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17引蛇出洞(二)

如果不是磁力引擎的结构复杂,无法将引擎的体积缩减得太多,军方绝对不会浪费宝贵的超重元素晶体制造导弹!

也只有结构简单的晶体引擎,才能安装到空间有限的导弹上。

除了晶体导弹之外,军方还进行过不少的实验,特别是蓝光星在发现破甲弹能够击穿铠甲之后,曾经做过大量的实验,希望破甲弹也能在三角战舰的外壳上凿出一个洞来。然而不管即使采用七联战斗部的大口径破甲弹也不能击穿三角战舰的外壳碎片,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共和**方仍然要使用昂贵的晶体导弹。

但凡被红色光芒包裹住的晶体导弹都会立即消失,几乎在消失的同时,导弹就会击中目标,在晶体导弹的动能产生的光爆冲击面前,三角战舰的力场和装甲就像一层一捅就破的草纸般脆弱。

导弹钻进敌舰内部之后,携带的核弹头就会在延时引信的作用下启爆,将敌舰彻底击毁——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句话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晶体导弹不同于动力冲击舰,前者体积很小,即使穿透敌舰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危害,必须使用核弹头才能利用爆炸的力量彻底摧毁敌舰。而后者的体积够大,只要撞在敌舰身上,就能彻底击毁敌舰。

别看三角战舰与战神级的长度差不多,晶体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当量也不高,但是三角战舰的外壳异常的坚固,战舰内部是非常**的封闭空间。即使普通的化学爆炸,也会因为空间的封闭而威力大增,何况爆炸的是一枚实打实的核弹?

内部爆破令三角战舰变成了超大号的炸弹,爆炸产生的碎片速度极快,礓力不下于重力炮射出的炮弹,许多没有被晶体导弹命中的敌舰,居然因为友军的爆炸而导致战舰损伤!

亚特兰蒂斯战舰上的力场在战舰间距比较大的时间必须**使用,而在战舰距离比较近的时候,完全可以交互使用,也就是说,排出密集队形的亚特兰蒂斯舰队,战舰与战舰之间根本没有力场保护,否则碎片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得手。

损失不小的亚特兰蒂斯人左右为难,拉开间距担心人类的动力冲击舰,保持间距又对付不了己方战舰的殉爆!

数量的优势没能为亚特兰蒂斯人带来战略上的优势,反而在前进舰队的打击上不断地损失战舰,火星占领军和救援舰队加起来六百多艘战舰,居然在前进舰队的周旋之下损失了二百多艘,救援的信息一而再再而三地送回地球。

地球方面剩余的一千多艘亚特兰蒂斯战舰不得不再次分兵支援,火星方面的三角战舰总数达到了一千五百多艘,前进舰队立即陷入了异常背动的不利形势之下,哪怕晶体导弹也不能扭转不利的形势,而且叶飞为了把剩下的敌舰全部从地球勾引出来,还下达了限制使用晶体导弹迷惑敌人的命令。

在亚特兰蒂斯舰队的围追堵截之下,先后有五艘战舰被击毁击伤,好在分解光束只是在分子原子方面起作用,除非直接击中反应堆,否则就算击穿了战舰也不会引起殉爆。叶飞及时向战损的战舰下达弃舰的命令,舰上人员乘坐完好的子舰成功撤离,牺牲者寥寥无几。

如果不是舰队利用纯熟的短途超光速飞行不断地摆脱敌人的围堵,沉没的战舰数量最起码要提高三倍,甚至整个前进舰队全军覆没也不奇怪。

“徐司令,是不是派一支援兵,给亚特兰蒂斯人添一点儿压力?”蒙哥牛利元帅谨慎地建议道。

前进舰队的形势越来越危及,身为中方最高指挥官的徐世杰却仍然没有任何动静,这让不了解中方作战计划的蒙哥牛利元帅十分地不解。

“还不是时候。”徐世杰说。

“为什么?你的小伙子们十分地努力,他们做得已经够好了,再不派援军的话,这支舰队很危险。”马克西姆元帅也加入了劝说的行列。

巴顿将军隐蔽地撇了撇嘴,美方虽然不清楚中方舰队的真实实力,但也是美俄欧三方中最了解中方的势力,他绝对不相信徐世杰会坐视这支舰队就这么消失。

这支舰队若是被亚特兰蒂斯人全歼,还谈什么引蛇出洞?

