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世姻缘今古情-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太后无神的凤目黯然摇头,她能不在乎,不关心她的儿子吗?那是她怀胎十月,辛苦所生的儿子,是她向来引以为豪的儿子,更是她心尖上的肉,掌心里的宝。父亲是给了她生命的人,儿子也是她无时不爱的生命支柱啊!只是不想看到他,又勾起还在滴血的伤口。再想起永远见不到的老父,不想再刺激自己这根痛彻心肺的神经罢了。
  宫女、太监惊慌失措的搀扶皇上回宫,太医惶恐的为皇上把脉,好在皇上只是饥饿虚脱,并无大碍,开了补药,大明宫忙碌了一晚,太医在皇上御榻旁守到皇上醒过来,才敢告辞而去。
  刚刚睁开眼睛,江枫又着急的要回甘泉宫。
  沈后柔声说:“皇上不要再回去了,太后暂时是不会见你的,你的出现将更让她难过,更受刺激,让太后冷静几天吧!”
  “可是,朕担心太后的身体。。。。。”江枫非(提供下载…)常焦急。
  “皇上不必过滤,臣妾今早去看过,太后好了很多了。”
  “太后肯见你吗?”
  沈后轻轻点头:“有那么多宫女侍候,不会出什么事的。皇上不要担心母子情有何闪失,血脉至今哪有那么容易失去?时间久了,太后必会淡忘逝者,珍惜拥有的亲人,你要给她时间,去疗复心灵的伤痕。”
  江枫每日下朝仍然都要去甘泉宫,却不在那儿停留太长时间,在宫门外请安行礼之后即行离去。这样过了一个月。
  这天,他在含元殿上处理朝务,他向来喜(…提供下载)欢在含元殿与御书房这两个地方处理国家大事。并特许小惜随时可直接入殿禀报太后的情况。
  小惜伸手推开镶金嵌银的朱漆殿门,含元殿深远而辽阔,悄静幽深,光影疏离,密密帷帐垂挂在大理石地板上,落下一地明媚的分界。御书案上的金纹陶罐小火炉里焚着他素性常用的檀木香,屡屡袅袅薄淡如雾的轻烟缓缓散入殿阁深处,越发显得沉静凝香。
  看到皇上坐在盘龙雕花大椅上,轻许烟纱自他面上拂过,那份失落便似凝聚在了眉心,袅袅娜娜,如深处仙阙云雾缭绕之中。
  小惜盈盈跪下,轻声启齿:“奴婢叩见皇上。”
  “小惜,朕三天没去向太后请安,太后不放心,叫你来瞧朕吧?”江枫笑问,“这几天朕太忙了,一大堆事情急需处理,朕夜里都没回寝宫,就在这里胡乱睡一觉。”
  小惜沉默不语,这等于是承认了自己是太后差遣专程来看皇上的。
  江枫脸上露出疲惫的笑容:“太后并没有放弃朕这个儿子。”
  “骨肉至亲,那会轻易失去?作为母亲,都很容易原谅做了不随自己心愿事的儿女,太后当然亦不例外。”小惜莞尔一笑。
  “小惜,好好代朕侍奉太后,朕自有重赏。”
  “侍奉太后是奴婢的职责,怎敢要皇上赏赐?”小惜柔媚、闪亮的眸子蕴含着一些着急之色,好像欲言又止。
  “小惜,太后真的没有大碍吧?”江枫看到小惜眼神,有点不安。
  “没,没有”小惜垂首道。
  “如果你有事瞒着朕,一旦太后出什么事,朕不会饶你!”江枫厉声说。
  “奴婢怎敢欺君?太后只是忧伤过度,引起一些病症,太医瞧过了,没事!皇上可以想象,太后此时的心情,恐怕多么坚强的人都难免承受不住,这可不单是失去亲人那样单纯。”小惜回答的很果断。
  望着小惜娇小的背影消失在大殿门口,江枫深深地感到愧疚,又担心,还不敢去打扰太后。珍珠说得对,我一出现,太后更伤心,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她的父亲确实是我杀的,一方是父亲的死,一边是她亲生的儿子,她将更为揪心,的确不单单是失去亲人的问题。
  这次刑案的处置震惊天下,大大震撼了朝野,这也真真正正地刹住了千百年来的贪污受贿之风。没有人再敢公然索贿,中饱私囊。皇权的威力,可以压住任何邪恶,试想想,皇太后的亲生父亲,皇上的外祖父,亲娘舅都不能逃脱国法严惩,世上还有谁的分量够重?
