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伙再怎么一心扑在研究上,也不可能连国防部长都不认识,到嘴边的骂词又不情不愿地咽了回去。

兽医对这些臭老九的脾气实在是太了解了,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自己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登时心情大好。

成了众人目光焦点的叶飞尴尬地笑笑,向着大家挥了挥手,笑着说道:“大家好,继续继续,就当我不存在。”

大伙心说哪个敢真把你当空气?几位老专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很快选出了一位相对年轻一点的研究员代表大家说话。

这位姓黄的教授开门见山地问道:“叶部长是为了天敌实验来的吧?”

“没错!”叶飞点点头,“我已经看过报告了,现在,我想亲眼看一看你们的研究成果。”

“没问题!”黄教授一口答应下来,“反正我们今天的实验安排也是这一项!”

叶飞马上点头:“那好,我就在为儿等着看实验。”

黄教授赶紧把事情安排下去,提前结束了观测期,将下一步的实验计划提前一段时间。

几分钟后,实验准备就绪。

叶飞聚精会神地盯着玻璃墙后面的虫柱猛看,黄教授犹豫了一下,没向叶飞请示,而是直接向同伴打了个手势。

玻璃墙后的实验室侧门突然打开,一只硕大的蝗虫只一跳就落到虫柱附近,张开血盆大口,两只镰刀一样的骨颚左右并进,一就在虫柱上掏出了一下脸盆大的缺口,接着甩开腮帮子一通猛嚼。

叶飞的脸色说多精彩有多精彩:“怎么是蝗虫?”

“为什么为能是蝗虫?”黄教授反问。

叶飞一下子被问住了,他还真就找不出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可不是普通的蝗虫!”黄教授两眼放光地介绍,“古代的蝗灾有多么可怕咱们是看不到了,但是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铺开盖地的蝗虫有多么夸张,所以我们才用蝗虫的基因充当实验的蓝本。”

叶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明白了,你继续!”

“好!”黄教授老实不客气地答应一声,“我们用蝗虫的基因为主,又用宇宙生物的基因替换了大部分蝗虫基因,您别看这只蝗虫有两米多长,实际上它只是个小小的幼虫,等最后一次脱皮之后,它就成了一只强大的宇宙生物!”

叶飞不置可否地说:“消化能力呢?这东西将来是要派上大用场的!要是吃了变异虫浆直接变异,就没有意义了。”

“当然不会!”黄教授信誓旦旦地说,“变异虫浆的作用再特殊,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生物液体,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对付。”

叶飞眉头一挑,心底半信半疑:“具体说说看!”

1560天敌计划(二)

黄教授想也不想,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首先,我们优化了蝗虫的基因,把无用的基因统统剔除。其次,我们针对变异虫浆的具体结构,在蝗虫的口腔和胃部增添了十几种生物酶,又改进的消化液的具体成分,保证消化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分解变异虫浆。等消化系统开始吸收的时候,已经吸收不到完整的虫浆分子,自然就避免了变异的问题;最后,我们人为地给蝗虫设置了基因锁,一旦遭到外来干扰,蝗虫的基因就会彻底崩溃。”

黄教授的解释深入浅出,哪怕对基因工程学没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听个**不离十。

叶飞并没有立即全盘相信黄教授的话,而是直截了当地问道:“你说的这些都做过实验了吗?能不能确保实际使用的时候不出意外?”