徐世杰淡淡地解释道:“亚特兰蒂斯人在地球一共有两千多艘战舰,现在只出动了一千五百艘,虽然已经占到了整个占领军的四分之三,但是留在地球的五百艘战舰仍然可以对地球造成不可逆转的巨大破坏,现在派出援军,我担心会把亚特兰蒂斯人吓回去。所以除非前进舰队有彻底覆灭的危险,有可能威胁到战役的后续行动,否则我不会提前介入战场。”

叶飞的表现确实不错,但是这并不是徐世杰需要的,他希望前进舰队表现出极高的韧性,始终在逆境中顽强抵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游刃有余地游走于敌军的战阵之中大肆破坏。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合格的指挥员,绝不会因为一点点牺牲而动摇。

蒙哥牛利元帅耸耸肩说:“那是您的舰队,既然您有完善的计划,那就继续下去好了。”

马克西姆随后也做出了同样的表示。

哪怕前方的叶飞想破了脑袋,也不会想到徐世杰居然希望他的舰队表现差一点。

巨大的战损比例丝激怒了心高气傲的亚特兰蒂斯人,地球方面早已完成集结的五百艘亚特兰蒂斯战舰终于启航,舰队进入超光速的一刹那,徐世杰一直悬在半空的心终于落下:“命令,前进舰队立即与敌军拉开距离;命令,冲击母舰第一至第八舰队马上出发支援前进舰队;命令,主力舰队第一至第三舰队飞向地球,遮断敌军退往地球的航线,第四主力舰队汇合前进舰队保护火星,各单位收到命令后立即执行——各位,我需要你们的舰队马上赶往战场,我希望战役结束之后,没有任何一艘亚特兰蒂斯人的战舰能够逃走!”rs

818割裂

前进舰队与亚特兰蒂斯人占领军之间的战斗十分激烈,但是由于双方战舰的常规速度都非常的快,所以纠缠的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不过两个多小时而已。

接到远征军旗舰的命令之后,叶飞并没有刻板地按照命令将舰队撤向火星方向,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命令各舰向立即向远离火星的方向运动,引诱敌军进一步远离火星!

为了牵制住更多的敌军,仍然坚持作战的十六艘战舰已经分成了八个双舰编队,苦苦周旋于亚特兰蒂斯占领军的围剿之中。

叶飞的注意力一直放在火星方面,每当发现有敌舰想要返回火星,就会立即协调己方的战舰飞过去,将敌人重新纳入牵制的范围之内。

战斗进行了这么久,各舰的导弹已经用得七七八八,只剩下最后一点舍不得运用的存货。悬浮盾也早就不能用了,不过姜宇飞灵机一动,命令战舰将几块敌舰的残骸扯到己方附近充当悬浮盾,虽然破碎的三角战舰外壳已经失去了抵消分解光束的能力,可是对分解光束的抵抗力仍然比战神级自身的装甲要好得多。

各舰有学有样地照此办理,恨不能用敌舰的残骸将自己的战舰包裹起来,各舰的抵抗力瞬间增强几倍!

亚特兰蒂斯占领军对前进舰队的进攻强度没有降低,却郁闷地发现将近两千舰战舰居然拿十几艘人类战舰没什么办法。

如果不是姜宇飞的灵机一动,前进舰队的损失绝不止五艘那么轻松。

亚特兰蒂斯占领军郁闷地发现己方还从来没跟人类打过这么憋屈的战斗,明明数量远超敌人,火力远胜敌人,敌人也在己方的射程之内,可空有力气就是使不到地方,怎么都没法将这十几艘敌舰彻底消灭。

在前进舰队撤离云州星之前,莫罗星域舰队还是与人类接触最多的亚特兰蒂斯舰队,但是前进舰队全面撤离云州星系之后,双方彻底隔绝,只剩下留在太阳系的四艘天鹰级还在不断地骚扰占领军,占领军目前已经超越了莫罗星域舰队,成为与人类接触次数最多的亚特兰蒂斯舰队。

占领军自认无论是人类的战舰还是人类的战术他们都十分地了解,可今天的人类舰队怎么像脱胎换骨似的?

