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绍又放了一箭,见几个契丹兵向下面的门口奔过来,忙跑着从楼梯溜下去,对拿锣鼓的老卒喊道:“敲锣,使劲敲!”
  “哐哐哐……”堪比噪声的难听锣声大作。
  郭绍将弓绑在背上,拔出障刀来大喊道:“杀!”率众冲出门去。
  斜对面的一堵薄墙突然塌了,那堵墙的下半截故意修得很薄,飞起一脚就能掀塌。顿时就见杨彪当先,手持一杆长铁刀猛虎下山一般带着一群人冲了出来,立刻堵住了墙阵口子。
  就在郭绍出来的旁边,一道墙也塌了!大脑袋罗猛子一手持木盾,一手拿了根铁棍,莽莽撞撞地就用木盾开路挤上去,挥起铁棍就打。郭绍提着刀,也跟房子里的人一块儿杀将上去。
  一时间,大部分契丹步卒被两面堵在了墙阵中,两头疯狂殴打起来。如此群殴,既没有机动也无法展开,和街头巷尾打架似的。中间的契丹兵试图翻墙,墙阵内乱作一团。
  罗猛子以前善用铜锤,不过他的兵器好像弄丢了,拿实心铁棍凑合,一时间也非常凶猛。那棍子打披甲的不如铜锤犀利,但乱棍揍下去照样打得人哭爹喊娘。郭绍就喜欢和这种不要命的猛将配合,让他冲前面拼命,自己在旁边帮忙补漏补刀……正所谓送死你先去。
  “操!”罗猛子一面骂一面乱棍照头就打,哐地一声击在一个契丹兵的头盔上,打得那黑脸大嘴的契丹人脸色难看,晕了过去。
  就在这时,忽见后面一个契丹兵端着长矛照罗猛子的腹部猛刺上来,罗猛子毫无察觉,就算穿了一层甲可是被近战猛力扎中的话,不得直接刺进肠子里?
  在同伴最需要他的时候,郭绍眼疾手快,上前一步一把抓住那长矛,矛借着对方身体的惯性冲力很大,郭绍定不住,那矛头一下子刺到自己的胸膛上,“叮”地一声,他的胸口感觉到了板甲的凹陷。
  契丹兵双手抓着矛杆,一刺出来身前一大片空档,郭绍二话不说,上前挥刀照脸就砍,刀锋和头盔的金属撞击声、骨肉的撕裂声……喷了郭绍一脸一胸的血。惨叫声似乎就在耳边响起,简直嘶声裂肺。
  ……两边猛将冲前,势不可挡,契丹军队在这小小的角落里栽了大跟头。土巷子里杀了一条血路,人们简直是踩着尸首逐渐推进的,墙壁上血迹斑斑,空气中腥味作呕、阴风惨惨。
  最外面的那条土墙巷子里,一些契丹兵见势不妙,翻墙逃脱了,但被堵在里面的大部分人却死伤殆尽。
  契丹军余部退至城门口,已如惊弓之鸟。巷子里零星传来一声声惨叫,那是在里面的契丹伤兵被就地补了刀。这样的战争显然没有俘虏之说,见着就是一刀。
  剧烈疯狂的打斗似乎在一瞬间消停了下来,远远地听见契丹人叽里呱啦的说话声,这边巷子里喘息声和咳嗽声不断,人们都累了。郭绍靠着墙坐了一会儿,只觉得双臂发酸,右手在颤抖。他轻轻甩了几下,伸手在地上来回擦掉手心里黏乎乎的血。
  外面传来了远去的马蹄声和脚步声,镇中的兵显然没有能力乘胜追击。
  过了许久,将士们才纷纷从墙阵里走出来,四下张望,城门方向已不见敌兵。两边房屋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被点燃的几栋房子几乎都被烧了个精光。人群里七嘴八舌,有的在议论,有的在求救,有的在招呼同伴救人。
  就在这时,忽然见一身血污的郭绍走了出来。周围一下子便安静了不少,本来松懈下来乱糟糟挤作一团的人,纷纷让开路,让郭绍从中间走过。
  人们的脸上忽然间充满了敬畏,目光都不自觉地聚集在他的身上,“郭将军!”“郭军使……”
  郭绍没说话,只是疲惫地点点头,以示回应。


