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轮回1984-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挣的钱吃饭,虽然这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些闲着的人对当地治安却是一个隐患。还有这些老毛子们的孩子,看着他们有一个个都到了上学的年纪,每天却在家里无所事事,张宗君心中也觉得不是回事。

现在好了,有了艾丽丝的办法和上面给予的政策,这些事情都可以得以解决。“要不咱们建一所中俄双语学校?”某天晚饭的时候,杨芝忽然提出了这个问题。

“建一所中俄双语学校?为什么?”正在低着头往嘴里扒饭的张岚闻言抬起头来,好奇的问道。

显然张岚问的这个问题也代表了在场的其他几位的疑问,大家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睛却一致的盯着杨芝,等着她给出个答案。

“这个啊,很简单啊,”看到一桌子人都停下筷子看着自己,杨芝有些不自在的扭动了一下身子,“你们都看着我干什么?”

“哦,”大家赶紧摇头,“没事,你继续说。”

“我是这么想的,”杨芝清了清嗓子,“咱们公司的这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但如果让他们和咱们国家的孩子一起上学的话有点不方便吧?一个是语言不方便;另一个受到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他们不一定接受得了;再一个就是他们都是我们公司职工的孩子,我们是不是需要对他们照顾一点?”

第312章 陶瓷发动机外围组件

张岚忍不住想笑,怎么老妈现在也犯了以前那些国企的老毛病?只要自己的公司发展了起来,就什么都想做:医院、学校、社区,只要能够做到的,没有他们不做的。如果自己有能力,恨不得自己直接就搞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圈子。

这个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自己为什么要给他们优等的待遇?难道就因为他们是外国人 ?'…87book'

笑话!张岚从来不认为一个外国人就应该在中国享受高于普通中国人的待遇:不管你是美国人,还是非洲人,来到中国,就要一视同仁!

你在你们国家连饭都吃不饱,还想跑到我们这里来当优等国民?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虽然现在很多人、甚至政府的不少官员都是有点惧外,说得难听一点,叫做继承了大清朝的优良传统:政府怕洋人。

但张岚不在乎!话说吃人家的饭,就要受人家的管!现在你们吃着我的饭,就要服我的管!公司不会给任何一个人特殊待遇,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现在公司有了俄罗斯人就举办一个中俄双语学校,如果公司以后来了美国人呢?难道还要再举办一个中英双语学校?如果是来了非洲安哥拉的人呢?难道还要在办一所中安双语学校?日!那到时候公司成了什么了?外国人的免费托儿所?

况且,搞教育是一个公司的事情吗?那是政府要做的事情。自己只是一个公司,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赚钱而已。

这些老毛子的小家伙想要上学,那也简单,反正来到中国这么一段时间以来,每个人都能够磕磕绊绊的说几句汉语,公司再找专人对他们的汉语水平进行强化培训一段时间,直接送到县小学或者中学里去,和中国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

成绩会不会跟不上?这个问题不是张岚担心的,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这些家伙还能做什么?!妈的,实在不行让他们从托儿所开始上!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如果屁股上不想挨板子的话,张岚绝对不敢这么说。

“妈,你想多了。”张岚说道,“你没见那些俄罗斯人的小孩吗,现在一个个都能说话汉语,虽然说得不是很利索,但和人正常的交流没有什么问题。既然他们能说汉语了,那咱们还费劲办一所中俄双语学校干什么?直接把他们送到咱们县里小学里去不就行了嘛?有句话叫做入乡随俗,这些外国人到了咱们中国,就不能搞什么特殊化,就要接受咱们中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否则不是惯坏了这些家伙的脾气吗?弄到最后,说不定他们还真的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了!”

张岚的一席话,听得张宗君、艾丽丝、小晨曦和吉尔四个人在一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张岚的意见,同样对杨芝刚才的提议有些不以为然。或者说的重一点,对于杨芝的提议,有些不满意:凭啥要给他们特殊待遇?难道他们长了两个脑袋不成?

杨芝把张岚的话琢磨了一番,好像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自己想想自己的担心实在是有些好笑:说得难听一点,如果放在旧社会,这些家伙全都是自己家的长工,有地主怕长工的道理吗?但又有些担心,“那忽然多出来这么多人,有学校愿意接受这些多的学生吗?另外这些学生的上下学怎么办?周围的学校离咱们公司可是没有一所近一点的。”

艾丽丝集团的公司全部位于县城的郊区,学校偏偏基本上都位于县城的中心,这个距离确实是不近。

“这个简单啊!”吉尔在一边插嘴。这一段时间以来,和张家慢慢的也熟悉起来,现在这丫头马马虎虎也算得上是张家的半个成员,“公司买的那些用于接送那些工程师和设计师的班车不是成天的闲着吗?咱们就用那些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好了,不止是那些俄罗斯人的孩子,中国人的孩子也一样,只要住在咱们公司小区的孩子都享受这一项政策,算是公司对员工的一项照顾吧。”

“这个办法好!”听到吉尔的话,张宗君首先表示赞同,“不要说这个办法不会耽误接送那些工程师,就算是耽误了,估计这些人也只会双手欢迎,不会有什么意见。”

确实,有时候对大人的照顾,远远不及对小孩的照顾让父母感到感激。不说现在很多人在下班后都是走着回家,并不是乘坐班车,即使是乘坐班车的,在知道班车是给孩子用的之后,估计也会高高兴兴的将车子让给孩子们用,一点意见也没有。

“嗯,”看到大家都是这个意思,杨芝终于点点头,“那就这么办吧!”