战神级与天鹰级实在是太像了,以至于占领军误以为叶飞率领的战神级战舰是天鹰级。

这两种战舰的外表看起来虽然差不多,基础战斗力也没有特别大的差距,但战神级胜在设计理念更胜一步,外加配备了天鹰级从没装备过的晶体导弹,实际战斗力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

如今的战神级甚至有能力正面对抗同等数量的三角战舰,不过没有哪个人类指挥官会笨到扬短避长。

以机动力压制敌人的数量优势才是王道。

如果谁想问欺负亚特兰蒂斯人有多大的成就感,问叶飞就算找对人了。

接到命令的远征军各舰队几乎不分先后地同时出发,海王星背面的阴影中刹那间涌出大批战舰。

前进舰队与亚特兰蒂斯人占领军纠缠的两个小时中,远征军主力已经从远离地球0。2光年的位置悄悄地飞到了海王星轨道附近,为了不被亚特兰蒂斯人发现,舰队脱离超光速的位置选在了海王星的外侧,正好出现在海王星的影子里。

为了防止脱离超光速时的误差暴露舰队,徐世杰命令舰队必须在太阳与海王星延长线上启航,如此一来就算提前脱离超光速也不会出现意外。

至于超光速飞行引起的空间波动就更不必担心了,空间波动会随着距离的延伸渐渐减弱,而且传递的速度不会越过光速,哪怕传递到内太阳系时仍然能被亚特兰蒂斯占领军发现,空间波动也需要至少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飞那么远。

远征军的战舰纷纷进入超光速飞行,转眼之间,八支分舰队的二百四十艘冲击母舰就出现在了小行星带内侧;与此同时第四主力舰队的三十艘战舰出现在战场和火星之间的位置,挡住了敌人撤往火星的道路。

紧接着九十艘战神级战舰出现在地球附近。

至此远征军完成了反攻战役最关键的一步,将敌军与地球和火星割裂。

而这个时候,根本不知道晶体引擎是什么东西的美俄欧三方的战舰,还像缓慢的蜗牛一样加速呢,起码还要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进入超光速。

远征军刚刚就位便立即通知叶飞,到了这一步,叶飞终于放下了提在半空的心,长长地出了口气:“命令各舰脱离接触飞向火星,与第四舰队汇合!”

十几艘战舰马上抛掉了充当悬浮盾的敌舰碎片,立即进入超光速状态脱离战场。

只有战神号没有立即行动,反而利用力场将战神号外飞舞的亚特兰蒂斯版“悬浮盾”收拢,之后才启动超光速引擎。

前进舰队出现在第四舰队附近的时候,所有目睹这一景象的官兵都傻了眼。

其它的战舰还好,就算有点损伤也是战斗的荣誉,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被敌舰残骸覆盖的战神号是如此地惊艳,看起来就像一件拙劣的印象派雕塑。

叶飞才不管那么多,他始终认为面子比不上里子重要,在战场这种地方,多一层防护就多一线胜利的希望,干货比表面光鲜的驴粪蛋子更实惠。

前进舰队其它战舰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扼腕,怎么就把这么好的悬浮盾扔掉了呢?一会再打起来不知道得挨多少炮才能重新收集到合用的敌舰残骸!

战场上的风云突变实在是太快了,亚特兰蒂斯人占领军一时间居然没能反应过来。

他们本以为是前进舰队顶不住了,像以前一样溜之大吉,可是还没等占领军执宰发出胜利的声音,眼尖的亚特兰蒂斯人忽然发现火星方面多了几十艘战舰!

限于光的传播速度,第四舰队出现的光需要十几秒才能传递到战场的位置。rs

819冲击母舰

位置更远的冲击母舰压根儿就不可能被亚特兰蒂斯人发现!

