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府家生子-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太妃慢悠悠端起茶碗,啜了一口茶汤,又道:“只要他不答应,你弟妹她也没法子,那时她孤立无援的,我再提你们两家的事儿,王妃就再没有不答应的。而谅薛沅也不敢忤逆了我,那时不就水到渠成的了。可你偏不听,闹到如今地步,终究怎么样。唉!”
  馨和郡主那里能想到太妃竟有这样万全的准备,只当如今王妃翅膀硬了,只怕太妃都掣肘不了她了的。
  所以这会子,馨和郡主这会子也是后悔得不得了的,“女儿知道错了。只是事到如今,该如何才好?还要娘赶紧想个法子。钰儿如何能嫁老四那个不成器的。还就是,请娘将知道此事的人都赶紧杖毙了,不然流出一言半语的,钰儿的名声可就坏了。”
  太妃道:“只怕是迟了。他们能想到设计安哥儿和钰儿,必定早把事情传扬出去了,那里还能让你现下才想起要打杀知情人去了的。”
  馨和郡主一听又慌了,“那……那可怎么才好?”
  太妃权衡了半日,也很是无奈道:“钰儿……嫁小四也好,到底还是王府里,在我眼皮子底下,只要有我一日也能护持她一日。”
  馨和郡主一听,倏然跌坐在地,怏怏道:“果然是再没法子了?”
  太妃摇摇头。
  馨和郡主想忍着,到底没能忍住,抱着太妃的腿又大哭了起来,“我苦命的钰儿……”
  见女儿如此伤心,太妃没有不心疼的,道:“不管如何,那些胆敢算计了你们的人,娘定不会轻饶的。哼,也是我这些年吃斋念佛的,让人忘了我的手段。”
  馨和郡主咬牙切齿道:“娘,我要他们死。”
  太妃安抚女儿道:“你放心,我自有主张。你且家去,我这就进宫。”
  而在温泉庄里,大爷和二爷倒乖觉得很,见事情败露就赶紧让人回王府来回襄郡王。
  襄郡王听闻原委,摔了一个茶盅,骂道:“不省心的玩意儿,若李家丫头是好算计,我又何必对太妃想要亲上加亲的心思故作不明的。尽给老子添乱。快,给我备马。”
  盛有余听了忙答应,只是才转身又听襄郡王道:“等等,方才我怎么恍惚听说郡主来了?”
  “回王爷,郡主是带着钰姐儿同四爷一并来的。”盛有余回道,“且一来就忙忙往优昙婆罗院去了。”
  听罢,襄郡王大呼一声,“糟了。快,去优昙婆罗院。”
  没想这时,王道光端着一摞年下的账本账册从外头进来,回道:“回王爷,适才太妃院里的人来说了,太妃进宫去了。”
  襄郡王惊呼,“果然迟了。这可如何是好?”襄郡王急得直来回踱步。
  一时间也不知道襄郡王想到了什么,又直嚷着让人备马到温泉庄上去。
  襄郡王到庄上时,正好与柳家大老爷和二老爷碰上。
  见到襄郡王,柳二老爷几乎把眼睛都恨红了,若不是柳大老爷拦着,柳二老爷早过来同襄郡王撕打了。
  襄郡王自知理亏,想要上前好言相劝,却被柳二老爷当面啐了一口。
  可襄郡王是个能忍的,并未恼怒只接过盛有余递来的手绢擦了一把,痛定思痛的样子道:“是本王教子无方。二位舅兄放心,本王定给二位舅兄一个交待。”
  说罢,襄郡王撇下柳家二位老爷,便大步进了山庄,一面走,还一面喝令道:“来人,把那两个逆子给我捆了来。”
  大爷和二爷原以为襄郡王来了,便能脱身了的,没想却被捆押着送到了他们舅舅跟前。
  “舅父。”大爷和二爷齐声唤道。
  柳大老爷一摔衣袖,沉声道:“柳某不敢当。还请大公子和二公子看在柳某故去妹妹的情分上,对柳某家里人来高抬贵手才是。”
