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叶飞从井上爬上地面的这段时间里

说实话,从一开始,上面就把消灭外骨人的重倒在了他的身上,毫无疑问的重任在肩,但事件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对叶飞个人而言,完全可以说成虎头蛇尾

不过叶飞心里只有一点淡淡的失落,消灭外骨人,将不安定因素及时扑灭才是最重要的,他的战绩之中有没有这几只外骨人,根本无关痛痒

八只外骨人全部授首,危机已经解除大半,剩下的就是诸如清理下水道中的外骨人消化囊之类的收尾工作,已经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没等几分钟,姜利和钱浩先后钻出井外,三个人重新聚在一起,钱浩一阵苦笑:“这下好,没啥功劳,能有点苦劳就不错了”

“得了”姜利拍拍钱浩的肩膀,“看开点”

“不是我看不开,就是觉得,”钱浩的手在空中虚抓一下,“近在咫尺的军功从手指头缝里溜走,这滋味太难受了”

预备役接到动员令之后执行军事任务,自动拥有现役军人的身份,尽管任务结束后就会解除,但无论待遇还是地位都与现役等同

也就是说,若是钱浩打死了外骨人,这笔账会记录为军功!

在军队里得到的,无论是处分还是奖励,都会在档案里跟一辈子如今的钱浩虽然离开了部队,可他的工作仍然在体制之内,多一份战功,短时间内没什么变化,可对他今后的升迁和晋职,却有着不小的作用

叶飞和姜利劝慰了几句,老梁便带着一群研究员乘坐改装过的大型厢式货车赶到现超回收了三套试验型装甲

后面的事和他们三个没啥关系了,叶飞和白羽鹏打了声招呼,和多年不见的老战友一起聚一聚

直到午夜,疲惫的白羽鹏才回到家中

为了消灭八只外骨人,整个行动持续近二十个小时,军警双方动员人力超过两万,车辆四千多台次,各种上武器若干,行动直接消耗的资金超过两亿元,其中绝大部分花费是基因毒剂的成本

海洲市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般,虽说网上有之字片语流传,但在军政双方共同的绞杀之下,一切不和谐的声音最后全部归于平静

叶飞根本没有了解后续情况的意思,他只想把自己剩下的假期平平安安地过完

可惜事与愿违,几天后,高岚接到了提前归队的命令,两人只能依依不舍地暂别高岚归队两天后,叶飞同样接到了提前归队的命令

叶飞用最快的速度返回,抵达月球之后,立即发现基地中的气氛异常的紧张,似乎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

阅读了这几个月里积攒下的文件,叶飞终于对目前的形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尽管人类与外骨人通过谈判达成了和平协议,但平静的表相之下,却是暗流涌动

由于外骨人的存在,地球各国目前的关系空前团结,除了经济方面互通有无,政治方面互相协作,军事方面更是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合作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今,由于外部的强大压力,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政治纲领的政治家不得不放弃武力,坐到一起研讨人类未来将走向何方

尽管各国间达成的具体协议不得而知,但在军事上的合作,正在慢慢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首先,是联合指挥部由临时转为常备

骨诮役中为统一联合舰队的指挥,以中美俄为首的参战国共同组建了同盟军联合指挥部,尽管联合舰队在战役中损失惨重,联合指挥部中的大多数将领成了光杆司令,且没能达到消灭骨冢的战略目标,可是联合指挥部却没有撤消

战役后,指挥部的所有成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所谓的指挥部只剩下一个名字,但是所有的成员头上仍然顶着指挥部中的职务,必须等联合指挥部正式宣布解散,才能解除职务

没想到指挥部不仅没有解散,反而成了常务机构,负责协调全球的武装力量对抗外骨人

而且木星的形势,也不像想像中那样平和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233暗流(二)

原木星舰队撤出木星后不久,外骨人便迫不及待地进驻木卫二,此后的头两个月,驻扎在木卫二上的外骨人一直很平静,然而不久之后,木卫二上忽然出现一支大约由二百艘战舰组成的外星舰队,这支舰队飞离木星后,径直返回骨冢

木星舰队撤离后并未返回地球,而是奉命驻守于木星附近的小行星带,就近监视外骨人的动向sg

原本的木星舰队是由中美俄三国为首,其它拥有一定航天技术的国家共同参与组建的多国舰队,其中有些国家甚至只有一艘战舰撤离木星的命令下达后,除中美俄之外的国家干脆直接退出,将战舰全部撤回地球

哪怕是中国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培养一批合格的天军官兵,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国家的战舰满打满算不过三五艘,加上国民数量的限制,建立天军的过程比三大航天国困难得多,哪怕是一个天军的士兵,都是极其难得的宝贝蛋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天军的规默只能代表经济实力的强弱,能够组建天军,就说明在技术层面不存在困难,无非是先进与否的问题

