州,十日整顿城防,宣州固若金汤。
  但柴克宏刚坐船走到半路,就听说寿州已陷落,不由得又惊又叹,回顾众将道:“何人能强攻下刘公守的城?”
  一员将领道:“周军寿州招讨使郭绍。”
  柴克宏听罢又叹了一声刘公,转而又兴奋起来:“定要找时候会一会郭绍!讨教几招。”
  不久又有斥候报:“涂山南距四十里有周军二万余众,据说主将是李继勋。”
  “哈哈……”柴克宏立刻大笑道,“待我给刘公报仇!传令全军上岸结寨!”
  部将忙劝道:“周军精锐,大国惧之。我部兵员羸弱,上岸结寨非周军对手;今寿州已失救援无益,不如早早调头回濠州。”
  柴克宏不以为然道:“李继勋我知道,宵小之辈尔!利剑在手也不过破铜烂铁,待我教他如何用兵,让他长长见识。”
  柴克宏十分自傲,连他妈妈都劝不住,部将如何劝得住?
  他又对部将道:“前阵子闻知刘公出城袭阵,李继勋按兵不动,李继勋和寿州招讨使必定不和!今寿州城破,李继勋必定要意气用事,急于求功,岂不正中我下怀?李继勋率兵驻扎在涂山南,不过就是等着打我国援军,现在给他机会让他尝尝!”
  南唐军遂到淮水南岸安营扎寨,营地纵深十里。
  果然李继勋不敢相信自己最看不起的郭绍居然能攻下寿州,自觉脸上过不去;便率军攻柴克宏部,兼程急行直逼南唐军寨,生怕他们跑了似的。柴克宏以老弱对阵,大败,奔回淮水案的营寨。李继勋部压背掩杀,冲进唐军营寨。忽然一声竹筒塞火药的炮响,四面火光冲天,猛火油和未干的稻草烧起来烟雾弥漫,并迅速向周军人马中蔓延,周军人马被火势和浓烟分割,前后左右不能相顾,将找不着兵、兵找不着将,一团混乱。
  此时鼓声大作,四面箭如雨下,柴克宏率少数精兵破其阵,大军掩杀。李继勋被伏击大败,一路奔逃数十里,才逐渐收拢乱兵结阵。
  就在这时,忽闻涂山南大营后方出现了唐军奇兵。李继勋根本没料到唐军会跑这么远攻击他的营地,斥候都没有,防备疏忽;后方辎重、粮草被柴克宏的小股骑兵就尽数焚烧。
  李继勋回头看时,营地那边浓烟滚滚直冲云霄,不由得脸色煞白,差点哭了。
  李继勋怒火中烧,欲聚集大军以压倒性的精兵战力平推南唐军寨……但因为准备仓促急于求成,军士们随身军粮只有一些麦饼;现在粮食尽毁,没吃的,还打什么仗?军中士气低落,万众看到粮食辎重烧得猛烈,还要担心有没有饭吃……李继勋只好先向下蔡方向退兵,一面派人向李谷催要军粮补给。
  李谷筹办淮南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军需本来就压力极大,经常不能满足各军的粮草,听闻之后二话不说,先派快马去扬州先报涂山虎捷军败绩,告李继勋的状。
  ……
  此时李重进刚到扬州,在皇帝的行宫觐见面圣。他当着文武众人的面毫不避讳,不满之意溢于言表:“郭绍无能之辈,尸位素餐,不可能攻下寿州,刘仁瞻连一点压力都没有。臣在军中说过了,就郭绍?他能攻下寿州我手板煎鱼给他犒功!今期限已到,请官家立刻派人到寿州将这厮捉拿归案;我举荐步军司都指挥使李继勋为寿州招讨使,必比郭绍堪用!”
  李重进说罢洋洋自得,心道李继勋是赵匡胤那边的人,我这也算不上假公济私。
  柴荣沉吟片刻,说道:“还有好几天才到期限,时间不到朕不能言而无信。”
  李重进又进言道:“陛下的圣旨可以先让文官写好,到时间了,提前两天让内殿直的人送过去,把郭绍抓回来……不然他到时候或许会畏罪逃跑!”
  话音刚落,忽然外面就响起了肆无忌惮的大喊:“捷报!捷报!寿州大捷!寿州城破,大周军生擒南唐大将刘仁瞻以下数万众!”
  众人先是面面相觑,很快便哗然。
  李重进的脸顿时一白。当场许多事不关己乐得看戏的文武大臣,顿觉这事儿实在太有意思,纷纷看向李重进,好像在说:手心真的可以煎鱼?
  李重进冷汗一冒,觉得周围的目光像利箭一样直刺过来,如站针毡十分难受。他一急,脱口道:“假的!怎么可能?那郭绍情知难逃一死,已经慌不择路,胆敢欺君了!”