  原是要设计薛云上的,没想最后是他们兄弟吃了这闷亏,大爷还犹可,二爷却早一肚子憋屈了。
  所以那里大爷才道:“舅父息怒,外甥原也是一番好意,没想……”
  大爷话犹未完,二爷便道:“都见好就收,只当是谁愿意的。就柳家那样的门第,能嫁入王府来,已是天大的造化了。我都认了,柳家还要如何?别太不识好歹了。”
  柳家二位老爷一听二爷这话,顿时气得面如金纸,抖衣而颤,语不成调,道:“你……你……好……好……好……”
  大爷赶紧喝道:“二弟,快住口。”
  襄郡王见状柳家人越发的不好了,更唯恐柳家气急上书弹劾他们父子,紧忙几步过来对着二爷就是一脚,骂道:“孽障,竟然还敢口出狂言,今日若不打死了去,他日也定成祸害,九泉之下本王也越发没脸见元娘了。来人,请家法。”
  元娘正是先王妃,而柳家二位老爷虽仍怨愤,可一听襄郡王说起先王妃来,心里的火气还是消减了几分。
  再看襄郡王取来家法,真真是下了死手抽打二爷,把二爷打得满地翻滚哀嚎不断,就是大爷也因要护持二爷没少被殃及的。
  柳家二位老爷对他们父子三人的怨怼和恼恨,又去了大半,只是还不出口劝阻。
  见儿子如此,襄郡王也是心疼的紧,只是别无他法,所以手上的力道他不敢有半分消减。
  而盛有余到底是服侍襄郡王多年,见这般形景就知道襄郡王心思了的,当下便跪下故意哭嚎起先王妃柳元娘来,“先王妃娘娘,若不是你去得早,大爷和二爷从小无人照管,又如何会到如此。”
  不说柳家二位老爷,就是大爷和二爷听了都不禁落下泪来。
  到底是柳家二位老爷于心不忍,开口劝住了襄郡王,二爷才没去半条命。
  而盛有余在襄郡王又看了他一眼后,便明白了襄郡王的意思,这是让他赶紧把二爷已受了家法惩戒的信儿传进宫去。
  那时就是宫里的太后和皇上恼怒,看在襄郡王他已经下死手教训了儿子的份上,放过他们父子才好。
  只是盛有余才要悄悄转身离去,就遇上了王道光。
  和王道光那样老道的人比起来,就盛有余这点心眼子,再不够瞧的。
  盛有余就这么被绊住了。
  与此同时,康泰宫里,太妃正同太后说话。
  太后笑道:“你倒是都给你们家老大和老三、老四都求来了好亲事,怎么偏只丢开老二不管的?”
  太妃十分无奈地叹了一气,“不是我偏心,还不是因着他们老子的。”
  太后道:“襄郡王?他又怎么了?”
  太妃回道:“太后有所不知,咱们家那位王爷是个念旧情的,这不是打算着还要拉扯柳家一把的,就把柳家的姑娘指给了老二。”
  太后点头,“那也是人之常情。”
  太妃却摇头了,“这也就罢了,他还要老大一年满期后,也娶柳家女。我一听怎么得了,老二便罢了,老大可是咱们王府的嫡长子,是承嗣,日后王府非他莫属的,这么个妻族如何使得。”
  太后又笑道:“所以你就巴巴地进宫来,让哀家给他指了现下风头正胜的冠军侯家里的女儿。”
  太后会如此说,正因冠军侯家里的嫡女肖淑香才被册封为皇子妃,那可是日后母仪天下的皇后,可见是风头无两的。
  这些日子,多少世界勋贵想同冠军侯结为姻亲的。
  亏得冠军侯没被如今这鲜花着锦之盛所蒙蔽额,还知道顾忌风头太过,所以上门提亲的都推脱了没有答应。
  那里太妃道:“虽说咱们王府求的是庶女,但为老大的继室也足够了。且冠军侯也不必担心太过,不说咱们王府,就是我娘家郑国公府都是清净的,从不参和朝堂上的那些事儿。冠军侯若求的是安稳,就没有不答应咱们家的。”?

