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道人生-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北区地块的发展。
  偏僻的区域决定了地块价值的低廉,北区两块地的出让价格竟然只有可怜的五十万一亩,让韩易和金大牙两人都不禁开心地咧开了大嘴,但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有同样的渠道和眼光,能预见到北区未来的蓬勃发展!




  第二百四十一章 拍卖会
  松台北区地价拍卖会,总共吸引了十二家地产商汇集到松台区,松台区还没有特定意义上的专用拍卖会场,为了突出政府对这次土地拍卖会的重视,拍卖会场被设在了松台大酒店的二楼大厅里。
  韩易进入会场的时候,看到金大牙正和几个人站在那里聊天,看来应该是熟识的房产开发商。
  看到韩易进来,金大牙隐蔽地咧嘴示意,韩易微笑颔首,就没有上去招呼,转了身子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一边装作漫不经心地拿起手头上的资料看了起来。
  “你好,请问你也是来投标的吗?”这时边上有人问道。
  韩易愕然回首,才看清和他说话的是邻座的是一位样貌三十多的人,穿着灰色西装打着条纹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对打扮比较讲究的人。
  那人的性格应该是属于自来熟的那种,看到韩易侧脸过来,就满脸堆笑,连忙掏出了名片:“鄙人马步常,请多指教!”
  “这人倒也有趣,现在这年代还用鄙人这词称呼自己。”韩易一时也不知这人到底是何用意,微笑着伸手接过名片一看,上面写着众诚房产销售总监的头衔。
  韩易端详着名片,嘴角不禁勾了起来,这众诚房产韩易并不陌生,在中海,算起来也是一家小有名气的一家房产公司,成立时间大概有七八个年头了。
  和现今国内的许多知名大地产商一样,众诚地产的发家史,应该追溯到发生在九十年代初发生在海南和北海的那场让许多人一夜之间变成富翁,又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又爱又恨的房地产热,那是一段让每个参加过那场盛宴的人都难以磨灭的记忆。
  九二年初,伟人发表讲话,随之国家传达学习伟人的重要讲话,并提出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使得海南建省和特区效益得到凸显,从而全面释放,一时之间,这个海岛上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冒出了无数的房产开发公司,有本土的,也有全国各地南下淘金的公司、投资客,最高峰时,这座总人口不过六百多万人岛上竟然出现了将近两万家房地产公司。
  一九九二年,海南全省的房地产投资资金高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一九九一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六百多万元/亩;
  而房价,则从九一年的1400元/平方米,猛涨至九二年的5000元/平方米,到了一九九三年,更是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三年时间,房价翻了四倍。
  在这种燥热的气氛之下,很多人耐心不再,从最初的正统房产开发到后来的楼花买卖,逐渐的,海南的房地产开发成了一个类似于“击鼓传花”般的游戏,他们的操作手段十分的简单,圈下一块地,然后寻找下家转手,然后再寻找,再转手,而接手者也在不断地寻找着下家来转手……
  这样的房产开发,已经大大偏离了正常的房产开发操作轨道,其危险性预期可见。
  而和海南情况类似的,则是和它一海之隔的北海。一九九二年,北海这座原本只有10万人的小城冒出了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全国各地驻扎在北海的炒家达50余万人。经过轮番倒手,政府几万元/亩批出去的地能炒到100多万元/亩,当地政府一年批出去的土地就达80平方公里。
  在这场空前豪赌中,政府、银行、开发商结成了紧密的铁三角。其中银行不仅充当了游戏的鼓手和输血机,自己也忍不住客串了一把玩家的角色。
  泡沫生成期间,以四大商业银行为首,银行资金、国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涌入海南,总数不下千亿。
  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成了银行的债务人。精明的开发商们纷纷把倒卖地皮或楼花赚到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房子高价抵押给银行。
  完全依赖于炒作和银行资金生存的房地产热自然不会长久,于是,当一九九三年六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时,16条强力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一公布,银根全面紧缩,一路高歌猛进的海南房地产热顿时被釜底抽薪。
  而遗留下来的结局是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烂尾楼遍地。
  自从涉及房产开发之后,韩易对于这些事件也有过深入的了解,据韩易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就是在今年的房产部门调查当中,人口不过30来万的北海市在“房地产热”中共造成闲置土地1887公顷,积压空置房107万平方米,“半拉子”缓建项目108个、建设面积121万平方米,沉淀资金逾200亿元。
  众诚地产属于那场“淘金热”的受益者,不过当时的众诚地产当家人李志诚有眼光,是属于那些狂热者中少数头脑清醒的人,在房地产泡沫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果断收手,退出了这场让人眼花缭乱的盛宴,于是,在那场盛宴中赚得钵满盆满的李志诚便有了今天的众诚地产。
  马步常这人生得圆脸,嘴角稍有些上撇,就是不笑的时候,看起来也好象是在微笑一般,让他来做销售却是再好不过。
  来了这个地方,见面都是客,别人既然礼貌招呼,韩易当然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淡漠,也就从口袋里掏出了名片,那马步常接过名片来,嘴里轻轻念道:“乐云市立信投资公司……”
  马步常把那名片放在手里翻覆了几下,便笑着说道:“原来是韩先生,乐云离这松台可远了些,不知道韩先生这次过来,也是要来投标的吗?”
