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鱼跃农门-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娘子却抬起了头,从发上拔下铜簪子,将尖头抵在了喉间:“杨高成,我此生只有一个夫君,绝不会二嫁。若你一意相逼,那就只能抬着我的尸首进你家门。”
  杨高成面上微黯了黯,却不放弃:“你这一死,难道连孩子也不管了吗?”
  “她如今已经好了,没了爹娘还有唐家可以倚靠。”唐娘子看了小鱼一眼,目光温柔,“娘若没了,你就去唐家庄找你爷奶去,你是唐家的血脉,他们总会把你养大成人。”
  唐小鱼心里呸了一声,唐家那样对待她母女,她死也不会回去受人脸色被人侮辱。
  “娘,我哪里也不去,只守着你。娘你别怕,他不敢硬抬了你去。那契纸是伪照的,上头的手指印又不是您的,只要官老爷取了您的指印跟上头一比对,真伪立现。”
  “真的?”唐娘子有些吃惊。
  “每个人指纹都不一样,我瞧了,那是大拇指印,是箕纹,娘您两个大拇指都是斗纹,都不用细瞧,分明是假的。”
  杨高成的面孔青了又红。姜夫子找了他家婆娘按的指印,没想到一个是箕纹,一个是斗纹,差这么多连掌眼也用不着请,契纸往县官案上一放,便知道这真与假了。
  “我不是想让你为奴,我只是想娶你当杨家正头娘子。”
  唐娘子冷笑一声:“你死了这条心吧。”
  看着杨高成又是伤心又是愤愤的样子,唐小鱼对这个人倒没有先前那般痛恨的心思了。虽然手段太恶劣,说话太伤人,但总算还有那点儿人性,就是对唐娘子痴心一片的成了魔。
  “伪制文书是什么罪?”唐小鱼故意扭头去问杨三爷。
  杨三爷脸色很不好看,心里早把杨高成和姜夫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只不过杨高成现在是太平山庄的人,他要顾忌着村子里的生计,而姜夫子又是村子多少年来头一个读书能考出童生的人,对读书人与生俱来的敬畏让他缺了些底气,一时之间,面对唐小鱼的置疑竟有些应对不上了。
  三爷虽然一时说不出话来,可不代表站在他身后的乡亲们都是聋子傻子,听不出小鱼话里带的话。也不用去猜,光看杨高成的脸色,和闭口无言的样子,便知道那张什么卖身借钱的契纸真的是杨高成伪造的了。
  杨高成没念过几天书,不过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得几个数罢了,这契纸他哪里这本事做得出来?便只有那位所谓的见证人,村里一直受人尊敬的童生姜夫子了。
  乡下人的思想是极朴质的,他们敬重读书人,甚至潜意识里还有些畏惧,但是帮人做伪,谋害旁人,这旁人还是个无依无靠的可怜寡妇,这就直接上升到人的品质上了。就杨高成那样的,还真不一定是他想得出来的点子,指不定是姜老头私底下撺掇,一手炮制的。
  谋□□女啊,说这老小子禽兽不如都委屈了那些禽兽们。
  眼见着群情激愤,杨三爷却没有多少要阻拦的意思,只是对杨高成说:“唐家娘子不愿意,你难道还真要强抢了不成?咱乡下人家都知道强扭的瓜儿不甜,何况你也见了,唐娘子性子烈,你别真做出悔断肠子的事来,闹到县老爷那里,于你主家面子也不好看。”
  杨高成自然明白杨三爷的意思,他不过是个小小管事,仗势压压这村子里的人还成,若真出了人命捅到上头去,令主人家失了名誉丢了脸,别说他现在身上这差事,就连命能不能在还不一定呢。
  又见唐娘子对他怒目而视,手里头铜簪子紧紧攥着,一副要拼命的样子,也知道今日事不能遂,只能长叹一声,对唐娘子说:“你再好好想想,我虽未读过几天书,但也知道信诺守誓。我是真心待你……”
  唐娘子低低喝了声:“滚!”
