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天后,两艘侦察舰跟在无人机后面,成功进入通道内部一光年之远。

习惯了晶体引擎的超高速度,突然换成龟速的磁力引擎,叶飞急得差点没疯掉,再也等不下去的叶大司令命令侦察舰立即给无人机装上晶体引擎。

侦察舰照做之后,前进的速度总算快了起来,等侦察舰进入通道五光年左右的时候,叶飞决定率领舰队主力跟上去。

五光年的距离够远了,即使晶体引擎也需要五个小时的时间才能飞越这段距离,即使前方的侦察舰有什么不测,跟在后面的舰队主力也有足够的时间应对。

然而舰队刚刚启程,侦察舰就传来了紧急通讯:“司令,我们发现了亚特兰蒂斯的舰队,敌军正在转向,具体数量不明!”

暗礁区内的通道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如同迷宫般曲折,只有直线时才能进行超光速飞行,遇到拐角必须提前停止超光速飞行,以常规飞行方式完成变向——以超光速方式变向,转弯半径最起码也要以光分计算,驾驶员一个哆嗦,就能把战舰开出通道之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在暗礁区内航行,必须交替进行超光速飞行和常规飞行,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开危险。

收到消息的叶飞登时变了脸色:“娘的,这速度也太快了吧?侦察舰立即撤回,把无人机留下,继续监视敌人的动静;舰队退出通道,快!”远征军12月2日才正式出现在太阳系占领军的面前,就算敌人立即派出援军,二十九天的时间也就是飞出五十八光年,怎么这么快就到了这里?

暗礁区的厚度虽然只有五十光年,但是这条安全通道并不是一条直线,把中间的曲折全部算进去,实际距离最少也有八十光年。再加上转弯时耽误的时间,以亚特兰蒂斯战舰的速度,没有两个月甭想从这儿飞过去。

可是从战役开始到现在还不到三十天啊!

叶飞怎么也想不明白敌人的舰队是怎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现在这里的。

刚刚进入通道一点点的舰队按照叶飞的命令立即调头撤出来,接着前方的两艘侦察舰也撤了回来。

五个小时后,侦察舰退出通道,这个时候敌军已经完成了变向,正在进行超光速飞行前的加速。

五光年的距离,中间还有一个拐弯,敌军还需要两天半的时间才能抵达出口,这段时间将是此战成败的关键!

叶飞马上命令舰队做好战斗准备,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叶飞命令各舰将携带的无人机放出去,故意飞出通道之外,试探通道的安全边界在哪里。

一架无人机飞出通道的范围之后,突然间失去了联系,通过光学系统的放大可以看到,这架无人机如同通了高压电一样,整个机体像火烤的蜡烛一样缓缓地融化,最后变成一团红热的液态合金,渐渐地消失不见。

明明是空荡荡的虚空,却会出现这种诡异的现象,怪不得亚特兰蒂斯人把这片暗礁区形容得那么恐怖,看这个意思,即使是亚特兰蒂斯人的战舰进入危险区,也不会有丝毫的区别。

无人机熔化的整个过程都被光学系统详细地记录下来,看到这一幕的叶飞灵机一动,马上命令各舰将无人机撤回,改用重力炮向四周发射低速炮弹,没过多久,十六艘战舰就将两光年范围内的通道边界查了个一清二楚。rs

860暗礁通道

除了查看通道的边界之外,叶飞还命令战舰进行了一系列的武器实验,结果表明战舰主炮射出的激光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强悍的晶体导弹基本上不受任何影响——怎么说也是超光速武器。

为了得到确切的实验结果,战神号一共发射了三枚晶体导弹,虽说不用叶飞自己掏腰包,可还是让他心疼得不得了,死活不肯再实验第四颗。

至于电磁炮射出的实心炮弹就悲催了,在无人机熔化的位置,所有炮弹都会在飞行的过程中化为一团熔融状态的液态金属,而过了那一段通道之后,又不受影响。再往前走一段,飞离通道的炮弹则出现了明显的方位偏转,飞行百公里的距离,偏转程度达八到十公里。