  柴荣却很淡定,等着武将把捷报传上来,亲手拆开一看,随即又传给诸臣观摩。柴荣的脸顿时笑了,说道:“立刻派快马去传郭绍,朕真想马上见到他!”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宦官急匆匆地赶过来,在皇帝耳边小声说了一句什么,柴荣的脸顿时拉了下来。宦官又送上李谷的奏报,皇帝看了,仍旧传给众臣观摩。
  殿中又是一片哗然,人们纷纷骂道:“李继勋太不像话了!手握二万精锐步骑,竟然能被唐军一股偏师击败!”“辎重能被焚毁,全怪主将渎职轻敌,玩忽职守!李继勋不配带兵!”
  连枢密使魏仁溥都没好话:“输得不该。本来寿州强下,可以极大地打击南唐国主的心气,有望逼他尽割江北之地,尽快结束淮南战役。大周军马上又大败,影响重大!李继勋不可轻饶!”
  但柴荣只是很不高兴,一时没有发话。圣心难测,谁也不知道皇帝在考虑什么。
  皇帝只是淡淡地开口道:“命令李谷暂领虎捷军右厢先向寿州退避,叫李继勋来见朕!”
  ……
  “哈哈……”郭绍和众将正在开怀畅饮,他左手抓着寿州大户进献的羊腿,右手端着碗。刚说到个什么笑话,惹得众将笑得前俯后仰。“砰”地一声,罗猛子直接丢掉了酒碗,酒水洒了一地,捧着肚子在地上滚了一圈,不料撞倒了一张食案,顿时杯盘狼藉掀了一地。
  上面摆着几十口大箱子,都是从寿州府库搞来的铜钱、金银各种财宝。
  郭绍摇摇晃晃地走到一口箱子前,抓起一把铜钱向空中一抛,大喊道:“正大光明地抢钱,大伙分了!”
  武将们满眼放光,拍地“哈哈哈……”大笑,有的人直接拍案,案板上的碗盘叮叮哐哐乱响。
  郭绍又道:“把大户都聚集起来,让他们出钱,出钱了的就发帖子,贴在门上。严令将士不得再侵扰,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就给老子抢光,抢不了的烧光!”
  “哈哈……”
  “杀百姓的,奸淫妇女的士卒,抢来的东西全部没收,一文不分!要重惩!严重的一律就地砍头。”郭绍大声道,“我答应了刘公不滥杀无辜,不能言而无信!有人不给郭某人面子,说不听,我也不会对他客气!”
  话音刚落,左攸淡定地站起来,拿着一张纸:“刚才主公所言,我已归纳书写成安民状和军令,有些地方稍作修改,更好听一些……请主公过目。若无问题,我这就派人到各营宣读,晓谕全军。”
  郭绍看都不看,尼玛没标点的文章,老子懒得看,头疼!他当即就说:“去吧。”
  郭绍端起酒碗,又道:“趁左先生还没走,大伙儿一起来,为了胜利,干一碗!”
  杨彪不动声色地端着酒碗道:“可惜没有上好的下酒菜。”
  众将忙道:“这里有才有肉,杨兄要用什么下酒菜?”
  杨彪道:“李重进大帅用手板煎的鱼,定然美味!”
  “哈哈哈……”众将又是肆无忌惮地一顿哄堂大笑。
  有人却道:“还是别惦记着吃它了,李大帅可是侍卫司的头,这怨仇结大了可不好。”
  左攸却笑而不语,过得片刻他说道:“先干吧!在下还有事儿出去,多谢主公和诸位抬举。”
  “干!”“干!”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优雅的暴力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哇。郭绍接到了圣旨,立刻兼程赶往扬州面圣,他没有把十万贯缠在腰上,不过心情大致如此。
  在路上居然碰到了垂头丧气的李继勋,于是郭绍与他一路走。郭绍不计前嫌,还故作淡定地好言宽慰道:“人在世间总有起落沉浮,沙场之上再有名的大将也难免失手,李将军看淡点。”
  “哼!”李继勋好像很不爽。
  也许他在心里正骂小人得志?郭绍不太计较这个,只是觉得李继勋确实挺悲催的,他们那义社十兄弟李继勋是老大哥级别的人物,很早就在高位了,这回想要再翻身真不容易;以后“大哥”在赵匡胤这个后起之秀的小弟面前,真不好放下面子哩。
  数日后,一行人沿着驿道爬上一处缓坡。忽然之间,郭绍只觉眼前一阔。
  虽然已进入秋季,扬州依然山清水秀,绿茵茵的原野、成片的庄稼,和天空蔚蓝如水的天幕、洁白无瑕的云朵相映成趣……整个天地之间颜色是多么清秀、多么醒目。好地方!比画儿里的颜色还自然还亮丽,而且更加辽阔更加有气势。
  城楼和城里的房屋、塔,充满着东亚古典建筑特有的韵味,古色古香,如人间仙境。在这战乱的时代,居然有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