黄教授微微一怔,犹豫了一下才看着玻璃墙后的蝗虫回答道:“基本上已经定型,但是还要多进行几次实验,才能确定是不是达到了设计标准。”

叶飞板着脸点点头:“这世上就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所以我也不说什么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的屁话,但是相信不用我说,各位也都看出来了,这种生物将来是要用在战场上的生物武器,如果投入了战场才发现问题麻烦就大了,能在实验室里解决的问题,就一⊙☆定要在实验室里解决,哪怕晚一点投入战场也行。”

黄教授与其他几个同伴交换了一个眼神,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说:“部长,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咱们几个从外骨人战争的时候就在这儿研究宇宙生物的基因,眼下虽然还没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只要再给我们一点时间。肯定能达到设计水平。”

“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叶飞郑重地说。

若是换个环境,不管谁说出这句话,都会让其他人觉得滑稽,可是眼下这个时候却显得异常贴切,以至于所有研究人员的心里都火热火热地发烫。

这个时候,玻璃墙后的大号蝗虫已然将小号虫柱的顶端啃掉了一截。叶飞不禁凑到近处仔细观察,大口咀嚼的蝗虫一点也不在意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旁若无人地吃个没完。

叶飞冲着蝗虫点了点下巴:“它一个吃得下这么多东西吗?”

以肉眼观察,虫柱的体积大概是蝗虫的一半儿左右,就算这只蝗虫经过了基因改造,恐怕也没法一口气吃掉这么多东西。

几个研究人员一齐笑了,黄教授一边笑一边解释道:“吃得下,而且一点问题也没有!”

叶飞惊奇不已,忍不住问道:“怎么做到的?”

黄教授得意地哈哈大笑:“其实一点都不难。自然界是最好的老师!”

叶飞诧异地回过头来看住黄教授:“怎么讲?”

兽医及时咳嗽一起,提醒黄教授不要得意忘形,不过黄教授好像没听到,或者是听到了装没听着,笑着解释道:“除了我刚才说过的那些成果之外,我们还在它的基因里加入了其它一些有用的基因片段,比如它的消化系统就采用了苍蝇的部分基因。”

“苍蝇?”叶飞愕然,“苍蝇的消化系统有什么特别的?”

“很特别。就是普通人都不知道。”黄教授兴奋地说,“苍蝇从进食、吸收到把废物排出体外。只需要七到十一秒,标准的边吃边拉,这个特性有利于实验体大量进食和快速进食。”

叶飞眼珠子差点没瞪爆:“这么快?”说罢惊愕地盯着蝗虫的屁股猛看,却怎么也看不出排便的迹象。

“呃,那什么,实验体加入了宇宙生物的基因。所以体积扩大了数千倍不止,体积增加之后,它的消化速度也慢了不少,从进食到排泄大概需要六分半钟,这是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叶飞这才知道自己又想岔了。点点头又问:“你刚才说这东西加了基因锁,是不是任何一点基因变异都会引起基因崩溃?”

“百分之百!”黄教授确定而又坚定地说。

“那生殖呢?”叶飞问,“寄地虫的分布范围太大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制造数以千万的蝗虫投入战场,只能依靠它们自身的繁殖能力逐步扩展分布范围,雌虫和雄虫结合之后,幼虫的基因会不会崩溃?”

“当然不会。”黄教授想也不想地回答,“这方面我们已经想到了,也做过了相关的实验,一共进行了七十六次实验,得到虫卵两千七百三十九枚,所有的虫卵均无法孵化。”

叶飞脸上期待的表情登时僵住,不过没等他说话,黄教授就继续解释道:“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我们又给实验体加入了部分蚂蚁和蜜蜂的基因,赋予它孤雌生殖的能力,实验体的每一个后代都相当于它的克隆体,这样一来,即解决了生殖的问题,也解决了双性生殖的基因崩溃问题。不瞒你说,实验体的基因之所以那么容易崩溃,不光是基因锁的关系,也是因为实验体的dna里掺了太多其它物种的基因。”

叶飞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不问过程只问结果!”

孤雌生殖这个词他还是头一回听说,虽然不知道准确的释义,但是从字面上大致可以判断这个词的含义,不存在理解方面的问题。

“我们保证最后实验结束后的成品完全符合设计要求!”黄教授微微一笑,信心十足地回答。

心情大好的叶飞忍不住开起了玩笑:“你就这么肯定?”

“那当然!”黄教授自豪地回答,“不信你问其它人!”

