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世姻缘今古情-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依然巍峨壮观、华贵富丽的东宫在骄阳印衬下,那般神圣,庄严,江枫百感交集,心却是无比的酸涩,短短一个多月,他经历生死荣辱,吉凶祸福,恍如再世为人。
  负责禁锢东宫的御林军副统领梁鸿见太子风采依旧,翩然而来,反应灵敏的他忙跪下行礼,礼让入宫。
  “梁将军,你可以撤走了,东宫的防卫本王自行安排!”江枫淡淡的说。
  “是,殿下,臣立刻撤走!”梁鸿心里明白,太子不但无罪,仍然复位东宫,尽管圣旨还未正式下达,他也立即把东宫侍卫的兵器装备悉数奉还,率领两千御林军向殿下告退。
  江枫颇为疲倦的目送梁鸿率军离去,才走进宫门,只见宫中人仰马翻,七个孩子已被强迫换上百姓衣衫,他们的母亲村妇打扮,身上没有一件首饰珠宝,正随着大理寺押送官员往外走,孩子们一脸刚毅,没有一人哭泣,惧怕。
  “很好,不愧为我李豫的子女,好样的,面对灾难,意志坚强。”江枫豪迈的大笑一声。
  这一声长笑,惊动了所有人,大理寺丞看到他,显得迷茫。
  “大人,你可以回去了,本王的妻儿不必再去巫州了!”江枫道。
  大理寺丞不如梁鸿聪明,没有反应过来,不肯离开:“下官奉旨带殿下各位王妃、王子、郡主前往巫州,圣旨未下之前,下官不敢离开。”
  江枫淡然笑笑,未再言语。
  外面有人传呼,圣旨到,大理寺丞接到旨意,七个孩子封爵仍奉还。慌忙叩拜在地,请求太子殿下恕罪。
  “大人忠于职守,何罪之有?你走吧!”
  那官员急忙倒退着疾步出去。三位王妃,七个孩子都激动得跑过来,一家人又哭又笑,恍如在梦中。一个多月,他们由尊贵的皇媳王妃、皇孙王子变成庶民百姓,却又在一瞬间回复了一切。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万人牵连,江枫这个现代史学家对这句话向不陌生,但是今天才深深体会出个中滋味,因为他一人,多少人随之悲伤与欢颜。他暗下决心,为了妻儿,他必须保护好自己,不能再让他们因为我而受惊吓。
  江枫告诉郭源他们,皇上命他带兵征讨永王李璘。郭芙、高家兄弟,也都来到,就连韦淑妃也以最快速度赶来了。没等江枫向母亲行礼,韦淑妃就跑过来,把儿子拥住,失声痛哭:“豫儿啊!为娘险些见不到你了,你可知道这一个多月,娘怎么过来的?这段时间,娘没有勇气去看你,害怕与儿子生离死别啊!”
  “娘,您别难过了,一切都过去了!”江枫仰首含泪说:“您的豫儿有神人相助,遇到任何危难都会逢凶化吉,”
  “你别安慰我了,”韦妃又痛又怨:“你明知道奸贼对你虎视眈眈,无时不在设法对付你,为什么还那么傻?如果不是皇上需要你为国出力,此刻,我们母子已是阴阳相隔了,怎不叫娘后怕?”韦妃紧紧搂住儿子,焦急的说:“豫儿,答应娘,今后再也不可任性,别再让娘提心吊胆了!”
  “娘,豫儿答应您!”江枫温柔的为母亲拭泪:“你要相信儿子,这个世界上,谁也阻挡不了历史,命运注定,豫儿是未来的天下主宰,没有人能够害得了我!”
  这话说的太直接,郭芙、安娜都认为他过于自信了,她们本想劝他万事小心,又怕因此引起韦妃的再度难过。
  “娘,请您回宫休息,儿会照顾好自己,再不让您担心,豫儿要与郭源他们共议出兵方案,等孩儿凯旋回京,再去宫中与您共聚。李义山,快护送母妃回宫!”
