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福转回目光,一边踢着一块小石子儿,一边沉默着走路。邱晨默默地跟在他身边,并没有催促,也没有过多的解释。
好一会儿,快走到学堂跟前了,阿福抬起头,看着邱晨道:“娘,若是秦叔叔喜欢我叫爹爹,我就叫好了。”
邱晨怔了怔,看着眼前过于懂事过于乖巧的儿子,忍不住眼窝发热,红了眼圈儿。
这样懂事的孩子,她无论怎样也不能忽略了他,更不会减少了对他的疼爱。
蹲下来抱了抱阿福,邱晨拉着阿福的手继续往家走:“走,今儿晚上要放荷灯,咱们回家吃饭,然后早早准备下去!”
中元节又称鬼节,出了祭祀上坟外,就是纪念目连救母的活动。刘家岙这个小山村本来并没有这许多讲究,林家的日子火腾起来,村里人的日子也宽裕起来,各个节日才渐渐重视起来。
是以,这一天吃过晚饭,当林家的孩子们拿着漂亮的荷花灯来到清水溪边时,村里的好些孩子也拿了荷灯赶了来。村子里的人家日子好过了,原本不舍得给孩子们买玩具的,如今也有好些人家已经不吝啬话一两个铜板给自家孩子买上盏荷花灯了。
邱晨没有跟着孩子们去河边,她只是站在林家大门口,越过荷花池望过去,遥遥地看不清孩子们的身影和笑脸,却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灯火飘飘摇摇地,随着溪水顺流而下,宛如一条并不丰盈的星河,不够华丽,却也释放着属于自己的星光和璀璨。
林旭课程紧,原本打算七月十六就返回安阳的,得知七月十八秦家过来行问名之礼后,就主动地要求留下来。看着林旭不再躲闪的目光,邱晨很是欣慰。
云逸舟远在正定,又公务繁忙,不能只顾着这件事。唐言璋本就中正平直,上一次初礼纳采上门已是破天荒,这一次问名也没有过来,一起过来的秦家代表是唐言璋的夫人吴氏。
只是,邱晨刚刚将吴氏迎进门来,两人叙了礼还未坐稳当,前头就又来了一拨客人--景顺帝跟前的大太监韩喜亲自赶了过来,却并没有带旨意,只是赐了两支羊脂玉如意、两支红珊瑚树下来。
邱晨带着林旭、阿福跪谢了天恩,接过圣上恩赐之后,随手就递了一个薄薄的荷包过去。
轻飘飘的荷包入手,韩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笑着拱手道:“杨淑人能与靖北侯结为秦晋,实乃天作之合,咱家来的匆忙也没来的及置办礼物,等秦侯爷和杨淑人成亲之日,咱家定当送上贺礼恭贺志喜!”
“韩总管客气了,这一路从京里赶过来鞍马劳顿,让您受累了……既然到了家里,午饭就在家里用吧?也尝尝咱们这庄户饭?”邱晨笑着寒暄。
韩喜轻飘飘地瞥了旁边一直含笑而立的唐文庸,竟是没打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好好,早就听说杨淑人家里的饭菜美味,咱家就厚颜叨扰一回!”
“呵呵,粗茶淡饭、薄酒几杯,韩总管莫嫌弃才好!”邱晨寒暄着,把韩喜和唐文庸都交给林旭、杨树猛照应,“二哥、二弟,韩总管和唐公子就交给你们招呼了,我去后头厨房看看!”
