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美俄那样明白亚特兰蒂斯人厉害的国家,很少出现其它方面的问题,可是某些欠发达国家原本就是**盛行,根本不可能像远征军计划的那样只把人装上运输船。

这些国家的高层也明白这样做会令人员的撤离严重滞后,可是不这样做也不行。新的行星必须从头开始建设,不带上一些家当,到了新行星,难道以刀耕火种从头开始?

当初中方若不是承诺在基地星免费提供住宅等一系列的福利,恐怕滞留地球的将不止两亿人。

虽说中方承诺向各国提供必要的帮助,但谁都知道求人不如求己。现在好说话,等到真有需要的时候,找不到中方的人可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远征军也无奈得很,只能任情况自由发展。反正运输舰卖给他们了,到底怎么用是人家的自由。

总算各国并没有失去理智,得到远征军的提醒之后,马上加大力度首先运输人员,不过对这些国家来说,人员的运输也要分个三六九等,官员、富人当然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有一技之长的学者和高水平的产业工人,最后才是普通人。

普通人也不是一勺全烩,除少数男权至上的宗教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儿童优先、妇女次之、老人再次,最后才是壮年的男子。

许多老人自愿将先离开的机会让给年轻的儿孙——他们衰老的身体很有可能承受不住人体冷冻的副作用,即使提前离开,也有可能永远无法解冻。

2218年7月18日,前进舰队在距离暗礁通道出口十六光年的位置率先展开阻击作战,为了延长舰队的战斗时限,徐世杰还特意给叶飞调了两艘满载武器装备的运输舰。

这两艘运输舰上至少一半儿的空间储存着光速鱼雷。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此次作战的目标是亚特兰蒂斯人的战舰,而非庞大的骨冢,因此这一次使用的光速鱼雷,只是加装了控制系统和磁力引擎的实心弹头,而不像从前那样在光速鱼雷中安置超大当量的核弹头。

据说为了节约成本和加快制造速度,军工厂直接生产不带核弹头的光速鱼雷,然后在弹头内灌上大量的混凝土。

这个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即使是混凝土块,在几十倍光速的高速飞行中,也足以撞毁亚特兰蒂斯人的战舰,所以没谁真的拆开光速鱼雷看传言是不是真的……其实也不用拆弹头,这批光速鱼雷的外壳上用显眼的颜色漆着“空战专用”几个大字,即便弹头里不是混凝土,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叶飞不知道别人到底怎么想,反正他觉得这样挺好,至少用起来没有心理负担,不管打出去多少,都不带心疼的。

他第一仗,就命令舰队打出了二百颗光速鱼雷,而实际的命中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而军方对此早有预料,光速鱼雷的动力系统经过了一定的调整,未能命中目标的光速鱼雷在飞出五十几个光秒之后脱离超光速,并且在减速的同时发出定位信号。

897超级合金(三)

专门负责回收光速鱼雷的工程舰马上赶过去,将电池耗尽的光速鱼雷收回舰内,换上满电的电池组之后,一枚用过一次的光速鱼雷满血复活!

这样做,是参考了远征军追杀占领军时的命中率做出的改进。

电池只占光速鱼雷成本的很少一部分,若是不这样做,大批未命中目标的光束鱼雷将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而只更换电池,无疑将大大减轻补给的压力,并且节约大量的成本。

毕竟不安装核弹头的光速鱼雷,也不是什么便宜货。

在远征军追逐占领军之前,军方内部对光速鱼雷是否还需要保留一直分成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光速鱼雷是外骨人战争时期为了对抗骨冢出现的特殊武器,在外骨人战争结束后,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完全没有必要再装备这种昂贵的武器。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光速鱼雷在特殊情况下还有一定的用处,完全撤装是自毁长城,必须保有一定的装备量,但持这种意见的人同样不觉得舰队有大批装备光速鱼雷的必要。

至于轰炸行星,不是可以直接用小行星吗?何必非得用光速鱼雷?