  大唐辽阔的土地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九十六章 一方有难八方援
更新时间2012…5…1 13:42:56  字数:4905

 时间在母子二人的冷战中过去了一年,这是第二年的夏天。大唐的社会风气更为转好,民间夜不闭户,再无鸡鸣狗盗之辈。地方官府各施其事,京城里的官吏每天上朝、下朝,回衙署办公,一切都很宁静。
  这天早朝,皇上收到了江南官吏奏报,江南大片土地受到暴风雨肆虐引发的洪涝灾害,持续一个多月的大雨,使长江、黄河之水泛滥成灾,溢出河堤,淹没了数万顷即将收获的粮食作物。冲毁了几万间民房,一百多万人口无家可归。
  江枫无比震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南方都时常发生水患,古代的江河治理尚无现代完善,没有国家级的防洪设施,一旦水位上涨,必成大患。当务之急是先修堤坝,再从国库拨出银两、粮食运往受灾地区,以解燃眉之急。
  皇上与群臣朝议之后,下诏命南方各州郡县抽调兵力抢修河堤,加高加固大坝,以拦阻洪水溢出。同时命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严运城调运国库银两三千万,粮食一千万石发往灾区,救济灾民。
  下朝回宫后,江枫与沈后谈及江南水患,提到了朝上的事,看到沈后凤眉深锁,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珍珠好像有心事,是不是对朕抗灾行动有异议,不妨直说!”
  “臣妾若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无干政之嫌?”
  “怎么会呢?这是在**,朕与你夫妻之间的闲聊而已,你没有像张宛玉那样公然去朝堂上干预政事。”
  “皇上一次性拨出数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和这么多粮食运到地方官府,这可是一笔诱人的财富啊!皇上觉得放心吗?”
  江枫怔了一下:“珍珠是怕地方官吏从中捞取,克扣灾款?”
  “这是臣妾的愚见!”
  “朕花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应该不会有人再故技重施了吧?”
  “皇上听说过舍命吃河豚的故事吧?河豚味美,胜过无数佳肴,只是毒性奇大,往往一个环节出错,就会令食者中毒身亡。每年因此伤亡多少无辜生命。然而,拼命去食河豚者仍然是你络绎不绝,这笔赈灾银粮数目庞大,难保地方官吏不存侥幸心理,那儿可不比京城,皇上眼皮底下,官吏不敢太肆无忌惮,臣妾以为,当想出一个两全之策。”
  江枫想了想,有道理:“皇后所虑极是,朕就亲自运送物资。亲临灾区,监督发放,决不让一粒粮食浪费掉。”
  沈后面色含忧:“但是皇上御驾亲赴灾区,朝中事务又如何所托?臣妾担心李辅国。。。。。。”沈后压低声音:“前年,皇上微服私访,他趁机撤换了御林军统领萧将军,此番皇上再出京,他会不会做什么手脚?”
  江枫沉思一阵,才微然开口:“朕找一位皇子来监国,全权处理京城事务,这个阉奴不会有什么可乘之机,他若敢有异动,就是他活的不耐烦了。”
  “历来监国的都应该是皇太子,而大唐至今未立储君,能服众么?”沈后随即欠身说:“臣妾不该妄议立储大事,皇上恕罪!”
  “无妨。朕知道皇后并非身怀野心之人,你说什么都不为过。朕不立太子就是不想让孩子们互相猜忌,明争暗斗,朕害怕手足相残的悲剧重演,兄弟相残,受伤最深的是父母,朕赋予监国皇子以临时的天子大权,朕回京即行收回,也无害兄弟和睦。”
  次日早朝,,皇上宣布要亲赴灾区督促官兵修造堤坝,防洪抗灾,发放救济物资,让群臣推举一位皇子出来监理国事。
  郭子仪立刻就变了脸色,“臣以为皇上宁可派一位皇子去发放救济物资,也不可离开京城,万一。。。。。。”
  江枫明白郭子仪所虑之事,“郭卿不必多虑,朕自有安排,京中事务由监国皇子全权做主,众位爱卿以为哪位皇子合适?”
