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起在一进院中居住,搬进后院后,各家晾晒个被褥衣服方便的多了,孩子们放了学也可以四下里跑跑玩玩,不用怕惊扰了客人。三家倒是无不欢喜的。
之后,大兴又带着青江顺子将前院后座收拾一番,整理出一个小花厅和一间账房。还留出一间房子略略收拾了,用来招待小厮仆从等人。前院的西厢也略作收拾,挂了两幅字画,摆了几只瓷瓶之类,也是一个简单的待客之所了。
忙忙乎乎的,时间飞快地过去,青杏当天退了热之后,又休养了三日就大好了。邱晨看着气色确实不错,也没有咳嗽之类的后遗症,就准了她回来应值。
秦铮的伤情也恢复的不错,除了前两天出现过术后热之后,一直没有再出现什么其他情况,到了整八天上,邱晨跟唐文庸又给秦铮换药,确定缝合处愈合良好,就给他拆了缝合线,重新清洁一番包扎起来。
至此,邱晨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拆线愈合良好,伤口再复发感染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当然,还要良好地休养,服药。
这些日子,孩子们每日早晚跟着秦义锻炼,邱晨没有跟着去看过,但孩子们每每回来并不叫苦,反而都是一脸的欢喜。另外,最显著地变化是,孩子们的饭量都增加了许多。俊文俊书成子都比平日多了一个馒头,几个小的饭量也明显增加。另外有个变化就是走到冷地里也不再畏寒,更加生龙活虎起来。倒是被唐文庸称之为骨骼精奇的阿满没有特殊的变化,仍旧活泼好动,欢喜快乐。
转眼,又是一旬过去,又到了林旭放旬假的日子。这一次,邱晨干脆让青江赶车,她自己跟着去了县城。
呼延寻还会不会接林旭不说,她至少要去见一见林旭。有些话,她还要跟林旭说一声。
路上的积雪还未化透,但经过人来车往,积雪已经压实,也早已不复最初的雪白,黑黢黢的泥土下,往往隐着一片片冰面。马蹄踏在这样的路面上常常会打滑,杨树勇杨树猛赶车经验丰富,临出门将马匹的四蹄都用粗布包了,这才让马车能够比较顺利地行路。
因为路不好走,邱晨不过卯时中,就从家里出发了。木制的车厢外加了毡帷子,车厢脚踏中加了炭盆。座位上铺了狼皮褥子,身上裹了灰鼠斗篷,脚下又踏着熏笼,倒是不觉得怎样冷。
------题外话------
倒霉的,肚子疼不算,还犯了痔疮,坐都不能坐……都不知前后哪里疼了……
用了一天药,好歹晚上能偏着坐了,码了这些……
明天就可以正常码字了,后天多更……
这次不会食言了……掩面而走!

☆、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旭的纠结

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旭的纠结
天色刚刚放亮,头顶的天净澈靛蓝,仿佛谁家不小心散了一片蓝墨水又被冻住了,东边的天空蓝色渐渐变浅,变得通透,到了天地相接之间,就与仍旧隐在暗影子里的大地混成了一片透明的灰蓝色。
空气冷的凛冽,青江小心翼翼地牵着马匹一步步走着,渐渐地,人和牲口的鼻息间,呼出的白气越来越盛,最后,连头顶似乎都隐隐地蒸腾起细微的白色热气来。
邱晨心里有事,在车厢里坐不住,不时挑起车帘往外看一眼。天色渐渐亮起来,黑黢黢的树影草木都清晰起来,一团团黑影子,仿佛一下子就变了模样,前几日未消的残雪,加上冬日清晨的霜花,干枯的树枝,萋萋的荒草,都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琉璃雕刻,如珊瑚,如玉雕,如宁琼碎玉,这天工造化的世界,比什么人工巧匠精雕细琢的物件儿更精美细致,令人不可思议。
多少年未见这样的美景了,邱晨欣喜地看着路旁的一树一木,又没有刻意凝视那一点,每一处每一个细小的所在,都让人惊叹。
冬日清晨的冷冽,满心沉郁的心事,似乎也因为这美好,消散了,平复了。
车子行的慢,直到太阳跃出地平线,青山才坐到车辕上,稍稍加快了车速。到达程家店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邱晨招呼青江寻了个早点铺子。这家早点铺子的羊杂汤极正宗,主仆二人吃的浑身热乎乎的,驱散了一早赶路的寒气。
紧赶慢赶,原本只有两个时辰的路程,生生走了近三个时辰,到达县城的时候,已是午初时分。
县学的学子,每逢旬假前一日下午,离家远的就可以离校回家。
邱晨和青江也来不及喘口气,径直来到县学门前。县学门前停了十多辆接学生回家的马车,青江赶着马车停在一溜马车后边,拿了凳子照应着邱晨下了车。
一名半老的仆从正指责着旁边一辆驴车,“……你这驴子也不栓好了,要是跑起来,冲撞了那个将来的老爷,你那里吃罪得起?”
