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贯严谨的陈氏开起玩笑,大家都有些意外的惊喜,邱晨首先忍不住笑了,丫头们也跟着笑起来。
陈氏自己也笑了一回,这才从榻几上取来一封信,双手捧着交给邱晨:“这是今儿秦礼送进来的,家里来的信。”
邱晨果然大喜,连忙接过信来,也顾不得问另一个喜事儿了,看了看信封上已经很有些风骨的字迹,就知道是出自林旭之手。俊文俊书虽然比林旭年纪大一些,但上学完,写的字虽然也很工整了,还是不如林旭的。
一扫之下,邱晨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直接取出里边厚厚的一沓信笺来。拿出来才知道,一沓信笺中又分了几个单独折叠着,纸张厚薄不一,从背面看字迹也各有不同,显然是出自不同人的手笔,想来也知道准是俊文俊书俊言俊章几个人都写了信,不由莞尔。
也没有什么选择,邱晨就坐在梳妆台前的凳子上,展开信笺细细看起来。
果然,她猜测的不错,信一共六封,除了林旭,还有四封,却是俊文替杨树猛写的一封,俊言俊章一封,俊礼一封,另一封则是成子的。
俊文替杨树猛写的信中,先是汇报了家里二老皆好,老少也皆好,作坊、庄子都好,然后话锋一转就展开来说初春种的马铃薯已经收获了,比去年在后园种植的亩产略低,却也非常可观了,足足收了十七万斤。写信的时候,已经将收获的马铃薯挑选过,种薯经过催芽,又下发到了四个庄子里,种了第二季。红薯育好苗子,就在刘家岙的小庄子上种了五亩,如今长势喜人,还有玉米,也已经下种了,一半是种在麦地里套种的,另一半是种在了春田里,杨树猛还说了,今年安阳府风调雨顺,相信,麦收和秋收都能有个好收成。
替杨树猛说完了话,俊文俊书也写了自己的话,说他们学业紧张,几个先生要求都很严格,还说了即将去参加县试,林旭提前半个月回来给他们介绍县试的种种……
看杨树猛的部分简直就是连连报喜,邱晨是满心的欢喜。等到俊文俊书的部分,想及这两个孩子即将参加的县试,邱晨难免有了一丝担心。俊文已经十九岁了,别说在习惯早婚的乡村,就是在府城京城,十九岁的男孩子也该娶亲了。这一次县试,可以说是俊文唯一的一次尝试机会,能够通过,尚可再在科举之途上走下去,若是不能通过,俊文就只能回来娶亲生子,或去帮着杨俊勇管理庄子,或者进作坊重新学习作坊的流程,从而准备参与作坊的管理……
这些活计虽然在大多数乡村孩子眼里是高不可及的美差,但说起来总归不是正途,没办法跟仕途相比。
暗暗叹息一声,邱晨将这份信放在一边,又开始看下一封信。第二封是俊言俊章的,开头就是询问姑姑好不好,阿福阿满好不好,京城有没有好玩的……还不到十岁的两个小子,仍旧是一派天真烂漫,言语间活跃跳脱,邱晨看着信,仿佛看到了性格莽撞却厚道的俊言,和寡言少语却一肚子心眼儿的俊章一起站在了她的面前。天真无伪的语言,小小少年对外面世界的迫切向往,让邱晨不时地笑出来,刚刚因为俊文俊书县试一事生出来的一丝担忧也被冲淡了一些。
再接下来是俊礼的信,俊礼小子的字还差的远,却也能够称得上横平竖直、工工整整了,不看其他,就看这字,就知道这个小小子也有了进步。俊礼的信更加天马行空,颇多神来之笔,开篇问候姑姑好之后,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跟阿福阿满说的话了,邱晨看的是一时惊讶一时忍俊不禁,一时又是啼笑皆非,两页纸,写的内容有限,却让邱晨看得最是酣畅淋漓。
接下来是成子和林旭的信。成子的信朴素无华,开篇问候之后,就是作坊的情况汇报,然后是自己学业的汇报,一板一眼,没有报喜不报忧,也没有片面夸大什么,平铺直叙,却非常中肯细致入微,一点儿不弱于邱晨自己亲见。最后是一段关切之语,希望婶婶和弟弟妹妹照顾好自己,莫惦记家里……等语,邱晨看完,除了觉得心里踏实之外,就是一个会意的微笑了。
林旭的信放在最下边,开篇同样是问候,却自然而然地写了一些自己的思念失落之情。之后是家里各处的情况介绍,不多,却言简意赅。再后边特意地说了俊文俊书的县试,说俊文俊书读书用功,虽然学的时间短,却很是扎实,县试没有意外都能顺利通过,让大嫂不必担心等等……
将一摞信件看完,邱晨情绪激动,掩卷着实感叹了一回,才平复下心中的情绪。
没接到信件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思念如此浓烈,接到信件之后,看到一个个因为出自亲人之手而意义非凡起来的汉字,读到一句句亲人的问候叮咛叙述,都觉得直击心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触动着那根叫做思念的弦,让人心潮澎湃,让人心绪起伏……让人恨不能立时能够回去,跟亲人团聚,哪怕只是吃饭,哪怕只是辛苦劳作,一家人聚在一起,可以完全地放松自己的心绪,可以畅快大笑,可以随意畅谈……那种安心的滋味,就是家的滋味吧!
