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鱼跃龙门记-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失笑。很快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想了想,道:“你现在忙不过来,因为你还不熟练。正所谓熟能生巧,慢慢熟练之后,会好很多。”
  宋微心说,你儿子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这都前后反复干了几轮了,还没法熟能生巧,有什么办法。
  皇帝见他脸上表情颇不以为然,道:“身为君主,何用事必躬亲?你毋需亲力亲为做好每件事;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宋微抬头,听见皇帝说:“选贤举能,知人善任。”
  撇嘴:“道理谁不懂,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是不是?”皇帝慨叹,“诚然,识人何其难也。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志,终究不过得窥一二。若非爹爹识人不明,当年何至于连累你母亲?更不至于二十年才看清老大真面目。小隐,爹爹倒是觉得,你挑人的眼光挺准。你不妨回头看看,六皇子所结交者,所接纳者,是不是尽皆成为助力?假以时日,你这份本事,只会越来越强,大可不必担心。”
  宋微挠头。好像老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他不觉得那是自己有看人的本事,纯属几世倒霉换来的经验教训、人品运气。
  皇帝接着道:“君主何须识遍文武百官,识得身边三五重臣即可。眼下正是你识得三五重臣时候。等你识遍三公五侯九卿六部,只要把这些人用好了,行事自当如臂使指,上下莫不制从。”
  皇帝温和地笑笑:“小隐,初担重任,总要辛苦一阵子。爹爹当年初登大宝,也是你现在这个年纪,岂止没午觉睡,时常通宵达旦。五七年后,方渐渐得闲。你如今外无边患,内无动乱,比爹爹当年局面好得多,大概过个三两年,就能抽出空睡午觉了。”
  宋微悲摧地点点头。睡个午觉,一杆子支到三年后。皇帝这活儿,他娘的是人干的么?
  难得皇帝清醒,宋微其实有满肚子问题要问。一时想不起那许多,想起最麻烦的一桩,抱怨:“三位国公,他们总吵架。”
  皇帝眯起眼睛:“三公各有立场职责、观点看法,难免不能一致。于君主而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们肯在你面前吵架,不是坏事。”心里却想,太子年轻识浅,那三人即使并非有意,恐怕也免不了言辞放肆,还须私下敲打敲打。
  问儿子:“那你怎么办?”
  “怎么办?谁吵赢了听谁的呗!”
  皇帝笑了:“那要是谁也没吵赢呢?”
  宋微道:“谁也没吵赢,我就哭,说他们趁着爹生病欺负我。”
  皇帝愣住,继而哈哈大笑。直笑得宋微差点脸红,才道:“这办法不错,哈哈,真不错。”
  宋微等皇帝笑够了,小声道:“可是爹……我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皇帝握住儿子的手:“不会的,小隐。不会一直这样。不必心急,也许过些年,他们谁也吵不过你,甚至根本不敢和你吵了。当然,那也未见得一定是好事。现在这样,也未见得是坏事。他们要吵,就随他们吵。你觉得谁有道理,便听谁的。要是谁都没道理,你就自己拿主意。”
  “这样……岂不是显得我很没用?万一我自己拿主意拿错了……岂不是更糟糕?”
  “择其善者而从之,本乃君王第一要务,怎么能说没用?君主臣辅,权柄执于你手。你认可谁的意见,这决定终究得你来下。至于你自己拿的主意……”皇帝一笑,“你放心,当真糟糕透顶,必定会有人告诉你。问题只在于,到那时候,你愿不愿听、肯不肯信。”
  “小隐,相信你自己,也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人。如此足矣。”
  宋微迟疑:“我愿意相信谁,真的……就可以相信谁?”
  “是。”皇帝直视着他,“爹爹把一切都交给你。这就是你的臣子,你的朝廷,你的江山,你的社稷。你愿意相信谁,就可以相信谁。”
  见儿子犹自懵懂,皇帝道:“爹爹问你,设若今日有人弹劾明国公,太子大婚前夕,临时将嫡长孙提为侍中司郎,且安排担任婚仪首席傧相,以权谋私,别有居心,你信不信?”