事情果然像是张岚等人说的那样,在知道自己等人的班车将会在以后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没有不满,反而是举双手双脚的欢迎:一方面孩子上下的时间和自己上下班的时间并没有冲突,并不会因为接送了孩子就会耽误自己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学校正常的接受教育,自己就已经觉得是天大的惊喜和万分的幸福了,对于公司这个算是变相给自己的福利待遇,几乎所有家里有适龄上学儿童的家伙都高兴的想要乱蹦,谁还会不满足?

帮这些小家伙联系学校的事情并不困难,虽然有几百个孩子,但并不都是处于一个年龄段,从年龄上看,而是从小学五年的到初中三年的都有(现在这里还是实行的五年制小学和三年制初中),看着呼呼啦啦一大群几百个孩子,但实际上几个学校几个班级一分,每一个年纪分到的孩子还真没有几个。

在解决了这些俄罗斯工程技术人员的孩子的上学问题之后,以在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初期进行合作的那些人员为基础,通过在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挖来的大量的陶瓷专业科技人才成立的艾丽丝特种陶瓷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出来了好消息:公司要求的采用特种陶瓷生产的发动机外围组件已经研制成功了!

艾丽丝特种陶瓷研究设计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并入了艾丽丝集团综合应用科技研究院,当初艾丽丝特种陶瓷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成立的时候可是从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挖来了不少人,为此周教授和雷教授没少和张宗君抱怨过这件事。

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不要怪这些人才的流失,谁让艾丽丝集团给的待遇高呢?不要说那些为国献身的废话,为国献身也要自己先吃饱喝足再说,大家都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活,在特种陶瓷研究所里,甚至很多研究人员只能住在二三十平方米的筒子楼里,一个月只有干巴巴的那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来到艾丽丝集团之后立马就分到了一栋100多平三室一厅的大房子,一个月六千多的工资,如何取舍,谁的心里没有一杆秤?

之前张岚力主进行研究的复合陶瓷刹车系统,让张宗君见识到了陶瓷这种古老的东西的在如今这个社会的巨大潜力,自从知道复合陶瓷刹车系统的巨额利润之后,张宗君一直在打特种陶瓷的主意,当时挖人的时候倒是很想将周教授和雷教授两个人也一起给挖过来的,可惜两位老教授比较高尚,没有被张宗君的糖衣炮弹击中。

虽然没有成功,却也不算失败,两位教授都在艾丽丝特种陶瓷研究设计公司兼了职,在完成了国家给予的任务之余,两位老教授也帮艾丽丝特种陶瓷研究设计公司进行特种陶瓷的研究工作,这次这款特种陶瓷材质的发动机外围组件就是在周教授和雷教授的帮助下才能够在如此之快的速度下研制成功的。

接到这个消息,张岚兴奋不已,马上和艾丽丝、小晨曦赶到了艾丽丝研究院特种陶瓷研究设计公司所在的大楼。

摆放在艾丽丝特种陶瓷研究设计有限公司研究室展品台里面的是一个不大的东西,粗看起来好像是摩托车发动机的外壳,没有金属的那种特有的银白色的色泽,也没有陶瓷那种质感,看起来黑乎乎的,但是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那种脏兮兮的黑,反而让人觉得它很干净,在黑中透露出一丝的神秘!让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被它给吸引了过去。

“这款发动机的外围组件应该是发动机的外壳吧?”艾丽丝看了一会儿,对李大工程师问道,“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这款组件的性能。”

现在李大工程师也因为这几年来取得的成绩在公司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收入水平上,在公司内部也能算的上是金领一族,相当的客观。

“是的,”李大工程师点点头,“陶瓷发动机的发动机的优点相信各位都很清楚,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但是陶瓷的缺点那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它的脆性,以及由于它的脆性导致的低可靠性。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我们一直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如何提高陶瓷的强度,让它不是那么脆。”

第313章 明显的优势

“这么说你们取得了成功?”艾丽丝有些高兴。

“只能说是取得了一部分的成功。”李大工程师苦笑了一声,“能够作为发动机最重要的内部核心件的陶瓷组件部分,我们还没有研制成功,现在我们研制的特种陶瓷的强度和延展性仍然达不到那个标准。”

“但是,”说到这里,李大工程师的声音开始兴奋起来,“我们这近两年的时间没有白费,经过我们全体同仁的努力,我们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强度足以作为发动机外壳使用的新型特种复合陶瓷材料。”

说着用着指着那个在玻璃罩内黑乎乎的东西,看着它的眼睛是如此的温柔而充满感情,仿佛就像是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就是这个,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发动机的外壳并不需要多高的强度,与内部的齿轮和汽缸、连杆、缸体相比,它对强度的要求是最低的。这款发动机的外壳已经可以进行量产,和国外那些只能用几十个、最多只有上百小时的陶瓷发动机产品相比,它已经是一款成熟的产品了!”