幸好后前一种意见没能占据军方的主流。

从7月18日开始,前进舰队每天都要进行一到两次拦截行动,大概是第一次拦截给亚特兰蒂斯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后面的飞行中。这支庞大的舰队从来不飞直线,给舰队的拦截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三分之一的命中离从此变成了绝响,以每次拦截发射二百枚光速鱼雷计算,二三十艘的成功率已经算是很高了,命中十几艘的情况比比皆是,有几次拦截的命中率甚至不足一手之数。

这些日子可算是把工程舰忙坏了,幸好光速鱼雷的电池可以重复充电,不然恐怕光是废旧电池都能堆满工程舰的船舱。

前进舰队的拦截行动迫使亚特兰蒂斯人进行曲线飞行,无形中延长了抵达太阳系的时间,也算达到了军方拖延时间的目的。

拦截行动持续了将近一个月。2218年8月16日。远征军第三舰队从前进舰队手里接过了拦截敌军的任务,包括两艘运输舰都移交给第三舰队。

第三舰队则向前进舰队移交了六艘刚刚下线不久的传送舰,前进舰队奉命向中途星进发。

2218年8月20日,前进舰队第二次抵达暗礁通道的入口。

留在附近的机械人虽然准备了不少材料。但是要塞至今还看不到影子。叶飞也没管它们。带着舰队直接进入通道。

当然了,还是老规矩,侦察舰和无人机开道。免得被亚特兰蒂斯人堵住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8月25日,前进舰队一行三十六艘战舰抵达中途星系。

根据光学系统的探测结果,舰队年初向中途星发射的那些炮弹,大部分仍然处于飞行之中,而中途星的轨道防御体系也重新建立起来,防御能力似乎比当初有所提高。

舰队抵达后,叶飞马上与基地星建立了联系,直接与徐世杰通话:“首长,舰队已经到达指定位置。”

“很好。”徐世杰说,“舰队需要休整吗?”

“报告首长,不需要!”叶飞马上回答。

“那就开始行动吧,老规矩,怎么行动我不管,我只要求你用最小的代价拿下中途星系。”

叶飞一脸地怪异,忍不住问道:“首长,不是要等亚特兰蒂斯人到太阳系再行动吗?怎么改主意了?”

“当然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徐世杰直言不讳,“合金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我们需要大量的合金进行研究,所以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而且总参认为,占据中途星之后,地支亚特兰蒂斯舰队返航的可能性不高,反倒是从亚特兰蒂斯境内调集舰队的可能性比较大。”

亚特兰蒂斯人有的是舰队,随便抽调哪一支都能抢回中途星。飞向地球的舰队返航的话,需要至少一个半月的时间,从亚特兰蒂斯境内调集舰队未必会用这么长的时间。

再说了,舰队返航就意味着放弃找人类麻烦的计划,将来还必须重新派一支舰队前往太阳系,亚特兰蒂斯人不一定知道脱裤子放屁这句话,但是他们懂得什么叫自己给自己添麻烦。

“明白了,我马上安排。”叶飞说。

徐世杰又提醒道:“最好速度快点,能赶在亚特兰蒂斯人发出求救信号之前结束战斗最好。”

叶飞脸颊一抽,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试试吧。”

话是这么说,但是叶飞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

如果中途星系的亚特兰蒂斯人集中在一起,舰队搞一次突然袭击没准还有一丝可能,但是这里的敌人分成中途星和巨行星两个部分,貌似巨行星方面的敌舰比中途星还要多一点。

那颗巨行星光是卫星就有一大堆,三十艘战舰扔到里面连个水花也看不见,找不齐人怎么偷袭?

