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人事听天命。剩下的就要看敌军抵达的时间了。

会议室安静下来,吴晗突然凑到徐世杰的耳朵边上说道:“老徐呀,其实我也有一点儿担心,咱们在基地星的事情,未必就没人知道啊!”

徐世杰眼神一凝,诚恳地说:“老首长,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吴晗说道:“现在这些敌对的外星文明虽然不知道基地星的位置。但是你记不记得,当初咱们刚得到星门的时候。机械文明曾经通过星门进入星云,从那以后咱们就再也没有过他们的消息,如果说谁最有可能发现基地星的秘密……”

徐世杰的瞳孔猛然一缩:“您的意思是……提前做好准备?”

“有备无患。”吴晗微微点头,“预警卫星在星云里的探测范围受星云的影响。机械文明又是最了解我们的外星文明,如果传送门失效的事情与他们有关,事情就不好办了。”

“好,我马上安排舰队换装。”徐世杰郑重地说。

这些年虽然一直没有机械文明的消息,但越是没有消息,军方就越是不放心,因此一直以来都未放弃过对机械文明的警惕。

为了防备机械文明,基地星很早以前就秘密生产了一批对电子产品有着极强破坏力的核电磁脉冲弹,这批特殊的核武器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了数次相应的改进。目前所有的弹头全部安装在磁能导弹之上。

以当年机械文明展现在人类面前的技术水平,基地星舰队四十五艘战舰应付起来毫无困难,哪怕机械文明的技术水平在这些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了不起针尖对麦芒,双方半斤八两而已。

机械文明宣称自身缺乏创造力,想必即使没他们说的那么严重,也不像人类这样充满想象力,吸收其它文明的技术成果为己用的能力只会更弱,综合分析。机械文明与人类敌对的可能性并不高。

怕就怕机械文明被其它的星际文明利用。

除此之外,徐世杰更担心传送门的失效是由于星云内部某些不为人知的变化。比如那个距离不远的小黑洞。

这个时候,太阳系、云州星两个方向的支援舰队已经全部通过传送门;战略机动兵团由于舰队编制较大,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舰队抵达蓝光星。

趁着敌人还未赶到,所有赶到蓝光星的战舰全部投入到卷包大撤退和固定资产的破坏任务中去,整个蓝光星舰来舰往,军舰与民用飞船齐飞,数以万计的工程机械人依附于民用飞船或者战舰的外壳之上,好像船壳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蚁。

云州星的位置距离亚人和碟族太近,不适合作为蓝光星的转移地点,因此撤离的目标只能放在太阳系上,一时间通向太阳系的传送门差点被排队的飞船挤爆!

情况紧急外加连续通过数以百计的飞船也没出现任何异常,传送门已经不再需要每过一艘飞船都要间隔一架无人机,而是所有飞船首尾相接,一艘接一艘像一条长长的锁链般快速通过。

大批的飞船云集太阳系,给太阳系的防务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为了保证人员和物资的安全,不得不将已经赶到蓝光星的疾电舰队撤回。

毕竟太阳系才是共和国四颗行星中暴露程度最大的那一颗,敌人若是在袭击蓝光星的同时偷袭太阳系,驻守舰队又全部跑去支援蓝光星……那漏子可就大了。

撤离行动开始后二十分钟左右,参与行动的各方慢慢地捋顺了撤离的程序,在军队的指挥下,原本混乱的情况得到了改变,撤退的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此时此刻,所有身在蓝光星系中的人都在心底咒骂敌人,同时暗暗地祈祷,希望他们来得更晚一些。

这个时候,新源号距离太阳系还有二十七个小时的行程,看起来肯定不可能在敌人之前抵达蓝光星,叶飞正在纠结的犹豫是不是使用传送门。

突然间新源号又一次收到一条新的消息,叶飞还没等看到内容,单单看到发出消息的单位,就立马傻了眼。

消息的来源,竟然是那艘不久前失踪的传送晶体运输舰!而且发送消息的时间就在几秒钟之前!

失踪的飞船又出现了?这是什么情况?(未完待续)

1204峰回再转(二)

整个通讯网络陡然间像爆发的火山一样彻底炸窝,包括仍然留在总部会议室内的所有军委成员全都像沸油锅里的土豆条一样炸得又酥又脆。

由于全军所有的通讯节点全部通过战略指挥系统将连接在一起,新源号及其同级单位,与基地星接到这条消息的时间完全一致。

混乱中,徐世杰果断使用自己的最高通讯权限封闭了所有人的发言权,严厉地质问:“隐星号,立即报告失联原因!”

五艘传送晶体运输舰全部是隐字号战舰,隐星号即失联的传送晶体运输舰。

这句话就像一道划过天空的晴天霹雳,霎时间令所有人闭上了嘴巴,安安静静地等待隐星号的回答。

然而看似平静的背后,却是海啸般汹涌的暗流!

外星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手段没有人能说清楚,谁也不敢保证眼下的隐星号是不是被外星人俘虏控制之后,又伪装成安然无事的模样麻痹军方的指挥系统。

隐星号立即回答道:“报告,我舰意外遭遇宇宙粒子流,导致通讯完全中断,我舰刚刚飞出粒子流范围,通讯自动恢复!”