“我敢肯定的说,即使是在国际上,我们在特种陶瓷的研究也处于领先的地位,最起码在车用特种复合陶瓷这一领域是这样!”李大工程师说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显然对自己的成果有着强烈的自信。“哦,”张岚点点头,“那么这款陶瓷发动机外壳的性能指标怎么样?成本如何?生产的难度大不大?”这个问题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成本过高或者性能指标差一些,那这个东西也就没了太大的实际意义,顶多就是应用在车队的赛车上面,如果成产难度太高或者良品率太低,那也非常让人挠头,算得上是变相的增加了成本。

“性能上,强度和现在所用的铝制发动机外壳差不多,当然同铝合金相比开说还是要稍微差一点,但是绝对符合发动机外壳强度的要求。但是他有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重量轻,其重量却只有铝合金发动机外壳的四分之一左右。我们曾经做过实验,如果撞击的力度是铝合金发动机的外壳没事,那么这款陶瓷发动机的外壳也没事。当然,如果受到剧烈的撞击的话,铝合金发动机的外壳会破一个大洞,这款陶瓷发动机的外壳就会整个的碎掉。”李大工程师无奈的耸耸肩,“毕竟它还是陶瓷的,即使是特种复合陶瓷!不过我想,现在在咱们中国,摩托车队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个宝贝,平日里心疼还来不及,闲着没事去撞发动机外壳的事情,一般来说不会有人去干吧?”

这个强度已经可以接受了!张岚和艾丽丝、小晨曦三人点点头,对李大工程师说的话深以为然:现在摩托车队大多数家庭来说还算得上是奢侈品,悉心呵护都还来不及呢,没有谁会舍得、或者闲的无聊故意去撞发动机玩?钱多了烧的吗?

这个消息,对于艾丽丝摩托车车队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对每一克的重量重量都要斤斤计较的专业赛车来说,光是这款陶瓷发动机的外壳,就能为整部赛车减轻多少的重量啊?由此也可以为艾丽丝车队取得更好的成绩带来多大的可能性!

性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那么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成本和生产难度了,这两项指标对一家公司来说,其重要性绝对不低于任何一项技术指标。

“成本上,大约相当于现在正在使用的铝合金发动机外壳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还只是只是我们初步的计算结果。我敢肯定的一点是,等到这种复合陶瓷发动机外壳大规模生产的时候,这个成本还会下降很多。”说到这里,李大工程师兴奋的挥舞着拳头,“至于生产难度,因为这两种东西的生产工艺完全不同,所以横向上不好进行对比。但总的来说与生产铝合金部件差不多,大约还要低一些,良品率很高,和复合陶瓷刹车系统的良品率相比,甚至比它还要高一些!”

这样就行了!有了李大工程师的这番话,三人终于放下了心,小晨曦迫不及待的抓起电话就想向自己的老爸张宗君报告这个好消息:这个消息对公司来说,实在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好消息。

“这么说,”张岚想到了一种可能,“这种陶瓷的材料,是不是也可以很方便的做成汽车发动机的外壳了?”

“那是当然的,”李大工程师十分肯定的点点头,“一点难度也没有!只要改变一下模具就可以,甚至连生产线的调整都不需要。”

对于陶瓷产品来说,改变陶瓷发动机外壳的生产模具可比发动机的铝合金改变模具要简单的多了,两种东西的生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张岚暗自把这个结果记在了心底,既然可以可以应用在汽车上,那么摩托车发动机的外壳才有多重?汽车发动机的外壳又有多重?最重要的一点是,摩托车的发动机是暴露在外面的,或许可能还有被撞的危险,但汽车发动机那可是整个的被包在发动机舱里的,绝对不可能被撞…………如果汽车的发动机都能被撞,那得是多惨重的交通事故?那个时候采用的发动机外壳,不管你是铝合金的还是陶瓷的,有区别吗?

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发动机,甚至里面的所有构造完全都一样,输出的功率也一样,但采用陶瓷发动机外壳的发动机效率更高,因为它更轻了嘛!况且采用陶瓷发动机外壳完全不会对发动机本身的性能造成影响,甚至因为发动机减轻了重量,一定程度上还能相应的提升车子的速度,并且减小发动机油耗,很简单的事情,同样功率的发动机,推动320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