强行进攻的话,只要有一艘敌舰未能消灭,就能立即将消息送出去。

与其为了徐世杰异想天开的话而费心劳力,还不如按照原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有了决断的叶飞将徐世杰的建议抛在了脑后,沉声下达了作战命令。

半数的侦察舰马上飞往巨行星,将巨行星附近的空域全部监视起来,另外一半儿侦察舰则聚集在中途星附近,另外抽调了两艘侦察舰进入暗礁通道后半段,防止敌军的突然出现——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不能不防。

三十艘战舰也兵分两路,叶飞率领六艘战舰飞向中途星,准备将中途星的表面清洗一遍,另外二十艘战舰则埋伏在巨行星附近,做好截击的准备。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巨行星附近的情况太复杂,直接进攻十分困难,以少量兵力进攻中途星,可以将隐藏在巨行星附近的敌舰吸引出来,达到引蛇出洞的效果。

剩下的四艘战舰分别堵住通道两侧,避免敌舰逃离。

898超级合金(四)

六艘传送舰则被安排到了通道中的一处安全空间,避免战斗波及昂贵的传送舰。顶点小说。23us。

命令下达后,各舰立即向各自的任务区前进,等其它方向的战舰一一就位,叶飞才率领包括旗舰昆仑号在内的六艘战舰飞向中途星。

为了尽快将敌人的战舰全部引出来,叶飞决定从一开始就使用杀手锏。

六艘战舰抵达中途星之后,战舰正对中途星,第一时间在前方张开悬浮盾,两片光盾登时将战舰挡在后面。

十二片光盾实在是太显眼了,除非亚特兰蒂斯人全部是瞎子,否则不可能看不到。

于是中途星上的轨道炮同时向舰队的方向聚集,没等轨道炮开火,六艘战舰就开始从光盾的夹缝里向中途星射击。

重力炮用最快的速度向中途星倾泄了大量的炮弹之后,两片光盾马上合拢,等轨道炮开始拦截,叶飞直接命令战舰顶上去。

分解光束击中战舰前面的光盾之后,左面进去右面出来,又折回了中途星。

虽然因为距离比较远,一来一回超出了轨道炮的射程,折返的光束杀伤力很弱,但弱并不代表没有,虽然对轨道炮本身没有什么伤害,可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大量的分解光束积累起来,中途星的大气首先遭了殃!

要知道大气也是和种物质,虽然大气基本上是透明的,可分解光束哪会管这一套,只要碰上了。就是分解没商量。

此外透过大气照射到地面的光束,也会对地表产生一定的损伤,只有在亚特兰蒂斯建筑覆盖之下的地面,才能幸免于难。

虽说传送舰是亚特兰蒂斯第一舰队的招牌,数量仅有七对,但是因为传送舰的特殊功用,在亚特兰蒂斯人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中途星上的亚特兰蒂斯人看到光盾的效果之后,立即意识到空中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们完全没有想过会在敌人那里看到这种东西,顿时乱了方寸,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只剩下轨道炮还按照既定的程序一丝不苟地拦截着飞向行星的炮弹。

折射的分解光束会不会对行星造成影响。他们已经顾不上了。

亚特兰蒂斯人马上把消息发了出去,驻守中途星的舰队紧张地进行升空前的准备,远在巨行星的舰队立即开始集结。

中途星有大量的轨道防御炮保护,平时只驻扎着少量战舰。舰队主力平时都藏在巨行星附近。

侦察舰分毫不差地将亚特兰蒂斯舰队集结的消息发回旗舰。发现自己的策略奏效。叶飞登时眉开眼笑,命令各舰向中途星发起进攻。

主炮之类的直线攻击武器虽然不能用了,但是各舰还剩下不少光束鱼雷呢。这东西必须发射到舰外才能启动,正好可以避开光盾的防护范围!

