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音乐传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子居然不知道按了哪里,搞出了一个隐藏得这么秘密的面板。刚刚他可是找了半天也没发现,看到那个倒三角标志,也试着按过,不过他比较小心,没敢用那么大的力气,自然没发现这个机关。
  刘宇凡刚才就看到老爸的问题出在哪儿了,估计这种隐藏面板的设计他没见过,所以没找到这个开关。那时的黑白电视机接收的都是模拟信号,接收到的天线信号有时和预置的调台开关设置的频率有细微的差别,所以屏幕上会有雪花,再用微调改一下频率,就能有效改善接收效果。
  刘宇凡在一个微调开关上拧了几下,屏幕上的雪花立刻消失了,新闻联播的画面出来了,声音里也没了刚刚那么大的杂音。
  刘建军惊奇地看了一眼刘宇凡,心说这小子怎么发现的?刚刚自己可是找了好久也没找到。
  旁边看热闹的邻居们这下热闹了,纷纷哄了起来。
  “哈哈,老刘,你还不跟你儿子。”刘宇凡四叔刘建成哈哈笑道。
  “这小子有点脑瓜筋,灵!”二大爷赞许地说道。
  “啥啊,蒙上的!”刘宇凡“谦虚”地说道。
  刘建军有些纳闷地看着自己儿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蒙的。
  “走吧爸,妈等着我们吃饭呢。”刘宇凡没忘记自己的“任务”,很尽职地提醒道。
  “哦,好好,回家回家。”电视调完了,刘建军的任务也完成了,拉起儿子就准备走。四叔一家自然是热情拘留他们爷儿俩吃饭,没留住最后还给刘宇凡端了一大碗炸丸子。农村人没什么好东西,但这份朴实的情感,却是刘宇凡许久都不曾感受到的。
  回到家一进屋,刘宇凡就看到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饭是二米粥(大米和黍米)和玉米饼子,菜是酸菜粉和炸菜,酸菜里还飘着几片肉,不过是肥的多瘦的少,估计是老妈切肉的时候剩下的边料,还有几碟小菜,都显示是这个家里并不富裕。大寨村大多数户,也只有在年三十那一天,才会真正把好吃的摆到饭桌上来,一家人好好开一顿荤。
  电视里正在播着新闻联播,刘宇凡认真地看着,快春节了,新闻联播里播的都是各地的好消息,什么“XX省今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XX,比去年增加了X倍”,“X县大力发展X业,走出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子”之类的,当然更多的是各地老百姓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庆祝新春佳节,党和国家领导人XXX下到某工厂或是某边防哨所,对XX致以新春的问候之类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刘宇凡想关注的内容,不过他依然看得很认真。特别是对那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活动,很是关注。刘宇凡虽然爱好音乐,但也和许多成年男人一样,关心政治。
  “小凡,别看了,赶紧吃饭,都是新闻有什么好看的。”老妈楚青看到自己儿子看新闻看得津津有味,有些奇怪地喊道。
  “多看新闻是好事,比看那些武侠电视剧强。”刘建军对儿子喜欢看新闻倒没什么意见,不过看到摆了一桌子的饭,还是说道:“先吃饭,一边吃一边看。”
  “爸,一边吃一边看不利于消化。”刘宇凡看到新闻播完了,笑着回到了饭桌上,端起盛好的粥喝了一口,随即拿了一块玉米饼子咬了一口,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
