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蔷】焱瓿烧飧鍪Φ淖榻ā

在告别王军长的时候,罗达管王军长借了两个连,然后兵分两路,一个连由他和苏正涛带着,沿沅江上行,去沅陵收编那两个地方部队;另一个连由张贤带着,与他背向而行,却是往东,到汉寿、沅江县整编收容所里的溃兵。

第三二章 收容(三)

在汉寿与沅江县,有六个收容点,每个收容点里少则收有三四百人,多则收有七八百人。张贤一行带着一个连先来到了沅江县最大的一个收容所里,这个收容所里有八百多名国军的伤兵、溃兵。

虽然鄂西会战早已结束,但是这些在第一阶段里便被打散的士兵们却一直没有得到好的安置,在收容站里,每天只能吃到一顿饭,而且经常是狼多肉少,许多人还抢不到。两个多月下来,大多数人已经成了一群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模样,个个都好象乞丐。而正因为吃不饱穿不好,所以许多人又出去抢、去偷老乡的东西,又被附近的乡亲恨之为匪、恨之为盗,县长也拿之没有办法。

原来,七十三军和八十七军被打散后,曾在沅江、常德附近收容整顿,但是因为鄂西战事过紧,未等全部收容,这两只部队便开拔去了鄂西,所以尚有许多士兵陆续来到收容所,却成了无家可归的散兵游勇。

会战结束之后,七十三军回防南县和安乡,却又因为可以坐吃空饷,所以并不急于过来收拢这些散兵;而八十七军外调他处,可能也同样有坐吃空饷的意图,也未派人收拢这些人,因此这些收容所里一时人满为患,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个头痛问题。

要不是当地的县长不停的反映,可能这些收容所里的兵们都会被人忘记掉。

张贤是在刘县长的陪同下来到了这个收容所,能将这些烂兵们收走,对于这个县长来说,便好象是将身上的一个毒瘤割除了一样高兴。

走进这座收容站里,收容站的站长连忙出来迎接,这个站长也只是临时由县长任命的,在这些伤兵溃兵中应该是个头目,只是没有谁会听从这个老头子的安排,若不是这个小老头可以从县长那里搞到米粮,能解一顿饥渴,只怕早被这些饿鬼们剥了皮。

也许是听说了今天要收编,许多老实的士兵们听从站长的命令,在操场上排成了几队,虽然高低错落,歪歪扭扭,总算是一个队伍。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犹如鬼魅般的士兵们,这些人中有的还是个孩子,有的还带着伤包着脏兮兮的崩带,张贤心中是说不出来的痛。

“这些就是咱们的兵吗?”跟在张贤身后的常立强这样不相信地问着张贤。

张贤点了点头,告诉他:“是的,以后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兄弟!”

“我的天啊!”常立强只说出来了这么一句话,再也不答言。在他看来,他最落迫的时候,当伪军也没有这些人邋遢。

站长将这个站里收容人员的花名册递给了县长,县长又亲手递给了张贤,张贤交给了身边的高伟。他来到了这些人的面前,找了一块石头站了上去,这样,他可以看清楚整个队伍。他的目光向下扫视了一番,这些士兵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到底曾经是正规的军人,接受过训练的,还知道要守纪律。

张贤点了点头,这些人还是比新拉来的壮丁要强了许多。当下清了清嗓子,大声地道:“各位兄弟,我叫做张贤,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团长。”他说着,向下又扫视了一番,见到许多人在窃窃私语,显然是在打听他这个名字。他微微一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又接着道:“大家也许没有听说过我,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从十一师调过来到七十四军的……”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下面的一个家伙喊了起来:“你是十一师的那个小营长吗?”张贤怔了怔,没有想到自己的名气可以传到这里来,当下点了点头,告诉大家:“是!我是十一师的小营长,不过,现在是团长了。呵呵,这位兄弟怎么知道我呢?”那个家伙笑了起来,高兴地道:“小营长,我们几个是被你从鬼子那里救出来的那四千多个战俘中的人。”

张贤这才明白过来,笑了起来,道:“看来我还是和大家有缘呀,既然是这样,我这个团长也就不是外人了!”

“团长,我们什么时候能吃个饱饭呀?”另一个小子在下面喊了起来。这一声喊,马上引来了大家的起哄,纷纷要吃个饱饭。

张贤跳下石头,对着边上的县长道:“刘县长,这些兵我都带走,带走前,我请你给他们准备最后一顿饭!我要他们吃饱!”

刘县长面露难色,有些为难地道:“饭我可以准备,只是要吃饱却没有这么多的粮。”

张贤皱起了眉头,不快地道:“那你去给我想办法,不然,他们不愿意跟我走,就让他们留在这里好了!”

一听他这么说,刘县长连忙道:“好,好,我去想办法,这顿饭吃完后,张团长一定要把这些人都带走!”

“这是自然的!”

张贤再一次跳上了石头,对着大家道:“刚才我和刘县长说了,今天就让大家吃一顿饱饭,只要大家跟我走,我保证天天让大家有饭吃,顿顿鱼肉不可能,但是饭肯定会让大家吃饱!”