  宋微咦一声:“那个催妆诗念得格外好的大高个,是明国公的嫡长孙么?嗯,酒量似乎也不错。”
  大婚典礼上,宋微无暇注意其他。但首席傧相存在感太强,想无视亦不可能。
  “明国公任侍中令,提个侍中司郎,吏部没意见就行。他家嫡长孙傧相当得挺不错,完全胜任。再说这位已经内定是爵位继承人了吧?明国公用这样的方式先让我认认脸,也没什么不好。”
  皇帝点点头,又道:“小隐,爹爹再问你,设若宪侯执掌东南海防,有人弹劾他养寇自重,平荡不力,贪墨敛财,中饱私囊,你信不信?”
  宋微仰头哈一声:“独孤铣是这种人,我把脑袋输给他!”
  皇帝笑笑:“你总不能跟臣下赌自己的脑袋。”
  宋微道:“既如此,谁弹劾谁举证,打发去水军兵营里待待,海寇船上转转,搜集足够的证据再回来。”
  皇帝问:“你就这么相信独孤铣?万一他心怀怨愤……”
  宋微的脸垮下来:“爹,别装了,再装就没意思了。你要认为他可能是这种人,你会叫他来求我成亲?你会同意我娶独孤萦?你是怎么诓住的我,自然也是怎么诓住的他。你放心,有我一日,必将善待独孤一门。”
  话说至此,小儿子已经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心思。皇帝不再多言,只缓缓道:“小隐,你看,你完全懂得如何抉择明断。圣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由此可知,君心即公心,公心即大道。你若时时记得,秉持公心,履行大道,则贤能趋附如百川归海,信睦自修如春风化雨,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说完,默默望着儿子。
  宋微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爹……我……记下了。”
  皇帝微微一笑,慢慢闭上眼睛。
  皇帝这一回昏睡,连续两天未醒。宝应真人向太子委婉表达了送终的意思。到十一月初一,皇帝神志略微清楚,凡三品以上重臣,皇室宗亲,皆在外宫等候,轮班入觐。
  十一月初二,皇帝状况更好一些。从朝臣到皇子,点名单独接见了许多人。入夜,再次昏迷。
  十一月初三,凌晨,皇帝忽然醒来。看见幺儿的脑袋就趴在床边,勉强抬手,摸摸他头发。
  宋微睁开眼睛:“爹……你要什么?”
  皇帝却面向内侍总管,抬了抬手指。
  临时歇在寝宫偏殿的几位公侯,很快都被叫了进来。
  皇帝眼神扫一圈,定在队列末尾。青云明白什么意思,忙道:“宪侯马上就到,马上就到了。”
  原来独孤铣即将离任,又当皇帝病危时分,须做许多布置。初一当日飞鸽快马同时传讯,他人却不在北郊大营。等接到传唤已是初二,立即动身,连夜往城里赶,无论如何也得一整天。
  皇帝直愣愣盯着门口,连眼睛都不眨。这意思,宪侯不来,不肯咽气。

  第一五八章:哀切罔极歌且住,思量无尽语还休

  诸人纷纷低头背身,悄悄擦眼泪。宋微觉得心里好像生出一块荒芜的盐碱地,既不积水,亦不长草。他呆呆坐在床前地上,也没人来纠正他的姿势。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风声,独孤铣出现在门口。对上皇帝目光,稍作停顿,立刻疾步上前跪倒:“陛下!”