骨诮役结束后,三大航天国为了加强地球的整体实力,将部分航天技术向全球公开,对那些工业基础差,技术底子薄的小国来说,哪怕直接给一艘现成的战舰,他们也玩不转,更不要说从头开始建造战舰了

恰恰是那些天军实力不强的国家拥有消化这些技术的能力和实力

短时间内,这些国家的航天技术拔高一大截,原本的战舰直接落后至少两代

在这种情况下,战舰已经不是制约他们实力发展的因素,缺乏成熟可靠的天军官兵,才是当政者最最头疼的麻烦

一艘战舰对整体实力没什么影响,但是战舰上的官兵,都个个都是开枝散叶的种子,哪个敢不捧在手里?

也就是中美俄三国财大气粗,底子厚人口多,才有余力将舰队留在木星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人类与外骨人是敌非友,所谓的谈判,也是因为人类的整体实力远远弱于外骨人,说是城下之盟也不为过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历史上敢这么干的君主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死得不能再死,如今谁还敢这么做,那纯是脑子被驴踢过

战争打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三大航天国不仅舰队实力强,训练水平也要比其它国家高出一截,别看是一支联合舰队,却没有任何人敢于玩忽职守,更不会遗漏外骨人如此大的动向

按这支舰队的战舰数量来看,总体与进驻木卫二的外星舰队相关仿佛,可问题是它们离开之后,一直徘徊于木卫二附近的外星舰队并没有消失!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木星舰队立即将情况报告联合指挥部,得到消息的盟军高层大吃一惊

中低级军官不一定清楚外骨人为什么进驻木卫二,但是指挥部的高层怎么可能不清楚?

外骨人需要木卫二的唯一原因,就是将冰壳下的大量生物消化掉,用来建造它们需要的战争机器

本以为它们消化木卫二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可是短短两个月不到,居然已经建成了一支规模颇为可观的舰队,这种速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像之外!

即使各大参战国全部实施军管,所有企业全部完成生产转型,人类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建成这样一支舰队

大工业,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发展出来的而外骨人直接建立于基因层面的生物技术建造方式,却能够摒弃耗时耗力的基础积累,直接将所有资源利用在最终产品之上

单纯从建造的层面而言,外骨人的生物科技直接将人类的机械科技拉出几条街

自此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支成建制的外骨舰队离开木卫二根据舰队的规模,盟军指挥部下属的外事情报科大致计算出了外骨人的生产速度和原料消耗程度

中国的研究人员对木卫二冰层下的后进行过系统细致的研究,很了解那里是什么情况——由于表面被冰层覆盖,且远离太阳,木卫二冰层下的后并不像地球的后那样充满勃勃生机

研究人员从未在木卫二的后下发现类似于叶绿素及光合作用的机制,木卫二的内部拥有一颗小型的核心,因为木星强大引力的作用,导致木卫二的固态核心上布满了火山和热泉,就像深海版的木卫一

特殊的环境导致冰层下的生物主要依靠化能合成作用生存,与地球的深寒分类似,只是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得冰层下的生物进化速度十分缓慢,迄今为止仍未进化出与脊椎生物相近的高等生物

同样的,木卫二上也没有大型生物,试想,在那种环境下,食物链远比地球上更加的残酷,一只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鱼类,需要捕食多少二级生物?

进化的机会是公平的,但是以木卫二的环境,进化出类与地球后生物类似的种群,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地球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对外骨人而言,木卫二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地球才是它们垂涎三尺的美味

可惜无法得到地球,它们只能先在木卫二折腾一阵子

为了保证木卫二的“军工”产量,外骨人的代表杂种,不断地索要人类在谈判中承诺的有机原料,虽然人类各方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但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运抵木卫二的有机原料已达四千吨

根据外事情报科的计算,这些有机原料,足够支持外骨人建造三至五艘战舰

若是纯以重量计划,一千吨的飞船对人类来说不过是炮艇,可在外骨人的标准之中,绝对能够达到主力舰标准

尽管外骨人不断地将新舰送往骨冢,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类的高层认为它们会老老实实地将所有的战舰送往骨冢

人类防备外骨人,外骨人又哪会单纯得不防备人类?

————

服了,台式机怎么也打不开作者专区,非得换成老笔记本,才能上传,崩溃

这个问题已经是第二次出了,台式机的系统,真麻烦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234暗流(三)

貌合神离,这就是叶飞最后得出的结论

尽管双方都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可人类是没那个实力,外骨人又是为了什么呢?