那辆驴车很是寒酸,只有一头瘦驴拉着张根本看不出漆色的平板车。旁边站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穿着一身黑粗布棉袄裤,光着头,一脸的拘谨的笑,连连辩解着:“我家这头老驴老实得很,断不会惹出啥事……”
那老仆皱着眉还要呵斥几句,一转眼看到从车上下来的林娘子,微微一怔,随即堆出一脸的笑,快步迎了上来,给邱晨请安:“见过林娘子,这是来接林二公子回家的吧!这天寒地冻,又刚刚下了雪,路上可不好走。”
邱晨刚刚已经听到他对那拙朴的农家汉子的刻薄之语,再看他对自己这一脸的谄笑,心里很别扭,但考虑到林旭还要在县学读书,也只能勉强微笑着应酬:“是啊,路上不好走,就怕耽搁了。”
老仆连忙笑着宽慰道:“林娘子来的刚刚好,今儿教谕训导时间长了些,相公们还要一会儿才能出来……林娘子还是随小的去门房里等会儿吧,这儿冷的可站不住人!”
邱晨的目光扫过旁边几个也在等候学生的家人,明显地感到了那些人不太友善的目光,心中感叹,这位老仆不禁攀高踩低,还真是没有眼色,这句话一出来,不但他自己,连自己都跟着不落好了。
“多谢你好意,我坐了一路车,憋屈的厉害,就在门口稍稍活动活动手脚,等二弟出来,还要紧着赶回去……还有半天的车要坐……”说着,邱晨回头示意了一下青江,一边说着话往门口走,避开那几个目光不善的学生家人,才从斗篷下拿出一支竹筒来,递给老仆,“我上回见你,听你有些气喘,就拿了些宣肺平喘的药丸子过来。你吃吃看,若有效果,下回来再给你捎来。”
老仆有气管炎,每到秋冬时节,就总是咳喘不断。一个书院的老仆人也没多少银钱买药诊治,不是咳喘的受不住了,都是强捱着,如今邱晨细心地给他带了咳喘丸子,老汉自然欢喜异常。再说了,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门人,可因为每次邱晨说话和气,出手大方,他早就偷偷打听了,知道林家就是制药发家,林家拿出来的药丸子,不消说,也比去药铺子里买的强得多。
老仆感恩戴德地连声道着谢,邱晨又笑着说了几句话,就看到一群学子从学堂里走了出来。
走出来的学子,年龄各异,既有林旭这样的十多岁的小少年,也有年近而立的成年男子,当然,大部分还是十*二十来岁的青年为多。学子们穿着也各异,虽然都穿着长衫直缀,但有的只是粗布棉袍,有的却是绫罗绸缎,当然,林旭的穿着虽然素净,却也算好的了。
邱晨看到林旭的第一眼,就注意到他身上披着的斗篷,不是她送来的灰鼠皮,而是一顶上好的紫红色漳绒面狐狸皮斗篷。
邱晨眉梢微微一挑,林旭已经遥遥地看到等在门口的大嫂,跟身旁的同窗招呼了一声,就疾步朝着邱晨走来,一张尚带着稚气的脸庞,透出满脸的欢喜来。
疾步奔到邱晨跟前,林旭眉眼带笑地叫:“大嫂!”
近一年的光阴,原本还像个孩子的林旭,如今个头已经越过了邱晨。邱晨习惯地抬手想去摸摸林旭的头,却只能落在了他的肩膀上,扯了扯他的斗篷,笑着道:“看起来不错。天这么冷,我们不在这里说话了,找个地方吃了饭,还得赶着回家呢!”