为了不造成过多的破坏,每舰战舰只从底舱里弹出一枚光速鱼雷,这枚鱼雷在惯性的作用下慢慢向下飞,直到飞离光盾的遮挡范围之后,各舰才向光速鱼雷中输入目标数据,昆仑号的鱼雷第一个发射,由层层波纹构成的空间波动瞬间越过只有一光秒的距离,狠狠地撞毁了三台轨道炮之后,重重地砸在中途星上。

光速鱼雷进入中途星的位置上,瞬间崩离的大气层回卷,激起了巨大的漩涡,漩涡底部的地面上缓缓升起炙热的蘑菇云,巨大的裂缝从撞击点开始向外延伸,深不见底绵延数十里。

尽管只是实心的弹头,可是当不住撞击的速度太快了,威力远远超过同等质量的小行星撞击。

目睹这一切的亚特兰蒂斯人全都傻了眼儿,仅有的二十几艘战舰即刻升空,掌管中途星的执宰甚至向整个行星下达紧急命令,要求所有人就近赶到航空站,尽快离开危险的行星。

他本来还希望巨行星方面的舰队及时赶过来驱逐这些敌人,可是现在看来,时间根本就来不及!

叶飞还真没想到亚特兰蒂斯人的反抗如此微弱,弱到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他索性命令各舰收起光盾,火力全开,对准中途得就是一通猛揍。

二十二艘敌舰只有十二艘在行星的另一面,正面的敌舰根本没有升空的机会,就被狂暴的火力凌空打碎。

另一侧的敌舰虽然成功地升空,但也在侦察舰的监视之下,剩下五枚没来得及用的光速鱼雷,正好用来对付这些战舰。

五枚光速鱼雷干掉了六艘敌舰,中途星只剩下六艘战舰,其中两艘是力场战舰,四艘莲蓬战舰。

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虽然敌人只剩下六艘战舰,但是在这样的距离上,分解光束完全有能力威胁到战神级的安全。

叶飞毫不犹豫命令剪刀发射了六枚晶体导弹,彻底解决了中途星上的敌人。

这时他接到了侦察舰的报告:巨行星附近的敌军已经初步集结完毕,第一批近四百艘敌舰飞离巨行星,正在加速飞向中途星,预计四分钟后进入超光速。

叶飞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有四百艘敌舰?可是想想也没什么不对,上次自己带着舰队大闹中途星系,亚特兰蒂斯人得笨到什么程度,才会一点防卫力量也不加?

他马上命令舰队主力开始拦截,并要求舰队尽可能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中途星方面已经没什么反抗力量了,他干脆只留下一艘战舰看守中途星,任务是不准任何飞行器升空,剩下的五艘战舰则飞向巨行星,加入拦截的行列。

敌舰的数量虽多,但是一来敌明我暗,二来舰队并没有埋伏在一个方向,三来晶体导弹威力不凡,虽然敌军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以少打多的前进舰队反而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一艘接一艘地消灭敌舰。

亚特兰蒂斯人十分顽强地与前进舰队战斗,第一梯队的几十艘莲蓬战舰死死地挡住后面的友军,不断向着漆黑的星空发射分解光束,至于到底打没打中人类的战舰,他们就不知道了。

899超级合金(五)

亚特兰蒂斯人的战舰虽多,但是他们的武器射程实在是不尽人意,而且包围他们的前进舰队也没使用射程仅有十多个光秒的主炮齐射,而是射程足有六个光分的晶体导弹!

尽管亚特兰蒂斯人毫不退缩地勇往直前,但勇气并不能取代武器带来的战略优势。

武器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先进的武器同样是万万不能的!

前进舰队也不像表面上那样轻松,双方距离最近的战舰也有两光分开外,若是依靠战舰上的光学系统进行瞄准,等战舰锁定目标,敌舰都能冲到眼前了。

因此前进舰队的战斗高度依靠前方的侦察舰提供实时的敌舰信息,侦察舰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位置不能离敌舰太远,基本上不能超过一光秒,否则稍有不慎就有舰毁人亡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使用卫星就成了必然。

可卫星本身的机动性极差,亚特兰蒂斯人的舰队又一直在拼命地向前突进,哪怕将面积最大的侧舷暴露在人类的火力打击之下也毫不迟疑。

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