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鱼跃龙门记-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来一个穿越者说出去,准保没人相信。
  咸锡立国以来,恩科次数屈指可数。消息传开,读书人都很兴奋。
  这些事宋微关心得有限,然而随着恩科开考,六皇子认祖归宗、封王开府的日子亦迫在眉睫。他这个万事不操心的大闲人,不得不勉强忙碌起来,跟着明国公长孙如初,一样样亦步亦趋地学。
  宋微丰富的经验告诉他,老革命往往遇到新问题。别说他过去原本就学得不好,各朝各代,规矩既有相似,更有不同,有时还可能大相径庭。在苦逼穿越生涯最开端的时候,他曾经天真的以为老天给自己开了个未卜先知的外挂。后来逐步认清残酷事实:他有限的知识储备,从来没有把时间轴按已知顺序连起来过。
  于是不知不觉,过去和未来都被他过虚了,唯独眼前,还能感到一分新鲜与实在。
  何况有些规矩,它不是知识,而是行为习惯,光知道是不管用的。比方典礼中走上正殿之前那段路,须乘坐步辇。这东西宋微几辈子也没坐过。别人或者觉得有派头,在他看来则纯属折磨。要求板板正正端坐其上,四面供人围观,既不如轿子舒服,又不如骑马自在,更比不上坐车,门窗帘子一遮,爱干啥干啥。最坑爹的是,抬步辇的全是娇娇怯怯的宫女,还不如凳子稳当!宋微老觉着不定谁手一松,自个儿就得斜刺里出溜下去,结结实实摔个屁股墩儿,叫全天下看大笑话。出于此种心理,他总忍不住拿手掌偷偷往下撑,因此失了仪态,不知多挨长孙如初多少唠叨。
  他这厢苦不堪言,却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旁人谁都比他忙,谁也顾不上安慰六殿下这点鸡毛蒜皮的苦恼。
  恩科一事正月宣布,三月开考,主要针对上年落榜的士子和地方官举荐的人才。那些头年不得中然而名次靠前的,推荐人地位够高或者自己名气够大的,直接到京城来参加会试即可。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各地考生从外地赶过来。
  如此一来,忙的就不仅仅是文官了。身负宫廷守卫重责的奕侯,与负责城内及京畿防卫的宪侯,均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到工作当中。独孤铣身兼宿卫军、府卫军两方统帅,本就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还要兼顾筹备六皇子王府的安全保卫事宜,白天晚上连轴转。虽说是宋微赌气叫他不要进宫,可也当真没工夫进宫腻歪了。
  皇帝找回流落民间的六皇子,到这会儿,基本成为朝廷高层公开的秘密。
  三月十九朝会,皇帝亲自宣布此事,命宗正寺、太常寺、太医署并浑天监着手复核身份,撰写谱牒,推算吉日,预备典礼。
  三天后,相关部门官员紧赶慢赶,撰述了六皇子流落民间以及寻访回归始末。在证明身份的金册最后,除去皇帝本人亲笔落款及玺印,还有宗正寺卿、延熹郡王宋寮,玄青上人、明华公主宋雯,宪侯独孤铣,内侍大总管青云,太医李易等重要证人签字矜印。浑天监上奏三月二十九上上大吉,太常寺则紧锣密鼓预备祭祀封爵各项典礼。
  这一天凑巧是恩科放榜次日,所有新科进士均获得格外恩荣,可列席参加六皇子封爵仪式。
  皇帝以父子离散多年,渴望团聚以全骨肉之情为由,提出让六皇子在宫中住到典礼当日。本不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再说皇帝这把年纪,自纥奚昭仪之后,多年未曾充纳后宫,并没有年轻貌美的妃子在身边。非要留儿子一起住,尽管于礼不合,旁人也说不出什么闲话。是以几个言官象征性地叨咕几句,放弃反对。