林旭也连忙答应着,伸手跟在邱晨身边,一边极留心地关注着大嫂的脚步,一边道:“这么冷的天,大嫂怎么来了……”
“车上生了炭盆,并不冷。”邱晨笑着摇头,“再说,来县城也有些别的事……”
林旭边走边跟看到的同窗打着招呼,邱晨也笑着跟人含笑致意。叔嫂俩说着话上了马车,离开了县学。
在他们身后,有几家接学生的家里人就跟自家的学生打听:“……这是哪家,看着很是富足……”
“刚刚那妇人是谁家的,怎地如此抛头露面……”
……
问话不尽相同,善恶有别,倒是学子们的回答大致一样:“……那是御书林家。上个月刚刚得了御赐匾额的林家……”
这话一出,那些刚刚因书院门子老仆有些不满的人家也换了脸色,长长地哦着露出一脸的恍然。难怪,被人高看一眼,御赐亲笔……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荣耀!
两旬未见,林旭似乎有很多话要跟大嫂说,一改往日的讷言,上了车后,就一直跟邱晨说着学业进度,还有同窗间的趣事。邱晨含笑听着,不时地应和一句。
一直到了一家酒楼前,林旭才止了话头,跳下车,扶着邱晨下车,进酒楼吃了顿午饭,又跟着邱晨去了趟木匠铺、铜匠铺等几处,很快就匆匆上车,踏上了返程。
自从出了县城,林旭的话一下子好像是说尽了,呐呐了几次,都没能开口。
邱晨也注意到了林旭的异样,却并没有开口询问,反而微笑着宽慰:“这一路回去走不快,你累了就靠着歇会儿。有什么事,晚上回家再说不迟。”
林旭抬眼看看邱晨,张张嘴,终是没能说出什么,只匆促地垂了眼,点点头,依着大嫂的话依靠着靠枕闭上了眼睛。
一路上再没停过,如此颠簸着进了刘家岙,天色也早已经黑透了。
邱晨叔嫂乘坐的马车刚刚转过村头的歪脖柳树,迎面就看到两个人打着火把迎了上来。
“可是青江回来了?”黑夜里看不清来人的容貌,听到喊声,才知道是大兴出来接着了。
“是我!”青江暗暗松了口气,一边欢喜地答应着,一边朝车里回报,“夫人,二少爷,大管家来接着了。”
邱晨笑着应了:“……回家再说话吧!”
走到近处,才知道,跟大兴一同前来的,还有杨树猛。两相人见了,自然是欢喜地互相问候了,也不多停留,杨树猛带着大兴跟在车旁,一起回了家。
回到家,自然是又是一番欢喜说笑。孩子们两旬未见林旭,此时相见,也格外欢喜。不禁阿福阿满亲热不已,俊文几个也是一脸欢喜。
说笑了一阵,邱晨赶着林旭回自己房间洗漱了,邱晨也去东耳房泡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舒适的棉衣裤出来,一路颠簸的僵硬酸麻的身体才缓过来。
一家人聚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吃了晚饭,邱晨看看天色,还不太晚,就带着林旭去了前院正房。
当初,林旭是唯二见过秦铮的人,此时秦铮在家,不好不去见见。
秦铮跟林旭也没多少话要说。倒是秦义秦礼,当初在北疆军营中对林旭多有照顾,林旭见过秦铮告退出来后,两个人也跟了出来,在外间里低声说了好一会儿话。等着邱晨询问过秦铮的情况出来,这才一起告辞出了前院正屋。
叔嫂俩走出正屋,林旭张张嘴,正要开口,邱晨已经开口道:“走吧,我去看看你屋里可还缺什么!”
