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鱼跃农门-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菊放声大哭起来:“我没用我连人都看不住。”
秋菊人是憨了点,但正经是个本份人,也是奉命行事不是个油滑坏人,小鱼也不想连累她,于是还照着先前那样把她又绑上。
“那你记着,你被我敲晕了,一直躺在地上,这纸条是我塞你怀里的,别的你什么都不知道,明白不?”
秋菊被堵着嘴,却也知道小鱼这是在帮她脱罪,哽咽了两声点了点头。
“机灵点儿,千万别被人看出破绽来。唐家不是好东西,以后你有机会还是离开,找个本份的主家。”临走之时,唐小鱼还不忘再给唐家抹一把黑。
秋菊抽抽噎噎着不去看她。
唐小鱼和陈氏刚要走,门外头慌慌张张冲进来两个少年,却正是三房的唐百年和唐百龄兄弟俩。
这兄弟俩心性憨直,本就喜欢小鱼这个笑得甜,嘴巴也甜的妹子,刚刚在正院聚在一块看热闹的兄弟俩得了信儿便悄悄溜出来,一进屋子就喊:“小鱼,可了不得了,你们快点走吧。”
陈氏下意识便将小包袱藏在了身后。
“怎么了?”唐小鱼立刻挡在陈氏身前,看着那两人的目光警惕又疏离。
这两兄弟平日没心没肺,也不大看得懂人的脸色,唐百年上前拉着唐小鱼就要往外头走,唐百龄在后头小声说:“我爹娘和我奶吵仗了,吵得可凶,我爷都发火了。”
“关我啥事?”唐小鱼想要挣脱,无奈唐百年手劲太大,她挣扎不动。
“怎么不关你事了。”唐百年说,“听里头吵吵,还不就是为了你跟四……婶子的事儿在闹吗?我们隐约听到一句,奶奶要让人把你们关到小黑屋里去,不给吃不给喝要让你们饿死呢。”
唐百龄打了个激灵:“那小黑屋我们以前犯错给关进去过,生生是要将人逼疯的。你可不能被关到那里头。万一关出个好歹来可怎么得了。”
唐百年连连点头:“他们正在气头上,马上就会派人来拿你们的,我和弟弟先把你们送出去,你们在外头躲两天避避风头,等爷奶气消了,你们再回来,咱们还是亲亲热热一家人。”
唐小鱼心中冷笑,什么一家人,冯氏这是撕破了脸,要破罐子破摔抢在她们离开之后将她们给了结了啊!要不然她们一离开,手中有放妻书,冯氏再想使坏就用不上力了。
这老虔婆,脑子动得倒快。
唐百年兄弟是不知道祖母的意图的,只当是老太太要责罚陈氏母女。头一天上门就要受这么重的罚,他们于心不忍便要来帮忙。
“你们帮了我们,以后她们要怪你们怎么办?”
唐百年憨笑了一声:“俺们皮粗肉厚,两巴掌又打不疼。你们在外头躲躲,爷奶气性大,但也不会气太久,说不定过了晚上就好了呢。”
唐小鱼心中一动,拉着唐百年问道:“哥,那你跟我说一下,去县里要怎么走?”
“县里?出了咱家后门,向东大道上有三棵柳树,你照着方向直接走就成。不过你问县城做什么?还要躲到城里去?用不着,你就在外头转转,过一夜说不定就没事了呢。”
说话间,四人已经走到了一处偏僻的角门前。


☆、第45章 脱逃 
唐百年兄弟两下显然以前偷跑过很多次;哪里有路走,哪里人最少,哥儿俩一清二楚;这处角门是有人看着的;门上也落了锁。他们蹑足潜踪溜到门边百步远的位置;唐百年哥儿俩挪开一口缸;那墙下便现出一个大狗洞来。
“这儿?”陈氏惊到了,她长这么大还没钻过狗洞。
唐小鱼却是毫无心理障碍的;她把裙角掖一掖;当先就爬了下去。
“娘,快点儿快点!”耳边已经隐隐听着些响声,说不定是唐家人去抓她们时发现陈氏和小鱼已经失踪了。
“快点快点!你们走了,我们把缸挪回去,就没人能发现。”唐百龄在后头推陈氏。
陈氏一咬牙一跺脚,抱着包袱也爬了出去。
唐百年把缸推回去时,还不忘俯下身冲着外头低声喊:“小鱼妹妹,明天我们在这儿等你;千万听我们的信儿,爷奶那边气消了才能回啊!”