第十六章 晋阳之役(一)
  初夏时节天气变暖,郭绍等人担忧尸体在镇里腐烂爆发瘟疫,本欲尽快将死者埋在后山,但镇将李得胜全力阻挠。他找人把契丹兵的首级给割了下来装车,火急火燎送潞州请功去了。
  不日从潞州来了官吏,带着猪羊六头、铜钱两麻袋到武讫镇犒军,嘉奖诸将。这时郭绍才终于了解到为什么会有契丹兵出现在这里。
  消息起初来自于投降的辽州官吏。
  高平之战后,契丹军退走,或是没料到周军会立刻乘胜进攻晋阳(太原),一股人马滞留在晋阳东南方的辽州,没来得及走。其兵力并不多,真正的契丹骑兵只有一两百骑,另有外族仆从步兵千人。当他们得知周朝大军北上时,想走已经走不掉了……北面的晋阳到太行山一线已被周军控制,太行山以东也是周朝治下的河北诸镇。
  这股契丹兵的退路被堵,紧接着又雪上加霜。当是时,周朝皇帝下令四路大军进攻晋阳外围,策应主力作战。其中右翼是莱州防御使康延沼,大兵攻辽州。辽州诸官吏日夜派人请降。
  契丹兵准备突围,但很快得到了北方来的密令,严令他们自辽州直线南下袭扰周朝粮道。四面重围,不退反进,显然这支兵马已成弃子,契丹上层只是希望他们最后发挥一点作用。
  ……
  周军的后勤补给确实问题极大,据说河东近左诸州,包括隰、慈、绛、泽、晋、潞、邢、赵、镇、定等等无数州县已被要求即可征发民壮运粮支前。右仆射李谷临时取代了符彦卿,判太原行府事,使出全身解数调粮。
  没过多久,潞州附近的大路上就见运粮车队络绎不绝,如同长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郭绍与诸将士商议,决定跟随押运粮草的军队北上晋阳,到小底军归队。
  于是郭绍率禁军小队开始步行北上,除兄弟三人和文官左攸,得痊愈的伤兵二十人。本来安置在武讫镇的禁兵伤卒有四五十,不过有的致残、有的重伤未愈,还有七八个在武讫镇战死了。
  又是长途跋涉的负重徒步旅行。郭绍从东京出来,不知走了多少路,靴子已走烂几双。半路遇到正巡视粮道的右仆射李谷的人马,李谷听闻郭绍的战绩,大加赞赏,下令督粮武将沿途给予补给,又赏战马二十几匹。
  郭绍等得到战马后摇身一变,成了骑兵部队。
  五月中旬,郭绍小队才走到晋阳,马上就被看到的场面惊呆了。
  矗立的晋阳城上空浓烟滚滚,杀声震天,数也数不清的大片军队团团围着,四面攻打。只见那高高的城墙上到处都爬着人,观此阵仗,周军正在用最常规的攻城战术:蚁附。像蚂蚁一样大片涌上去强攻,主要工具是云梯。
  无数的火箭在空中飞舞,整个城就像个烟花筒炸开了一样,火箭就像飞溅的密密火星。城上城下火光闪动,黑烟四起。云梯上爬满了人,滚木石头纷纷砸落,不断有人从半空掉下来;最不忍直视的是,城上时不时倒油下来,沾火就着,那些身上烧起来的士兵在城墙下面拼命乱滚,起火的衣甲一时半会脱不掉惨不忍睹。
  一群人推着牛皮冲车靠近城门,城门两边都有石洞,专门泼油,没一会儿冲车就变成了一堆熊熊的柴火。周军前赴后继,不断有人死伤。战场看上去,异常惨烈。
  ……郭绍等人都目瞪口呆地愣在那里,直到看见一群民夫抬着惨叫呻吟的伤兵向这边走来,他们才赶紧把马牵走让路。
  眼前千军万马打成这样,哪里找张永德去?
  等那群民夫过去了,很快又见一大股周军骑兵向这边行进,当前的旌旗上有个“向”字,却不知是哪支军队。
  这股骑兵起先没有理会郭绍等人,因为他们也是周军的衣甲打扮,显然是友军。不过还是有人觉得奇怪,怎么有二十几个人站在这里看戏?