徐世杰与在座的其它人对视一下,大家纷纷点头,认可了这个合情合理的回答。

王伟立即想到了一种可能,抢在所有人这前说:“之前失联的战舰和卫星,会不会也是因为粒子流的影响?”

“不可能吧?”另一位委员提出异议,“失联战舰和隐星号至少有四十到五十光年的直线距离。什么样的粒子流的作用范围能达到这么大?”

“如果隐星号的回答没有问题,那么隐星号能飞出粒子流的范围,失联的战舰就不能?战舰失联的时间比隐星号更久,就是爬,也该爬回蓝光星了。”

“如果粒子流是外星人释放的呢?”一个年轻的声音犹豫着说。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转过去,聚集在说话的年轻的上尉身上,看得他满脸胀红手足无措。

在这个将星闪耀的地方,一个上尉就像灰尘一般不起眼儿。

王伟厉声喝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资格!”

徐世杰一摆手:“先别急着维护他,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他放缓了语气问。

王伟连忙陪笑:“首长。他叫黄文杰。是我的警卫兼秘书,是我平时的教育不到位……”

“行了,我没问你。”徐世杰好笑地看着王伟脸上僵硬的表情,淡淡地说。“在这个场合。他确实没有说话的资格。”

这句话一说。黄文杰的脸登时像刷了一层石灰般苍白。

国防部长说出这样一句话,就等于判了他的死刑,即使不离开军队。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他已经可以预见自己悲惨的明天,一是调到犄角旮旯老死无人问津;二是调进一线部队去当炮灰。

“年轻人很冲动,但是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我们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小黄提出的可能。”徐世杰的态度骤然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如果我们的军官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地位,连真话实话都不敢说,我看这样的军官还是不要呆在队伍里浪费资源了。王伟——”

“到!”王伟赶紧站起来。

“坐!”徐世杰手往下一压。

“是!”王伟赶紧又坐下。

“你紧张个什么劲儿?”徐世杰纳闷地多嘴问了一句。

王伟尴尬地笑笑:“首长,不瞒您说,这小子是我老战友的后代,当年他爸爸救过我的命,他是个……孤儿。”

孤儿这两个字,立即让所有人都意识到黄文杰是一个烈士后代。

烈士遗孤,这四个字压在所有人的心间,沉甸甸的。

在座的都是军人,虽然到了他们这个级别,上战场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不会上战场,而上战场就有牺牲的可能,如果那样的话,自己的子女会不会像这个孩子一样?

原本严厉的表情不约而同地软化,许多人悄悄地开始琢磨,徐大部长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说了这么多题外话,到底是在暗示些什么……难道是会上的某些人引起了他的不满,利用这个机会敲山震虎?

刹那间许多人的心思都活泛开了,一些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也有一些人的心情突然间晴空万里。

徐世杰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年轻人敢做敢为有前途,回去以后别让他呆在你身边了,太屈才,送到国防大学去好好培养培养。”

“是!”王伟回头狠狠瞪了黄文杰一眼,“还杵着干什么?还不谢谢首长?”

“谢谢首长!”黄文杰把身体挺得笔直,像一株傲然挺立的青松。

徐世杰点点头转回正题:“先不要急着猜测,搞清楚隐星号的情况再说也不晚。”

说完徐世杰再次接通隐星号的通讯:“粒子流的范围有多大?”

一直等待质询的隐星号舰长马上回答:“战舰仪器受到一定的影响,根据感觉判断,大致在十六到二十光年之间。”

“北极大陆的面积有多大?”徐世杰突然间用一本正经的语气问了个异常可笑的常识问题。

任何一个不缺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地球上从来没有什么北极大陆,只有北冰洋。不管是谁听到这样的问题,恐怕第一个反应都不是回答,而是愣住之后满怀无奈地指责提问的家伙故意捣乱。

但是会场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这个问题笑出来,所有人都板着脸凝神以待,竖着耳朵倾听隐星号的答案。

“北极大陆面积为零!”隐星号毫不犹豫地回答。

会场上凝重的气氛登时为之一松。

“英国的十月革命发生在哪一年?”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一九一七年。”

“沙漠之狐蒙哥马利领导的北美阿拉曼战役对手是谁?”

“沙漠之狐隆美尔领导的阿拉曼战役对手是蒙哥马利,地点在北非,确切地说是埃及。”

“今年春节你吃了多少粽子?”

“我吃了一盘白菜猪肉馅的饺子,一共咬到两枚硬币。”

“饺子馅里放了多少醋?”