  杨高成不说话了,却也不挪动,只是身体如标枪般笔直地站在唐娘子的身前,双唇紧抿,面皮紧绷着,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她,像是要将这人刻到骨子里头一样。唐小鱼偷眼觑了他的神情,一边感慨着她娘亲魅力无限,一边感慨着这人执着得这样可怕,千万不能让个偏执狂当自己后爸。
  乱哄哄的一阵,最后还是雷声大雨点儿小的散开了。
  唐小鱼在几个媳妇的帮助下将唐娘子扶回观里,见她眼睛通红痴痴发怔,心里也不好受。谢过几位婶婶的援手,将人送出去之后,唐小鱼将门一关,回身蹲坐在床前的踏脚上,扒着唐娘子的膝头说:“娘啊,这事怕是不好办啦。”
  唐娘子伸手摸了摸小鱼的头发,嗯了一声说:“你放心,我断不会改嫁扔了你的。我得守着你爹,哪怕他再不回来……”说着又哭了起来。
  小鱼拉拉她袖子说:“不是守不守的事儿。您没瞧见吗?连三爷对那个杨高成都有忌惮,全村人都靠着太平山庄的田地过日子,但凡人家手里头握紧些,村里日子就不好过。我瞧着,今儿事情起得突然,村里人都帮着咱们,但时间久一久,大家回过味儿来,咱们在村子里只怕不好过了。”
  唐娘子沉默片刻,摇头说:“他们不是那样人,一定会护着咱们的。”
  小鱼叹了口气,她何尝不知道,只是一旦涉及到吃饭问题,大家想着的便不光是自己个儿了。
  “上有老,下有小,大家都难。娘也不想拖累大家伙儿的吧。”
  唐娘子擦了擦眼泪说:“你说的是,不能为了咱们娘儿俩害着全村子的人跟咱们吃苦。”她站起身道,“咱们收拾收拾,离开这儿吧。”
  “等等,您别这样急啊!”小鱼连忙拉住她说干就干的娘,苦笑着说,“天寒地冻的,咱要上路也不能这样拍拍就走啊!”
  “咱们身无长物……”唐娘子犯了愁。
  “所以啊,我去找里长。”小鱼嘿嘿一乐,“咱们走,是帮村子里去了大麻烦,我得去找三爷爷谈谈条件,咱这走可不能白走,他得给个好价钱啊!”
  杨三爷这会子正犯着愁呢。
  他怎么也没想到,杨高成出去两年居然能混到太平山庄里当个管事,甭管这管事管的是什么事,全村上下四五百口子可都要靠着山庄田地的出息过活。杨高成若是半分不念乡情,为了唐家娘子使点绊子,村里可就难过了。
  最好的法子,自然是唐娘子答应杨高成的亲事,能当个管事娘子,起码吃穿不愁,饱暖有靠。但唐娘子是个读过书的,不像村子里的娘们,男人没了,顶多过两年就会再找个男人来撑门户。读书人最讲究什么三贞九烈的,只瞧着她今儿决绝的样子就知道了,杨高成敢动强的,她当真就敢不要了自己这条命。
  唉,若是她们母女不是落在阳明村就好了。
  但唐娘子母女孤苦伶仃的,杨三爷这老脸皮厚的,也不好意思跟她们提要求,让她们搬到村子外头去住。
  正愁着呢,唐小鱼来了。


☆、第9章 被逼离村
  小鱼进门给三爷见了礼,就愁眉苦脸坐在门槛上,手托着下巴,一气儿连着一气儿地打着唉欠。
  杨三爷见她这般情景,当她还在为杨高成上门逼婚的事烦心,想想自己这个里长当得也糟心,一时不慎,跟着小鱼一起长叹了一声。
  小鱼眨巴两下眼睛,对杨三爷说:“三爷爷,我烦我的,您怎么也跟着叹气啊。”
  杨三爷手里拎着长杆的烟锅子,手里捏着烟丝闷不吭气地往烟锅里塞,小鱼机灵,忙凑上去拿了火石要帮他点火。
  “唉……”看着这机灵又乖巧的孩子,杨三爷存了一肚子的话却也没办法对她说去。
  这个家难当啊。他抹哒抹哒吸了一口烟,摇了摇头,该说的话总要说的,再可怜,那也是外头来的人,总不能为了这娘儿俩真就将太平山庄给得罪了。
  没等三爷开口呢,唐小鱼就说:“三爷爷啊,今儿这事您怎么看?”