  前面一员武将离开大路,勒马在路边,用马鞭指着带头的郭绍:“你们是谁的兵马?”
  郭绍答道:“小底军步军指挥王德功麾下的人。”
  “步军小队有这么多战马?”武将质问道。
  郭绍忙道:“这些马乃右仆射、判太原行府事李公赏赐。我们从潞州来,路遇李仆射。李仆射闻我等阵斩张元徽、战胜契丹游骑百余人的事迹,嘉奖末将,以战马相赠……”
  “你叫郭绍?”那将领忙问。
  “正是末将。”
  就在这时,马兵前头的大将回过头来看了一眼,立刻调转战马向这边走来。只见那大将面目骨骼粗大,皮肤又黄又糙,长得十分魁梧;大将也在上下打量着郭绍。
  大将问道:“你确是郭绍?”
  郭绍从容应答道:“我等皆有军籍;另外禁军中有位叫赵匡胤的将帅在高平见过末将,并当面嘉奖。末将不敢欺瞒。”
  旁人小声道:“散员都虞侯赵匡胤,确有此人。”
  “哈哈!”那大将忽然大笑一声,“你早说是郭绍不就省事了!”
  “将军见过末将?”
  大将道:“没见过,听过。一箭射死张元徽,你也算踩着他的尸首成名了。”他又仔细瞧了一番郭绍,说道,“小底军步军在高平全打没了,你找谁去?我看这样,你先跟我去增援卫王,打完了回来带你见官家,让官家另外给你封个官……哈!对了,本将是宣徽南院使、河东行营前军都监向训。”
  “久仰向将军大名!”郭绍忙拱手一拜。心里话,他在五代的军队中混了好几年了,却仍然对上面那些纷杂的官位没有完全搞清楚,只熟悉底层的将校职务。不过一听向训的官职名称这么霸气,肯定职位不低。
  向训道:“你愿不愿意随我去?卫王符彦卿在忻州阻挡辽军,兵力不够派人求援,本将奉官家之令这便是去增援忻口。”
  郭绍爽快地抱拳道:“末将愿往。”
  当是时,他来不及征求兄弟和部下的意见,先答应下来再说。大家也应该理解这样的决定:来都来了,肯定是要打仗……难道还有比去那边的晋阳城爬墙更悲催的差事吗?瞧那些抬回来的伤兵,都被火油烤熟了。
  于是大伙儿便跟郭绍,牵着马加入了向训的军队。


第十七章 晋阳之役(二)
  向训出动的人马一共大约两千人,其中甲胄齐全、军容较好的骑兵三四百,应该算作这支军队的精锐和核心力量。后面还跟着一长串步兵,在大路上以长长的纵队行军;四人为一排,队伍看起来长约三四百步,所以郭绍才估摸着他带着两千来人。
  这股步军和以前郭绍他们的殿前司小底军步军无法相提并论,大部分衣甲不全,少数人连头盔都没有,士卒的身材高低错落,各式兵器混杂。看来向训部真正凭仗的是他身边的那三四百骑兵精锐,恐怕只有这些骑兵才有较强的战斗力。
  如此一想,郭绍倒觉得自己手下二十多骑,对于向训的增援部队来说,并非可有可无,完全可以算作一股力量。因为郭绍觉得小队中的将士都算强悍,杨彪更是猛将一员,只不过没混出头罢了。
  军队白天行军晚上扎营,第三天上午,行军途中忽然停了下来。
  只见大路旁边有个村庄,很普通的一个村子,错落无序的房屋大多很破败,房屋之间照常有几棵大树,并没有多少稀奇的地方。
  郭绍很快发现了不寻常之处。一帮乱兵正从村口出来,不止有兵,还有几架骡马拉的双轮大车;大车后面竟然绑着几个年轻妇人,她们的手被绳子绑着拴在车架上,哭哭啼啼地跟着骡车步行。
  那些兵是周军的士兵,这里还不到忻州,远近都在控区内,只有周朝的人马。
  向训马兵部队里,两股骑兵上了马,离开大路从左右包抄,很快将刚从村子里出来的乱兵围住。这时只见向训亲自带着随从过去了,郭绍等就在他后边,见状也牵着马慢慢跟上去看个究竟。
  向训一看乱兵拉着装满东西的车,后面还有妇女,都不用问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些乱兵不仅劫财,还劫人妻女。
  “娘的!”向训大骂了一声,“全给我拿下!”