偏偏冲击母舰脱离超光速的时间比第四舰队还要早上那么一点,十几秒钟的时间,足够战前进行过无数次模拟战斗的冲击母舰舰队做好进攻的准备!

二百四十艘冲击母舰携带的一千九百二十艘动力冲击舰纷纷脱离,原本看起来十分单薄的舰队瞬间扩大了八倍有余。

冲击母舰携带的动力冲击舰都是进行了优化后的新型号,长度比原型缩短了三分之一,只有不到两公里,宽度和厚度调整为一公里左右,前扁后宽的形状倒有一点像亚特兰蒂斯人的三角战舰。

经过谨慎地论证和实验,新型动力冲击舰的威力比旧型号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左右。威力的提高来自于作战理念的变化——旧型号的动力冲击舰不仅是一种强力的武器,同时也是天鹰级战舰进行超光速飞行的重要辅助力量,因而不得不综合考虑两种用途的平衡。

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晶体引擎的战神级在速度方面基本不需要动力冲击舰的辅助,所以战神级配备的动力冲击舰已经不再做不辅助动力使用,但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进行大幅度的改进。

而新型动力冲击舰则完全不考虑辅助飞行的功能,这种战舰唯一的作用就是撞击敌人!远征军的战士们给这种战舰起了个形象的混名——钝刀。

冲击母舰的主体比战神级小得多,长度也就是两公里多一点。只比新型动力冲击舰长出一点点,菱柱形的舰身,每一个平面都要对接前后两艘动力冲击舰,对接好之后八艘动力冲击舰前四后四地支楞着,看起来就像一个饱受蹂躏八腿蜘蛛蹬直了腿儿。

冲击母舰主体基本上没有任何战斗力,只是承载晶体引擎和遥控设备的平台,舰内需要的人员也不多,一艘冲击母舰的机组乘员只有八个人,其中四个在战时通过火控系统操控动力冲击舰。

十几秒钟的时间只够冲击母舰做好战斗准备,但是八支舰队的位置距离战场太远。根本不可能直接瞄准。所有的冲击母舰都必须通过数据链系统共享前进舰队的探测数据,间接确定敌舰的位置。

小两千只动力冲击舰同时进攻,光协调就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好攻击准备的战舰不必等待友军。直接启动了动力冲击舰。

战场上。回过神来的亚特兰蒂斯占领军调转方向。恶狠狠地扑向前进舰队和第四舰队,然而他们的战舰刚刚启动,八艘动力冲击舰就钻进了占领军松散的战阵。

亚特兰蒂斯人还以为这八艘动力冲击舰来自于第四舰队。马上下令全军向旗舰集中,还没等占领军的战舰开始收拢,大批的动力冲击舰就飞临战场。

动力冲击舰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双方的距离间隔又大,难免出现重复瞄准的现象,纵横交错的动力冲击舰就像一群撵上了猎物的鲨鱼般在占领军的战阵中来回不断地穿梭,组成一张无形而有质的死亡之网,一艘又一艘地亚特兰蒂斯战舰在动力冲击舰的冲撞下饮恨当场。

第四舰队不甘心呆在一旁当个看客,三十艘战舰的六十艘动力冲击舰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这场饕餮盛宴。

姜宇飞一脸地纠结,盯着热闹非凡的战场好一阵哀声叹气:“这倒好,忙活半天了,让别人摘了果子。”

“那你还想怎么办?”剪刀闷闷地问,“咱们的冲击舰都在诱敌的时候完蛋了,现在想帮忙都伸不上手,除非用剩下的晶体导弹。”

“哎,算了吧,之前是没办法,现在用晶体导弹也太浪费了,我还没败家到这种程度。”姜宇飞又是一阵愁眉苦脸。

虽然每一枚晶体导弹上使用的超重元素晶体并不多,可是聚沙成塔聚少成多,大规模地使用晶体导弹,消耗的超重元素晶体必定是个天文数字,哪怕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超重元素晶体的合成技术,也不愿意白白地消耗那么多宝贵的战略储备。

与晶体导弹比起来,动力冲击无疑要笨重得多,速度也要慢许多。但是晶体导弹毕竟是一次性的武器,性能再强悍也只是消耗品。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