唐小鱼对着里头作了揖说:“两位哥哥,大恩大德,妹子永远记着。唐家别人怎么样我们不管,以后你们俩还是我亲哥!”
这话听着怎么有些不对味儿?推好缸快速绕路回去的哥儿俩彼此对视了一眼,双胞胎之间有着特殊的感应。这一刻,他们心里回味着唐小鱼临别时的话,竟然都有了一种淡淡悲伤的意味。
总觉得,今日这一别,以后再见不到小鱼了似的。
陈氏一双小脚,走路已是不大方便,更别说逃命似地奔跑。
双足像踩着刀刃,每一步都痛彻肺腑,可是陈氏咬着牙关,硬是不吭一声,死死缀在小鱼的身后,不落下一步来。
母女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大路方向跑,时已日暮,天空幽蓝一片,只余天际一线金红霞光将西方天地映得柔暖,小鱼身上已经被汗湿透,乡间的农人早已扛锄归家用饭,无数袅袅炊烟飘散在这幽暗天光之下,或近或远,或粗或细,却让人油然生出几分萧瑟的情怀来。
小鱼喘着气,回身去扶陈氏:“娘,先歇一歇。”
这一回身,她方见了陈氏的面色,给吓了一跳。
陈氏鬓发散乱,脸色苍白如纸,下唇不知道何时被她咬破了,又红又肿,唇下还洇着朵朵血渍。
“娘啊,怎么回事?”小鱼忙去搀着她的手臂,扶着她慢慢坐到路边田梗上。
陈氏此时双腿已僵,几乎没了什么知觉,靠在女儿身上,那脚下如万针刺骨,疼得瑟瑟发抖。
见陈氏用手去摸双足,小鱼这才反应过来,她娘是裹了小脚的。
小脚那是什么?是女童五六岁时便涂矾硬裹出来的畸形,趾骨都完全折断变形了的。小鱼见过陈氏洗脚时露出来的那所谓“三寸金莲”,简直没把她吓死。有这样一双小脚,走路都费力气,何况跟她跑了这么久,行了这么远。
小鱼眼泪当时就下来了。
“娘您痛怎么不说话啊。”
“说什么话?痛还能不走?”相比小鱼,陈氏显得淡定许多,“有命疼总比没命痛的要好。我们不能久耽,只能歇一气,还要防着唐家追来。”
“我背着您走!”
陈氏正痛得抽气呢,听着小鱼这么说也不觉笑起来:“背?你才多大,能背得动?”
“我力气可大了,能背!”
能背她也舍不得让她背啊。陈氏摸了摸她的脸:“饿不饿?”
饿!小鱼只在中午吃了饭,跑了这么远,肚子早就空空了。可是她们没带干粮没带水,又不敢冒险到农家要吃的。唐家现在这么大,这方圆多少里说不定都跟唐家有关,上门去讨水讨吃的,万一自投罗网了怎么办?
小鱼咽了口唾沫,用力说:“不饿!”
陈氏母女歇了一会,她便又站起来:“走吧。”
可是方才她憋着一股劲能走,但现在一停下歇息,那股气力便破了,只觉得双腿酸痛,足底像被千刀割万刀剐一样,站都没站脚便又摔倒了下去。
小鱼忙着又去扶,可还没扶稳,陈氏又摔倒了。
“娘!”唐小鱼可慌了,她们还没逃离危险,天知道唐家什么时候会追上来。她可不知道,唐家追是追来了,因有着那惯会坑爹坑奶奶的二人组,那追兵跟她们背道而弛,早不知跑去了哪里。
唐小鱼试着背起陈氏,可是她人小力薄,背上了陈氏哪还能走路?摇摇晃晃地母女二人一起倒在地上了。
陈 氏苦笑了一声,将包袱系到小鱼的背上:“娘不行了,再走不下去。以后你只能靠你自己了。这里头有点碎银子,你到了县里先找个小店住下,一定要寻着可靠的人 去江陵送信,让何大人他们派人来接你才能走。县衙那里你千万莫去寻。你爹跟万家的亲事刘知县不可能不知道,既知道却又亲自去接了我们来,接了我们这一路却 都没有点破过。可见他与唐家也是一道儿上的,只想着糊弄了你,不拘你以后姓唐还是姓万,都只是他们拿来升官发财的路。”
“娘……”陈氏说的她当然都知道,她骨子里又不真的是个只有十一岁,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可陈氏这样对她解释说明,她心里听得碜得慌,怎么听都像是交待后事一样。
她想起以前做的一个梦,梦里她娘就是这样不知说了什么,然后就转身离开,再也找不到了。唐小鱼想着自己穿过来之后经历的种种,不觉放声大哭起来。
“娘,我们要死就死在一起,我不要跟你分开!”