☆、第 81 章

?  太后点了点头,直感叹道:“可见你对儿孙们的心了。咱们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嘴上说的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再不理会了,可那里就真的放得下心的。除非是真的两眼一闭,再也不能知道事情了,才能撩开手了。”
  太妃听了却苦笑不已地摆摆手,“谁说不是的。也只有这样年纪的人能明白了。有些话我也只能对太后娘娘的。府里谁不说,除了我那侄女肚肠里养的安哥儿,我还能亲近谁的。就是咱们家郡王也没少拿我和我那侄女当防贼人来防的。生怕一错眼云起和云来就在我们姑侄跟前吃了大亏的。”
  太后安慰太妃道:“都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你也莫伤心,他们迟早会知道你的苦心。”
  太妃又摇了摇头,道:“不提也罢。只求日后他们别怨恨我这老太婆,我也就安心了。”
  太后又道:“看你说的。哀家这就下旨,就连你们家小二也一并赐婚了,他们便再不能看不明白你的苦心了。”
  太妃千恩万谢。
  温泉庄子上,因着李钰和柳家姑娘的事儿,王妃再没兴致,给众人赔了不是,就都打发了去。
  那里襄郡王正与柳家商议二爷和柳家姑娘的嫁娶事宜。
  这时就听王道光来回说,“太妃来了。”
  襄郡王觉着眼皮子就是一跳。
  柳家二位老爷不比襄郡王清楚的,所以这会子一听是王府的老祖宗亲临,忙忙敛衽就随襄郡王出来迎太妃。
  可让柳家二位老爷没想的是,没等他们磕头请安,太妃拄着拐杖颤巍巍的就说要给他们磕头告罪,直说是,“是咱们王府教导无方,老身在给你们柳家赔罪了。”
  这下不说柳家二位老爷,就是襄郡王也被唬了一跳。
  谁说襄郡王痛打了一顿二爷,可他到底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王爷做派,让柳家二位老爷心里到底还觉意难平。
  太妃就不同了,她已是这样一把年纪的人,不顾身份向他们柳家赔罪,其歉意比之襄郡王要诚恳,让柳家二位老爷心里好受得多了。
  所以见劝解不住太妃,柳家二位老爷当时也跪下了,泪流满面地恳求太妃快起身。
  襄郡王在旁也只管劝的,“母亲您可是长辈,再如此可要折煞了舅兄他们了。”
  劝了好半天,才把太妃给劝住了。
  几人小心搀扶着太妃进屋,又请上座。
  复又献了茶,襄郡王这才小心翼翼地将原委,和方才与柳家二位老爷商议定的嫁娶事宜,都一一禀报了太妃。
  太妃冷哼一声,道:“我再不信你的。”说罢,掉过脸来十分愧疚地对柳家人道:“二位亲家舅老爷有什么话只管说,莫要顾忌他这郡王,一切有我。有什么难处也只管说,我没有不答应的。只有这样方能稍减羞愧一二。”
  柳家二位老爷虽耿直,但也知道不可太过,不然女儿嫁入王府可要受委屈了。
  所以柳家二位老爷也别无他话,只说亦是十分圆满了。
  太妃见他们如此说,便叹了一气,“既然二位舅老爷如此客气,那老身不妨就说一句了。如今旁的都还不打紧,赶紧把云来的身子调养好了才是要紧的。不然可就真的是害柳姑娘了。”
  闻言,柳家人面上都现了黯然,柳二老爷更是瞧瞧拾袖擦泪。
  太妃又道:“二位舅老爷放心。大相寺枯荣大师近来便要出关了,待大师出关,老身就是豁出去这脸面,也要求大师他给二哥儿医治身子。”
  枯荣大师医术高明,但因修枯禅的缘故,每十年才开坛说法一回,要求医便更难了。
  所以太妃如此说,柳家人没有不对她感激涕零的。
  而在听闻枯荣大师要出关,早早便打点好大相寺上下的襄郡王,有话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了。
  哪怕日后不管是二爷,还是柳家,只会对太妃感恩戴德的。
  只是如今襄郡王还有一件心事放不下的,那就是太妃进宫的事儿。
  襄郡王亲手给太妃斟了一盏茶,问道:“听闻母亲今儿进宫去了?”
  太妃一听就知道襄郡王是什么意思了,便冷笑一声道:“出了这样的事儿,我再不进宫去求来赐婚,难不成要眼睁睁地看着咱们这几家人都落为笑柄了,再做打算不成。”
  闻言,襄郡王惊诧,暗道:“不是进宫告状去,顺带夺了老大和老二的承袭爵位的资格的?”