  离正式典礼还有三天,皇帝朝会后御笔亲题了恩科前十名的榜单,听礼部尚书汇报完次日殿试安排,早早回到寝宫,与小儿子共进午餐。
  饭毕,青云在皇帝示意下,捧着个精美的锦缎匣子呈给宋微。
  宋微猜到是何物件,接过来打开一看,果然,标志皇子身份的玉牒就在里边躺着。纯净无瑕的极品玉片镶嵌在盘龙金托当中,雍容典丽,贵不可言。
  皇帝道:“宗正寺呈了这个来,先瞧瞧样子,典礼上再给你拿着。等搬进王府,就叫李易收好。你那个马虎糊涂性子,别给我弄丢了。”
  李易被皇帝封了个文职虚衔,只等六皇子开府,就过去做总管。
  宋微低头应了,手臂一下子沉重无比,差点捧不住小小锦盒。
  “金镶玉”,乃是这个时代最华美最尊贵的象征。一张小小谱牒,顿时将“六皇子”名号实质化具体化,如同一座山一般,沉甸甸压了过来。
  唉。宋微在心里叹气。兜兜转转,怎么还是走了老路。今昔对比,似乎有许多变化,又似乎没什么不同。过去在记忆里日渐模糊,而未来却又在摇摆中愈发盲目。他一时觉得往事历历,不过是命运重启了新一轮恶性循环。一时又觉得今生种种,处处皆有突破,可谓别开生面。
  如此纠结着翻开玉牒,看清刻写内容,立刻明白皇帝为什么说,要自己先看看样子。只见上头赫然刻着:“六皇子微,景平廿一年三月廿九,御赐更名为霈,封休王。”
  皇帝给自己改名字,提前通气来了。
  “我问过乌曼,隐微二字,是你母亲生前给你取的。如今你认祖归宗,自当按谱记名。”皇帝看着儿子,很有几分小心翼翼,“只把大名改了,其余皆不变。爹爹依旧叫你小隐。”
  这意思就是小名和字都不改了。宋微想起囧囧有神的“妙之”,很有一股冲动请求皇帝改掉。然而与独孤铣的关系彼一时此一时,当真改了只怕后患无穷。遂点点头:“既然是祖宗规定,那就改罢。”
  瞅瞅自个儿新名字,笔画真复杂。发挥有边念边精神,道:“宋霈——是沛吧?还成,不难听。”
  皇帝笑了:“是霈。你们兄弟这一辈取名从‘雨’,意在润物无声,泽被天下。”说到这,觉得小儿子连个“霈”字都念得这般勉强,恐怕更念不全几个兄弟的名字,于是解说道:“你大哥名雩,意为祭乐祈雨;二哥名霂,意为微雨初降;三哥名霖,意为久雨不止;你大概知道,他已经不在了。”提到老三,皇帝有片刻动容,随即恢复如常。
  “你四哥名霏,意为雨水盛大;五哥名雱,意为雨水极盛。至于你的名字,意思是大雨骤然而至,充沛至极。”
  宋微听罢,哈哈大乐:“爹,瞧你取的这一堆名字,连起来不就是: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么,哈哈……亏得你只有六个儿子,再多生几个,非得发洪水不可。”
  皇帝轻斥一声:“满嘴胡言!”
  宋微笑得停不下来:“反正我娘是胡人,满嘴胡言我也认了。”
  皇帝拿他这无赖习气没办法,忍不住也笑起来。
  宋微又道:“名字一般,封号我喜欢。休王,休王,休闲娱乐,休养生息,爹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皇帝无奈叹气,停止文字课教学:“你要这么想,也行吧。”
  下午,明国公长孙如初来给六皇子上最后一堂礼仪课,特地解说一番“休王”的休字,有何深刻内涵。
  “休者,美善也,吉庆也,欣悦也。”两个来月相处,足够侍中令大人熟知六皇子的底细。奈何作为一名有操守的文臣,他始终不肯降低格调以迁就六殿下粗陋的文化水平。
  “《易》云‘顺天休命’,《诗》云‘亦孔之休’,可见‘休’乃美善之意。”
  宋微好歹听得懂“美善”二字,呆呆点下头。