“傻孩子,你活着我就死不了,你活着她们就不敢要我去死。”陈氏温柔地擦干小鱼脸上的泪,可唐小鱼心里明白,她娘说的这些全是鬼扯。
玉薯交上去了,赏赐也下来了,韩纶、黄仲明,他们以后升官的青云路也铺上了,谁还会记得她唐小鱼,又有谁会真在意她的死活?
唐小鱼抱着陈氏抽泣着,心里无比后悔当初同意跟着来唐家。
早知道当时便不管不顾,拼着不孝的罪名跟唐家彻底扯破脸断绝了来往。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有钱难买早知道啊!
陈氏不管怎么劝,唐小鱼就是拧着性子,怎么都不肯独自离开。娘儿俩正在拉扯着,黄土道上出现一辆堆满了柴草的骡车。
赶车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丈,车上还坐了个老婆婆。他们经过小鱼身边时将车停了下来。那老婆婆探出身子来问:“这娘子和闺女,怎么在路边哭得这样凄惶,莫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可要帮忙一二?”
小鱼忙擦了泪,起来对着二人行礼:“老奶奶安,我们母女二人是来投亲的,可是亲戚搬到县城里去了。眼见这人要黑了,我娘一双小脚走不动路,我们又是女眷,不好找人家投宿,所以在此哭泣。”
那老夫妻二人一向心善,本来还以为这母女二人是丢了银钱还是与家人失散之类的事,却不成想只是因为娘子双足无力不能去县城投亲,当下松了一口气。
那老丈笑着说:“这可巧了,我们正是要回城的,一人也是载,三人也是载,老汉便用这车载你们一程吧。”
这简直是磕睡有人送枕头,小鱼喜极而泣,娘儿俩再三谢过,小鱼便扶着陈氏上了骡车。
老婆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陈氏是缠了小足不良于行。一匹骡子拖了一满车柴再加两个大人已是负重太多,那老汉便自己下了车牵着骡子走,小鱼自然也不肯上车,陪在老丈身边,车上两个妇人说话,车下爷俩交谈,四人赶着车,慢悠悠向涪川县县城而去。
等唐家的追兵受了唐百年兄弟故意的误导,一路向西追到天色全黑也没见着逃走的娘儿俩时,唐小鱼和陈氏已经在天黑前进了县城,借住在了心慈的老两口家。唐家人想着两个女人能跑多远了,这方向必是错了,等醒悟过来掉转方向去追,哪里还能追得到人。
那老丈姓章,只夫妻二人,原来有过一子一女,女儿早已出嫁为人妻母,儿子却是少年夭折,老俩口便相依为命着。
他们虽然膝下没有儿孙,但性喜热闹,不时会赶着骡车出城玩儿。这天也是唐小鱼命好,这老两口左右无事,出来捡些柴草顺带散心,便在路上捡到了她们。
一路上,四人谈得十分相得,那老太太更是喜欢陈氏喜欢得要命,一见她便想起远嫁出去的女儿,拉着她的手不肯放开。
一夜无话,第二天,唐小鱼请老丈领着,爷儿俩走到了何主簿对她说过的那家大车店门前。
她拿了何主簿的名贴,央人送进去,不一会,便有个穿着红衣的妇人将她迎了进去。
这大车店便是这妇人开的,妇人夫家姓殷,娘家姓于,男人在外跑单帮,店里留她看顾着,为人泼辣仗义,在这城里很有些名声,大家都叫她一声殷娘子。
唐小鱼只知道她是何主簿前夫人娘家的亲戚,因不清楚这家人与唐家有没有点瓜葛,所以也不敢把事情都说清楚,只说她和她娘亲有急事要回江陵县,请殷娘子看在何主簿的面上帮忙。
殷娘子也是爽利人,自然不觉得什么,因为觉得她们母女单身上路多有不便,她又许久没有回江陵县看过,便交待了下面人,与小鱼约好了,下午便亲自赶车送她们母女回去。
唐小鱼大松了一口气,千恩万谢随着章爷爷回了家。


☆、第46章 归乡