“饺子馅里盐放得多,一点酱油我都没沾……”

1205参宿四

似是而非的提问完全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恍若无厘头的搞笑节目。偏偏无论问与答都是那么地严肃认真,仿佛是导师与学生之间正在进行的论文答辩。

看似毫无逻辑的问答,自有其严肃的意义在内。

徐世杰提出的问题对人类而言全部是常识问题,即有知识也有习俗,前者只要受过系统的教育,就算普通人也能回答个**不离十;后者则只有纯正的国人,才能回答得分毫不差。

这样的问题甭说是外星人,就算其它国家的地球人也未必回答得上。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能够最大限度地排除隐星号被外星人控制的可能性。

很显然,隐星号的回答十分圆满,大家的表情已经完全放松下来,就连徐世杰的脸上都带上了几分轻松的微笑:“测试完毕,隐星号,报告详细情况!”

“回答完毕!”隐星号用答非所问的结尾完成质询,随即立即上报详细的经过,“我舰未失联时处于超光速航行状态,三小时……二十分之前战舰突然剧烈震动,因情况不明,我舰未脱离超光速,稳定状态之后,发现舰桥右屏幕出现两指宽的光条,而是越来越宽。根据光条的速度判断,与我舰的直线距离二百光年左右,”

“二百光年?光条?”徐世杰忍不住复述这两个令人无比惊愕的词,突然机灵灵打了个冷战。

众所周知,超光速飞行状态下。战舰侧面屏幕上只能看到一条条连续的光丝。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战舰的超光速飞行,疾速切过遥远恒星洒落沿途的星光。

说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必须先说一说战舰的光学系统。

战舰的光学观测系统遍布各个方向,接收到的图像集中显示于舰桥的球状全景屏幕。开启全方位视角的情况下,前后左右外加上下,六个方向的景象都会一览无余。

另外,出于战术上的需要,战舰的光学系统十分先进,正面的感光度等光学指标相当于最先进的空间天文望远镜。侧面的也只是稍稍差上一些。确保战舰能够在最黑暗的星际空间中及时发现附近的敌舰。

回过头来再说光丝现象,对普通人而言,超光速形成的光学景象大概只能看个新鲜热闹,可是对内行而言。屏幕上的丝状光芒却蕴含着许多常人意识不到的重要“信息”。

任何一颗恒星的光芒都是向四面八方所有方向一起辐射。由于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战舰在非超光速状态下无论速度快慢,哪怕达到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速,遥远的星光看起来都是固定不动的。

但是平时的生活中有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高速运动的时候,近处的物体总是飞快地后退,以一定的速度擦身而过的时候甚至只能看到线状的模糊轮廓。

超光速飞行时出现的光丝也是基于类似的原理——来自于星体的光芒早就分布在战舰即将飞过的轨迹之上,低速飞行的情况下,可以将星光视为点状,但是在高速飞掠的时候,战舰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颗星体在天文尺度范围内播撒的所有点状星光统统接收,大量点状星光在一个方向上持续现出,就能在屏幕上形成连续的光丝。

而且光丝并非固定不动,长短也非一致。

超光速情况下,前方的所有星光都会变得非常明亮,当恒星的位置因为战舰的移动而挪到侧面的时候,原本点状的星光就会渐渐地变形拉长,并由前屏幕的边缘慢慢向侧屏幕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向侧屏幕运动的星光会随着恒星与战舰的位置逐渐拉长,光丝越拉越长的同时渐渐后退,直到恒星运动到战舰的侧面,光丝的长度达到最高,最后在进入后屏幕的范围之前彻底消失不见。

通常而言,飞行器的速度越快屏幕上形成的光丝就越长。但影响光丝的长度与留屏时间的重要因素还有距离。

距离战舰飞行越近的星体,形成的光丝就越长越明显,留屏时间也就越短,远距离的星光形成的光丝相对而言要短一些,不过向后屏运动的速度也要慢上一些,留屏时间相对较长,某些遥远的深空天体在屏幕上留下的模糊印记,甚至在数百光年的飞行中只会挪动几公分。

有经验的船员看光丝的挪动速度,就能通过战舰的实际速度,大致判断出形成光丝的星体与战舰的大概距离。光丝的宽度相当于战舰静止状态下看到的星体直径,只有在距离恒星极近的情况下,才会看到某一缕光丝比较粗壮。

每当出现这样的景象,经验丰富的舰长都会立刻命令战舰转向。

光丝的宽度出现明显变化,说明双方的距离已经十分接近,近到战舰有可能闯入这颗恒星的天体体系之中,因而必须及时变向或者脱离超光速,以免进入天体密集的空域与天体发生撞击事故。

两指宽的光条是什么概念?意味着这颗恒星的体积若是与太阳相当,战舰与恒星之间的直线距离绝不会超过两个天文单位!

二百光年外的恒星能在战舰的屏幕上形成两指宽的光条,这颗恒星该有多么庞大?

徐世杰脸色铁青,猛地跳起来大吼:“光条在在哪个方向?”

“我舰侧后方。”隐星号回答。

“通讯怎么恢复的?”徐世杰又问。

“我舰发现异常情况后停止超光速飞行,发现舰外粒子浓度超过星云,且电磁环境极不稳定,推测失联与二者有关。为了离开粒子流范围,我舰进行了多方向的变向飞行,最后倒飞一光年,离开粒子流的作用范围。”

粒子流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快过超光速飞行。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