  沈妃来不及享受与夫君劫后重聚的欢欣,急忙与崔妃、琴儿孩子们送韦妃出了东宫。
  这群虽受重创,但热情未消的大唐英豪们很快忘记了昨日的伤痕,七嘴八舌的献策,毕竟,保家卫国是热血男儿一生的志向。
  江枫思索一下,叫郭源请来了龙武卫、金吾卫大将军陈玄礼。
  “陈将军,京城现有多少兵马?”
  “回禀殿下,城中尚有六军官兵九万,城外还有十二万官兵留守!”
  “足够了,本王立刻拟表,请皇上下诏,本王率十五万大军出征,陈将军仍率其余兵马守卫京师,”江枫心里无比轻蔑,长安城还有二十余万军队,朝中文武百官逾百,居然无一人敢于领兵出征,朝廷的俸禄养了这么多的闲人,老百姓的负担有多重?
  兵贵神速,不可再拖,第二天,江枫就告别妻儿,辞别圣驾,领兵出了长安,东宫四位统领,安娜、郭芙、以及九门提督,七八位将领,一路随军,马鞍鲜明,器械闪亮,神采飞扬,这支队伍也算是人才济济了。
  神州遭劫,山河变色,烽烟再起,沿途可见到流离失所的逃难者,江枫心情沉重,古人有多少太平日子可过?就是偶尔太平几年,恐怕终日也是担忧焦虑,不知那一日,战火又突然爆发。他一路之上,常常叫人把军粮分给难民充饥,幸亏他有先见之明,带的粮草充足,为了节省开支,大军昼夜兼程急行军,在今武汉、汉口城外,碰到了永王李璘的前锋叛军,领军者是永王次子李元平,叛军一路长驱直入,几乎没费力气迅速攻克了孝感、云梦、天门等十几座重镇,以为不日即可攻进长安,就在此地碰到了大唐军队。
  李元平列队城外,一眼就望见了唐军旗帜‘兵马大元帅’‘太子李豫’的旗号跳入眼帘,他诧异的问:“对面统帅真是皇太子李豫吗?”
  “元平王弟,我们兄弟多年,竟是对面不相识,是不是太遗憾了?”江枫笑道。
  “你。。。。。。你真的是李豫?你不是因为抢亲,被皇帝处死了吗?”李元平仍然疑惑的问。
  “这要感谢十一皇叔,他的叛乱救了李豫一命。”江枫盈盈带笑,悠然的说。
  李元平知道对面的人真是李豫后,有些胆怯,自己有多大分量?不过仗着所克州府兵力薄弱,地方官吏少有抵抗,侥幸取得一些成绩罢了。他对李豫半年之内夺关取城收复西京之事知之甚祥,对其威名素闻已久,想不战而退。
  江枫双目炯炯,淡淡的说:“元平王弟,无论做什么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尤其是举兵夺位,更当义无返顾,失败是死,投降也是死,你怎么会被李豫的旗号吓退,而不被打退呢?”
  李元平又羞又愧,不错,既已打起反旗,又何必在乎生死?
  两军在汉口城外拼出双方实力,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地动山摇,尘烟四起,宽阔的场地成了屠场,激战了两个时辰,尸横遍地,江枫万分后悔,悔不该劝李元平顽抗,造下如此大伤亡,在郭源要挥军全歼叛军时,江枫急忙阻拦:“上天有好生之德,别追了!”
  李元平率残军败将一路逃回永州,唐军如长江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倾泻而下,迅速收复了叛军刚刚占据的十几个州郡,重新插上了大唐的旗帜,将士们越战越勇,短短一月,把永王以前受封拥有的汉州、武汉、荆州等城镇夺回,到此,永王只剩江陵、永州两座孤城。
  唐军很快攻克江陵,兵临永王王府所在地永州城下。
  原以为可以趁着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在与安史叛军交战时,迅速攻克长安,践位称尊,更是因为,一向惧怕的太子李豫已死,有了十分胜算,才敢兴兵,岂料连占据江南,偏安一隅的美梦也难以实现了。李璘又悔又恨,看来要想夺江山并非易事啊!