其余几个研究人员马上站出来说话,所有人的口径像提前统一过似的毫无二致,都敢和叶飞立军令状!

叶飞惊讶非常:“这么复杂的人造生物,你们竟然这么有信心?”

“复杂?”黄教授和其他人一齐愕然,兽医一巴掌拍在额头上,险些张嘴叫娘。

叶飞一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情况不对。疑惑地环视一周,自嘲地笑笑:“我是不是又闹什么笑话了?”

黄教授重重地假咳两声:“您不是做我们这一行的,对基因工程学没有了解,说出几句外行话一点也不奇怪。”

叶飞厚着脸皮道:“在哪儿跌倒的在哪儿爬起来,说说吧,我哪儿搞错了。”

黄教授咂摸咂摸嘴说:“是这样。制造实验体其实一点都不难,别看我们做的实验不少,但都是在最近一个月里完成的……”

“那你们之前在做什么?”叶飞愕然问道。

“当然是研究寄地虫和变异虫浆!”黄教授理所当然地回答,“拼合异种生物的基因再简单不过,这些年我们已经做过很多次了,但是想制造出合用的拼合生物,就必须先把寄地虫和变异虫浆研究透彻!”

“明白了!”叶飞恍然大悟。

严格地说,一号实验室的基因拼合已经研究几十年了,任何一型生物战舰。都是基因拼合的结果。

黄教授又补充道:“我们一直都没想明白,咱们能想到用人工的方法给寄地虫制造天敌,光族怎么就想不到?”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叶飞回答道,“按说应该早就想到了才对,可能是技术不过关吧。”

“怎么可能?”另一位姓石的研究人员忍不住嚷嚷,“光族手底下总不至于连一个生物文明都找不出来吧?生物文明的基因技术肯定不比咱们差。”

“这可不一定。”一直没机会插话的兽医说道,“术业有专攻,就算生物文明的基因技术比咱们强。但是你能保证他们也有研究虫柱的能力吗?”

大家一听,全部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兽医的话虽然是猜测。可仔细想一想,却不得不说这些话很有道理。

生物文明无论飞船还是战舰,都是以生物为载体,也就是说,他们想要研究变异虫浆,首先必须获取变异虫浆。一旦生物文明的生物战舰以及生物飞船接触到这种要命的玩意,很可能也会发生变异。

如此一来,就绝了生物文明研究变异虫浆的路子,只能依靠科技文明来解决,问题是很少有科技文明在基因方面有所建树。即使得到了变异虫浆和寄地虫的细胞样本。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

像人类这样依靠科技起家,却在基因科学方面建树颇深的种族,即便不是凤毛麟角那么稀少,也不是随处可见,这一次完全就是误打误撞,才想出了人工制造天敌的办法——光盟的其它种族未必想不到这一点,只是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

“得了得了,都甭研究这个了。”叶飞说,“别人爱怎么着都是他们的事,咱们把自家屋子上的雪扫干净就完了。”

知道了自己最想知道的结果,叶飞不想再继续打扰下去,又不疼不痒地鼓励了几句之后,和兽医一起出了实验室。

两人又聊了几句,叶飞就匆匆忙忙地回归新源号,带领舰队离开参宿四。

转眼又是两个月的时间过去,时间进入了2229年9月,一号实验室终于拿出了可以投入实战的实验体,叶飞接到报告之后高兴得不得了,亲自安排人手,将这批蝗虫幼体送到远征军,要求远征军尽快将蝗虫投入行星中去,拿到拼合蝗虫的第一手实战资料。

接到命令的远征军不敢怠慢,赶紧选了个还没来得及清理的行星,一股脑地把半数蝗虫幼体全部扔到行星表面充当实验品,

为了保证记录下的资料详实可靠,远征军选择的行星是一颗拥有宜居环境的行星,保证这些小小的蝗虫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命。