  “《策》云‘休祲降于天’,古人亦有言曰‘审其休咎,详其美恶’,可见‘休’乃吉庆之意。”
  宋微又点下头。
  “《诗》云‘既见君子,我心则休’,俗语云‘休戚相关’,可见‘休’乃欣悦之意。”
  宋微再次点头。
  长孙如初肃然道:“六殿下归来,陛下以之为美善之迹、吉庆之兆、欣悦之事。天恩浩荡若此,殿下不可不知。”
  宋微被他那副郑重到近乎神圣的样子吓一跳。好一会儿才道:“我大概明白了,这个称号的意思,总之就是好得不得了。我做这个休王,对我爹来说,好比一个超级吉祥物。”
  近些日子,皇帝不但常常整日理政,脸上也显出些许红润健康颜色来。宋微心下暗忖,美善吉庆且不说,欣悦那是显而易见的。
  长孙如初头一回听说“吉祥物”这词。琢磨琢磨,居然觉得异常贴切。不由得带出一缕笑意:“殿下作如此想,亦非不可。”
  宋微十分狗腿地道:“那个,长孙大人,你老前边说的那些个话,实在太深奥,我没怎么听懂。我爹费了这许多心思,回头我一句也接不上来,未免害得他,咳,俏眉眼做给瞎子看,显得我这个当儿子的不大孝顺。能不能劳烦大人,再仔细给我讲讲,最好,呃,讲得稍微直白那么一点点……”
  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宋微的谦虚态度,足以令他从清高倨傲的老人家这里得到原谅。长孙如初看他一阵,缓缓道:“难得殿下有心向学,便请听仔细了。”果真当他是个蒙馆孩童,一字一句掰开了讲起来。
  三月二十七,恩科前十名入宫殿试,第十名竟然缺了席。礼部官员立即派人查找,找来找去,谁也不知道这位进士爷身在何方,倒似杳无声息凭空消失了一般。
  科举取士前十名,历来由皇帝及几位辅政大臣共同评卷商定,至于最后结果,还看殿试表现。此次恩科期间,恰逢太子暂代尚书令之职,刻意积极表现,出了不少力。然而皇帝防备儿子的功课毕竟不是白做的,一眼辨出其中一位曾是太子府的资深门客,硬是从后十名里拔出一个文章卓然诗风清峻者,生把此人挤了下去。要说单凭考卷水平,这位临时拔上来的一点不比前面十位逊色,只是吃亏在名字陌生。皇帝甚至打算,若他殿试表现好,放在头榜前三,亦未尝不可。
  失踪的第十名,便是入了皇帝法眼的这位,一时上上下下拼命找。太子头回实质性参与大事,就办砸了,自是郁闷非常,比起父皇寻回个野种弟弟,还要恼火。

  第一〇五章:自有光华能耀目,但凭时运好升天

  三月二十八,一天一夜工夫,还没找着那失踪的进士。殿试于是只考了九人,从中定出状元、榜眼、探花。皇帝对亲自临时拔上来的候选者印象很深,加上为免太子钻空子,坚持给缺席者保留名额。毕竟生活偶有人力不可抗拒之意外,或突发病症,或他人耽误,这都不好说。皇帝如此表态,京兆府衙立即会同宿卫军共同行动,满城搜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当日下午,相关部门为第二天的六皇子宗庙祭祀及封爵仪式做最后准备,倒不必皇帝亲自忙什么事,一时得了点空闲。想到以后再不能如此这般把小儿子长留身畔,承欢膝下,不由得失落怅惘。皇帝年近古稀,儿孙后辈一大堆,竟不曾在第二个人身上感受到同样浓烈的血脉亲情。六皇子不过是从宫里搬去王府,居然万分不舍。临别之际,父爱爆棚驱使下,总觉得应该再陪着儿子做点什么。
  “小隐,明日典礼结束,你就搬到王府去住了。这么些日子,爹也没顾得上带你在宫中好好看看,不如趁这会儿得空,四处走走。”
  宋微腹诽:明明是你软禁小爷不许乱走,拜托不要说得好像忙于工作疏忽了子女的家长一样。咧嘴一笑:“那感情好。”
  说是四处走走,其实皇帝目标明确,直接逛到了当年纥奚昭仪所居之锦绣宫。