  

第七十四章 正直缘因造化功
更新时间2012…3…16 19:10:46  字数:7571

 永王李璘受藩江陵,江陵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多年经营,已颇具规模,境内民富财旺,自恃富强,骄蹇不恭,乃闻肃宗即位灵武,愤而与部将、属官岑季、周岚、赵兴海等人共议,以为太子即可擅自称尊,我亦可据有江表,独帝一方,随后几年,目标明确了,永王暗暗招兵屯粮,做准备,肃宗对其野心素有耳闻,诏其罢镇还京。永王拒不奉诏,此时,朝廷正在全力反击安禄山叛乱,未能对其采取行动,令其有了喘息布兵防范之机。
  安史叛乱一起,永王公然招兵买马,扬言为朝廷讨伐叛军,可就是不出一兵一卒,不断扩充军力,经过几年练兵备粮,以为时机已到,加上许清河又在此时送来了他梦寐以求多年的顺仪公主,他真是如获至宝,我费尽心血意欲捉到他兄妹为人质,均不得成,现在李永佳自己上门来了,太子李豫虽有不世之才气,却被昏庸的皇帝给杀了,天助我李璘也!他简直有些迫不及待了,次日就打起反旗,自称为‘永盛皇帝’。
  一旦举事,就得拼实力,他思欲招揽一些有名望之士,可以为自己出些良策,闻知李白退居庐山,距江陵不远,便命其长子李元春奉厚礼冠带前往相请。
  李白手中握着一壶酒,一边喝,一边慢吞吞地说:“令尊逆天而行,必得天诛,王子若知厉害,何不奉劝永王罢兵息战,还国家一个太平盛世?”
  李元春见自己来请他,反被他说了一通不是,有些生气,但也只好彬彬有礼:“我的父王亦是太上皇之子,今上未奉旨意,枉自践位,不忠亦不孝,父王当然也可以自立为君!”
  “王子差亦!当今皇上为了平叛大局,虽擅尊帝位,后亦得太皇诏旨承认,争名逐利都是一场空,涂炭生灵。酒鬼虽然生性不拘,也知天下的安,国才富强的道理,令尊重礼,恐难拜领,王子请回!”
  李元春怏怏而回,李璘又屈尊亲自赴庐山,不请的李白出山,誓不罢休。
  李白仍然一手握酒壶,一手大挥笔,雪白的卷纸上留下一首气势恢宏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蜀道难》已经写了一大半,明知身后有人,仍然旁若无人般的挥毫泼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
  “好诗!”李璘抚掌大笑:“诗仙李太白果然名不虚传,此诗紧扣一个‘难’字,瑰丽而又神奇,学士可称为‘谪仙人’啊!”
  李白这时才转身一揖:“不知永王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永王含笑道:“大学士才高八斗,正是本王求之不得的奇才,”
  “永王殿下过奖!”李白淡淡的说,言辞中有不削与冷漠,
  李璘不管对方高不高兴,一口气把自己求贤若渴的来意说明。
  李白笑道:“想必王子已把酒鬼意思转报永王,白,不但不愿献丑,还要奉劝殿下,永王殿下已位极人臣,富甲天下,何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皇兄即位,宠幸张氏与阉贼李辅国,逼迁太上皇,残害本王皇侄东宫太子李豫,本王顺天应人,解救太皇,为太子殿下鸣冤,有何不该为?”
  李白仰头喝干一壶酒,转身又写下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此诗很长,李白一边喝酒,一边醉醺醺的写,大概写了一个时辰,才剩下最后几句,他很认真的倾注全力“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颜’字最后一笔拉得很长,好像在与谁赌气,写完后,把笔一扔,大口大口的又喝了一大壶。开口道:“太子李豫不会死的,永王不必加上这一条作为反叛的借口。”
  李白这句话说得很大声,说到‘口’字时,竟然把酒壶狠狠地抛到不远处的一棵桦树上,这棵树,枝叶浓密,高达十丈,有外力作用,使得栖息树梢的几只鸟雀‘扑扑’几下,振翅飞走了。已经枯黄的叶子大片大片的落下来,李白伸手接住几片,漫不经心地“人比这树叶强了一点,生命短暂而脆弱,永王殿下争得再辉煌的业绩,能保证长生不老么?”