其它部分暂时还没来得测试,但光是这一小段距离就够呛了,谁也说不准通道外到底是什么情况,又怎么会出现这么诡异的现象。

如果不是亚特兰蒂斯人的舰队就在前面不远,叶飞肯定要派无人机找找答案。

话说回来,这地方包裹在亚特兰蒂斯星国的外围不知道多少年了,他们难道就从来也不研究研究?说不过亚特兰蒂斯人早就知道答案,但是被亚特兰蒂斯高层隐瞒起来,远征军在地球上俘虏的那些亚特兰蒂斯人接触不到这种核心机密吧。

想当初与佩里安德接触的时候,他提到过数千年前的亚特兰蒂斯大扩张时代,但是丝毫没有提到宇宙暗礁区的存在。按说佩里安德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佩里安德压根儿没想把这事儿告诉人类。

不过既然亚特兰蒂斯舰队严格地按通道的方位通过,等于说他们即使知道暗礁区的真相,也没办法彻底解决暗礁区。

想到这里叶飞又暗暗地庆幸,若是没有这片暗礁区,恐怕亚特兰蒂斯人早就往太阳系的方向开疆拓土了吧,不等人类文明进入宇宙时代,就会彻底沦为亚特兰蒂斯人的附庸,说不定还会有一部分人为此而沾沾自喜。

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之间的对撞……叶飞想到了美洲殖民史和血腥的殖民时代。

晶体导弹的成本高,但是重力炮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叶飞干脆安排舰队在通道出口两光年的范围内进行全面的火力侦察。为了加快侦察效率,装备重力炮的突击舰全部与主体分离,各自负责一段通道。

火力侦察取得的情报渐渐汇集到战神号,两光的通道慢慢在叶飞眼前的全息图上成型。

通道大体上与俘虏交待的方位吻合。但通道只是大体上能够连成一条直线。不同地段的不同位置。通道的形状完全不同,如果将通道的外形一五一十地描述出来,绝对没有任何人会想到这是一条暗礁区的通道。只会以为是哪个无聊人士描绘的蚂蚁窝。

火力侦察至少为叶飞找到了几十处比较安全的空间,最大的体积比地球还要大,最小的只有几十立方公里的空间。

这些空间除了连接主通道之外,还和其它安全的路径相通,只是叶飞没有那么多时间,不能一一探查这些支线通知的具体情况,更不敢保证能通过这些通道抵达暗礁区的另一侧。

如果不考虑超光速飞行的问题,通道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机动,只是每过一段距离都有会出现一个狭窄的“隘口”,最窄的地方只有十几个光秒,通常这些狭窄的隘口,就是必须脱离超光速状态,以常规速度进行转弯的位置。

叶飞突然冒出个想法,原本的计划是将要塞安置在通道出口,为什么不把要塞安置在那些比较大的安全空间呢?哪些一杰就能堵住狭窄的隘口,形成一舰当关万舰莫开的局面,远比用要塞堵住出口要划算得多。

叶飞是个倾向于进攻的指挥官,从人类接触过的其它文明来看,不管外骨人也好,亚特兰蒂斯人也罢,大多数宇宙文明都处于“攻高防低”的状态,即使亚特兰蒂斯人发展出了防护力场,也没有改变这种情况。

似乎只有碟族的防护力强于进攻力,但碟族只能算是个例,不能以偏盖全。

这一点在外骨人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刚刚进入宇宙时代的人类凭借超强的进攻力,硬是以弱势兵力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外骨人的入侵,哪怕是直径上千公里的骨冢,也不断饮恨在人类的狂轰滥炸之中。

连小行星都能说干掉就干掉,难道宇宙要塞能建造得比小行星更加庞大?有这份精力和资源,多建造一些战舰岂不是更好?