  “唔,好吃。”这年头的玉米面也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除了施点农家肥,基本上没用过化肥和农药,口感可不是一般的好,至少刘宇凡觉得比那些饭店里做的掺了一半白面还放了白糖的玉米饼强多了,吃了两口,刘宇凡大赞起来。
  “哥,什么叫消化?”刘晓冉好奇地问道,同时伸筷子挟了一大片肥肉扔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
  “就是食物在你的胃里被胃酸融解,然后通过肠胃蠕动分解成身体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然后被身体吸收,就像你吃的肥肉,含的脂肪太多,就不好消化,小心吃成个小胖妞儿!”刘宇凡逗她道。
  “真的啊?”听了哥哥的话,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小丫头有些担心起来,看着菜碗里的肉咽了咽口水,一副想吃又不敢吃的样子,看得刘宇凡哈哈笑了起来。
  “净瞎说,别听你哥的,肉里营养最多了,多吃点好长胖点。”楚青不满地瞪了儿子一眼,随即挟了一块肉放到女儿碗里。
  老妈的话虽然是不经意说的,刘宇凡心里却是一黯,看着妹妹将那片只挂着一小条瘦肉的肥肉片儿嚼得那么香,要不是平时根本没什么机会吃到肉,又怎么会这样!想到这儿,刘宇凡心里酸酸的,突然感到原来生活中除了音乐,还有许多东西很重要,比如——责任。
  “你这小子懂得还挺多。”刘宇凡老爸听到儿子刚刚那番理论,点点头说道。
  “嘿嘿,都是书上看来的。”刘宇凡抛开脑中所想,边吃边说道。
  “恩,多看课外书是好事,不过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主科上,你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可没有期中考试好啊,全年级都掉到三十名开外了,再有半年就升初中了,这样的成绩可不行!你要考不上双山子中学看我怎么收拾你!对了,寒假作业写得怎么样了?”刘宇凡老爸问道。
  “写得差不多了。”刘宇凡哪知道自己写到哪儿了,随口就编。
  “认真写啊,开学前我要检查!”刘宇凡老爸认真地说道。
  “哦知道了。”刘宇凡应了一声,继续猛咬玉米饼子,就着酸菜吃得不亦乐乎。
  “行了行了,吃饭的时候别跟孩子说这些。”楚青打断了刘建军的话,看着刘宇凡的吃像,脸上露出了笑容,挟了一片肉放在了他的碗里。
  “妈,我不爱吃肥肉。”看着那一片白花花的肥肉,刘宇凡直皱眉。
  “就你嘴叼!对了,我差点忘了。”老妈楚青说着,起身朝屋外走去,不一会儿端来一个盘子,刘宇凡一瞅,正是一盘拆骨肉,虽然不多,可都是从大骨头上撕下来的,蘸着酱油吃可香了。
  “吃吧!都是瘦的。”楚青往上面淋了点酱油又撒了点蒜末,刘宇凡老爸一看这硬菜,马上说道:“哟,这好菜可得整点儿酒。”说着拎起墙角的塑料桶,拿过柜子上的小玻璃杯,倒了小半杯。
  “喝那干啥,那点酒留着三十喝呗。”楚青虽然这么说,却也没有真的阻止丈夫,快过年了,喝点就喝点吧。
  “嘿嘿,就喝一点儿。”刘建军笑着说着,随即美美地喝了一小口,挟起一块拆骨肉嚼了起来。
  刘宇凡也挟了几块,虽然吃着还可以,不过感觉还不如刚刚吃的玉米面饼子好吃。虽然刘宇凡前世混得不怎么样,可对那些大鱼大肉也早就不感冒了,喝完碗里的粥,刘宇凡一抹嘴说道:“吃完了。”
  “就吃这么点儿啊,再吃点儿。”老妈楚青看着儿子才挟了几筷子肉,心道这小子今天怎么了平时菜里要有点肉,非要把菜翻几遍才罢休,今天却只吃了这么几块儿,真是怪事!
