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吕氏娇娇-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贤皱了皱眉头,俯视着这位安份守已得过分的临时丫鬟,上午差点要了他的命,下午又如此的乖巧,不知动的什么心思?
  “你抬起头来。”刘贤冷冷的开口。
  吕妍未动。
  “抬起头来。”声音提高几分,不怒自威,吕妍忍不住抬起头来,原本隐藏好的恨意,却被一览无遗。
  刘贤一怔,脸色黑了几分,“下去吧,不用包扎了。”
  伤口只弄到一半,吕妍停了下来,起身往外走去,不包扎也无所谓,只要用了她吕妍的药水,很快就会恢复,她很快就可以离开这儿。
  魏王来了梁州城,急坏了一群官吏。
  吕府,吕煦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孟氏则在一旁轻轻饮泪,三天前吕家一众女眷被魏王救起,护送回梁州城,继而吕家二姑娘成了魏王府上的丫鬟,孟氏不甘心,娇奴如此懂事,她还要为她择户好人家,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而不是沦为奴婢,命运从此任魏王摆布。
  吕煦想不出好法子,正好刺史大人私下来见,他忙迎了出去。
  张超愁眉未展,看到昔日同窗,叹了口气,“这次魏王经过梁州城,所为何来?”
  吕家二姑娘还在他手中,最想不清的是吕煦。
  “魏王这人寡言,不知其喜好,来了这些天,也未曾召我过去。”
  “依此情形,只有静观其变了。”
  接风洗尘的酒宴不能少,梁州各官吏却是小心谨慎,自上次出了李家的事情后,犹如惊弓之鸟,不敢造次,却也有行走险招的人。宴场上还是来了不少青春靓丽的姑子,吕家一众只有男丁入宴,女眷也只有孟氏应酬,吕薇未曾前来。
  刘贤昨夜在书房留得很晚,今晨又是早早起床,连带的吕妍也没睡几个时辰。她是负责书房的丫鬟,却不知怎的,一大清早被丫鬟唤了起来,原因是去服侍魏王洗漱。
  吕妍愣了一会,上辈子她为丫鬟时可是不准她靠近寝房半步的,这一世怎么不一样了呢。
  还是换伤口,原来是为了换伤口才叫她的,可真是如此么?他叫住她又是几个意思?
  “想不到吕家二姑娘不但心灵手巧,还颇知我的习性。”
  刘贤话音刚落,吕妍忙抬起头来,看到他阴晴不定的脸色,如今的他这么年青,却已经让人无法揣摩,深不可测。还好吕妍是知道他的性情的,他向来多凝,但却不太表现出来,上一世有不少人到死都不知道是他起了凝心,降罪只需寻个借口而已。
  吕妍跪下伏身,语气却不卑微:“贵人大可不必让我伺候。”
  刘贤高高在上的站着,几位丫鬟正在为他穿衣整装,一身玄色长袍,身材欣长。他的眼神很冷,只是静静的看了她几眼,也没有叫她起身。待着装完毕,他向外走了两步停住,头也未回的命令:“还不起来跟上。”
  吕妍的脸色又灰暗了几分,她已经说的很无理了,居然他还没有遣走她,要知道上一世她是如何的胆颤心惊,如履薄冰。
  紧跟在队伍的最后头,前面掌事嬷嬷走了过来,“奉主子之命,吕家二姑娘需时候伺候在主子身边。”
  于是吕妍走在了刘贤的右手侧,当她来到他身旁时,他微微侧了侧头。
  梁州官吏全部已经就坐,只待魏王上座。
  远远的听到人传报:“魏王驾到。”
  年仅十九,还未及弱冠年纪的魏王,一身玄衣出场。张超上前相迎,刘贤寒暄了两句,与一众入得堂来,径直走上主座。
  吕妍一览无遗的站在他的右手侧,又是震惊了一群官吏。