  韦见素出班奏报:“臣愚见,皇上当趁机册立皇太子,由皇太子监理国事。岂非名正言顺?”
  “朕尚无意册立储君,只临时任命一位皇子监国。”
  大臣们看出皇上已经决定了,多说也没用,往常,只要皇上决定的事,没有人可以改变,京兆尹崔光远出班开口:“皇上已有十八位皇子,只是大多还小,臣认为楚王已及冠之龄,有能力替皇上暂理国事。”
  “朕欲带长子李轩同赴江南,轩儿对民情疾苦多有了解,以便随时向他探讨处理民间纷争的办法,”此时的李轩,已经二十二岁了,令人滑稽的是江枫的实际年龄还只有不到二十二岁,为免惊世骇俗,这几年,江枫适当学会改装自己,慢慢的让容颜看上去合适一些,虽与李豫三十七岁年龄不相衬,也不致差别太大。现在他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岁出头,但是大臣们多年来对皇上言行举止的古怪习以为常了,也没人感到有不对的地方。
  御史陆一平自从告倒一批重臣之后,皇上赞赏他直言敢谏,不畏权贵,正直无私,是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就擢升他为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官至三品,有资格上殿议事。
  陆一平出班道:“皇上的另几位皇子年纪尚小,可能对朝中纷杂的事务难以顾全,臣以为还是楚王殿下比较合适。”
  这件事上,江枫觉得陆一平见识不算太高,“各位爱卿小看了朕的其他几个稍稍年长的儿子,不是朕自夸,他们每一个都可以把国家大事处理的很好,这一点,还是朕比较了解他们。”
  张仲义恭顺的说:“皇次子雍王殿下虽然只有十二岁,但他们几位皇子在五六岁时即可于百万军中来去自如,勇敢杀敌,有胆有识,其智慧武功绝对可以轻松治理好国事。”
  “还是张爱卿比较了解朕的心意。”江枫含笑。
  张仲义无限惶恐的躬身回答:“臣岂敢揣度圣意?只是抒发自己的见解。”没有一个人肯承认自己了解皇上的心意,妄自揣测皇上心思,绝非什么好事。
  “宣雍王李适上殿!”皇上大声下旨,这是他早就决定了的,尽管大多数人不太赞成。
  户部尚书严运城一直在沉思,此时才出班奏报:“启奏皇上,这些天,臣已着力清点户部国库存银,只有八千万两,此次若然一次性的拨出三千万两,以后朝廷各项开支,修建工程,官吏俸禄,一旦再有他处出现灾情,恐无力承担。臣想建议皇上想些别的办法,筹集一些物资、银两,可以减轻国库负担。”
  江枫暗暗点头,他其实已经有主意了,当然就是现代人的见识,那就是发动天下军民捐资赈灾。他不动声色:“严爱卿有何妙策?”
  “我大唐王朝,在皇上英明决策治理下,而今已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四海升平,百姓生活富足,更有结余,皇上可号召天下臣民,文武百官,自觉自愿把自己家中的银子,粮食被褥衣物,无偿捐献出来,支援受灾百姓,共度难关,这更能体现大唐百姓互助互援,亲如一家的感情。!”
  “妙极了!”江枫忍不住大加赞赏严运城:“严爱卿的谋略简直可以与一千二百年后的未来人并提了!”
  严运城没听懂皇上这句话,但是听出了皇上对他的主意很支持:“多谢皇上能听取为臣意见,臣惶恐之极!”
  江枫清楚明白的开口:“礼部拟诏,朕号召天下万民,各地官吏,朝中重臣,乡绅富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献物资银两,唯决自愿,不得规定数目,不得强迫出资,一文不嫌少,十万不为多,凑足银两物资,克日运送灾区。”
  停顿一下,皇上接着说:“各地以县郡为单位,每县郡设一处接受捐赠点,选两位百姓代表,四位地方官吏互相监督,收取物资,一一造册封存,若有实收数目与名册所注不符,其地方官革职查办,绝无宽贷。所收物资派专车送往灾区一线,朕将亲自发放,若有恣意生事,利用时机发国难财者,或是借机敲诈勒索百姓,强迫百姓按数捐款者,最高刑律处以凌迟!