唐文庸含着笑,却并不出声,邱晨猜测这位估计还念着那日的不痛快,也不理会。倒是韩喜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
邱晨只当他客套,也没再搭话,曲曲膝去了后院。
因为行问名之礼,家里原本就准备了食材,邱晨琢磨着唐文庸爱吃辣椒,爱吃鱼,又特意加了一个剁椒鱼头和一个尖椒小炒肉,酒上了买来的杏花村和邱晨刚刚拿出来的葡萄酒。
当晶莹的玻璃瓶装葡萄酒送上去后,韩喜两眼不由一亮。
山葡萄酒偏酸甜口,微涩,酒精度数却不高。杨树猛并不喜欢,林旭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却也喜欢杏花村的醇厚,也对山葡萄酒不怎么感兴趣,唐文庸在北边驻军多年,虽然容貌清逸俊美,但性情却早已经被军营的粗犷豪放所感染,同样喜欢白酒的浓烈。另外潘佳卿也喜欢白酒,倒是丁先生和韩喜一样,对山葡萄酒的芬馥爱不释口。
前头伺候的春香和月桂很快把席上的情形传了回来,邱晨略略琢磨了一下,取了两瓶玻璃瓶装葡萄酒给韩喜带上,把个韩喜欢喜的比得了那个轻飘飘的荷包还高兴。
邱晨陪着吴氏在后院用了午饭,吴氏对葡萄酒同样很是喜爱。
与吴氏熟不拘礼了,邱晨直接给她装了两坛子,又拿了四只玻璃杯:“不瞒姐姐说,这葡萄酒就是我拿山上的野葡萄自酿的,酿了好些个,你喝完尽管再来拿。倒是装酒的瓶子没多少,我就不给你了,给你带上四只酒盏,我觉得拿这个来喝葡萄酒倒是好看一些。”
这会儿,大明的琉璃仍旧属于御用之物,烧制琉璃的方子都被控制在内府将作监,别说平民百姓,就是世宦勋贵之家,琉璃物事也都是御赐,也是有数的,邱晨一出手就是四个琉璃盏,这让吴氏惊喜之余,难免有些忐忑。
“哎呀,酒我不跟你客气,可这琉璃酒盏……就太贵重了吧!”吴氏虽如此说,眼睛却有些挪不开。
邱晨笑道:“姐姐就别跟我客气了……还有,这两坛子酒我可没开封看过,也不知酿成了酒还是醋哈。”
吴氏满脸笑意地拿起一只玻璃杯端详了,根本没在意酒醋的事情,连连道:“酒、醋还不一样吃,放心吧,是醋就直接让人送厨房去。”
送走了韩喜,又送走了拿了写了邱晨生辰八字和姓名的庚帖的吴氏,邱晨轻轻松了口气,一回头却看到唐文庸摇着折扇,嘴角噙着一丝笑睨着她。
“哎,唐公子是否还有事情?”邱晨很不客气地直接开口询问。
应酬了大半天,又意外地接了趟赏赐,邱晨累得人都快垮掉了,一回头还有这么个不知趣的,也难怪她直接不客气了。
“啧,这刚送走韩喜你就忘了,今儿的赏赐可是……今儿的韩公公可是我领过来的!怎么,你就连一声谢都没有呢?”唐文庸很是不平地表白着。
邱晨很不客气地翻了翻眼睛,对着唐文庸略略曲曲膝,道:“是我疏忽了,还请唐公子多多包涵。今儿有劳你了,我在这里谢过了您了!”
唐文庸笑眯眯不客气地受了邱晨的谢礼,然后摇着折扇道:“就没什么谢礼吗?”
邱晨仍旧按捺着,客气道:“哪能没有啊,早就给唐公子备好了,跟天使的一样!”
唐文庸摆摆手,笑嘻嘻地凑近了一些道:“那葡萄酒虽好,却不对我的胃口,不要也罢……我倒是听说你新栽种了一种什么马铃铛,还有一种玉米,亩产能达十石以上,可是真的?”
邱晨脸上的表情不变,目光扫过旁边的杨树猛和林旭,就见这二人完全不知所以,还乐呵呵地连连点着头呐!也只能暗暗叹息,这个时代的人远没有多少保密意识,不管是杨树猛还是林旭,只怕都在为自家有如此高产的庄稼而自豪吧?!
“是真的!”既然都被自家人抖搂出去了,邱晨也没啥好隐瞒的,直接地承认了。
唐文庸爆出满脸的兴奋来,再一次追问了一句:“真的可以亩产十石粮?”
邱晨这一次没有即刻回答,而是略略沉吟了片刻,方才答道:“这个我真是没办法给你个肯定的答案……”
一听这话,唐文庸难免露出一抹失望来,却听得邱晨又道:“因为这两种作物我也是今年刚刚得到,也是开春之后刚刚试着种植……因为用了玻璃暖房,比正常庄稼早种了些时日,已经收了一茬……十石的亩产是根据那会儿的产量估算出来的……如今种的这一茬基本跟其正常耕作季节相符,再过一个月时间,也就是八月十五左右就能收获,到时候能亩产多少也就知道了。”
听邱晨详细地解释完,唐文庸脸上刚刚升起来的一抹失望早早就散了,满脸喜色,又颇为急切地询问道:“你带我去看看这两种作物可好?”