  这吕家与这魏王又是何关系?看来吕家返回京城是指日可待,如此惊艳绝才的二姑娘居然成了魏王的贴身丫鬟。
  吕妍往人群里看去,父亲吕煦端坐在右下侧,此时也正好抬眼看来,两人对了个正着,吕妍回了一个安心的微笑。吕煦终是放下心来。
  “不知吕司马可在列?”刘贤忽然开口。
  

☆、刘贤的艳遇

  “不知吕司马可在列?”刘贤忽然开口。
  吕煦听到点名,忙起身,行了一礼,“禀魏王,臣梁州城司马吕煦。”
  刘贤看向他,点了点头,“坐下吧。”
  “谢魏王。”
  “这次祈福寺吕家一众遇险,还好本王路经此地,未造成伤害。梁州刺史张超。”
  “臣在。”张超忙起身行礼。
  “本王命你三日内查明原因,绝不能放过贼人,还梁州百姓一个太平。”
  “臣遵旨。”张超落座,额上已冒出薄汗,他往吕煦的方向瞥了一眼,两人对了一下眼神,然后转开视线。
  “吕家二姑娘知书达理、坚强勇敢,令本王刮目相看。”话毕,刘贤往后靠了靠,微侧着头,看似看着右边的吕煦方向,眼角余光却扫了一眼吕妍。
  吕煦谦让了两声,底下众人皆是一惊。
  刺伤他的肩膀,居然还表扬她,吕妍有些纳闷的看向他,正好与他的视线对个正着,吕妍的恨意未减,只是淡淡的瞥开。
  宴会总是少不了各官僚的心计谋略的,只可惜正主儿不吃这套,宴会刚开始没多久,他便辞席了,派了手下陪宴,自个儿带着仆从,跟来时一样,匆容的走了。
  吕妍跟随在侧,前面的人走得不紧不慢,来到一处临水亭,他停了下来,却并没进亭,不知他看着什么一直未动。
  吕妍看着他的背影,修长的身材,挺直的背脊,站得稳如一棵松树。风吹着林子里的树叶沙沙作响,停在湖上的一艘小船随着风摇动了两下,倒映的树影还有岸边的人在璀璨的波光中绵长远去。
  远处忽然传来清澈的琴音,看着这湖光山色,临水凉亭,听着这缠绵动听的音乐,还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起来。
  吕妍嘴角微勾,这样的小心思,在上一世,魏王可是不屑一顾,不知现在的他会怎么处理。
  刘贤听到音乐果然动了,他寻音而去,一众仆人跟随。
  小心思用到好处,却是妙计。这弹琴之人,琴音悠扬,就技艺上来说已非凡品。见多识广的魏王会不会动心呢?吕妍揣测着。
  就在一处环水的亭中,静坐着一位红衣女子,一叶扁舟停靠在亭外,唯有一名丫鬟跟随在则。
  没有船进去,凉亭却不远,举目眺望,还是能清清楚楚的看清亭中之人。
  刘贤站在岸边静静的欣赏着,众仆人也不敢发出半点声息。
  琴声毕,女子起身,正好对上刘贤的视线,忙垂下头去,嘱咐丫鬟使舟返航。
  返航必会见到岸上的魏王,如此巧遇。
  女子一身红衫衬得肤白如玉,桃红娇羞的绝色容貌,神气却有些冷傲,她盈盈走来,向刘贤行了一礼,然后带着丫鬟错身而过。
  与以往的姑子不同,隐隐带着一股傲气,不屑奉迎。就像冬天里的腊梅,冷艳脱俗。
  刘贤一怔,回身唤道:“这位姑娘请留步。”
  吕妍也颇感意外,或许这样的才对刘贤味口,这女子的心思还真不浅,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若是用对了,还真能入了贵人的眼。
  红衣女子盈盈回身,没有曲意奉迎,只是淡淡一笑,静待他出声。
  “不知姑娘刚才弹的是何曲目?”
  “这是我们梁州城有名的《明月拂春》。”女子声音虽然甜美,却给人一种距离感,不远不近,让人舒服的知礼、知性。
  刘贤上前两步,轻笑道:“《明月拂春》,这曲子挺特别的。”
  “春天的月亮多么孤独啊,万紫千红的春季,赏不完的美景,谁又会注意到高高挂在空中,为众生提点明路的明月呢?”