至于另一半儿,则拿到一颗真正的荒凉行星扔下去试试看。

眨眼间又是几天过去,远征军的实验汇报终于送到了总部,叶飞没心思看那些枯燥的对比数据,直接看报告最后的结果。

无论宜居星还是没有大气层的荒凉行星环境,蝗虫一号都能立即适应,啃食方面问题也不大,但也出了一点小意外。

宜居星上的实验体出的问题是蝗虫本身不具备强大的防御或者攻击能力,舰队为了看蝗虫一号的表演,事先没有清理行星上的生态系统,结果落地的蝗虫遭到了大量变异生物的围攻,扑到虫柱上没啃几口就在变异生物围攻中全军覆没。

建议提高蝗虫一号的反击能力!

荒凉行星上的情况倒是十分良好,只是蝗虫的数量太少,虫柱又高大的过了分,啃了三天也没啃完一根石柱。

建议下一步必须投放数量更多的蝗虫细体,才能抑制住虫柱的发展。

叶飞二话不说,把实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转发参宿四,交给一号实验室来解决。

没过几天,蝗虫一号11版新鲜出炉,主要的改进一是在蝗虫的皮肤里添加色素细胞,提高伪装能力;二是加入毒蛛的基因,在两颚之中另外添加了毒牙;

据说一号实验室还想继续给蝗虫一号添加一些富有攻击性的基因,比如加上螳螂的刀臂什么的。

但是兽医力排众议,决定只进行几项最容易实现的改进,其它方面的改进可以慢慢研究,免得耽误事。

改进后的蝗虫一号再次投入战场,虽然战斗力没强多少,使得绝大多数蝗虫都在与本地生物的争斗中死亡,但是蝗虫一号身上的毒素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毒死了一大批保护虫柱的本地生物。

剩余的蝗虫扑在虫柱上大快朵颐,没用多长时间,就开始繁育下一代,半个月之后,庞大的飞蝗群席卷整个行星,所到之处,将所有的植物啃食一空,哪怕因此而丧命也在所不惜。

这个结果令叶飞十分满意,立即命令加强蝗虫一号的培育力度,尽快将更多的蝗虫投入战场。

为此,叶飞准备把几个培育生物战舰的资源行星,全部改成培育蝗虫一号的基地。

然而就在叶飞摩拳擦掌,紧锣密鼓的时候,意外却再次发生。

1561召见

第一批以寄地虫幼体为食的宇宙蝗虫运抵远征军后,受到了远征军上下的一致欢迎,并第一时间投入使用,大量的宇宙蝗虫被远征军投放到上百个被寄地虫占据的行星之上,一时间宇宙蝗虫大行其道。

由于一号实验室提供的宇宙蝗虫全部是弱小的幼体,因此远征军选择的行星最少也拥有初级生态环境,并且在投放宇宙蝗虫之前,还要先把行星清理一遍,最大限度地保证弱小幼体的成活率。

等这些宇宙蝗虫的幼体在虫柱的滋养下慢慢长大并开枝散叶之后,就可以飞入宇宙,逐渐向周边的星系扩散,一步步地蚕食寄地虫的生存空间,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寄地虫的扩散问题。

军方的计划虽好,可实际执行起来,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刚开始的时候,一切倒是都按计划发展,首批投放的宇宙蝗虫幼体不到一个月就进入了成虫期,开始生女育女扩大种群。

首批宇宙蝗虫数量有限,食量虽大,却只能吃掉很少一点虫柱,根本达不到抑制虫柱生长的目标,直到种群进行了连续几次扩大之后,数量众多的宇宙蝗虫铺天盖地的扫过行星,才慢慢扯平了双方的差距,并渐渐占据战略优势,初步具备啃光虫柱的基础。

远征军的战舰数量不多,所以每一次向行星投放宇宙蝗虫幼体之后,都会在行星外空轨道留下卫星,以便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通过分析卫星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后发现,在宇宙蝗虫的种群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