  永王在这位大诗人面前,应该说忍耐力已经很强了,他避而不答,反问:“圣旨传遍天下,废杀太子李豫,还会有假吗?”他似乎一定要以李豫得死作为他兴兵反叛的理由。
  李白轻轻收起诗稿,这才正眼看了李璘“永王可以和我打赌,李豫乃是天命注定,死不了的。”
  李璘仍然不放松,但也不再纠缠李豫会不会死:“本王请先生致舍下,授以要职,以便随时聆听妙句佳诗。”
  “酒鬼好静,不喜拘束,更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恕难以从命!”
  多少年来,李璘对大学士李白的才学就钦佩有加,想起当年用两种文字替玄宗皇帝回复渤海国的国书,为大唐天朝迎来岁岁受贡的和平邦交,这样的稀世奇才若可助我,必能赢得世人认可。李璘已经是忍耐到几点,其实从刚才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已经明白,他是请不动李白的,人只是都会抱着希望,不到最后不肯放弃,直到李白严词拒绝,礼贤下士的表象撕破了,李璘怒不可制,恨不得一刀杀了他,却见赵兴海向他使眼色,李璘思索一下,我不防先把他带回府,加以礼敬,时日一长,或可使其屈服,永王喝命卫士请大学士前往王府做客。
  然而,李白到了王府后,日日饮得酩酊大醉,几乎白天黑夜都在睡觉,偶尔清醒,也是放声吟诵诗句,似乎从不为其优厚的待遇而动。李白虽不喜摧眉折腰,行事放荡不羁,大小是非面前,他从不糊涂。
  这边比李白早到几日的李永佳,连续数日不肯进食,只想速死,从心爱之人于地下,眼见身子一日弱似一日,永王慌乱了,这张王牌一旦失去,万一。。。。。。万一大事不成,就连性命都不能保全了,他忽然想到聪敏慧黠的李白。急忙赶去,李白正在躺椅上仰头喝酒,真不愧是个‘酒鬼’,‘酒仙’。
  永王拱手以礼,小心翼翼的说:“先生不肯与本王议国事,现有一件私事、家事,予以求助,还望先生不吝援手!”
  “既是家事,但说无妨。”李白坐直了身体,郑重的开口:“永王多日来热情招待酒鬼,我也很想在不违道义、礼法情形下,有予以报答的机会!”
  “本王有一位侄女,因伤心事绝粒水米,不肯接受用药,眼见命不久矣,本王欲求先生开解于她!”
  “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酒鬼可以,绝不坐视!”李白非(提供下载…)常慷慨的应承,永王急忙引他到了顺仪公主房内。
  李白翩然进了屋内,一眼就看到了许清河:“许公子也在啊,昔日京中,公子与广平王同酒鬼颇为投缘,殿上论诗,酒鬼至今念念不忘!知音难求啊!”
  “在下与学士也是相见恨晚,好似神交千载。”许清河起身让座。
  李白转首目注床上细若游丝,但意识很清楚的李永佳说:“这位不是顺仪公主吗?怎说是永王的侄女?”
  许清河笑了笑:“永王与皇上乃是亲兄弟,顺仪公主如何不是永王的侄女?”
  “对,对,酒鬼真是糊涂了。”李白一拍脑门,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怎么会忘了永王与皇上是亲兄弟呢?永王不论何时何地,都没有忘记当今皇帝是他的亲哥哥,兄弟之间,就应该这样,关心彼此,从内心深处为侄女儿焦急,不带有任何目的。”
  李白似乎无心之言,却听得李璘一震,这个李白,句句带刺。但也发作不得。
  李白仔细看了看李永佳,坐在床沿,有几分惋惜:“当日京中,公主陪着酒鬼与广平王爷饮酒论诗之时,那是多么娇媚的可人儿,怎么成了这番摸样?”
  “公主有难以排解的心事,不留恋人世,只想死!”许清河替她解释。
  “喔,年纪轻轻,青春正盛,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般作践身子?”李白微笑的神情总能给人以无尽的力量:“我没猜错的话,顺仪公主是为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