  嘴唇哆嗦,双目泛红,再说不出第二句话。
  皇帝盯住他看一阵,这才转头,目光重新扫视一圈。
  除去没能赶回来的英侯与威侯,地下共跪着三位国公,三位武侯。由德高望重的明国公起头,六人齐声哽咽道:“臣等立誓辅佐太子,不敢不同心协力,竭诚尽忠,以张举宏图,尅成远业。请陛下放心。”语罢齐齐叩首。
  皇帝把目光收回,落到小儿子身上。
  半晌,宋微终于被看清醒了,擦擦鼻涕,一边抽噎一边说:“爹,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地……好好地做皇帝。我答应了你,这辈子……决不反悔。”
  皇帝露出一丝笑意,动动手指,似乎想最后一次摸摸他的幺儿,终究力不从心。待到双眼阖上,气息停止,那笑容便永久地凝固在了脸上。
  “爹?爹……”宋微喃喃两声。盯着皇帝看一会儿,又唤两声。心里知道皇帝死了,脑子还没拧过这根弦,总觉得老爹还会再笑着夸自己几句。
  其余人等一个个虽然伤心,毕竟早有准备。内侍们等着为皇帝沐浴更衣,以便启动丧仪。见太子盘踞床前许久不起身,谁也不敢惊扰。
  青云小心翼翼上前,含泪道:“殿下,陛下已然……登遐仙去,殿下……请节哀。”
  没反应。
  长孙如初看不下去了,缓缓劝道:“殿下,陛下……含笑九泉,临终无憾……殿下切勿太过伤悲,劳心损身,绝非陛下所乐见。”
  “我知道。”
  宋微说罢,撑着床沿慢慢站起,转过身,面向满地跪倒的重臣。
  众人忍悲吞声,都哭得很克制。宪侯跪在最后,连头也没抬。他之前人在京畿,并不知太子妃怀孕一事。今日进城方才得知,紧接着就赶上给皇帝送终。此刻心头一片浑噩惶悸,根本不知如何面对。
  宋微盯着他的头顶,心想:娘亲走了。爹死了。独孤铣也要离开。我却不得不留下来,留下来做皇帝。
  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恍惚间他人都已消失,只剩了面前这个狠心绝情、不肯抬头的混蛋。
  轻轻道:“独孤铣,我爹死了。”
  后面本应还有一句:“你别走了,好不好?”不知为何,却像被魔法封印住一般,拼命张嘴也吐不出来。
  面前的人仿佛没听见,一动不动。
  于是他又说一次:“独孤铣,我爹死了……我爹……死了啊……”
  依旧得不到回应。
  宋微忽然很生气。那怒气涌上心头,刹那间化作无尽的绝望悲伤,“哇”一声嚎啕大哭起来。
  “呜呜……独孤铣……我爹、呃,我爹死了……我爹被我……气死了!被我气死了……呃……呜呜……”
  太子殿下哭得心胆摧折,肝肠寸断,随时都会背过去,众人无不吓坏了。青云、蓝靛几个轮番地劝,三位国公挨个出声安慰,奈何太子好似只认得宪侯一个人,只会说我爹死了这一句,身体僵直,瞪着眼睛,泪雨倾盆,涕泗滂沱,对旁人言语举动毫无反应。
  这样下去,肯定要出问题。几位主要人物都把眼睛转向宪侯,却见宪侯仰头直勾勾望着太子,有如木雕泥塑。
  成国公轻拍一下宪侯胳膊:“润泽……润泽?”
  独孤铣一个激灵,猛地站起身,倒把宇文皋吓一大跳。
  独孤铣上前两步,挨近宋微。伸手在后颈碰了碰,宋微当即软倒,被他搂在怀里。
  “太子哀毁过度,须暂时息心休养。青云总管,今日小殓,过两个时辰,再来请太子。”
  青云听宪侯这么说,转脸去看另外三位国公。见他们都点了头,答道:“谨遵宪侯之命。”
  独孤铣抱着宋微径直走进暖阁,把人放在床上。看见他满脸湿漉漉的泪水,就像一只被遗弃在雨中的小猫崽,狼狈又可怜。乌青的黑眼圈,尖得硌手的下巴,还有抱起来轻飘飘的分量,无不告诉他,这段他觉得痛苦难熬的日子,床上躺着的这个,过得如何辛苦。他几乎不敢相信,面对那般凄怆的哭诉呼喊,自己怎么就能狠心到,一个眼神都不肯给予。
  霎时间别的什么也不愿去想了,只想这样守着他,让他好好睡一觉。
  将近两个时辰过去,蓝靛悄悄进来,顺便送来一碗参汤、两身孝服。
  独孤铣先自己换了衣裳,然后褪去宋微外衫,一件件给他也换上。随后将人半搂在怀里,捏住下颌,把参汤一勺一勺都喂了下去。
  他时间掐得相当准,做完这些没多久,宋微就醒了。整个人有点发懵,盯着自己身上的麻布孝服瞅半天,才抬头看人。两只眼睛肿得像发面饼,全睁开十分费劲,不由得伸手就去揉。独孤铣抓住手腕制止,接过蓝靛递来的帕子,轻轻擦拭脸上的泪痕。
  “独孤铣。”
  “嗯。”
  “我爹死了。”
  “嗯。”
  “我爹被我气死了……”
  “没这回事。”独孤铣把帕子放下,站开两步,坐到对面,“陛下因殿下而欣慰,走得很安心。”
  “我总是跟他吵,不肯听他的话……”
  “陛下这两年真正开怀欢畅时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几位内臣俱可作证。若无六皇子回归,陛下定然抱憾而终。”
  宋微听了这话,低头似在思考。过得片刻,抬起头,问:“我爹高兴了,那你呢?独孤铣,你高不高兴?”