  “不吃了不吃了,晚上吃太多不好,影响睡眠。”刘宇凡嘿嘿笑道。
  “哪儿那么多讲究,胡说八道!”老妈楚青说道。
  吃完了饭的刘宇凡,坐在炕上拉过书包,随便掏出一本语文书看了起来,翻了几页又丢在了一边,手指开始有节奏地敲击炕沿。没有钢琴,刘宇凡就用这块平滑的炕沿,弹起了哈农。
  没办法,手边没有钢琴,锻炼锻炼手指也是好的。
  一家人都没注意到刘宇凡这个有些奇怪的举动,大概他们也以为是小孩子好动吧。
  哈农练指法,一本从钢琴初学者到大师都不能跳过的书。撰写这本书的作者在卷首写道:“假如你每天坚持用一个小时弹一遍这本书,最终你会发现所有钢琴的技术难关都会神奇地消失。”
  刘宇凡刚弹到第三条,“啪!”的一声门响,将他的练习打断了。王小勇这家伙一马当先从门外跑了进来,后面跟着浩浩荡荡五六个人,一进门就带进来一股冷气。
  “小凡,照家雀儿去不?”王小勇手里拿着一个四节的手电筒,冲着刘宇凡兴奋地喊着。
  “哎呀,我的妈亲,你们这帮崽子可真能作(zuo,读一声),别把我们家猪圈给弄坏了啊。”看着这帮捣蛋鬼,老妈楚青不满地大声道。
  “照家雀儿”也是大寨村冬天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项目之一。大寨村属于典型的北方农村,一到冬天特别冷。家雀儿就是麻雀属于留鸟,晚上一般爱呆在农村的玉米杆堆和稻草堆里,用手电筒在柴禾缝里找它们,然后用手去捉,捉到了绑到毛线上拎着玩儿。
  “好啊”,刘宇凡也好久没玩儿这种游戏了,眼下可以重新感受一番,自然是一口答应。
  “你小心点儿啊,别爬太高听见没有。”老妈不放心地叮嘱着。
  “知道啦。”刘宇凡一边抄起柜子上的手电筒一边说着,而这帮小子已经等不及般的,拥着刘宇凡一窝峰地跑出去了。


 第五章 1994年的冬夜

  出了屋,一股冷冽的寒气扑面而来,刘宇凡打了一个激灵,反倒更加精神了。
  呼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气,刘宇凡感觉像是喝了一杯冰镇可乐一样爽!抬头看了看夜空,一轮弯月挂在东方半高的天幕上,满天繁星,让人顿感宇宙的幽深与浩渺。
  这是一九九四年的北方农村的夜空,没有气候变暖,没有被污染的空气,那种纯粹、干净的夜空带给刘宇凡一阵感动,那是无论玩多少电脑游戏、去多么豪华的公园游乐场都带不来的感觉。
  大寨村的大街上,此刻冷冷清清的不见几个人影,除了偶有耐不住寂寞的几个半大小子结伴而过,带起一阵犬吠,就只剩下点点昏黄的光。没有城里五光十色的霓虹,没有酒吧灯红酒绿的喧嚣,让早已过了多年城市生活的刘宇凡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就像是汪峰唱的那首《春天里》一样,一切逝去的旧时光仿佛又都回来了,真好。
  一帮半大小子开着手电筒乱照,同时聊着一些小孩儿的话题,一会儿从洋火枪聊到鞭炮,一会儿又从热播的武打片聊到谁谁打架厉害,说是去照鸟儿倒不如说是开聊天大会。
  “小凡,明天是驻马营集,你赶集去不?”王小勇兴奋地问道。
  “驻马营集啊。”刘宇凡脑海里一下浮现出集市的场景,那种人挨人人挤人的情景出现在了他脑子里。
  “人那么多,干嘛去啊。”刘宇凡摇摇头。
  “啊?你不买炮啦!”听到刘宇凡这么说,王小勇很是意外,在他印象里,刘宇凡可是超级喜欢放鞭炮的,每年过年都缠着家里买上一堆鞭炮,而且整个后街的半大小子里,就数他会放,花样最多。刘宇凡这家伙居然说不想去赶集?要知道,这个年底前最后一次大集,可是大寨村许多孩子心里最重要的日子,对于喜欢玩的男孩子来说,甚至不亚于大年三十呢。
  听王小勇这么一说,刘宇凡才想起来,原来自己家的年货还没备呢,自己的“鞭炮”也还没买,放鞭炮可是他过年最喜欢干的事之一,就算后来大了,这个习惯也都没改,只不过小鞭炮变成了二踢脚,也越来越多,但却越来越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直到那时刘宇凡才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放鞭炮,而是怀念童年。就像有些人的童年记忆是一把弹弓,有的是一本歌词本,有的是一叠火柴片儿一样。