因此叶飞从来不觉得固定在某个关键位置一动不能动的宇宙要塞是个好主意,毕竟再厚的装甲,也挡不住蚂蚁搬家式的不断进攻。即使宇宙要塞安装射程超远、威力超强的大型要塞炮,逼得敌人的舰队根本无法靠近,敌人也完全可以采用陨石群撞击或者其它惠而不费的手段。

之所以按照命令执行上级的命令,是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对上级的决定指手划脚——目前的国防部长徐世杰堪称军方第一人,然而即便是徐世杰也不可能在军方一手遮天,建造一座要塞这样重要的决定,绝对是军方的大佬们共同做出的决定。

不过在通道内的安全空间构建要塞则完全不同。

安全空间四周的危险区具有天然的防御作用,藏在安全空间内的要塞基本上不用担心敌人的围攻,只要看住一个方向,就能截断整个通道。

若是担心一个要塞可能被敌人攻破,那就干脆多选几个位置多造几个要塞,形成层层阻击的姿态,再强大的敌人也休想通过——最起码,以人类目前接触到的科技层次,没有任何一个种族能够通过。

而且这样的大型要塞比战舰要稳定得多,完全可以在要塞内部建造复杂的反物质储存设备,反物质这个大杀器一出,甭管敌人的科技水平多先进都得歇菜。

当然了,若是真有那么高的科技水平,绕路花不了几个时间,也没有必要使用这条危险的通道,或者根本不在乎暗礁区这一点点小麻烦。(未完待续……)

861暗礁通道(二)

陷入幻想和憧憬中的叶飞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不由地暗暗嘲笑自己老大不小的人了居然还做白日梦。

耐心地等了一天一夜之后,两光年的通道终于完完整整地查了一遍,两光年的尽处,就是通道的最后一个转弯,只要亚特兰蒂斯人的舰队拐过了这个弯,就可以一路坦途地直接飞出通道之外。

叶飞立即开始布置阻击,位置就在最后一个转弯附近!

除了这里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一旦让敌人通过这个最后的隘口,再次进入超光速状态的亚特兰蒂斯舰队就可以马不停蹄地冲出通道之外,到时候就算叶飞有天大的能耐也挡不住敌人。

而超出两光年的范围之后,不光“空形”不熟悉,处于超光速状态的敌舰也不是说拦就拦的,一个不小心,没拦住敌舰不说,己方的战舰反而被敌人的战舰撞毁那就悲催了。

选择了最合理的决定之后,叶飞命令徘徊在隘口附近的战舰继续深入,尽快摸清隘口内的情况。

敌人距离隘口只剩下十来个小时的路程,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叶飞想了想觉得隘口附近的战舰数量太少,干脆全军压上,所有战舰在最短时间内赶到隘口,加入探查的行列。

两小时后,全力以赴的舰队摸清了隘口内零点一光年的大致情况。

最后的隘口形状很不规则,最宽的地方大概有十五光秒。最窄的地方只有两光秒,长度大概有六个光分。

一光秒就是三十万公里,对于飞船的常规速度而言宽大的难以想像,可是不论人类还是亚特兰蒂斯人的战舰速度都远超光速,这样一点距离,眨个眼的时间就能飞过去,相对于空旷无垠的宇宙来说,这处隘口确实窄得不能再窄。

旁的不说,战神级的主炮即使不齐射,封锁五光秒的空间也足够了。

让叶飞没有想到的是隘口前后都是不小的安全空间。外侧的空间是个直径十一光秒。大致上呈球形的空间,隘口就在球形的底部,战舰的稍快,就会一头扎进危险区。

内侧的空间则要大得多。接近隘口的位置有个短直径近三十光秒。长直径六十光秒的椭圆形安全空间。隘口的位置在椭圆形的腰部附近,如果把整个通道看成一段肠子,隘口内的形状倒和盲肠有几分相似。