“娘!”
“娘亲……”
阿福阿满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将邱晨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眨眨眼睛看着朝自己奔过来的一双儿女,邱晨摇摇头轻轻一笑。她怎么也跟那些文艺青年似的,学着伤春悲秋起来了!
张开手,接住飞奔过来的阿满,抱起小胖丫头坐在膝头,又伸手揽住阿福,然后拿了桌子上信交给两个孩子:“你们二叔和表哥们来信了!”
“哦?太好啦,哥哥你来读……”阿满小丫头这回没有争先,而是把信笺往阿福面前推了推,让哥哥来读信。
阿福也没推却,接过其中一封信展开,清了清小嗓子开始读起来:“大嫂如晤……”
“是二叔写的信!”阿满在旁边插嘴。
邱晨含笑对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丫头连忙伸出双手捂住嘴巴,眨巴着大眼睛乖乖地听起来。
读完林旭的,又是俊礼的、俊言俊章的、成子的……
正读着最后一封俊文俊书的信,秦铮一脚从门外迈了进来。
阿满第一时间扬起笑脸,高声叫着:“爹爹!”一边朝着秦铮伸出两只手去,示意自己要抱。
秦铮也不脱外衣,俯身过来将小丫头抱起来,高高举到半空甩了个圈儿,惹得阿满惊呼着咯咯咯地笑着,紧紧地抱住了他的脖子,这才将小丫头放回邱晨怀里,一边解开身上的外袍,一边问道:“家里来的信?”
邱晨笑着点点头。阿福手里还拿着信笺,规规矩矩地拱手行礼道:“是,父亲!是二叔、表哥和成子哥写来的!”
“嗯,嗯,俊礼说,要我给他买京城的冰唐葫芦!”阿满叽叽喳喳地紧跟着说道。
秦铮借着丫头端上来的水洗了手,回头摸了摸阿福的头顶,然后在榻上落了座,抱起又紧跟着扑过来的阿满,笑着看看邱晨,然后示意阿福道:“孝孺继续念吧,爹爹也听听!”