  柳家人则欢喜道:“太妃娘娘进宫求来恩典了?”
  太妃笑得十分慈眉善目,道:“可不是,太后娘娘亲口答应的我。”
  只要有太后的懿旨,不管是他们柳家,还是他们家姑娘的名声可算是都保住了。
  柳家人喜笑颜开,对太妃愈发的感恩戴德。
  就说次日,康泰宫的女官与内侍奉太后之命,前来襄王府宣懿旨。
  太妃率襄郡王、王妃、薛云上等王府里的主子,就是有伤在身的二爷也在其列,备香案借懿旨。
  就听内侍宣道:“内阁上奉谕,朕钦奉慈和顾熙诚寿皇太后懿旨:兹闻冠军候肖齐之女肖淑鸢温良敦厚,品貌出众。襄郡王长子薛云起来年服满,正好与之相配。特赐二人姻缘,以成百年之好……”
  襄郡王听闻太后竟然将如今圣恩正隆的冠军侯之女嫁给其长子,震惊之余,不觉又有些忐忑,只因他实在难以置信太妃竟会为大爷求来这样一门难得的亲事。
  而大爷倒不似他老子那般多虑,欢欢喜喜就借了旨,还道这是正瞌睡碰着枕头得好事儿。
  大爷可是正愁不知该如何亲近熙皇子,如今同熙皇子成了连襟,就便易多了。
  第二道懿旨就是给二爷和柳家姑娘的了,并未意外。
  而到了第三道懿旨,“襄郡王三子薛云上年十七,当适婚娶,择贤女与配。”
  闻旨,薛云上就是一窒,不禁悄然往后头廊檐下望去。
  只见花红柳绿中,只一人身着清淡鹅卵青被子得女子,垂首跪伏在地。
  彼时,内侍正宣道:“兵部尚书韩为萧之女韩菲,贤淑大方,婉顺端方,待字闺中,与薛云上堪为天设地造……”
  闻旨,襄郡王又是一怔。
  虽说朝廷有例凡吏部兵部者,不可入内阁,可若薛云上得如此岳家,日后也是不可小觑。
  若让襄郡王择选,是决不能给薛云上说这样一门亲事的。
  再看王妃。
  虽说太后赐婚给薛云上的人家,并非王妃中意的那几家里头的,可兵部尚书之女也很好了,故而王妃没有什么不满意。
  最后是给四爷和李钰赐婚的懿旨,再无悬念。
  最后皆大欢喜的。
  懿旨宣罢,便是太后的赏赐,便不必细说了。
  只说薛云上接了懿旨,随欢欢喜喜的众人到宣瑞堂好生吃了一顿晚饭,才携叶胜男回了续斋。
  关雎早领着院里的一干婆子丫头在哪里等着给薛云上道喜。
  薛云上面色不佳,只点了点头,便只身往上房去了。
  关雎忙拉住叶胜男问道:“三爷这是怎么了?”
  叶胜男抬眼看了看上房的门内,摇了摇头,便要往小厨房去。
  却听上房里薛云上唤道:“依怙。”
  叶胜男和关雎一怔,只因薛云上已经好些日子不曾叫她们进去服侍了。
  关雎推了推叶胜男,“快去吧。”
  叶胜男理了理衣裙,掀开帘栊进去,“三爷,什么吩咐?”
  薛云上却又不说话,只看着叶胜男。
  叶胜男才要再问,就听薛云上道:“研墨。”
  叶胜男只得过去,只是研了半日,却不见薛云上用,只出神的。
  看看外头的天色,叶胜男先点明灯火,又将地上的戳灯也移了过来。
  薛云上恍恍惚惚地回过神来,只见叶胜男独站灯下,微红的灯火映在她脸,仿若几分娇羞在上,让叶胜男比之往日更添不同。
  见薛云上不动,只盯着她看的,叶胜男有些不自在,便轻声唤道:“三爷?”
  薛云上却倏然闭上了眼,再睁眼时,似乎多了一份决心。
  就听薛云上道:“我要栉沐。”
  叶胜男答应了“是”,就赶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