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知道脉冲星是中子星的一种,因为自转速度极快,周期性向外辐射脉冲信号,所以又被称之为宇宙灯塔,但是由于这方面的资料很不完善,他还真不不禁接近脉冲星可能会有危险。

“非常有!”封雷说,“船帆座超新星遗迹的范围差不多就是一百光年,再往前就进入了遗迹之内。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也说不出来,另外脉冲星的磁场非常的强,很难说战舰的磁场能不能挡住这么强的磁场,而且从脉冲星上发射出来的粒子流也非常的强,如果战舰被粒子流正面照射,后果无法预料。”

叶飞叶完点了点头:“听起来很有道理,那么封博士,你的意见是往哪个方向飞?”他对普通的天体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宇宙的复杂程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脉冲星这种东西完全不在他的了解范畴之内。

封雷马上在星图上以脉冲星为中心画上了一圈痼螺旋状的渐开线:“脉冲星没有肉眼可见的能量散发方式。所以必须实地测量。才能知道详细的情况,所以我建议最好不要直飞船帆座脉冲星,而是以螺旋轨道绕着脉冲星飞行,每隔一段时间就脱离超光速测量一下外界的情况。一来安全的接近脉冲星。二来也有助于我们掌握脉冲星周边的第一手情况……别用这种眼光看我。我只是个文职,怕死很正常。”

叶飞嘿嘿一笑:“相信我,我和你一样怕死。就按你说的办,但是从今天开始,具体的航向需要你来指点!博士,大家的命全在你的手里,千万别搞砸了。”

“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我们四个人会研究出最合理的意见。”封雷说。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集体的力量永远要比个体的力量强大,出错的几率更小。

“博士,我等你的意见。”叶飞说到这里提高了声音,“蒋雪,停船!”

在神经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说话,完全不必提高声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叶飞思维具现化的表象而已。

封雷马上回答道:“不用等,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说着给出了考查组这几天一同研究出的方案。

叶飞听完连连点头:“蒋雪,按博士说的办!”

蒋雪收到命令,操控种源号脱离超光速,调转方向,向船帆座超新星遗迹边缘的一个普通的红矮星星系飞去。

飞向这个新目标的过程中,种源号始终侧舷对着脉冲星的方向,这样的飞行方式可以避免舰艏直冲脉冲星飞行时,前方的粒子束累积强度过高。

至于为什么要把终结一段飞行的位置放到恒星附近,封雷的解释是恒星拥有强大的磁场,磁场可以阻挡来自于脉冲星的带电粒子束,在恒星背后脱离超光速可以有效的躲避外界的危机。

脱离超光速之后的安全环境,也有助于考查组测量外界的环境变化。

叶飞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些,听起来觉得有道理就一律照办。

只用了几个小时,种源号称便抵达了第一个目标。

战舰准确无误地在红矮星背向脉冲星的方向脱离超光速后,夏卓烟就会封雷的指挥下开始全面探测附近的空间数据,特别是恒星另一侧的数据。

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这里一切正常,于是封雷又指出位于十几光年之外的下一个目标。

别看这里已经进入了超新星遗迹的范围之内,可是在远处看起来十分瑰丽的超新星遗迹,近距离观察的时候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壮观的景象,也就是战舰外笼罩一片若有若无的淡淡光影而已。

因为采取了横向飞行的措施,种源号连续习行了几十光年之后,只靠近脉冲星三五光年的距离而已,尽管叶飞觉得超新星遗迹的外围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但他并没有修改之前的命令,而是耐着性子继续执行下去。

毕竟事关全舰人员的身家性命,小心过了头总比贸然冲上去送死强得多。

几天过去,种源号飞行一百多光年,才深入遗迹二十光年左右而已。

2219年12月10日,种源号又一次在恒星背后脱离超光速,早已熟悉了探测过程的夏卓烟不必封雷指点,就自行开始例行的探测工作,然而仅仅几分钟后,她突然极度惊愕地挹起头来,愣愣地盯着屏幕上的恒星。

“怎么了?有什么发现?辐射强度多少?”封雷见状一下子紧张起来,心率瞬间达到一百八。

回过神来的夏卓烟一个劲地摇头:“外界环境一切正常,但是……还是你们自己看吧。”说完她操纵屏幕放大恒星图像,那颗刚刚跨入黄矮星最低界限的恒星迅速放大。

大多数银河系的恒星都拥有行星,身边完全没有任何一颗行星陪伴的恒星极少,而眼前这颗恒星就是一颗孤家寡人,屏幕上只能看到一些不起眼儿的小行星和星际尘埃之类的小天体,甚至连矮行星都找不到一颗。

在下搞了个作者调查,麻烦大家参与一下。

1029食星蚁

大家看着屏幕异常地疑惑,都没看出有什么异常,叶飞正打算开口问问清楚,却发现夏卓烟继续放大恒星的一角,直到恒星的一角占据了大半个主屏幕才停下来。

围绕在恒星附近的小天体在光学系统的高倍放大之下一清二楚,包括叶飞在内的所有人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同时呆愣当场。