“是!”阿福答应着,也跟着来到榻前,规规矩矩站好,捧着书信略一沉吟,又从头重新读起来。
邱晨将秦铮的外袍挂好,又接过丫头沏好的茶送到秦铮手边儿,这才含笑退了出来。
留了玉凤和承影在屋里伺候着,邱晨带着陈氏等人出了屋,一起来到梧桐苑的小厨房外,六筐圆滚滚胖嘟嘟的马铃薯,一个个嫩黄诱人,只是个头稍小了些,显然这是挑了种薯之后的小个马铃薯,但看在邱晨眼中,却分外的喜人。这种鸡蛋大小的马铃薯炸薯片薯条刚刚好。做土豆泥、炖土豆牛腩都非常美味。
另外,还有春季暖棚里育苗种出来的西红柿和青椒、茄子,还有三四十个花皮大西瓜……
西瓜还好,不颠过了,保存上一个月不成问题;但这个时代的西红柿青椒茄子可不耐储存,更何况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条件,从刘家岙一路运过来,至少也得十多天……再看筐子里仍旧水灵灵的蔬菜瓜果,邱晨就觉得欢喜之余,从心底升起一股暖意来。
马铃薯和青椒也就罢了,西瓜和西红柿却是可以直接吃的。邱晨吩咐人拿了篮子盛了,给玉儿送去一小篮西红柿和两个西瓜过去。又给李夫人送了六个西瓜和一篮子西红柿,然后是杨璟庸……
一番分派下来,主要的几处自然由邱晨吩咐,剩下的梁国公府各个主子半个主子之处,邱晨就交给陈氏安排,或几个西红柿,或半只西瓜……虽不多,却面面俱到,她直接甩手不管了,只选了一只熟透的西瓜切了,用一只净白细瓷盘子盛了,又交待了小喜中午用新鲜的蔬菜马铃薯等做几个特色菜,这才捧了西瓜回屋。
两个孩子欢喜不已,邱晨却被陈氏连连打着眼色,只敢吃了一小片……邱晨身体虚寒,至今仍在吃着穆老头儿的药丸子调理,像西瓜这样的寒性水果,还有蟹子之类的寒物儿,都不能多吃。
看着两个孩子和秦铮吃的畅快,邱晨手里捧着陈氏及时送过来的红枣茶,一小口一小口地啜着,略略有些委屈,但更多的却是一种难以描述,又特别充实的欢喜和温馨。
没多时,打发出去送东西的人陆续回来了,秦礼也转了回来,并带回来两箱黄鱼两箱海胆扇贝大虾之类的海鲜回来,再看箱子里上下铺着厚厚的冰,鱼和海鲜都是极新鲜的,邱晨大喜,也顾不上感叹什么‘千里一骑妃子笑’了,连忙又赶去了厨房,亲自带着陈氏等人将鱼和海鲜收拾出来,清蒸黄鱼、黄鱼羹、芙蓉虾球、盐水虾、海胆蒸蛋、蒜蓉扇贝……一番烹调下来,满桌子的海鲜大餐,带着浓郁的鲜香端了上来。
------题外话------
准点更新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满月暖女

孩子们的欢呼声还没落下,门外就有人通报:“侯爷,雍王殿下来了。”
秦铮下意识地抬头看向邱晨,邱晨也正好看过来,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来。就说那位怎么这么好心给送了好多海鲜,原来早就打算好来蹭饭了!这简直就是来蹭厨艺嘛!
在梁国公府里,邱晨可不好跟外男一桌吃饭,没办法,只要将已经上了桌的菜收拾下一部分,装在食盒里,先给那位馋嘴王爷送去前院大厅。不够的部分,在赶紧让厨房里做吧!唉!交友不慎……好好的一顿家庭海鲜大餐就给这个不知趣的搅和了。
住了半个多月,两个孩子虽然仍旧觉得闷,却也渐渐适应了这个环境,只是有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不可以天天去找玉儿玩……
大人的习惯似乎更根深蒂固一些,这样压抑郁闷,时时刻刻都要小心翼翼,紧张戒备的环境,让邱晨心神疲惫不已,就差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了。只盼着赶紧满了一个月,他们一家能够搬去侯爷府……
终于到了四月十八,他们结婚就要满月了。照俗礼,这一天,娘家人要把新嫁娘接回去暖姑娘。邱晨就琢磨,这个习俗大概也是娘家人担心女儿嫁到婆家难以适应,接回娘家住几天,从而放松一下的缓冲,娘家人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跟女儿交流交流,帮着她们找出不适应的地方,从而更好地适应之后的生活。
与回门一样,邱晨回安阳府显然不现实。
于是,这一晚上,邱晨就跟秦铮商议,他们仍旧回白石桥那边,住上几日,期间慢慢跟秦修仪商议,搬去侯爷府的事情。
秦铮意外地没有立即同意,而是沉默下来……
原本并排躺着的邱晨,等不到答案,就撑起身子看过去:“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
秦铮的眸子在昏暗的光线下熠熠发光,长久地盯着邱晨的脸和眉眼,好一会儿,才伸手将她揽住,按在自己的胸膛上,“这段日子的邸报你都看了吧?”