林旭应了一声,跟在大嫂身后回了自己居住的厢房。
如今,杨树勇兄弟和俊文兄弟已经搬到了后院,前院厢房居住的就剩了林旭和成子,与唐文庸主仆都住在东厢房里。
这会儿,成子还在后院跟着俊文等人一起读书写字,唐文庸主仆也在正屋,东厢房里虽然点着灯火,却静谧无人。
邱晨进屋,却并不进里间,只在小厅里落座,提了暖窠子里的水倒了两杯,递给林旭一杯,招呼着一起坐了。
端着茶杯落了座,憋了一路的话,林旭鼓起勇气开了口:“大嫂,我见过大哥了……”
林旭将见到呼延寻后,两兄弟说的话说了一遍,最后道:“大嫂,大哥因刚刚上任事务繁忙,未能及时回家。不过,大哥说了,如今差不多安顿好了,过几日……旬前大哥就说过几日,想必就快回家了……”
说到最后,林旭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勉强,替大哥辩解的话就带了些急切。
邱晨垂着眼喝着茶,听得林旭说完,这才抬眼,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微微笑道:“二弟,其实,我在你之前,就在府城见过你大哥了。”
林旭瞠目结舌,却说不出什么话来。兄嫂居然见过了,可,大哥、大嫂二人居然谁都没跟他提过。
邱晨一手扶着椅子扶手,目光望向空阔的屋子中央,缓缓道:“二弟,我今日去县里,一来是牵挂你,二来,本也想跟你说说……”
“大嫂,大嫂有什么话,请讲!”林旭从愣怔中缓过神来,听邱晨那么说,连忙开口应道。
邱晨点点头,斟酌着开口:“二弟,你大哥也跟你说过了,他如今已经改回了本名本姓,并已入了籍,还为了官……二弟,你大哥不能再认我们母子了!”
“啊,大嫂?”林旭大惊失色,忽地一声站了起来,“大嫂,你不必多想,大哥,大哥不是那样的人!他之所以迟迟未能归家,不过是刚刚赴任,事务繁忙……”
邱晨抬起眼,看着脸色涨的通红,急切地想要替自家大哥辩解的林旭。
她的目光很平静,平静的看不出丝毫悲切和愤怒。被这样的目光看着,林旭只觉得自己的舌头都不好用了,那些精心组织起来的话语,变得无比空洞、乏力、苍白。
大哥不是那样的人,却一句未曾询问过大嫂和侄儿侄女;大哥不是那样的人,明明回了家乡,不归家,却纳了新人……还有,那娇媚女子的颐指气使,当家作主……这些,连林旭自己都欺骗不了自己,又怎么能够很好地开解大嫂!
林旭渐渐觉得口舌干燥,词语艰涩,渐渐地,声音低下去,终于,辨无可辨,言无可言。
邱晨重新倒了水,递到林旭的手中,按着神色颓然的少年重新坐了,邱晨也给自己添了热水,捧着茶杯坐了,这才悠悠开口:“二弟,你不要急,不是我嫌你大哥未归……也没有心生怨恨,实在是,如今这个局面,已容不得他再回来认下我们母子。”
“大嫂……”林旭虽然自己都灰了心,但听得邱晨这么说,仍旧禁不住想要开口劝说。但是,开口唤了声大嫂之后,接下来竟然无言可劝。
邱晨挥挥手,微微笑道:“二弟,你刚刚也说了,你大哥本是征夫运粮,原本两年就可还家。只是运粮遭遇敌袭……偏偏,一队运粮的兵丁和征夫都被杀了,单单活了他自己。若他就此回家也就罢了,我们小老百姓,也没几个人理会。可他却改名换姓入了军籍,还因截粮一事得了战功,再接下来,虽说升迁都是战场上拿命拼回来的,但从跟本上,他已经回不去了,已经不可能再是林升了……”
林旭自从与大哥重逢,巨大的欢喜中虽说也有些隐忧,但总的来说,更主要的还是欢喜居多。这基于他对‘大哥’的信任和依赖,从小如父如兄的存在,在他的心目中,远比离他们远去的‘父亲’清晰高大的多,更比刚刚得知不就的‘嫡母’亲近的多。
他信任依赖大哥,信任依赖大嫂……在他的心目中,大哥大嫂其实已经等同于父母的存在。夫妻不谐、父母反目,最不愿相信实情的就是孩子!
他怔怔地看着神情平静的大嫂,心里恐惧、痛苦,很想下意识地否定了大嫂所言,但大嫂平静的神色,却让他觉得无从辩驳。大嫂不是意气用事,不是愤懑乱语,大嫂早就想过了,做好了决定。
这个认知,让林旭很无力,很恐惧。
就像许许多多得知父母反目的孩子一样,不愿意相信,恐惧着家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