  “长安城内,文武军民将钱物捐到户部,由严尚书、张爱卿、韦丞相三位负责收受造册封存,呈与朕阅看,如有不符,或有人恣意贪污,唯三位是问。号召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长安百姓踊跃出资,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彰显我大唐太平盛世的兴旺繁荣风范,朕特别旨命皇亲官吏,此乃必捐之列,不限数目,但也不得应付了事。”
  皇上慷慨激昂的语句,设想周到,群臣心知皇上早有此意,有严运城提出,更可表示大众之意,并非皇上强制,有许多人心里不情愿,也知晓不想出血是不行了,自从皇上颁布新律之后,七年之中,不但完善各条各款,面面俱到,官吏再无漏洞可钻,仅靠俸禄过日子,几无结余可供挥霍。现在又要拿出自己的物资,多少人心疼的连声叹气,也无可奈何,谁敢抗旨?不拿出家中的财物响应?拂逆皇上,弄不好,休说现今的官职俸禄,连身家性命都难保。个个无精打采的应声遵旨。
  江枫一眼就看得出那些一贯挥霍无度的皇亲贵戚们心里不愿意,的确,多少年来,他们花天酒地,随意搜刮百姓,已经是肠满身肥,这几年来,他们没有外快可捞,偏偏又要从家里拿出财物,对他们来说,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太国丈韦楚的孙子韦庆军最先表态,他把爷爷强支的五十万两银子还上,变卖了几处房产凑齐了,愿上缴国库替祖父赎罪。
  江枫无比震撼,谁说达官贵戚骄奢淫逸?看看这位表哥这样深明大义。随即江枫又很遗憾,如果去年就这么做,也许韦楚就可以免去死罪了。自己与母后这一年里,几乎没有好好的说过一句话,母子之情明显的疏远了。
  “韦庆军,去年你为何不把太国丈强支的库银还上?你可知道,朕曾经当殿劝过他,若肯交出银子,即可免于刑责?”江枫的语气有点责备之意。
  “回禀皇上,当初微臣也不止一次劝过祖父与父亲,他们不肯,祖父根本就想不到,皇上真的执法如山。。。。。那时候,臣有心无力,祖父受刑之后,臣的父亲才知晓臣的做法是对的,把韦家家事交由微臣掌理。在这国难之际,灾区急需救助,臣前日才凑足五十万两银子,今日交还皇上,替祖父赎罪!”韦庆军双目含泪,低声说。
  江枫更加钦佩韦庆军,还在我决定让大伙捐款之前,他就已做好准备,此人真是胸怀世界的君子?“韦庆军,太国丈已为自己所犯罪行付出生命的代价,你所呈交的银票是作为你个人捐献的物资,且数额巨大,朕要封赏你!”江枫说的很激动:“卫尉卿韦庆军听封!”
  “臣在!”韦庆军忙跪在殿上应道。
  “朕任命你为中书侍郎,加封昌邑侯!俸禄加倍!”
  “谢皇上圣恩。吾皇万岁,万万岁!”韦庆军忙叩头谢恩,他的眼泪却在这一瞬间滚落下来,他宁可不要这么高的官职与俸禄,也希望当初就为祖父赎罪,也省的爷爷被依法处死。虽然心痛,他还有些爱戴皇上,只有严格执法,雷厉风行,才能真正让天下人拥护,才是明君所为。
  “韦爱卿平身!众位爱卿当以韦庆军为楷模,积极捐资,支援灾区。”
  殿头官奏报,雍王李适奉旨上殿。
  李适已经十二岁了,出落得标致俊美,风采飘逸,身着一身淡黄色锦袍,步屐沉稳,潇洒而从容淡定的神采,给人一种能干、可信的印象,于丹墀下叩头跪拜:“儿臣李适叩见父皇,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皇儿平身!”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