“宇宙生物?”叶飞诧异无比地惊呼。

从外骨人开始,他见过的宇宙生物,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是自从六年前与碟族接触,后面再遇到亚特兰蒂斯人开始,叶飞和他的舰队就很少再遇到宇宙生物,他已经记不得上一次看到宇宙生物是什么时候了。

屏幕上放大的宇宙生物数量极多,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屏幕,阳光下,这种生物的外壳呈现渐渐的紫色,乍一看就像恒星的表面长出了一片片密集的紫色微斑。

这种宇宙生物的身体明显分成两部分,身体上方是一个半球形,好似拉长蘑菇一样的形状,身体的另一半形状非常不规则,每一个个体的形状都不相同,用肉眼大致上可以看出这种生物的下半身只有上身的一半大小。

这种生物身体上方的一侧长着可以伸缩的口器,口器的左右生长着灵活的节肢,屏幕上那些宇宙生物,正用他们的节肢捧着脏雪球一样的冰质小行星猛啃,有些小行星的体积比较大,数量巨大的宇宙生物就你一层层密集的蚂蚁一样堆积其上。疯狂地啃噬着小行星。

“这是什么玩意儿?不会是虫族吧?”封雷的心率再次猛涨,差点超过二百,脸色变得苍白无比。

自二十世纪虫族首次出现在科幻小说之中开始,二百多年来,关于虫族的构想始终不曾在科幻作品中消失,进入宇宙时代之后,外骨人一度被某些人归类为近似于虫族的种族,此后人类对宇宙生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宇宙生物也有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了解和推测,对于虫族这种疯狂的生物是否可能出现在现实中做了大量的研究。

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类似于科幻作品中的虫族存在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考虑到地球上存在蚂蚁、蜜蜂等以虫后为核心的昆虫群落,宇宙中很可能存在某种拥有严密组织性的虫类群落。

“希望不是。”叶飞的神情十分凝重。

“既然从来没见过,先给它们起个名字吧。”封雷的职业习惯令他做出了这样的建议。

“先叫紫蚁好了。”叶飞没心没肺地起了个最直白的名字。

“紫蚁?这名字真挫!”黑熊毫不客气地评判道。

叶飞也知道自己起的名字差一点,怒道:“那你起个不挫的我看看!”

“这有何难!”黑熊胸有成竹。“这东西吃的是小行星。我看不如就叫食星蚁。”

“这个名字贴切!”封雷马上表示赞同。

搞天文的都比较缺乏起名的天赋。刚才他还觉得紫蚁挺好。

黑熊得意地冲叶飞挑挑眉毛,叶飞一扭头给他个后脑勺:“我们必须留在这里观察一段时间,如果食星蚁的侵略性极强。就必须通知本土早做准备,小夏,留下几颗卫星,蒋雪,撤出物质富集区。”他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承认食星蚁这个名字比紫蚁更合适。

两人马上照办,种源号舰腹装甲开启,几颗不起眼儿的卫星被触手送出舰外,随即战舰向星系外退去。

所谓的物质富集区,就是星系中小天体比较多的空域,比如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和伊柯伯带,这个星系的物质富集区大多位于距离恒星两个天文单位之内,再向外的天体数量极少,遇到紫蚁的可能性也极小。

战舰没有进入超光速,但是撤退的速度不慢,光学系统上放大的画面随着战舰的后退迅速缩小,夏卓烟马上操作几下,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再次增加,侧面的屏幕则切换为卫星视角。

夏卓烟瞅着屏幕担心地说:“食星仪连小行星都吃,会不会把咱们的卫星也吃掉?”

“应该不会。”阮鹏安慰道,“仔细看,食星蚁吃的都是含有水分的小行星,那些完全就是石头的小行星根本就没有食星蚁光顾。”

大家之前还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听阮鹏这么一说不由地都把视线转向屏幕上那些没被食星蚁盯上的小行星,仔细一看,果然都是石质或者近似于石质,基本上不含水的小天体。

狼崽疑惑地说:“这地方就这么点小天体,食星蚁肯定不是这地方土生土长,它们聚在这里倒像是在觅食……”

“有道理!”叶飞说,“现在的问题是,它们到底从哪儿来,到底有没有危险。”

剪刀立即建议:“用不用试探试探它们的战斗力?”

“先不用。”叶飞摇头否决,“看看再说。”

“快看!”夏卓烟又是一声惊呼,伸直胳膊指着侧面的屏幕。

夏卓烟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卫星的镜头,希望能把食星蚁的情况尽可能地收集全面一些,没想到其中一颗卫星拍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

“又是一种宇宙生物?”黑熊惊愕地怔住。

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种全身黑褐色,身体大致呈现椭圆形,头扁尾圆的宇宙生物。斑驳的外壳一看就知道非常的坚硬,腹下左右,相当于鱼鳍或者爬行动物前肢的位置上外壳外翻,两根又细又长,表面布满鳞片的触须从壳内探出来,长度相当于本体体长一半儿的触须像水母的一样悠闲地在空中优雅地摇曳。

刚刚发现的第二种宇宙生物的体积远比食星蚁大得多,从屏幕边缘给出的计算数据来看,体长大概有两公里左右,而食星蚁的身长平均才一百六十米,简直就是冬瓜与豆芽菜之间的差距。