  韩易微笑道:“我也是凑巧,有朋友在这里,听说有个投标会,反正呆着也是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
  “原来是这样……”那马步常连连点头,也不知道他是当真相信了韩易的解释?
  韩易笑笑,也不多话,眼睛投到了手里的资料上去。
  马步常用眼角余光看着韩易专心致志的样子,一时也猜不透他到底是何来历。
  这马步常既然能到销售总监的位置,除了面相之外,当然还有他自己的门道,韩易虽然解释了,但这理由稍微有心的人都能听出来有些牵强,马步常要是这么轻易相信,怕也是到不了这个位子。
  参加拍卖会可是要交一百万的入场押金,哪里有没事过来看看的道理!
  但是韩易给的那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除了公司名称之外,就是一个隶书的名字,清清爽爽,让人琢磨不透他到底在立信公司是处于何等地位。
  马步常知道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大富翁,不喜欢在名片上弄那么多的头衔,还有些人干脆是连个公司名称都没有,只有简简单单地名字。不过眼前这人看起来太年轻,把他和那些富翁相提并论显然有些太看高了他。
  “立信公司?”马步常还是第一次听过这个公司的名称。
  那马步常嗯嗯了两声,抖着手里的那份资料,说道:“松台区政府这次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韩先生既然在松台有朋友,呵呵,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内幕可以透露点?”
  韩易打了个哈哈,说道:“马经理说笑了,我们立信不过是小公司,说了不怕你笑话,我这次过来,纯粹是乡下人来见见世面的,哪里有什么内幕可以透露啊!倒是马经理身为众诚地产的营销总监,肯定是见多识广,等会可要好好指点指点小弟,一定感激不尽。”
  马步常听韩易这么一说,脸上表情不露,心里却不禁撇了撇嘴。其实对于韩易的试探,也是他的职业习惯使然,在他的印象当中,这暖州人做生意确实是有点门道,但是这房产开发嘛……他马步常好象直到现在都没听说过暖州本土有什么出名的房产开发商,更不要提眼前这年轻人,恐怕是二十五都还没到吧!
  难道真的是如他自己所言,是来见见世面的?
  如此一想,马步常也没有了继续交谈下去的兴致,有些意兴阑珊地看着手里的资料,反倒是韩易显得兴致勃勃*起来,接连问了马步常好几个问题,马步常兴致缺缺,随便敷衍着回答了韩易几句。
  时间指向九点半,房产拍卖正式开始,随着松台区政府的代表主管城建的鲁副区长上台讲话之后,拍卖师走上了拍卖台。
  鲁副区长讲话的时候,台下的人都昏昏欲睡,此时却精神都抖擞了起来。
  第一个拿出来拍卖的就是那南区靠近火车站的地块,起拍价格六十七万一亩,总共八十六亩,总金额为五千八百二十九万,每次加价为五十万。
  韩易正了正身子,从身上的衣服内里口袋掏出了一个号码牌来,马步常正转过脸来,看到了韩易手里的号码牌,不禁愣怔了一下,这号码牌,却是只有今天拍卖会能够参与报价的人才能拥有。
  “这么看来,这小子今天也是要来拍卖喽!”马步常突然觉得,自己好象是有些看走眼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拍卖会(二)
  若说在中海市区来说,众诚要排名到七八名以外,那么到了这里,它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而众诚地产这次过来,就是冲着松台市区内的这两块地来的,如果火车站的那块地竞争不激烈的话,也是准备拿下。
  可以说,众诚地产的老总李志诚对于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后续发展也是十分看好,而且他浸淫房地产这么多年,眼光比其他人看得更远,当许多人还在为市区的地块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已经把眼光投向了环郊地区。
  中海市区地块紧张,寸土寸金,竞争尤其激烈,有时候一块好地块,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各种关系打点下来,花费的资金让人心惊,但这又是必需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手段,那么你就只能走正常规范化的审批程序,而或许,等你到最终拿到许可手续的时候,和你同期接手的那些房产大概都已经开始销售了。
  这就是如今国内通常的情况,只要你的关系网足够强大,那么你就大可以把项目规划、审批、建设同时进行,并且在房子刚刚结顶又或者还没有结顶的时候就可以拿到预售证书开始发售了,相对那规规矩矩办理的,其资金利用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而且开工建设之后,受到的限制也多。
  有关系,你就是日夜开工都没有关系,居民投诉,可以花钱摆平,至于怎么个摆平法,自然会有人给你出主意,因为你花了钱嘛!反之,就是你很遵守规则了,但是这么大的工地,总是有疏忽的时候,那好,你就等着别人三天两头上门来给你添堵吧,不是今天城管过来让你停工整顿,说是噪音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就是明天环保局过来,说你污水排放污染环境,土石运输沿途洒落影响道路清洁,总之,让你烦不胜烦,而且你还没地方撒气。
  而在远郊地区,却没有诸多的禁忌,甚至是那些地方领导都要仰你的鼻息,为何?就是因为你头上顶着开发商的帽子,你是来给地方创造财政收入的,那就是财神爷了。某些地方可能除了这么几块地之外,根本就毫无产业可言,那么土地出让就成了唯一生财之道,这还不是端着房产开发商的下巴讲话?