陈氏如今怀里揣着放妻书;再称不得唐娘子了。这放妻书是需要拿到官府备案存档才有真正的法律效力受官府保护的;但涪川知县与唐家勾连太深,陈氏母女都觉得在涪川县备案完全不安全。
如今能给她安全感的;只有江陵县。一来唐小鱼算是出身江陵;给黄知县带来了好处;二来也是因着唐小鱼,黄刘二人心里有嫌隙;偏偏大家都知道黄知县将会接替韩纶;以后执掌巴郡府。
刘知县再怎么能翻腾也敌不过黄仲明将来是他顶头上司。
靠着黄知县这把大伞;刘知县也只有吹胡子瞪眼干着急的份儿。
当然;前提是,她们能安全回到江陵,别在半道儿被人抓回去。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她们离了唐家最有可能的去处便是江陵县;唐家慌乱了一夜之后,只要冷静下来便能猜得到她们最终的去处。
陈氏和小鱼不敢再等;反正她们带的东西不过一只小包而已;眼下便是要避过他人耳目尽速离开才是。
王婆婆听说母女两个要离开,心里舍不得,拉着陈氏又说了好一会话,小鱼在王家灶台上放了两个重二两的小银锞子当谢礼,扶着陈氏让她戴着回来时在街市上买的幕离便向大车店走。
还没进店,便见几个衙役从里头出来,小鱼扶着陈氏忙闪到一旁,借着看路边铺子里的香脂水粉躲了一会,小鱼怕有意外,让陈氏在门口守着,她悄悄地低头进了店里,找着了殷娘子。
殷娘子再见她时,看她的眼神便透了几分古怪。她将小鱼拖到里间关了房门,上上下下看了她好几眼才说:“你实话对我说,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官府的人会上门找你?”
小鱼脑子“嗡”的一声炸开,小脸立时变得雪一样白:“刚刚那几个差人是来问我的?”
“虽然不说你名姓,但将你年纪相貌和衣着特点都说得十分详细,还有你说要一起回江陵的娘,人家可也说得一清二楚。”殷娘子冷笑道,“你一会将你娘领了来,一见着,便能对上,你还要瞒着我不成?”
小鱼眼泪落下来了,这么艰难逃到这儿,还是逃不出去吗?
殷娘子见小姑娘哭起来,倒有些不忍了。小鱼儿长得好看,一张小嘴不说话都带着三分笑,看她这细胳膊细腿的样子也不像是什么江洋大盗,何况她身上有何主簿的名贴,照她对何主簿的了解,他能结交的必须不是歹人。只是话不问明白,她也不能安心,更不能冒险将她们送走。
“你实话对我说,你是不是人家的逃婢?”
“不是不是!”小鱼连连摇手,“我才不是人家的婢女。我跟我娘都是良家子,从来没有卖身为婢,你别听他们胡说。”
小鱼让殷娘子到门外头去接了陈氏进来,娘儿俩进屋关门,就给殷娘子跪下了。
“娘子救命!”
殷娘子见了气质出众的陈娘子已经信了几分。像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个粗使的婢妇?何况哪家雇买粗使婆子会挑裹了小足的妇人。
“我姓唐,名叫小鱼,从小是在江陵县长大的。”唐小鱼说,“娘子知道江陵县献到朝廷去的那个玉薯吗?那玉薯就是我捡了递上去的。”
殷娘子这下真惊到了,这事早传遍了大江南北,却没想到那个遇仙的傻儿居然会跪在自己面前,还被涪川县的差人诬为逃婢。
“这是真的?不是哄我?你当真是那个遇了仙的小女儿?”
“是真的,不然何主簿也不能给了我名贴,又让我在危急的时候来找您相助。”
殷娘子连忙将陈氏和小鱼扶起来,请她们坐下:“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
陈氏眼圈一红垂下了头。小鱼嘴皮子利索,三下五除二便将在唐家发生的事说了。
“我爹给了我娘放妻书,可是我奶奶那边不认,想要我们的性命,亏得家里有兄长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