  咸锡朝后妃制度,皇后之下有两贵妃、四昭仪,以此七人地位最尊。乌奚进宫时,贵妃空缺一位,锦绣宫本是贵妃住所。皇帝见到人,当即宣布封为昭仪,将闲置的锦绣宫赐给了她。乌奚是回纥王进献来的公主,等级稍微定高些,也算外交策略需要。至于说做皇后,却是不可能的。
  锦绣宫中心部分毁于当年那场大火,后虽照原样重修,里边属于纥奚昭仪的物品却无法复原。幸亏独孤铣西域之行从乌洛部族带回不少特产,如今便都放在这里。此宫多年无主,但一直有人看守打扫,屋舍精雅整洁。正值季春时分,处处花团锦簇,果然不负“锦绣”之名。
  皇帝指着园中一丛丛鲜艳的花球,道:“这些西域花卉,都是你母亲当年带过来的种子,也是她亲手种的。二十余年常开不败,直至今日。”
  进到殿内,走入冬季起居的暖阁,皇帝笑道:“你母亲当年专用这个屋子制酸乳,都不许人随便进来。”
  宋微看皇帝那模样,觉得老头儿实在可怜。陪笑:“酸乳我做不好,酥油茶煮得还不错。”
  “怎的不早说,下回还要特地叫你进宫来煮。”
  宋微心说,这也能怪我?老小老小,越老越难哄。
  他对正殿放着的乌洛部族物品很感兴趣,一样样摆弄翻看。乌洛部族与世隔绝,很少和外界交流。这些东西,即便他生长于西都蕃坊,也大半没见过。
  宋微兴致勃勃道:“听说他们住在依连山麓?回头定要去看看。”
  皇帝立刻变了脸色:“你堂堂皇子,往那边荒之地跑什么?”话说完,又怕儿子有想法,“你想见他们,爹传一道诏令下去,叫他们派人来觐见便是了。”
  宋微哦一声,并不反驳。小气爹爹不准儿子去外祖家,也好理解。现在不让去,等将来找机会去一样。
  皇帝三番五次在儿子身上吃了教训,知道这种表态根本不可信,再接再厉吓唬:“依连山距离京城,将近万里之遥。以独孤铣那般身手,都处处惊险。小隐,你趁早打消这个主意。”
  宋微伸个懒腰:“爹你放心吧,我没那么勤快。”
  父子俩在锦绣宫待了一阵,又拐去御花园逛了逛,在太液池边看了一会儿风景。宫女们抬着步辇跟随,距离稍远时即以之代步。一路上早有侍卫提前清场,无人干扰。皇帝与儿子边走边聊,说起预备给乌曼,包括麦阿萨与穆家诸人,如何赏赐。宋微诺诺应声,一概听从安排。
  即将回转之际,六皇子突发奇想,提出要去看看当年宋曼姬抱着自己藏身垃圾车中,偷偷溜出宫去的那扇门。
  皇帝与身边人尽皆愣住。内侍总管面露为难之色。专供垃圾车、粪车出入的侧门,乃是整个皇宫最偏僻最污秽之地,别说皇帝没去过,就是级别高些的内侍宫女,都不见得认识路。
  皇帝沉默片刻,道:“为人不敢忘本,如此甚好。你想去,爹爹与你同去。”
  陛下如此说,内侍总管惊诧之下,不敢劝止。只得立即找人来领路,又匆匆派人打前站,好歹别叫皇帝和六皇子与大粪车撞个正着。
  走出一段,内侍请陛下、殿下乘坐步辇。宋微估计距离不短,老人家体力不够,怕是难走到地方,便请皇帝上了步辇。自己愁眉苦脸推三阻四,求得老爹允许,一蹦一跳跟在旁边。皇帝看他那副嘻皮笑脸摇摇摆摆的样子,叹口气,只怕他次日祭祀典礼上失了仪态,一路苦口婆心叮嘱。
  宋微一面腹诽老爹有向三藏大师发展的趋势,一面有口无心,喋喋应承。
  走到半途,道路依旧宽阔,屋宇却渐渐低矮朴素,明显越来越偏僻。步辇速度太慢,遂换乘马车,宋微对皇宫的庞大面积第一次有了实质体会。
  宫内马车并非野外奔驰的类型,车轮高大,四面轩敞,便于观景视察。打前站的侍卫与内侍效率相当高,沿途各司各署宫女内侍,以及没有资格进入内宫的宫仆,望见皇帝车驾,远远下跪叩拜,井然有序。
  大约小半个时辰,才来到外宫一处侧门前。随行侍卫哗啦散开,呈围拱之势保卫皇帝皇子。宋微先自己跳下马车,然后回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