  郊区的房子虽然销售难度要大一些,但是土地成本便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大减少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并且李志诚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市区内可供开发土地的逐渐减少,终究会向郊区转移,到那个时候,郊区的房价也会水涨船高,既然利润率一样,那又何不在这里当老大,先捞几块好地块呢?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李志诚就是抱着这样的一个想法。
  马步常瞟了眼身边这个安坐怡然面带微笑的年轻人。
  在众诚房产做了多年的营销总监,马步常自诩对中海房产界的各种人等也是人缘广识,来这里参加拍卖会的人,基本上都是熟面孔,就算是松台本地的几家房产公司,经人介绍也都认识了,唯独身边的这个年轻人,却是一无所知。
  好奇心可以杀死猫,马步常终究是忍不住职业习惯,因此才不禁出言相问。
  不过他这人善言辞,又生的面相和善,虽是贸然出口询问,却也不会惹人生厌。
  韩易回答自己是暖州人,马步常心里还在暗自揣摩,看到韩易坐了那里也没和其他人打招呼,好似是独自一人,这暖州人到哪不是都喜欢扎堆,心想这该不会是哪家公司找来的托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台上的拍卖师已经开始报价,火车站的地块,从起始价五千八百二十九万起,很快就有人举手应价,接着又有人举手,短短几分钟,价格一下就到了六千两百二十九万。
  马步常开始举牌,报出了六千三百二十九万的价格,直接调价了一百万。
  当然了,马步常这个报价也只是试水,他并不认为自己这一百万就能把人吓倒。果然,随着台上拍卖师唾沫横飞的讲话声,马上有人举牌,价格到了六千三百七十九万。
  这个时候,马步常看到身边这个叫韩易的年轻人,手指摩挲了一下那个号码牌,然后好象很用力地攥了攥号码牌,举起牌子,报出了六千四百七十九万的价格。
  在举起牌子的同时,马步常很清楚地听到了边上这个年轻人大口吞咽唾沫的声音。
  “果然是个雏!”韩易的举动完全落在了马步常的眼里,马步常心里暗自撇嘴,倒是为自己先前的小心觉得可笑了,这年轻人看来和自己心中所料不差,很大可能就是某家找来的房托了,就是不知道是哪家公司找来的,但是很明显,那家公司的眼光并不怎么样!
  到了这个时候,马步常甚至开始怀疑起来,这年轻人到底是不是如他自己所言的是暖州人哦?
  原先坐在附近的几个人,刚开始的时候都看到了马步常和韩易在那里亲切交谈,以为他们是熟识的人,众诚地产的马步常很多人都认识,那那张微微上撇的嘴角就是最好的招牌,韩易这下举牌,有些人心里就开始嘀咕了。
  和马步常一样,韩易在许多人眼里也是生面孔,当然了,有人也看了资料,得知他是一个什么立信公司房产公司的代表,但是这立信房产公司,也是同样陌生。
  如此一来,很多人就不禁怀疑,这立信房产公司和众诚地产间又有什么关系?
  若是马步常知道自己这小心谨慎的接触,却会让别人浮想联翩,会不会在那里大呼冤枉。
  韩易举牌之后,价格已经升了六百万。
  六百万的溢价,对于动辄几千万上亿甚至上十亿的地价来说,只能是毛毛雨,问题就在于这块地到底值不值得再往上涨。
  离韩易隔了三个位置,那里坐了三个中年人,韩易上次天籁锦苑接手的时候,曾经认识过,这是松台本地的一个叫保泰的房产开发公司,坐在中间的就是保泰公司的董事长李宝泰。
  李宝泰伸了伸脖子,眼睛向韩易这边瞅了一下,然后面无表情地回了脸。
  台上的拍卖师还在兴奋地大声鼓噪着,极力掀动着拍卖会的气氛,要是这地块就升了六百万就到头,那这拍卖师恐怕明天就该下岗了。
  李宝泰认识韩易,也知道天籁锦苑烂尾楼是他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