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都说了,带他去看看自然没什么不可以了。
邱晨也没迟疑,却直接指使杨树猛和林旭:“二哥、二弟,你们带唐公子去后园看看吧。我去收拾收拾……唐公子看过之后,若再有什么话打发人来叫我即可!”
唐文庸心急去看玉米和马铃薯,又念及邱晨招呼客人忙碌了大半天也必定累了,去歇息一下也属正常,也没在意,连连点了点头,就直接随着林旭和杨树猛一路往后园去了。
邱晨带着几个丫头婆子回了后院,吩咐抬了热水进耳房,她要沐浴。
泡在温热的澡桶之中,将婆子丫头们都打发了下去,她靠着浴桶壁默默思量着。
纵观中国古代数个朝代,都是农业社会,帝王最大的希冀就是国泰民安,而国泰民安的先决条件就是让老百姓吃饱饭……民以食为天,这是困扰无数封建帝王的难题。从而使得‘得嘉禾’可以与‘开疆扩土’相提并论,可见,得到一种能够让老百姓都吃饱饭,不再挨饿,从而实现民安从而国泰的庄稼新品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帝王来说何等重要!
当今景顺帝在位,已经扫平了北境,驱逐了北戎,可以说,自立国以来,还没有哪个帝王能够做到。若是再得‘嘉禾’,景顺帝之功勋,将完全能够彪炳史册,流芳千古了!
如此重要的事情,被杨树猛和林旭不小心捅了出去,只不过,韩喜临走之时神色并无什么异常,应该还不知道。那么,她就只需要将唐文庸搞定即可……
玉米和马铃薯她没想藏私,可也要斟酌之后,寻个合适的机会再拿出去……
蒸制酒精的方子、棕色火药的理论、瘟疫(霍乱)的防控和治疗、预防天花的牛痘接种法……乃至千里眼的制作方法……自愿的不自愿的,林林总总她拿出去的东西也不少了,虽说景顺皇帝也不算太吝啬,也给予了相应的赏赐嘉奖,可往往是如此,一次两次别人会觉得惊喜;惊喜多了,也就疲沓了……哪怕是不疲沓,也有可能会招来无端的嫉妒和猜忌。
更何况,如今她已经不仅仅是带着孤儿的守寡村妇身份了,她即将加给靖北侯秦铮为妻。
不管她如何想的如何做的,也不管她愿不愿意理会在意,她其实都明白,若说之前的一系列‘功劳’还只是在安阳备受关注的话,跟秦铮的婚事一下子就将她架到了火堆上……
她的身份,她的家世背景,与秦铮差距太大,说是天壤只差也不为过。也正因为如此,外界对她的猜疑、谣言肯定少不了……
这个时候,她再拿出什么嘉禾来,那就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了!
另外,她也要顾及秦铮的立场,那位可是不惜连续自伤以避猜忌的……她既已与他议定了婚姻,那就彼此关联、互相依存了,哪怕不为自己,为了秦铮考虑,她都不应该再冒头了。
低调为人吧!
唐文庸去后园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了,却仍旧难掩兴奋。
想着亩产十石多粮食,能让多少百姓不再饿肚子,他就恨不能一下子飞回京城去,将这件天大的喜事奏上去……

☆、第三百一十六章

唐文庸兴冲冲从后院赶回来,未等说话,就被邱晨兜头泼了一瓢冷水。
“看过了,看出什么来没有?”邱晨淡淡地问。
“看过了……呃,如今只是看着生长旺盛,哪里看得出什么……”唐文庸兴冲冲地道,完全没有注意到邱晨脸色的冷淡,一口喝干面前的茶水,又感叹道,“不过,这两种作物真是没见过……哎呀,看着那玉米的棵子跟高粱也差不多嘛,真想不到,亩产能达到十石之多。”
邱晨为他添了新茶,抬眼看着唐文庸道:“你也说了,如今只能看到棵子……至于,能不能亩产达到十石,这会儿别说你,我也不敢说。毕竟,没有在大田里种过,谁也不知道种到大田里怎样……在暖房里种那么几棵,跟孩子似的伺候着,产的多一些也很正常,大田里可做不到那样精心的照料。”
唐文庸愕然半晌,嘎巴着嘴,眨着眼,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脸上的兴奋之色已经褪去,却仍旧信心满满道:“你说的对,是我太心切了。不过,暖房里能收十石有余,想来种到大田里去怎么也能收个七八石吧……有七八石,也比麦子的三四石,甚至两石翻出一番不止了。有了这些粮食,能解天下黎民饥饿之苦,民安则国泰……”
邱晨看着说着话又重新欢喜起来的唐文庸,垂了眼喝起茶来。等她一杯茶将将喝完了,唐文庸才从美好的未来憧憬中止了话头,转回目光有些不喜地看着邱晨。这妇人沉稳干练不错,可也太过沉稳了,这么大的喜事,怎么就不能给点儿欢喜的颜色呢!