“好呀!”众人齐声欢呼。

“团长,是不是可以发给我们好一点的武器呢?”一个士兵问道。

张贤点着头,肯定地道:“当然是的,大家都是国之栋梁,七十四军用什么样的武器,我们就用什么样的武器,绝对不会有两样!”

“好呀!”大家齐声鼓掌。这些士兵中,有许多并非中央嫡系部队的,而是地方杂牌军里的,常常为武器装备不如嫡系中央军而愤愤不平。

“那我们的衣服呢?”还有人在问着。

“也是一个样的!”张贤大声告诉大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要我有吃的穿的,大家就有!”

“好呀!”又是阵阵的呼喝。

“如果大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就开始点名造册了!”张贤这样道。

※※※

造册的过程比较麻烦,因为人比较多,所以耗用的时间自然也就长。

张贤安排常立强与高伟两人分头负责,让士兵们排着队,一个个的点名登记。点过名的由熊三娃与哑巴分头带到另一个地方去吃饭,刘县长已经安排了人在那里做饭了,虽说没什么菜,但是饭还是管饱的。

张贤在这些士兵们中间来回穿梭查看着,他在盘算着怎样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瘦如活骷髅的士兵们养壮,这个样子别说去打仗,就是训练也谈不上的。

一个黑不溜秋、混身脏臭的小兵跑到了张贤的面前,对他敬了个礼,用一口浓浓的河南话对他道:“报告长官,俺们连长也想跟您去,不知道您收不收他?”

张贤愣了愣,问道:“你们连长呢?”

这个小兵答道:“他在里面。”

“他为什么自己不来呢?”张贤皱起了眉头。

“报告长官,他动不了!”小兵答着。

张贤又怔了怔,道:“那好,你带我过去看看。”

“是!”这个小兵答应着。

跟随着这个小兵,张贤沿着曲曲折折的过道,两边都是搭得歪歪扭扭的临时草棚子,那些就是这些散兵的住处。一边走,张贤一边和这个小兵聊着天,知道他叫做魏楞子,才十九岁,不过兵龄却有四年,十五岁那年被抓了壮丁,大小仗也打了上百。他的连长叫做司马云,是个山东人,因为受了伤,所以不能动。

还未进草棚,魏楞子便大声叫着:“连长,我把张团长叫来了!”

张贤跟着魏楞子走进了这间茅草搭成了棚子里,虽然此时是七月伏热天,但是这个棚子里却阴暗闷热,扑鼻而来的是一股霉菌的味道,混在其间的还有酒精和一股腥臭。昏昏的光线里,张贤这才看清,在棚子的角落里躺着个蓬头垢面汉子,浑身赤裸,无力的用个破烂的蒲扇搧着一堆围着他嗡嗡直叫的苍蝇。见到张贤进来,这个汉子挣扎着想要坐起身来,可是因为身体过于虚弱,爬了一下便摔倒下去。魏楞子连忙过去要扶起他,张贤摆了摆手,走过来,这才发现,这个人的身上烂了一大块的肉,从大腿的根部一直烂到了腰上,难怪他起不了身。

“你叫司马云?”张贤问着他。

他点了点头,有气无力地道:“是!”

“你这伤是怎么搞的?”张贤又问,尽管扑鼻的恶臭,但是他还是很坦然,并没有躲开。

司马云努力地装出不屑的样子,喘了口粗气,缓缓地道:“鬼子扎的!”

“哦?”

“是这样的!”旁边的魏楞子接过了话去,告诉张贤:“我们连被打散了,连长带着我向南转移,为掩护伤员,他一个人和五个鬼子拼刺刀,我帮他打死了一个,他一个人杀了三个,另外一个扎了他一刀,就跑了。后来我们又泅水渡过草尾河,这才来到这里,可是他的伤口却感染了。”

“为什么不及时给他治伤呢?”张贤问。

“没有医生!没有药!”魏楞子哭了出来:“我们也走不动了,更没有钱。这附近的郎中一听说到这里来,都躲得老远,我只能偷了些白酒来消毒。”

“这样有多久了?”

“一个多月了!”

张贤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对司马云道:“如果再这样拖下去,你就完了!”

司马云没有马上说话,只是用那双还依然亮晶晶的眼睛望着他,半天才道:“要是你能治好我的伤,我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张贤怔了怔,笑了出来,却摇了摇头。

司马云和魏楞子都愣了一下,显得无比得绝望。

张贤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解释着:“司马连长,现在这个收容站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人,我都会要,我肯定会把所有的伤员治好,当然也包括你。只是你这个伤比较重,在沅江肯定治不好,必须去常德,我马上让我的卫兵开我的车送你进常德的医院!”