“是蚁后吗?”封雷下意识地轻问道。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然而大家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夏卓烟又发现了第二只体长明显比第一只大上两圈的宇宙生物。

1030动作语言

一个生物群落里不可能有两个蚁后,要么食星蚁不是一种类似于蚂蚁社会的宇宙生物;要么这两个大家伙根本与蚁后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关系。

夏卓烟马上把光学系统的主镜头转过去,放大之后,两只游曳于食星蚁群附近的巨无霸看起来愈发地巨大。

这还不算完,接下来的几分钟里,种源号的光学系统和卫星接二连三地发现了十几个巨无霸,身体最长的一只,居然长达七公里有余,几乎有种源号长度的一半儿!

当然长度与体积不是一回事,论吨位,种源号至少抛出它几条街不止。

突然巨无霸中的一只发现了没来得及伪装的卫星,触须一卷立即将闪闪发亮的卫星死死缠住送到眼前,接着触须猛地勒紧,好端端的卫星一下子变成了废铁。

“靠,被发现了!”剪刀愤懑地说。

叶飞正想说什么,突然看到那只勒坏了卫星的巨无霸身侧的外壳再次掀开两个洞,又是两根细长的触须伸出来,接下来它的四根触须分成了两组,一组仍然像刚才一样缓缓地飘动,另一组则不段地在身前互相配合着,飞快地摆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刚开始大伙还没注意到这个现象,可是很快,附近的另一只巨无霸也伸出了另外两根触须,和刚刚那个家伙一样,其中的两根快速地比划着。

“不是吧?”剪刀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我看怎么像是在打哑语?”

黑熊满脸惊诧:“不光你看着像,我也觉得像!”

“不会吧?难道它们俩真的在交流?”封雷心里只剩下不可思议这四个字。

他参加过不少研究项目,也在一号实验室里工作过,见识过许多宇宙生物标本,可是从来没听说有个头这么大的智慧生物。

然而转念一想,宇宙这么大,生命的形态多种多样,智慧生物的体积为什么就不能大一些?

反过来想一想,越是体积大的生物,大脑也应该越大,而大脑的体积和重量往往直接与智力挂钩,宇宙生物进化为智慧生物,好像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反倒是外骨人饲养着那么多不长脑子的宇宙生物才是件怪事,也不知道那些“家养”宇宙生物是原来就不长脑子,还是被外骨人改造之后限制了大脑的功能。

也就是人类进入宇宙时代之后见识大涨,换作二十多年前还窝在太阳系内耗子扛枪的时候,打死他都不会相信还有宇宙生物这么回事,就更不要说智慧宇宙生物了。

“这个目前还不好说。”叶飞镇定自若,“小夏,先把它们的动作都记录下来,试试能不能分析一下。”

“是!”夏卓烟马上照办。

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凭空破译一门语言绝对没法与简单划等号,就算以艰难来形容都是轻的。

不过只要是语言就肯定有着一定的规律,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不是吹出来的。

然而这两只巨无霸的“对话”很快就结束了,接着它们俩分头飞向其它的同伴,飞快地挥舞着触须进行交流。

“他们想干什么?”蒋雪悄悄地问剪刀。

虽然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种宇宙生物拥有智慧,但是巨无霸们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哪儿知道啊!”剪刀摇了摇头。

封雷突然说道:“叶舰长,我觉得这种生物的外形,不像是一种擅长战斗的宇宙生物。”

“你想说什么?”叶飞奇怪封雷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但是想想也对,触须这种东西即短又慢,除非是面对面的死磕,否则在宇宙间作战,根本就毫无用处。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种生物有其它的远程作战手段。

“我在想,既然是智慧生物,就应该可以交流,我们是不是能想想办法和他们交流一下?”封雷谨慎地问道。

叶飞深吸了一口气说:“没有利益冲突就没必要打死打活,我也希望能和他们交流一下,但是除非破译了他们的语言,否则怎么交流?”

“用脑波探测器不行吗?”封雷问。

“当然不行。”叶飞苦笑,“这东西是用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型建立的,我知道还有一套系统是外骨人的,二者不能通用。我们连这种生物的大脑结构都不清楚,更不知道他们的思维方式,没有思维模型,脑波探测器对他们根本就没有效果。”

封雷尴尬地笑笑,他还真不知道脑波探测器还有这种限制:“那什么时候能破译他们的手势?”

“那你可有得等了,最快也得十天半个月,拖个一年两年也不奇怪。”黑熊瓮声瓮气地说。

“这事儿,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叶飞犹豫地说,“如果这种生物没有攻击性,我们完全可以靠过去,和他们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啊?怎么个交流法?咱们种源号上触手不少,就是没长那么长的触须,再说也比划不明白啊!”黑熊纳闷地摸了摸后脑勺。

“那还不简单!”叶飞伸手一通乱指,“语言不通的人到了一起,互相指一指,说说自己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开始,咱们现在缺的就中这种动作语言的基础,哪怕搞清楚一个动作的含义,破译起来也要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