联合人类对抗机械文明的大军?他总觉得这个理由有些强,若是将整个地球变成外骨人的兵工厂,短时间内,它们的实力就能翻上几翻

在利益面前,盟友压根就靠不赚真打起来,消极怠战保存实力还是其次,怕就怕所谓的盟友在背后捅上一刀

以人类目前与外骨人的关系,即使外骨人不这样做,恐怕人类也无法抑制捅外骨人一刀的冲动

什么和平,什么谈判,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是假的,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罢了

叶飞自认目光短浅,除了盯得住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儿之外,再远就不是他的能力所及,然而目前的形势如此明显,以至于他这样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提前结束的假期,就是明证之一

果不其然,没几天,上面就有了大动作

骨诮役之前,突击队进行了一轮非常规的扩军,原本的五个师扩编为十个,但突击队在骨诮役中损失惨重,新兵与老兵的牺牲比例高达5:

鉴于突击队在即将来临的大战中能够起的作用有限,即日起,突击队即日起开始进行精简,按老一师的慕,以军官和军士为主,少量优秀战士为辅,精减为两到三个精锐突击师,同时,将六人制的突击小组制度正式确立下来

突击队裁撤下来的人员则全部补充到舰队之中,凡是有一技之长的,进行突击培训,安排担任战舰上的各种职务,确实缺乏适应能力的,就地转为战舰守卫

从执行骨诮役的联合舰队出发算起,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各国的造舰高峰刚刚降温,战舰质量比之联合舰队有了质的飞跃

战舰不是问题,但各国普遍缺乏训练有素的舰兵,这成了制约人类整体实力的重要因素

舰兵,顾名思义就是战舰兵,这个叫法来自于约定俗成

由于天军脱胎于海军,因此在某些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海军的士兵叫做水兵,可天军的士兵叫天兵,总让人联想起神话中的天兵天将,似乎有一种自我标榜的意思

于是天长日久,形成了天军的战舰兵叫舰员的叫法

这里必须简单地说明一下天军的编制

天军分为几大部分

作为天军作战的基本单位,舰队是天军编制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实力最强的地球舰队;目前仍在重建的火星舰队;名亡实存的木星舰队及独立编制的特遣舰队等等,除非天军的高层指挥军官,否则只靠公开的资料,根本不可能搞得清舰队的具体实力

天军航空兵并不是独立的一部分,而是属于舰队的一部分

其二,是遍布太阳系的补给基地,主要包括位于地球的训练基地,小行星带基地木星基地土星基地及其它小型基地等

基地系统是天军内仅次于舰队系统的庞大后勤支持体系,担负着舰队遂行远程作战的补给工作,是整个天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失去基地系统,人类对太阳系,特别是太阳系外围的控制力将下滑几个级别

第三,才能轮到天军突击队

突击队在天军内部的地位,相当于海军陆战队在海军中的定位

其它还有直属于天军总部的通讯部门;名义上直属国防部,实际上由天军管辖的太阳系预警系统等等非战斗单位

天军的编制调整,必须首先保证舰队的战斗力,而一名合格的舰兵,必须拥有标准以上的知识水平,并且经过至少两年的专业培训,才能拥有上舰实习的资格

短时间内大量培养舰兵,唯一的方法是在一艘战舰上配备两套人手,手把手的传帮带

建国之初,潜艇部队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这样做,舰兵的整体实力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可是总比有舰无兵好一些好得多

这也是突击队裁撤的人员的主要去向

将为兵之胆,兵为将之威

舰兵的培养虽然麻烦,但总算是有旧法可依,更麻烦的是缺乏成熟的战舰军官!

战舰军官则要从优秀的舰兵之中挑熏并进入专业军效习四至六年只有极少数是直接招收普通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但后者同样需要接受不少于一年的军事训练及专业培训和一年以上的岗位实习

无论训练培训还是实习,只要不合格,就必须延期结业,什么时候合格,什么时候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战舰军官

由于培养不易,国家给予舰兵和战舰军官的待遇极高,绝大多数人都会将其视为终身职业

和平时期,舰队的高待遇像磁铁一般吸引无数青年挤破了报名处的大门,但是人类和外骨人开战之后,不仅报名者的数量直线下降,质量也大不如前

为补充舰兵,国家不得不把主意打到突击队头上

最起码,突击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养已经成型,只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就能走马上任

不仅是突击队,陆海军三军同样在调整的序列之中,凡是现役官兵,都可以直接报名,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参加天军的培训,只要培训合格,摇身一变穿上天军的深蓝色制服是板上钉钉的事

特别是海军的标准要比陆军空军放宽一些,这是因为海军的作战方式与天军更加接近,部分专业的士兵甚至不需要培训,直接上舰就能胜任新的工作

当然了,现在执行的体检标准比之前放宽了许多

不仅是军队内部的标准放宽,公开征兵的标准同样放宽了许多,只不过即使放宽后的标准,对大多数人而言仍然高不可攀——中国人从不缺乏热血,哪怕开战的危险吓阻了无数的青年,仍不乏热血青年报名参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