  杨三爷怔了怔,将烟锅子在床沿上磕了磕,看着身材娇小的小鱼说:“这是大人的事儿,你个娃娃就别掺和了。”
  “三爷爷,我打小在这村子里头长大,若没各家的大爷大娘照应,我这条命早就没了。”小鱼挨着杨三爷坐着,抱了他一条胳膊说,“我虽小,但道理也懂些。现今那个男的捏着咱村子里头的命脉。我瞧着他对我娘上心得很,不像是个会轻易放手的人。今儿虽然因为那契纸的事他退回去了,但难保他明天后日不再找上门来。可得想着稳妥法子应对才成。”
  这种事你小伢子都能想得到,我还想不到?杨三爷憋着气,闷闷说了声,知道,你个小娃莫管。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杨三爷还是没提出让唐娘子母女离开阳明村的话来,小鱼多少也觉得感动。当下坐直了身子,对三爷说:“我跟我娘商议过了,这些年我们母女都靠着大家帮衬活命,没道理还要给你们添这些麻烦。我们娘儿俩收拾收拾,这两天就离了村子去。想来那杨高成见咱们走了,也不好撕了脸皮找乡亲的麻烦。”
  杨三爷没想到小鱼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愣了半晌,将没抽几口的烟袋放到床边上,看着小鱼说:“丫头,这话可不敢乱说的,你们娘儿俩没钱没粮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这大寒天出去,哪有活路走?回去对你娘说,杨高成的事儿有三爷呢,咱们可以想办法解决,你们好好在清心观里待着,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小鱼没想到杨三爷竟然开口就是否决。知道他这是担心她们的生计,便说:“这事还真难两全,三爷爷您的好意我跟我娘都明白着,可是这关系着村里几百口子的活路,您一人也不能扛了全村人的意思。”
  杨三爷抬手摸了摸唐小鱼的头,喉头滚了滚说:“我们小鱼子真的长大了。”
  “当然,我们也惜命着呢,走也不是这样走,总得能活命才成。三爷爷,我今儿来,就是忝着脸跟你谈价钱的。”小鱼嘿嘿笑了两声说,“不要多少钱,您给拿个主张,我这儿呢列个单子,您瞧着能置办多少就帮我们置办多少吧。”
  杨三爷听她说得轻松便当得很,胸口堵着的那团闷气也消下去不少,笑着拍她后脑勺说:“好啊你这个小丫头,到三爷这儿敲竹杠来了。”
  小鱼嘿嘿地笑,整个人都快扒到三爷身上去了:“这不是仗着三爷爷疼我,我们走了,总也要能吃饱穿暖啊。三爷爷您的大恩小鱼记着呢,等以后我赚了钱,百倍千倍地报答您和村里人。”
  “报答什么啊,”难得有个小丫头这么跟他撒娇,杨三爷脸上的褶子也舒展开来,“你们娘儿俩好好活着,等将来安定好了,有空回来瞅眼三爷就行了。谁能指望上你们!”
  小鱼一边笑一边从怀里摸出一张破布,上面用炭条写了密密麻麻地一堆字。
  杨三爷斗大的字只认得一箩筐,将破布又扔回给小鱼,让她念给自己听。
  小鱼开的价码看着多,其实真不值什么钱。不过是些针头线脑,一些米面油盐加上几块最便宜的麻布。
  “就这些?不过够你们吃用小半年的,吃完了咋整?”
  “还有我请老魏叔打了一套锅灶,我拿不出钱,能不能请三爷先凑点帮我付了?等我赚了钱,一定还给您。”
  “这能有几个钱?”杨三爷一拍手,“一套炉灶锅盆的,这钱我出了。不过你们真的就只要这些?”
  听着炉灶的钱有人帮着出了,小鱼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够了够了。我娘帮人做绣活和我捡柴这些日子也略凑了几个钱,我们去县城里先找便宜的地方租一个月,等我开了小摊儿,赚了铜钱,一切就顺乎了。”
  “你们要去县城?”这下杨三爷真惊了。
  县城里没地,她们种什么吃什么?那儿不管是房子还是吃用都很贵,这娘儿俩身边又没个男人支应,要是受人欺负了可怎么办?