邱晨趴在秦铮的胸膛上,闷闷地应了一声。
挨着这坚实的胸膛的依靠感安全感让她有一些昏昏然,却在听到这一句问话之后,猛然心思电闪清醒过来。
邸报?她说‘回娘家’和搬家,他说邸报……让她一下子想起了连着两份邸报上的一个消息,西海准格尔部几次小规模劫掠,对朝廷做试探……难道说,准格尔部反了?
想到这里,邱晨也问了出来:“是准格尔部?”
秦铮似乎有些讶异地挑了挑眉头,看着抬着头看向他的妻子,露出一抹赞许之色来,道:“今天过午刚收到的战报,准格尔部联络库车部、迪肯部,纠结了三十万大军,一路向东,已经连下三城……”
秦铮说到这里,顿住了。邱晨也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失了声一样,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一点点声音来。
既然秦铮这么说,显见,他已经考虑成熟,或者说,已经做出了决定。她虽然跟秦铮接触的不是太多,但却了解他的性格,杀伐决断,一旦作出决定,就不容改变。
况且,对于政治军事完全门外汉的邱晨,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止他,或者打消他的决定。
秦铮是一个军人,是军人中最出色的,他心中自有他的人生格言和信条,军人生来就是为了保家卫国的,如今西边战乱,但凡需要他,他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缓缓地将脸贴在他的胸膛上,邱晨没有说什么,只用手臂紧紧地抱住了他的身体。
身下的胸膛坚实有力,隔着衣料透出来暖暖的温度,还有清晰有力的心跳……邱晨莫名地感到鼻子发酸,她用力地眨了眨眼睛,想要将眼里的水汽眨下去,可仍旧没控制住,滚落出两滴,热热地滴在秦铮的胸膛上,瞬间冰凉。
秦铮的身体微微一颤,片刻方才放松下来。他抬手覆在她的发上,轻轻地摩挲着,开口道:“若是……你还是住在国公府好一些,毕竟可以互相照应……”
话题转回来,邱晨的大脑也飞快地转着。
就如秦铮所说,若是秦铮出征,她跟孩子们搬到靖北侯府确实有些势单,可要是留在梁国公府,没了秦铮镇着,那些魑魅魍魉只怕就要出来作乱了,反不如她们娘儿仨单独住着清净安逸。
垂着眼皮默了片刻,邱晨抬眼道:“阿福阿满的先生在那边,而且,我想不时去作坊、铺子里转转看看,在这边不方便。你放心,家里有穆老先生,还有陈嬷嬷承影她们,不会有事儿的。”
秦铮看了看邱晨,紧了紧臂膀,将她困在自己怀中,好半天,才点头应下来。
见秦铮应允了,邱晨心里一喜,转念想到秦铮可能要远去万里出征,心情立刻又沉重起来。她反手抱着他的身体,脸蹭着他的胸膛,喃喃道:“如果你决定了,我不会阻拦你。如果你还没决定,我希望你能考虑考虑……有打仗的机会,不若推举新人上去征战立功,也能平分一下你身上的压力……”
秦铮的眉头渐渐挑起来,撮着邱晨的身体往上一点,两人脸对脸的,眼睛亮亮地看着她,“这些话是你自己想到的?”
邱晨一时有些没明白,略略一怔,方才明白过来,随即笑道:“这跟我们做生意一样。我们制皂生意是独家的才挣钱,可太过招眼了,同样会引来人的麻烦,于是,我们将配方拿去江南拍卖,多出几家来一起做这个生意,有钱大家一起赚,还不会财多招人啊!”
秦铮扯扯嘴角,终于忍不住笑起来,“呵呵……嗯,有钱大家一起赚!好,这个说法好!”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邱晨去菡萏苑请安,顺带说去白石桥住几日。这些日子,李夫人跟邱晨相处的不错,一听这话,连忙打发她回来了。
“既然你要去那边,就别耽搁了,收拾收拾早去,住上两天意思意思就回来!”
邱晨也不说其他,笑着应了,辞了出来。
两个孩子已经收拾好了,知道要出去,两张小脸都兴奋地红扑扑的,眼睛亮亮的,邱晨略略收拾了一下,留了林氏和承影含光看家,带着一群丫头婆子出了门,秦铮已经在二门外候着了,阿满阿福和兴奋地跟着秦铮上了马,邱晨乘了车,出了梁国公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