  “为众生提点明路的明月。”刘贤重复的说了一遍,眼神看向眼前的女子,“喻意更美。”
  女子行了一礼,神色淡然,没有因为他的青睐而骄傲。
  “随我走走,如何?”刘贤说完,不待她回答,便抬步往前走去。
  红衣女子没有拒绝,亦步跟随在侧,距离拿捏的恰到好处。
  走过一片假山,来到亭子中,丫鬟已奉上茶水点心。
  刘贤止步,回身看了一眼吕妍,吕妍行礼解释:“是小女子下的命令,刚才看您吃的甚少,而今又游园甚久,游至此处,乏了可坐下吃点瓜果点心。
  刘贤未语,回身坐了下来。
  “你们也坐吧。”
  用的是你们,红衣女子忍不住回头看向吕妍,揣测着她的身份,一个不自称奴婢的贴身丫鬟,她是什么身份?
  吕妍毫不客气的坐下,她今天站得够久的了,有些乏了。
  “说起琴技,我记得两年前梁州出名的吕家二娇,特别是吕家二姑娘,琴声悠扬,琴技了得,听说当时才只得十二岁的年纪,如此两年过后,怕是更加不得了吧。”刘贤淡淡的说着,饮了一口茶,眼神不经意的扫过吕妍。
  红衣女子脸色微变。
  “不知姑娘是哪位府上的娇娇?”刘贤问,拿起一块桂花糕点尝了尝,吃了一口,看了看糕点,接着又连吃了两口。
  “小女子萧氏,刺史大人是我姑父。”
  “哦,原来是张超的侄女。”刘贤又拿起一块桂花糕。
  “如此美景不可辜负,不如由吕家二姑娘弹凑一曲,如何?”刘贤看向吕妍。
  萧氏一惊,到这时才知道这个像丫鬟一样跟随在侧的人居然是吕府的二姑娘。
  “对不起,小女子的手前年受过伤,自那次后就再也没有弹过琴。”吕妍陈述,她怎么可能会给仇人弹琴取乐,上一世讨好的还不够吗?到头来一杯毒酒收场。
  萧氏松了口气。
  刘贤神色未变,若有所思的看着吕妍,然后瞥开目光,看向远处山色。
  亭中忽然沉默,萧氏站起身来,慢慢的走至亭边垂栏,嘴中细细吟唱:
  “天下欢之日短,而悲之日长;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长……”
  吕妍静静的听着,不想萧氏会唱这首名曲。
  果然刘贤动容。有多少人不是曲意奉迎,欢歌载舞,唯有这一位女子是特别的,不骄不躁,冷傲却通达。
  刘贤起身,来到萧氏身边,与她齐肩看向远景秋色。
  “你还真是一个多愁的女子。”刘贤低沉的声音响起。
  吕妍站起身来,冷冷的瞥了一眼两人的背影,转身往外走去。
  魏王不风流,却也是一个懂情趣的男人。吕妍的心情有些复杂,她恨着他,无时无刻,可是却无能为力,或许等吕家回了京城,如今时机未到啊。
  夜幕降临的时候,刘贤进了书房。吕妍从书房的一角站起身来,顺手把手中书籍放回书架,来到他身边,为他脱下外套。
  刘贤淡淡的看住她,忽然问道:“下午去哪儿了?”