  那些乱兵被精骑团团围住,见此阵仗也不敢反抗,个个垂头丧气站在那里。
  这时向训身边的一个部将进言道:“此地近忻州,到这里的人马除我部之外,便是卫王(符彦卿)、郭从义、白重赞、史彦超四人的兵马,乱兵定是他们的人。主公不便杀罚,可绑至军中交给他们的主将处置;财货、妇人尽遣归村子。”
  向训听罢怒气稍息,正待要下令,忽闻一阵马蹄声自北边而来,众人便循声观望。
  过得一会儿,就见一队马兵策马而来。当前一人,长得非常高大,目测可能比郭绍都要高出半个头,而且躯干粗壮,看上去就像比后面的一般人“大一号”似的,连座下的战马都被衬得小了……想来被他骑的马要辛苦得多。等他走近,只见他浓眉大眼、面如刀削,一身的威杀之气。光看外貌就不似常人。
  郭绍长期混的是禁军最底层,完全不认识此人是谁。
  不过看样子向训是认得的,策马上前便拱手拜道:“不曾想在此地便遇到史前锋。”
  那大汉斜着眼态度很是傲慢,不过也回了礼,简单干脆地说道:“向将军。”
  向训随即说道:“史兄应知,我军进击河东后军纪松懈、时有劫掠,以至于河东官民坚壁自守,让我军补给愈发艰难。官家几番严令将士不得再劫掠百姓,你看这些人倒好,不仅抢东西,还抢人……他们应该不是史兄麾下的兵吧?”
  “哼!”不料那大汉就这么回应向训的。向训好歹也是个大将,那粗壮大汉却是一副不买账的样子,恐怕也不是什么小人物。
  一旁的郭绍寻思,刚才有个部将提到符彦卿、郭从义、白重赞、史彦超四个人,只有史彦超姓史,莫非他就是史彦超?
  饶是郭绍长期只是低级将领,但好歹也是行伍中人;史彦超的名字都没听过的话,好意思自称是武夫?这史彦超是周朝军界公认的第一猛将,其名声就相当北汉的张元徽。两个本国第一猛将究竟谁的武力更高,那便不知道了……他们最终谁也没单挑过谁,张元徽就被郭绍这个无名小卒给一箭射死在战阵上。
  史彦超哼了一声,就从马上跳下来,径直走到那些乱兵前面。刚被绑住的十几个人个个低着头,连看都不敢看他一眼。
  史彦超一句话也不说,众人便都没有动静,站着瞧他要怎么做。
  他随即又看向一架骡车后面绑着的几个小娘,那些小娘个个面露惧怕之色,不过也有一个悄悄看他。史彦超忽然从腰上拔出一把长剑来,提剑便走了上去;小娘们虽然胆怯地后退几步,但并没有过分惊慌……也许这位将军是来给他们割断绳子的,刚才这边的将领不是议论什么不准劫掠百姓么?
  “噗”地一声,然后一声惨叫,这时小娘们才尖叫起来。那史彦超竟然走上去二话不说就捅死一人。
  “这……”向训身边有人上前,向训伸出手臂做了个制止的手势。
  接着向训便不顾妇人们的苦苦哀求和哭诉,一剑一个,片刻就把她们杀了个干净,地上一片血泊。
  这时“扑通”一声,乱兵中一个人率先跪倒在地,讨饶道:“向将军,俺们知道错了!”
  史彦超前胸全是血污,提着滴着献血的剑走了回来,上去就挥起一剑劈下去,跪着的军士“啊”地惨叫倒地。史彦超“呸”地唾了一口,“狗娘养的,贪财好色的软骨头!”
  杀完一人,他又走到第二个面前,那家伙瞪圆了眼睛一脸苍白,手被反绑着站在那里。史彦超揪住他的头发,照脖子上砍了一剑,血猛地飙了出来。那人侧倒下去,还没死,四肢像发羊癫疯似的一下一下地抽搐着。
  终于被绑的人中有人愤愤大骂起来:“你这个嗜杀成性的残暴之徒!史彦超,你不得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