司马云和魏楞子刚刚绝望的眼睛蓦然间又有了生气。

张贤同时又道:“不过,你要给我记住,你的这条命不是我的,也不是任何人的,是你自己的。值此国难当头之际,你既然做了军人,那么,你的这条命就是国家的,要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两个人同时点着头。

第三三章 夺兵(一)

张贤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沅江与汉寿两地的收容站跑了个遍,把所有的散兵都收拢在了一起,足足有三千余人,可以组一个大团了。只是这三千多人中,却是良莠不齐,其中有近千人有伤在身,轻伤若不算,重伤的也有三四百的样子,不知道这些重伤员中养好了伤又能有几个可以上战场。不过,张贤已经想好了,就算有残疾也要留下来,他知道这些残疾的士兵要是真得复员了,只怕生活更加无着落,还不如留在团里担任后勤非战斗工作。

张贤把他的团开到了常德市东郊的甘露寺,这是韩奇帮他找的一个团部,这座寺庙建在沅江江边,但是早已人去楼空,荒废多年了,不过房子经过修葺,还可以住人。

对于第一团来说,因为是新建的团,而罗师长又与张贤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人事方面倒是由张贤一手操办。常立强自然被任命为了第一营的营长,第二营营长是高伟,这两个跟他从十一师过来的兄弟,可以说是他的死党,如今也算是没有白跟他过来,职位上已经和徐海波平级了。只是这第三营营长的位置还是个空缺,张贤没有合适的人选,只好自己兼任。熊三娃也得到了提升,如今是张贤身边特务连的一个排长,职位上与陈大兴是一样的,这让他兴奋不已。张贤没有设警卫连,而是设的特务连,虽说职能差不多,但是名称不一样,性质也有些许的差别,张贤觉得,他这个团长不用一个连专门来警卫的。

人事上的这些安排并不难,而对于张贤来说,最难的却是后勤工作。

罗师长和苏副团长从沅陵还没有回来,上面拨的军需品也没有这么快到位,所以他只能跑到六十里外的七十四军王军长那里去借,主要的无非是粮饷和武器,粮食倒是好说,只是王军长将七十四军最落后、要淘汰的武器给了他,这让他很是难堪,他也知道,在王军长的眼里,他们这个师根本就是一个不入流的部队。

无奈之下,张贤想到了韩奇,如今的韩奇可以说是常德这里的要员,也许从他这里可以搞到一些自己急需的物质。对于整个师来说,张贤无能为力,但是他要把自己的团装备成作战最强的一个团,最少不差于七十四军的任何一个团。

从甘露寺到常德市区很近,不过几里路,张贤开着车带着熊三娃和哑巴很快就进了东门。对于常德,张贤还算是认得路的,从第一次到这个城市至今,已经一年了,那一次还是与王金娜从湘西回来,也是在这里,他们第一次发生了关系。一年来,这座古城的变化并不大,依然繁荣如故。这座城市是建在沅江的码头之上,沅江由南向北流到桃源县后,在常德西面的陬市附近开始,转了三道湾,划出两个驼峰,然后向东注入洞庭湖,常德就在第二个驼峰的峰头上。沿江的河街长有十里,是这座城市里最繁华的街道。

下南门码头是常德最大的码头,就位于河街南段,沅江中上游来的船只以及从长江、洞庭湖过来的船只大多在这里下泊,于是,这里也成了常德人流最多的地方。

张贤的车从下南门码头经过,却见一群人围着前面的街角,把道路都堵塞了,他只好停下车来。却听到有人在怒喝着:“放下你的鞭子!”然后里面的人都义愤填膺地喊着什么,不一会儿,那些满围的观者也都喊了起来,却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他们在做什么?”熊三娃有些不明白地问着张贤。

张贤笑了一下,告诉他:“这是街头戏,叫做《放下你的鞭子》。”

熊三娃却摇了摇头,站了起来,望着这些人,道:“不是,他们是在讲演、游行,好多的学生!”

“也许是吧!”张贤道。他也是从学生过来的,知道这些学生会做些什么,他也参加过那部街头戏的演出,也跟着大家上街游行过,不过,那还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想一想,就仿佛是昨天,他还是一个少年。

人群渐渐地散开了,却是汇成了一道人流,人们群情激愤,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等口号,举着纸糊的小旗子,从张贤的车边走过,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在路过他身边的时候,看了看他们,丢给了他们一面旗子,对他们喊着:“国军万岁!”然后勿勿地跑到前追他的同伴去了。

张贤笑了起来,拿起这面纸旗看了看,这上面还用毛笔写着“中国万岁”四个大字。

围观的人渐渐走开了,街道总算被让开来,张贤把那面纸旗递给身边的熊三娃,发动起车来,正要上路,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女子声音在高喊着:“张贤!张贤!……”

张贤愣愣地停下车,望向了码头,当他看清这个喊他的人,不由得怔在了那里,这个人已经快被他遗忘掉了,正是那个女匪首田秀秀,不!此时应该是他的另个妻子!

可是,当张贤看到田秀秀的时候,同时也看到她身后还背着个娃娃,这个娃娃用一条苗族绣花土布包在她的后背,她的手里还提着个包。此时,田秀秀正从码头下沿着条石搭成的台阶,快步地跑了上来。

张贤跳下了车,向她走了过去,心里却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有喜悦,也有疑惑,更多的却是仿徨。

熊三娃也下车来到了张贤的身边,看着这个苗族的妇女,问道:“哥,你认识她?”

张贤点了点头,不知道应该如何对他解释。

熊三娃很是乖巧,连忙迎了上去,接过了田秀秀手中的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