  独孤铣神情一滞。缓缓转头,不再看他,艰难道:“延熹郡王……正在主持丧仪。太子……须节哀尽礼,这就……过去罢。”
  宋微不接他这句,两只红通通鼓囊囊的眼睛直瞅着对面那人:“我做了自己最怕做,最不喜欢做,但是你们都希望我做的事。独孤铣,你为什么……还是不高兴?”
  独孤铣猛然站起,深吸一口气,跪下行礼:“殿下多保重。臣、先行告退。”
  说完起身就走。
  “等等!”
  独孤铣没有回头:“殿下还有何吩咐?”
  “你……要去哪?”
  “陛下驾崩,臣担忧家中老父悲痛不能自胜,须回府看顾。”
  老侯爷独孤琛与皇帝感情非同一般,独孤铣这份担忧非常必要。
  宋微听了,道:“那你回去罢,顺便带两个御医回去,以防万一。”
  “多谢殿下。”独孤铣依旧没有回头,却也没有马上迈步。
  一阵沉闷的寂静之后,宋微听见他道:“陛下第七日大殓,这七日臣与奕侯轮值,护卫太子守灵。今日先有劳奕侯,臣安顿好父亲,明日必来。如此直至大殓毕,太子登基即位。”
  说完这番话,独孤铣仍然站着没有动,似乎在等一个答复。
  宋微望着他的背影,只觉得说什么都没有意思。慢腾腾从床上爬下来,眯着眼睛往前走,僵尸游魂一般。路过独孤铣身旁,擦肩而过,不理不睬。
  倒是独孤铣忍不住出声:“殿下去哪里?”
  “去给我爹守灵……”宋微神思不属,脚下不停,眼看就要绊倒在门槛上。
  独孤铣一把将他拉住。这一下力气极大,直接拉着人撞到怀中。低头一看,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从两腮爬到下巴上。伸手抹去,低声道:“别哭了……陛下看见,会难过。”一句“你还有我”,始终无法出口。只能让他贴在胸前,任凭滚烫的泪水变得冰凉。
  宋微一点点推开他,到底自己迈出了门。
  独孤铣呆站许久,掉头出宫回府。
  根据皇帝生前自己和宗正寺卿及国公们商定的安排,死后第七日大殓,停殡西宫。紧接着就是太子登基仪式。灵柩在西宫停殡三月,三月后下葬北郊皇陵。
  自小殓至大殓这七日,便是皇子皇孙们日夜守灵的时间。君父君父,对于臣民来说,君主如父。因此举国上下,从钟鼓报丧那一刻起,无不以丧父之礼服重孝。当然,没道理大伙儿统统守孝三年,啥也不干。咸锡朝亦遵古制,以日代月,群臣百姓,为皇帝服孝三十六日即可。释服之后,婚嫁娱乐如常。
  至于皇子皇孙,当然得照规矩服满期限,但也有许多变通之处。比如婚嫁问题,假设国丧之前就定好了,或者年纪到了不能再耽误下去,又或者出于政治原因,比方和亲之类,该娶得娶,该嫁就嫁。再比如饮食方面,酒肯定是不许喝的,但肉却并非不能吃。否则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