邱晨却丝毫不理会唐文庸眼里的怨色,淡淡地抬眼,道:“今年是第一年中,又是打破正常的种植时节连种了两茬……收获多少都不敢当真。而且,今年数量太少,别说解百姓饥饿之苦,就是在自家庄子上种的种子都不够。是以,稳妥起见,我的意见是再看一年,最少等到明年秋后,在自家庄子上种植收获之后,看收获再做进一步打算。”
说到这里,邱晨停了一下,看了看唐文庸,继续道:“如此,不但收获数量能够确准,而且,经过一年的种植,栽种培育的法子,适合的土质,水肥照料等情况,我们也能拿出一个比较详实准确的方案来,届时,你再上奏也罢,推广也罢,也不至于有什么纰漏……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种粮关系着一家老小的温饱生存,容不得半点儿差池。”
这一番话说出来,唐文庸兴奋激荡的心情总算是慢慢冷静下来,特别是邱晨最后一句话,说是严厉、不留情面的指责也不为过,唐文庸脸上多少有那么点儿讪讪的,心里却暗暗叹服。
有些事情上,这个妇人的沉稳冷静,实在值得他另眼相看。而且,这个妇人不但遇事冷静沉稳,思虑缜密,还心怀百姓天下……若是这样的女人母仪天下,才是天下百姓之福吧?
这么想着,唐文庸再看邱晨坦然淡定的神情,不知觉得,越看越觉得赞赏起来。
大事上这样冷静沉着,缜密细致,生活中……
想到此,唐文庸脑海中不期然地又闪出妇人那日缚膊抱裙在木桶中踩葡萄的画面,那样的笑靥如花,声如银铃玉珠……
有她在身边相伴,想必日子也不会枯燥乏味,定是时时充满了惊喜和生动的吧!
可不过转念,唐文庸就醒过神来。如此可心可情之人,却偏偏已经被人抢了一步……暗暗叹息一声,唐文庸心里有些泛酸,再抬眼,神色却已经恢复了惯常的淡然,甚至带着点点慵懒不羁起来。
“唉,也是……”唐文庸拍拍自己脑门儿,似乎有些懊恼,又似乎漫不经心道,“种田之事我是知之甚少的……嗯,这事儿就依你。不过,过些日子,这两样收获之时,你可要给我个信儿,我要过来尝尝,究竟是何等美味儿,让你们家杨二哥和旭哥儿都念念不忘,赞不绝口的。”
邱晨暗暗松了口气,抬眼笑道:“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只要到时唐公子有功夫,尽管来,今年虽然种的不多,救济不了饥寒百姓,但管唐公子一人吃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送走唐文庸,杨树猛和林旭不约而同地又来到了三进院。
邱晨看着二人的表情,就知道这二人必定是因为说走了嘴心生愧疚了。
这事儿,虽然被她成功抹到了一年后,但这样丝毫没有保密观念却还是应该提个醒儿的,不然,就这二人淡薄的保密意识,说不定被人家兜了底儿去,他们还自得自喜呢!
正斟酌着怎么开口才能委婉一些,杨树猛首先开口道:“海棠,今儿的事,我也没多想,就想着咱家有这种好东西挺光彩……”
杨树猛开了口,窘迫的林旭也就随声附和道:“是,说起来,话头还是弟弟说起来,倒不能怪二哥……”
听二人抢着往自己身上揽错,邱晨禁不住失笑了:“你们两人也不必往自己身上揽错了……”
“其实,咱们家得了玉米和马铃薯的事情,早晚也是要给大伙儿种的,就是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