如果把内外两个空间当做一个整体。则很像个是个腰部收得太重,长得异常憋屈的畸形葫芦。

对着星图上的数据,叶飞的眉毛狠狠地拧在了一起。

如果在隘口外的空间设伏,舰队就必须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短兵相接,探测到的数据虽然说安全空间是十一个光秒,但是不能保证安全空间的界限像国界那样清晰,安全起见,十光秒的距离内才能算是安全。

人类的战舰原本就无法与亚特兰蒂斯战舰直接对抗,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与敌人打遭遇战,前进舰队即没有装备上的优势也没有碾转腾挪的空间,只怕是堵不住敌人的冲击,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凭着地利消灭一部分敌人,最后在敌军大部队的驱赶下逃离暗礁区。

既然外部设伏的想法行不通,那就只能把埋伏放在隘口内部了。

可是人类舰队与亚特兰蒂斯舰队作战的时候,短程超光速飞行不仅是取得优势的不二法定,甚至可以说是能否取得胜利的定海神针。

除去不入流的星流式超光速飞行速度相对固定之外,任何一种超光速引擎所追求的都是尽可能提高速度,磁力引擎虽说在人类掌握的技术中已经落后了,一直没有什么新的突破,但是最低速度仍然要超过一点五倍光束。

三十光秒的安全距离,意味着每一次短途超光速飞行在必须注意方向的情况下,还必须将速度压到最低,而且飞行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二十秒,如果位置不合适,恐怕一次飞行的时间必须控制在一到两秒内,否则战舰就会有覆灭的危险。

以十六艘战舰对抗敌军数百艘战舰,还要加上如此多的限制,叶飞看不出胜利的希望在哪里,他迟疑了好一会儿仍然犹豫不决,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叶飞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要通了徐世杰的通讯,把目前的情况说了一遍之后,又把自己的担忧详细地阐述一遍,最后强调道:“首长,这里和太阳系之间有四百多光年的直线距离,以亚特兰蒂斯人的速度,没有半年多的时间,这支舰队根本就到不了太阳系。有这六七个月的缓冲,地球上的平民应该走的七七八八了,再者说,到了那个时候,远征军主力舰队应该完成了追击任务,抽出手来吃掉这支敌军也不是问题。”

话音未落,叶飞又赶紧补充道:“首长,不是我贪生怕死,而是没有必要让舰队冒不必要的风险,毕竟我这里只有十六艘战舰,实力实在是太单薄了,请首长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让我们放弃这次阻击。”

徐世杰双手拄着下巴一直沉默地听着,等叶飞住了嘴,才慢慢地说:“你的理由很充分,不过我这里也有一些理由,要求你们必须要打好这场阻击,给亚特兰蒂斯人一点颜色看看。”

叶飞完全没有想到徐世杰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不由地愣住了:“首长,有什么新情况吗?”。

前进舰队的实力摆在这儿呢,遇到大批敌人也是意外事件,如果情况没有变化,想必徐世杰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是有了一点变化。”徐世杰正色道,“亚特兰蒂斯人攻进太阳系的时候,已经确定撤离的部分科研部门没来得及撤出,军方有一部分研究人员滞留地球,我们……没找到他们!”

“什么?”叶飞大吃一惊,连忙问道,“他们是研究什么的?”

“都是研究超重元素的,他们的研究正好到了关键时刻,原本打算出了结果马上撤离,没想到……唉!”徐世杰无奈地叹了口气。(未完待续……)

862暗礁通道(三)

叶飞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您是说,亚特兰蒂斯人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晶体引擎的应用?”

“有这种可能性。”徐世杰承认道。

“怎么会这样?”叶飞简直不敢相信,军方居然会出这样的乌龙。

超重元素这么重要的研究,怎么能丢给亚特兰蒂斯人?就算当时来不及带走,也应该当机立断毁掉研究所。

速度是人类唯一的战略优势,可是现在徐世杰告诉他,这个优势很可能已经被敌人掌握,这让叶飞怎么接受得了?

“我也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