  “不妥当不妥当。”
  小鱼儿也不多说什么,跳下床规规矩矩给三爷行了礼说:“我这就去跟魏叔说说这锅灶的事儿,早一日打好了,我们早一日就出发。”
  说完蹦蹦跶跶地跑了。
  这边杨三爷找了村里几个长辈说了唐娘子要带着女儿避走的事儿。大家其实心里都有这想法,但人家自己主动提出来了,又觉得心里有愧,不用杨三爷说,这边几个长辈就说,要各家分摊,先把这娘儿俩半年的米粮给解决了。
  这事儿传开来,各家的媳妇闺女跟唐娘子处得好的都十分舍不得,一拨拨来清心观看她,各自留了点小体己当别礼不提。
  小鱼央了村里的一个长辈,他家里有子侄在县城住着的,先帮着小鱼物色了一个住处。
  她手上没几个钱,自然不能去租那独门独院的房子,好在不管什么时代,群租房都是有市场的存在。最后小鱼相中了在城门根一处大院子,那里头住着十来户穷困人家,共用一个场院,男女各一间茅厕,院子里还有一口井。条件虽差些,但里头住的人家都算老实和睦,租金也便宜,小鱼就自己作了主,先交了五十文的订金,租了里头的一个单间儿。
  唐娘子看小鱼里外奔波,忙得跟个轱辘似的,又是心疼又是难过。想着她们孤儿寡母的要去县城里讨生活,心底发虚,不觉动了要去投奔唐家的念头。
  小鱼听出她的意思,连忙阻止:“娘啊,当年他们不要咱们,现在我们再去,不上赶着让人打脸吗?到时候他们要说咱们在外头活不下去了,死皮赖脸赖着他们家,一定又把咱们往外头扔一回。”
  “那时候跟现在又不一样。”唐娘子劝她说,“那到底是你嫡亲的爷爷奶奶,那时候你痴傻着人家嫌弃你。现在你已经好了,他们断不会再嫌弃你的。”
  “呸,他们当我是什么啊?一件玩意儿?他们看我生着病就扔掉,便没有半点亲情。再说了,他们能说你跟我爹是无媒苟合,便不会认回你这个媳妇。就算他们肯要我,我也不能离开娘。”
  唐娘子眼圈一红,默默搂着小鱼儿。
  “娘您别怕,咱有一双手,怎么着都不能饿死了。”
  过了几天,魏老头把锅灶打好亲自送到观里,小鱼拿了点麦面,用热水揉了面饼,切了细葱,点了盐,在平底锅上抹了层油,亲手烙了几块酥脆的葱油饼给杨三爷送了去。
  那布一掀,葱香味混着胡麻香气扑鼻而至,杨三爷咬了一口,赞叹不绝:“这饼子怎么烙的,这么脆生好吃的。”
  小鱼坐在他对面,笑嘻嘻地说:“我跟我娘就打算到县城里卖这个饼子,您老看能成不?”
  “成是成啊,这饼子香,我还没吃过这种味儿。”杨三爷捋着胡子点头,“只是这太费油了,本钱可不低,你能落多少子儿啊。”
  “虽是油煎的,但其实并不费油。”小鱼扳着手指头给他算账,“这饼子怕是能卖两文钱一块,去了面、油盐和炭火钱,我能落半文钱一块,卖十块饼子就有五文钱进账,可赚了!”
  现在成本的大头在油钱上,不过小鱼并不太担心,她看了,那大院子后头有块荒地,等开春她就能把花生种上。有了花生,自己榨油可比买来的油便宜了不是一点两点。那时候再卖油饼赚头更大。
  山里长满了野胡椒,她走之前再多摘胡椒走,葱油饼配着胡辣汤一起卖,不怕赚不到钱。
  小鱼心里打着盘算,眼睛笑得眯成了两弯月牙儿。
  杨三爷总算放了心,他没想到唐娘子还有这么手做饼的技艺,虽然是小本买卖,但人勤快点,手头紧巴点,养个闺女也不是什么难事,这让他心里可好过多了。
  临出门前,小鱼扶着门框回头对杨三爷说:“三爷爷,我瞧着今冬雨水太少了些,等开春播种的时候怕有旱,您和乡亲们说说,得早点儿做准备,保保墒啊。”
  唐小鱼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