  “禀魏王,小女子一直守在书房,哪儿也未去。”
  两人默了声,待刘贤坐好,吕妍跪坐一侧,为他换药。纤细的手指熟练的在他右肩移动,刘贤侧过头来,他今日心情似乎极好。
  “你的手受伤是假,不想弹琴是真吧!”刘贤用的是陈述句。
  吕妍不紧不慢的回答:“的确受过伤。”
  “是吗?吕大人怎么不知道?”刘贤的声音清清淡淡,却句句让人心惊。
  吕妍想,难道下午他陪了美人,又跑去问了她父亲,讹她的吧!“小女子父亲公事繁忙,后院之事不可能处处知晓,若是问小女子母亲定会知道。”
  刘贤脸色一肃。
  吕妍神情冷淡。
  “梁州城的《明月拂春》,曲调新奇,二姑娘就为本王弹上一曲,如何!”语气是不容置喙。
  下人送上琴来的时候,吕妍淡淡的开口:“《明月拂春》还有另一个喻意,只有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裙。可在如此盛景之下,貌美如仙的女子却要在月下形单影只,连月亮都看不过去了,都忍不住要拂了这春天的美意。”
  弹凑这首曲子,萧氏无非就想告诉他,她就是那月下的女子,正是美景正好的年纪,遇上心怡的情郎。这首曲子在梁州城的贵女圈中盛行,看到自己喜欢的情郎,便弹凑此曲,以表心意。
  萧氏用心颇深,魏王都来到了梁州城了,哪会问不到这首曲子的真正用意呢,可她却不这样说,因为她冷傲,她要留下一个不一样的印象。
  “哦?!”刘贤若有所思的看向吕妍,“即便是这样,你大可弹奏,无妨。”
  “小女子的手曾受过伤——”
  “本王知道。”
  “嗯?”吕妍抬眸看他,他这是什么意思,明晃晃的拒绝,她怎么可能给仇人弹曲凑乐。“所以弹不了。”
  两人对视,各不相让,吕妍眼中的仇恨之火还未曾熄灭。
  刘贤慢慢地移开视线,冷声命令:“下去。”
  吕妍依言退下。
  第二日,掌事嬷嬷就过来告诉她,可以不必留在府中了。于是吕妍坐上马车从魏王府后门出去,来到大街上。这样也好,虽然他心中耿耿于怀,至少保全了吕氏一族,在她还没有反抗的能力时,最好与他没有任何瓜葛。
  回到吕府,孟氏与众女眷在屋前相迎,原来魏王府派了人去吕府报信。吕妍从马车上下来,孟氏上前拉着她的手,上下看了几眼,担忧的问:“孩子,魏王没有为难你吧?”
  “没有,在府里吃得好住的好。”吕妍心中温暖。
  “真是辛苦你了,你父亲今日去了张大人那儿,一时半会回不来,走前交待待他回来后,为你接风洗尘。”孟氏拉着她往府里走。
  吕妍心中动容,上一世的这个时候,她过得可是如履薄冰的日子,一生也未曾享受过父母亲情。

☆、美人心计

  吕煦回到主院,妻儿早已候在厅前。
  孟氏坐在主位,看到他进来,带着孩子迎了出去。吕煦看到吕妍安全无恙的站在这儿,忙上前两步,“骄奴在魏王府可曾受委屈?”
  “谢父亲关心,骄奴未曾受半点委屈。”
  “那就好,那就好啊!看来这三皇子魏王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吕煦坐下,看了看座下的刘氏一房,秦氏一房,点了点头,感叹:“这次天佑我吕家,保我妻儿平安,改日再登门拜访魏王,以表谢意。”
  众人齐点头。
  吕煦看着吕薇道:“薇儿正是适婚年龄,这次去魏王府道谢,你同娇奴一同前往。”
  吕薇脸色一红,眉眼展开,起身行礼,“谨遵父命。”
  吕妍却撅了一下嘴。
  吕府送了拜帖到魏王府,魏王府马上就回了信。于是吕家一众第二日便上魏王府拜谢,走至东门,遇上张大人及家眷,原来是张超听到吕煦说要去魏王府答谢,便想到了侄女萧氏,只待吕府行事,便半路截住,一起上门,虽然有厚着脸皮的嫌疑,却也给张氏一族创造了一个机会。
  相比于四皇子刘卓,这三皇子更是不得了,不但少年得志,而且在朝庭之上还颇有名望,是太子下第一人,如今又得圣宠,虽有封地却久住玄阳城,与东宫临近,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哪棵大树最好乘凉。
  见到张超,吕煦若有所思,在看到张超身侧的萧氏,才恍然大悟。如今吕煦蹲在这个梁州城,各种不利,还得与刺史大人交好,再转头看了看娇奴,心中也不再计较了,即便你有这般心计,他吕家的女儿也是不差的,何况娇奴还入了贵人的眼,若再对姐姐提携一二,吕家二姝成双嫁入魏王府,他吕家兴旺指日可待。
  入了魏王府,掌事的带着一众去了宴客厅,贵人还未到,大家坐在花厅等候。
  萧氏看到吕妍,两人相视点了点头。吕薇见状,侧身俯耳与吕妍交谈,“对面坐的是谁?”
  吕妍轻声道:“张大人的侄女,颇得魏王看重。”
  吕薇脸色一变,抬眸打量了两眼,别过头去,又轻声道:“妹妹花容月貌,又得魏王赏识,不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