  “呵呵,去啊。”刘宇凡笑着说道,重生后的他,特别珍惜这些曾经的小回忆,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有多么可贵。
  “嘿嘿,我们一块儿去吧,明天俭头家赶车去。”王小勇很兴奋的样子。
  “恩呐,我们家赶车去,到时候我们一块儿买去,我爸说今年给我买十块钱的炮!”刘俭说到这儿很兴奋。
  “嘿嘿,我爸说给我买二十块儿的!”王小勇很得意地说道,刘俭听到立马不吱声了。
  “都小声点儿,别说话了,我们到前面的玉米堆里看看。”说话的是大军,大名叫刘军,是刘俭的哥哥,今年十六岁了,是后街的“大孩子王”,一般后街有什么孩子们的“大事儿”,都是他带头儿,当然,刘宇凡这个三人小帮派是自成一体,不过偶尔也参加这种大集体活动。
  听到大军说话,这帮半大小子都不吱声了,一个个都猫着腰轻轻地走着,生怕惊着了麻雀。
  这堆玉米杆是刘兆贺家的,刘兆贺是刘宇凡的二表叔,也就是刘俭的二叔,是个光棍儿,家里很穷,住的房子也很破,连个围墙都没有。他家的院子很大,堆了许多玉米杆,有自己家的,也有刘俭和宇凡家的。月光下,一堆堆的玉米杆,好像一只只黑色的怪兽,要是一个人经过这里,肯定会吓得直发毛。好在这里人多,大家互相壮着胆子,慢慢地找着。
  手电筒的光柱扫过一堆堆玉米杆的缝隙,半大小子们眼里也闪着贼亮的光,敏锐地扫视着缝隙深处,试图发现那一个个小小的灰色身影。
  “唉,都别说话啊,我看见一个!”大军忽然用低低的声音说着。大伙儿听到他的话,一下子全来了精神,眼睛都顺着他手里的手电筒的光柱看去,只见一堆特别大的玉米堆的一个小缝里,一点灰色若隐若现,也不知道是不是麻雀,不过大家还是把手电筒的光柱都投到了同一个地方。
  “帮我拿着,别出声啊。”大军把手电筒交给了旁边的弟弟刘俭,自己则轻手轻脚地靠了上去。
  刘俭接过手电筒,冬瓜一样的脑袋上,脸上的表情像是接过一杆钢枪一样严肃,他的眼睛也瞪得圆圆的,紧张地盯着那个地方,同时用身体挡住后面的其他人,小声警告他们不要动,仿佛此刻他就是第二指挥官一样,不过此刻,他的呆样倒是少了许多。
  刘宇凡也拿着手电筒照着那个地方,看着刘军轻轻地、像一只猫一样走过去,看着其他人或猫着腰,或侧着身,关注地看着那个地方,心里静静地体味着此刻的气氛,这是多单纯的一种快乐啊!十多年后的这些人,一个个为了生计四散奔波,他们还会记得今夜一块儿抓麻雀的紧张和快乐吗?
  正当刘宇凡的思绪不知飘到哪儿去的时候,刘军大喝一声,整个人合身扑了上去,双手死死捂住了刚刚那一点灰色的地方,“哗啦啦!”大堆的玉米堆被他这大力一扑,顿时塌下去大半边。其他的半大小子们随即一哄而上,紧张地用手电筒的光照着他手的地方。
  “呼~~呼~~”刘军大口喘着气,从玉米杆堆里拽出了一大把玉米杆,紧紧地抓着。
  一道道的电筒光聚集到了他手按着的那个地方,不断有人催促:“快!快看看,逮着了吗?”
  刘军小心地腾出一只手来,一层层像绣花儿一样把玉米杆剥落,边上几个小子的眼睛瞪得溜圆,盼着在他手心里露出那可爱、灰色的小脑袋。
  可惜,直到刘军把手里的玉米杆全都剥掉了,大家也没看到那小小的灰色的身影,只有几根灰色的羽毛。
  “咳!真倒霉,就几根鸟毛!”刘军恨恨地说道,神色懊丧,众多“小兵”们也纷纷叫着可惜!
  “干啥呢你们?又跑我这儿作哄(捣蛋)!柴禾垛都让你们祸害了!”一声大吼传来,同时那座破瓦房中间的破木门突然打开了,里面射出一道光柱,后面赫然是光棍刘兆贺的身影!
  “快跑!”刘军大喊一声,一帮半大小子们一哄而散,各自向着家里跑去,有的还“嗷嗷”地叫着。
  光棍刘兆贺跑到“犯罪现场”——一堆被弄得乱七八糟的玉米杆前面,眼看一个人影都没有了,站在那里骂了几声,又回去了。
  “呼呼~~~”刘宇凡家门口,他和王小勇两个人对着喘着粗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